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是中國特有的動物,被稱之為我國的國寶,兩隻「黑眼圈」讓人印象深刻,大熊貓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至少800萬年,目前全球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因此特別稀缺,而我國還有一種動物,被稱為「中國神獸」,世界上只剩最後三隻,美國發現第四隻?
它便是斑鱉,又叫斯氏鱉,如今是比中華鱘更瀕危的「水中大熊貓」,背盤長36-57釐米,寬度略小於長度,幾乎呈圓形;斑鱉軀體略隆起,幾乎扁平,背面平滑有光澤,呈暗橄欖綠色,具多數黃色斑,密集的黃色斑紋便是斑鱉的特點。
在古時,斑鱉廣泛生活在我國長江下遊和太湖地區,古人將它叫做「癩頭黿」,古典小說《紅樓夢》裡也提到了斑鱉,在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中,賈寶玉說:「明兒我掉在池子裡,教個癩頭黿吞了去,變個大王八……」
相傳清朝時杭州藩司衙門門前有兩座石欄圍繞的大池,其中隱藏著藩庫的水門,並有大黿在池中看守水門,不過傳說已經無從考證,但也證實在清朝時,大黿還沒有面臨瀕危。
斑鱉的性情兇猛,以水生動物為食物,對棲息地的要求很高,在自然狀態下,斑鱉生活在開闊的水域中,它有很強的領域意識,當兩隻斑鱉共同生活在一個地方,它們就免不了有一番搏鬥,直至其中有隻死去。
到上世紀90年代末,因為人類活動大量增加,破壞了生態壞境,以及傳統重要對龜鱉殼的巨大需求,造成了濫捕濫殺,斑鱉的數量急劇減少,值得注意的是,龜鱉類肉質具有的營養,人體也能通過食用雞肉等達到古醫書的「奇效」。
目前全球僅剩三隻的斑鱉分別是蘇州動物園1隻、越南同莫湖1隻和越南宣漢湖1隻,蘇州動物園負責人曾表示1954年剛建園時還有十餘只斑鱉,因缺乏保護措施,後就剩下了唯一一隻了,這隻斑鱉裙邊還少了一塊,就是與其他斑鱉生活在一起打架時被咬掉的。
也許有人會說通過繁殖可實現斑鱉數量的增多,事實上2006年後,我國還有雌雄兩隻斑鱉,在蘇州動物園的便是雄斑鱉,雌斑鱉在長沙動物園,2009年,長沙的斑鱉「姑娘」嫁到了蘇州。
後來雌雄斑鱉經歷了交配、兩次產卵、冬眠等過程,但並沒有孵化成功,這就意味著繁殖失敗了,專家對此的推測是,斑鱉「姑娘」營養不全面,鈣攝入不足,雄斑鱉精力活力不夠,更重要的是雌雄兩斑鱉年紀大了。
更讓人們遺憾的是,雌斑鱉於2019年4月12日不幸去世,專家團隊採集其卵巢組織保存在液氮中,以備未來之需,也是在這個時候,網上有消息流出,美國科學家發現了第四隻斑鱉,這是讓許多專家振奮的消息,不過消息還沒有得到證實,如果有第四隻斑鱉存在,估計會更新的發現,也說不定。
它被稱為「中國神獸」,世界上只剩最後三隻,美國發現第四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