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山川秀麗,浮雲繚繞,宛如一幅畫卷
這裡侗寨古老,民風淳樸,仿似一首歌謠
自駕遊寶藏城市——懷化
懷化以其獨有的山水風光、人文風情、特色美食吸引無數遊客自駕而來。遊者欣賞春日瀲灩好景,感受炎夏清涼舒適,領略金秋層林盡染,沉迷凜冬魅力風情,盡情徜徉在懷化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裡。
12月18日,「自駕雪峰山 嗨遊甜甜的懷化」2020年懷化市冬季自駕旅遊主題活動在漵浦縣穿巖山開啟。
活動由懷化市旅遊營銷聯盟主辦,湖南省自駕旅遊協會支持,懷化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漵浦縣人民政府承辦,懷化各縣市區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懷化市自駕旅遊協會、湖南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競網智贏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協辦。
四天三夜的自駕之旅,讓你遠離城市喧囂,丟掉壓力煩惱,在雪峰山冬日的絕美風光中,肆意奔跑吶喊!
了解路線,讓自駕更好玩
穿巖山國家森林公園——楓香瑤寨——雁鵝界——洪江古商城——黔陽古城——通道轉兵紀念館——皇都侗文化村——芷江受降紀念坊——龍津風雨橋——返程
DAY 1
穿巖山國家森林公園——楓香瑤寨
到了穿巖山,走過茶馬古道,
來到楓香瑤寨,
才發現,
原來生活可以如此詩意。
穿巖山國家森林公園 | 處處皆是風景
穿巖山森林公園位於漵浦縣統溪河鎮,地處雪峰山東麓,森林覆蓋率高。
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這裡千奇百態的山巒,奇形怪狀的石峰,形成了一座原生態的「綠色王國」。
崇山峻岭間,溪水潺潺;茶馬古道上,古韻悠悠;登至龍鳳玻璃觀景臺,極目遠眺,將冬季穿巖山的景色盡收眼底;再去到218米的玻璃滑道,來一次刺激的挑戰。
楓香瑤寨 | 高山上的熱情
遊玩穿巖山,絕不能錯過楓香瑤寨。
這裡瑤族風情濃厚,寨內建有高山恆溫遊泳池。在這寒冷的冬天,在高山上遊泳,看風景,想想也是浪漫又刺激!
晚間,一場篝火晚會如約而至。身著精美服飾的花瑤姑娘隨著歌聲起舞,邀你一起加入她們的狂歡,圍著篝火高聲歌唱,熱情搖擺,這時冬天的寒意也已悄然不見。
住宿:
楓香瑤寨、千裡古寨等特色民宿。
美食:
景區內農家樂。
Day 2
雁鵝界——洪江古商城
上午,躲進
青山綠水的心靈棲息之所
下午,去到
有著小城故事的沉浸式夜遊之地
雁鵝界 | 雪峰山裡的古老意境
雁鵝界是統溪河鎮境內的一個自然村落。這裡古韻猶存,村內古屋古道保存完好,古風古俗沿襲至今。
穿過二都河,沿著蜿蜒的山路而上,終於抵達山頂,也看到了那一座座古色古香,斜簷翹角的古老木板房。
行走在村子裡,泉水潺潺,不時聽見屋子裡的談論聲,聞到飯菜的香味,雖是平淡的生活,卻是眾多人的嚮往。
洪江古商城 | 中國第一古商城
說到洪江古商城,腦海裡浮現的就是那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國時期的商行、客棧、戲臺、作坊……在「七衝八巷九條街」中,如一幅直觀的明、清社會市井全貌圖。
光亮的青石板、斑駁的馬頭牆、古樸的戲臺都在這兒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每逢周末夜幕降臨時,街區霓虹閃爍,熟悉的歌聲響起,「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一場「又見小城故事」的沉浸式夜遊表演就此展開。
路程:
雁鵝界至洪江古商城,全程168.2公裡,約2小時20分鐘
住宿:
徽州會館等民宿
美食:
中餐→雁棲山莊(農家特色菜)
晚餐→洪江血粑鴨、洪江米粉、洪江米豆腐
Day 3
