生過寶寶的集美大概對話並不陌生吧生完孩子出院時難免都會被醫生這樣叮囑一番為什麼呢?
原因是這樣的……
大家都知道生完孩子後,要回到醫院做產後複查,至於為什麼要安排在產後42天,相信很多人能很多人並不知道背後的道理。
01、產後42天,為什麼要做檢查?
生完孩子以後,女性的身體會逐漸恢復,到了產後六周,也就是42天左右,除乳腺以外,所有的器官和系統基本上恢復到孕前狀態。
在整整十個月的孕期中,孕媽的身體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具體突出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體重明顯增加,內分泌系統也會發生很大變化,血容量增加,心血管系統的壓力也會增加,呼吸系統也會發生改變,肝臟代謝的負荷也會增加.……
2/生殖系統變化最大 ,子宮從未孕狀態時不到自己拳頭大小,一直要長大到可以容得下一個6-8斤重的孩子,還有很多羊水……變化的巨大可想而知
♥ 產後身體臟器系統基本恢復,大約需6周左右生完孩子以後,所有這些器官和系統都會逐步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在正常情況下,這需要大約6周左右的時間。這時,對新媽媽身體恢復狀況和重要器官做檢查,是最合適的時間段。
正常情況下,大多數的媽媽會進行母乳餵養,乳腺的狀態需要等到母乳餵養完全停止,乳房不再有乳汁分泌以後才會逐漸恢復。
♥產後檢查,這三點有必要搞明白
1/ 第一個是:產後正常恢復的標準是「基本」恢復到孕前狀態。
2/ 第二個是:42天產後複查不是一個絕對的時間點,它是一個時間段。
並不是要求新媽媽必須要在產後滿42天當天做產後檢查,拖個幾天甚至是1-2周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產後出現什麼狀況,就不要拖下去,甚至要提前來就診。
3/第三個是:雖然教科書的定義是42天,所有器官和系統基本上可以恢復到孕前狀態,但是有些身體部位是永遠也無法自然恢復不到孕前的狀態了。
02、產後複查,都查什麼?
為了監測產後新媽媽的身體恢復情況和新生寶寶的發育狀況,生產後42天媽媽和寶寶都需要做一些檢查。記住,最好是媽媽和寶寶都去做檢查。
♥產後媽媽要做的6項檢查
1/子宮檢查
了解子宮的恢復情況。醫生會按壓宮底,了解子宮的復原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必要時做B超檢查。
2/盆底檢查
可了解骨盆底肌肉組織張力恢復情況。如果產後盆底恢復不良,會導致產後漏尿,甚至出現陰道壁脫垂、膀胱脫垂、子宮脫垂等嚴重情況。
3/乳房檢查
了解母乳餵養情況,檢查乳房和乳頭有無炎症等。一旦乳房健康出現問題,不僅影響乳汁分泌,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4/傷口檢查
不管是剖宮產還是順產側切,大部分生產的女性都要挨上一刀。因此,手術後傷口恢復情況也是檢查的重點。
5/骨密度測定
產後做骨密度檢查會及時發現骨質的缺鈣情況,以免發生骨質疏鬆,嚴重影響今後的生活質量,也可避免乳汁缺鈣所造成的寶寶缺鈣的現象。
6/其他常規檢查項目
稱體重、測血壓、驗白帶、驗尿等,檢查產後媽媽的身體有無炎症及異常。
♥ 新寶寶要做的5項檢查
1/體格檢查:包括一般狀態、皮膚、四肢活動、心肺聽診、腹部觸診、外陰的觀察,根據家長的提問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排查嚴重的臟器疾病。
2/體格測量:包括體重、身長和頭圍,評估寶寶這段時間的體格生長狀況,判斷是否存在營養問題、餵養問題或隱匿的疾病。
3/評價智能發育:醫生會用一些方法來測量寶寶的智能發育情況,了解寶寶的智能發育是否在正常水平。
4/黃疸監測及一般健康指導
5/聽力篩查是否通過,是否需要複查
產後複查能及早發現,懷孕分娩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和困擾,滿42天後建議寶媽儘量去醫院查一查,花點錢費點時間也是值得的,為了媽媽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