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文化,中華文化。
對聯,漢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對聯又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
以「對聯」稱之,則開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在你的家鄉對聯是用什麼「粘」的呢?
在我的家鄉大部分人家都是用自家的漿糊,因為貼桃符是要驅邪敬神的怎麼好敷衍。
北方的人民比較豪爽一些,做法也比較簡單粗暴,用澱粉和水攪動就成了黏糊糊的漿糊了。
長三角這邊老派點的人家熬漿糊是要用米的。
你會區分上下聯嗎?
春聯的貼法是特別有講究的。上下聯不能貼反,需要先區分春聯的上下聯,然後根據橫批的書寫方法張貼。
區分對聯的方法有很多種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最常見的方法。「漲知識啦」學會過年就可以幫助家人貼對聯了。
按音調平仄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如何辨別仄音呢?古漢語有四種音調,分別是平(一聲、二聲)、上(三聲)、去(四聲)、入,非平即仄,所以現代漢語的三四聲即為仄音。比如『六畜豬為首』的『首』是仄音為上聯,『一年春佔先』的『先』是平聲為下聯。很好區分吧,嘻嘻。
在這裡送大家幾副對聯吧。
上聯:亥時春入戶;下聯:豬歲喜盈門
上聯:亥來四季美;下聯:豬獻滿身肥
上聯:生財豬拱戶;下聯:致富燕迎春
在這裡祝大家豬年大吉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