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第三屆淮海書展暨第十屆江蘇書展分展場開展第三天,全市11個分展場購銷兩旺,各展場的讀書沙龍和新書發布會陸續開展,營造了濃厚的書香氛圍。
5天的書展時間過半,諸多文化人士在書展活動中都表達了讀書和寫作對生活的重要性。
>>>>
「全民閱讀也要全民寫作」
7月25日上午,市作協副主席葉煒在鳳凰徐州書城做了《創意寫作與書香社會建設》的專題講座,由文學寫作談到創意寫作引入中國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書香社會建設的意義。
「書香社會建設不僅僅包括全民閱讀,還應該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那就是全民寫作。創意寫作可以為全民寫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路徑,它打破了精英寫作的桎梏,讓每個願意寫作的人都有勇氣拿起筆寫自己內心的故事。」葉煒強調,書香社會建設離不開全民參與,全民參與的深度表達即是寫作,全民寫作可以激活中國社會的活力和創造力,助力實現創意中國。
講座中還舉行了葉煒小說集《母親的天堂》的首發式。此書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收入了《母親的天堂》《胡音聲聲碎》《民間傳說》等早期作品和新近發表的「先世考系列」小說。 小說集以農村生活為創作背景,聚焦一個區域、一個村落和區域的文化特質,為讀者呈現獨具個性的鄉土書寫立場和姿勢。
首發式嘉賓、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郝敬波說:「葉煒的《母親的天堂》讓我看到了他作為作家的廣闊視野、嫻熟技巧——無論是題材內容,還是語言文字,都是那麼的真摯動人、細膩真實。我很贊同葉煒的觀點,如果每個人都有勇氣拿起筆,去進行一次創意寫作的實踐,無論結果如何,都可以愉悅、治癒自己和他人。」
他們用詩歌留下生活記憶
25日這天,另一場新書發布會雖然規模比大書城稍遜,卻也書香四溢,其樂融融。在淮海書展暨江蘇書展的分展場之一、位於文亭街路口的海天書城內,在吧檯前臨時擺放著幾十把椅子的會場上,市詩詞協會在這裡為四位詩友的五部作品集舉行了新書發布會。
現場擺放整齊的五摞新書,一是贈送給與會詩友,二是陳列在海天書城的本土創作專櫃供讀者閱讀。五部作品集分別為:
《黃樓憶語》增訂版,此書是徐州離休幹部李鴻民「庶民情結」的文字集結,收入了他的工作札記、紀實、序銘等107篇,被方家認為是集「文學」與「史學」價值於一書。
《詩家序評》和《黃葉如花·三》是市詩詞協會顧問黃新銘的新作,前者是作者給友人詩集所作的序文、序評,後者包括詩體探索、往事漫憶、近年隨筆等。
《桃蹊春色·二》收錄了徐州桃蹊詩社30多位詩友近千首作品,體裁包括詩、詞、歌、賦、聯等,作品讚美了祖國大好河山,體現了各自的詩風和創作熱情。
《詩逸集》是市詩詞協會副會長孔伯祥在徐州詩詞、文化界10年來研詩習舞、參與社會活動的日記,收入了近2000首(副)詩、詞、聯、曲,堪為徐州的一部民間文化日誌。
與會者多是耄耋之年的離退休幹部,還有來自邳州、蕭縣的詩友。大家濟濟一堂,暢談詩歌和閱讀對生活的影響,互相鼓勵拿起筆來寫生活,用文字留下歲月的串串記憶。
徐報融媒記者:張瑾
編輯:白楓
責編: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