黔陽古城——通道轉兵紀念館——皇都侗文化村
黔陽古城內,
探尋燦若繁星的文物古蹟、塔樓景觀;
去到通道轉兵紀念館,
聆聽紅軍長徵途經通道時發生的故事;
在皇都侗文化村,
和侗家阿哥阿妹來一場火熱的互動。
黔陽古城 | 讓人閒適的古城
若說洪江古商城是熱鬧非凡的,那麼黔陽古城就是靜謐閒適的。
穿過城內明清街巷,文物古建築星羅棋布。三重簷方亭的木結構鐘鼓樓;傾斜度超過比薩斜塔的龍標勝跡門;刻有精美浮雕的清朝建築萬壽宮……「江南古建築博物館」的稱號果真名不虛傳。
這裡,還有「楚南上遊第一勝跡」芙蓉樓。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曾在這裡寫下膾炙人口的《芙蓉樓送辛漸》。登樓遠眺,四周鬱鬱蔥蔥的景象一點都不似在冬季。
通道轉兵紀念館 | 紅色文化的魅力
1934年底,長徵初期,湘江戰役後,殘存的三萬紅軍來到通道境內。
毛澤東在緊急召開的通道會議上力挽狂瀾,使紅軍放棄北上的原定方針,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使蔣介石在湘西消滅紅軍的計劃破產,史稱「通道轉兵」。
通道轉兵紀念館通過採用現代聲、光、電等手段,以大量的圖片、雕塑、繪畫、實物資料、珍貴文物等來展示歷史,為廣大幹部群眾、青少年學生和部隊官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提供良好的場所。
皇都侗文化村 | 侗家風情多姿多彩
皇都侗文化村有著原始的侗族特色,鼓樓、風雨橋、吊腳樓、侗錦、合攏宴、侗族歌舞等,有關傳統侗族生活的「衣食住行」,也都可以見得到。
恰逢侗家獨有的「侗年」,殺年豬、吃刨湯、打餈粑等活動,你可以在此體驗侗家獨特的習俗。
來到侗家,那必是要吃一場合攏宴,體驗一次高山流水。在晚間,和侗家人民一起手牽著手,圍著篝火熱情地唱歌、跳舞,冬天的寒冷仿佛在此刻都退卻了些。
路程:
洪江古商城至通道轉兵,全程131公裡,約2小時29分鐘
通道轉兵至皇都侗文化村,全程63公裡,約1小時26分鐘
住宿:
月也客棧
美食:
中餐→洪江血粑鴨鴨等特色美食
晚餐→侗族合攏宴
Day 4
芷江受降紀念坊——龍津風雨橋——返程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落芷江」
值得每個人來到的地方——芷江受降紀念坊;
風雨橋有很多,
但是這座世界第一大風雨橋必看不可。
芷江受降紀念坊 | 歷史不可忘
芷江受降紀念坊建於1946年2月,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標誌,中華民族偉大不朽的歷史豐碑,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歷史見證,全球六座凱旋門之一。
佇立在凱旋門下,莊嚴而肅穆,「血」字型的設計,寓意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是3500萬軍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警示後人要牢記歷史,珍愛和平。
去到受降紀念館,看侵華日軍降書、還原歷史場景的人物蠟像以及受降時的珍貴影像。在中國戰區總受降舊址,受降紀念碑林、七裡橋舊址等建築前,感受歷史的滄桑與厚重。
龍津風雨橋 | 侗族建築藝術
龍津風雨橋始建於明代萬曆十九年(1591年) ,有著400多年的歷史,一直是湘黔公路的交通要塞,是商賈遊客往來雲集的繁華之地,史稱「三楚西南第一橋」。
在風雨橋上,你會不自覺感慨古時勞動人民的智慧,不用一顆鐵釘,全靠榫鉚勾連,百年來的風雨,它依舊橫臥於舞水之上。
長廊兩側共設廂房式店鋪,有賣芷江酸蘿蔔的、有賣芷江特產的,還有侗族服飾,琳琅滿目的物品,令人目不暇接。
路程:
皇都侗文化村至芷江紀念受降坊,全程206公裡,約2小時46分鐘
芷江受降坊至龍津風雨橋,全程6.1公裡,約15分鐘
美食:
芷江酸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