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上網,習慣性地看了看寶媽貼吧,很多寶媽都習慣在夜裡寶寶睡著了以後在網上「懺悔」,因為今天又忍不住對孩子兇了。
看著孩子熟睡的小臉,甚至還掛著委屈的眼淚,此時的寶媽回歸了慈祥的母性,不再是暴跳如雷的「虎媽」,反而會埋怨自己為什麼又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發脾氣了?
其實有些時候,家長也不用對自己要求太過於完美,因為家長也是凡人,只要是人,就會有情緒,更何況面對最關心,最在乎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誤時。
只不過,家長的負面情緒雖然是被允許的,但是這種負面情緒在孩子面前發洩出來之後應該如何「善後」?
在新一期的《新生日記》中,「虎媽」應採兒再現高情商教育兒子,其方式也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點讚。
在節目中,應採兒與兒子玩起了拼字遊戲,可是玩了幾局下來,應採兒發現兒子Jasper竟然連以前學過的很多漢字都忘了。
瞬間憤怒值暴增的應採兒還在耐著性子指著「力」問Jasper,可是Jasper似乎沒有察覺到媽媽的情緒已經開始變化,依然心不在焉地回答說讀「壯」。
應採兒乾脆指著Jasper讀過的學校名稱中的「立」字,心想天天看著的學校名字總應該記得吧!
可是Jasper剛要說,卻沒辦法準確地回答出來,喊著「等等」,讓應採兒極度失望的Jasper還沒反應過來,就見應採兒直接站起身就上了樓。
這時,Jasper才意識到媽媽真的生氣了,瞬間眼圈就紅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在網友們都心疼Jasper的時候,應採兒下了樓,看臉色應該已經平復了情緒,她用平和的語氣告訴兒子必須學會中文,雖然過程並不是很有趣,但是非常有必要,確實需要付出一些辛苦。
隨後,應採兒溫柔地把Jasper抱在了懷裡,繼續安撫他的情緒,輕聲地鼓勵著兒子。
看到這裡,網友們無不讚嘆應採兒真是育兒有道,原來一向暴脾氣的她還有這一面,也表示「大大的佩服」。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輕則「氣血翻湧」,重則「傷筋動骨」,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真實發生過的。
曾經有一位父親輔導孩子作業,因為過於生氣,所以一拳砸在桌子上,直接骨折了,這種代價不得不說真的很大。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很急切,再加上有些孩子因為年齡的特點很貪玩,所以對待學習也不是特別上心,就會更容易激怒家長,家長選擇用斥責打罵的方式應對也是非常常見的。
但是應採兒雖然也有憤怒的情緒,可是她卻能很快讓自己冷靜下來,並且沒有當著孩子的面任由自己發洩,而是背著孩子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
最關鍵的就是應採兒在調整好自己之後也照顧到了孩子的情緒,同時給予了孩子最需要的鼓勵,這對孩子繼續學習的堅持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1.切忌打罵
前段時間出了個「虎爸」,靠著「棍棒教育」把家裡的孩子培養成才,一時之間,暴力教育方式又重新被推到了輿論的浪尖。
但是顯而易見,「棍棒教育」並不可取,暴力的方式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讓孩子愈發對學習產生牴觸的心理,甚至會惡化親子關係。
所以,即使面對孩子不如意的成績,家長也不能打罵孩子。
2.多鼓勵孩子
就像應採兒一樣,鼓勵孩子,會讓孩子更能理解學習的重要性,而不是用說教的方式增加孩子對學習的反感。
家長應該選擇恰當的方式鼓勵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蹲下來」,放低姿態,站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給孩子正確的建議。
鼓勵不同於表揚,鼓勵比表揚更加具體,更能讓孩子產生共情,而不是用一種結果作為導向,反而約束了孩子。
家長多鼓勵孩子,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和勇敢,也會變得更加樂觀。
3.寓教於樂
按照我國的教育體系,從小學到大學本科,一個孩子需要完成十六年的學習生涯,不得不說,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
所以當孩子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時,其實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家長不要繼續給孩子增加壓力,而是要寓教於樂,幫助孩子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讓孩子用更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當中。
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家長的教育自然很重要,正確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
我是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讚、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