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招聘會開到田間地頭 碧桂園就業扶貧助力城鎮化進程

2020-12-20 財經V視點

中宏網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範圓)30多家企業,11000多個崗位……近日,碧桂園山西區域扶貧組聯合廣靈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廣靈縣扶貧辦在當地共同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招聘會共集結了碧桂園集團各分子公司、本地扶貧龍頭企業等30餘家共設11000多個崗位。大量的工作機會不僅有效促進廣靈縣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也為當地百姓脫貧帶來了機遇和希望。

某種程度來說,在鄉縣舉辦招聘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今年疫情以來,我國失業率有所上升。如何保就業,尤其是如何在復工後如何保住小城鎮、小鄉村的人口就業,是解決外出務工人員溫飽問題最關鍵的因素。這不僅關乎到廣大鄉村貧困人口脫貧的努力,更與城市化發展戰略息息相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家中大部分收入都用於治療父親的哮喘病,母親只能留在家中,一邊照顧父親,一邊進行一些耕作。」去年,來自清遠連州貧困家庭的黎奕桀因為需要幫忙照顧父親,大學畢業在廣州一家信息技術公司工作了幾個月後不得不回到家中。由於在村裡找不到對口的工作,黎奕桀一度十分著急。直到村裡的扶貧工作隊給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碧桂園-粵菜師傅」培訓班首期要開班了

據村裡的扶貧隊介紹,「碧桂園-粵菜師傅」培訓班以開展教育與實踐結合的方式,面向有志於從事餐飲行業、身體健康的貧困戶青年,男女不限,培訓免費。

第一期培訓班有3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黎奕桀就是其中之一。成功報名參加了這期免費的粵菜師傅培訓班後,黎奕桀滿懷感激地表示:「這給我們困難家庭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免費學習技能的機會,更是給我們送來了溫暖和希望。」據了解,「碧桂園-粵菜師傅」培訓班是2019年碧桂園集團開展的「粵菜師傅」工程的一部分。而「粵菜師傅」工程是碧桂園集團就業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俗話說「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碧桂園集團以農村需要、市場需求及實現就業為導向,結合當地群眾意願,為貧困戶提供免費技能培訓與就業崗位,實現培訓、就業一站式服務,幫助其掌握致富門路和技術。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就是首當其從最重要的一環。為此,碧桂園集團針對有勞動力缺技術的貧困人口,採取集中培訓或送教下鄉等方式,培訓合格發放職業資格證書。截至目前,粵菜師傅已經培訓了共1503名學員,實現就業1105人;星級保姆培訓共培訓527人,目前已有342人就業,其中從事家政行業293人。

近半參與培訓者順利就業

不過,有了職業技能只是擁有了就業的一塊敲門磚。企業,作為我國直接吸納勞動力的最大、最直接的主體,既是最應當,也是最方便為貧困人口提供就業環境的。

因此,碧桂園集團充分發揮了大規模企業的優勢,近年來多次聯動碧桂園內部子公司及外部合作單位等相關產業鏈,整理了超過一萬條崗位需求信息,為就業招聘提供穩定的後端資源支持不斷。

此外,碧桂園集團還為貧困人口專門整合政企資源,在扶貧點舉辦大型與專場就業招聘會,為廣大村民貧困戶搭建就業平臺,打造培訓-就業一站式服務。在廣靈縣舉辦的招聘會就解決了至少300名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成果非常顯著。

(圖片來源:碧桂園集團)

另一方面,碧桂園集團還對參與就業培訓的貧困勞動力進行了全面的跟蹤管理。通過樹立優秀就業典型,發掘就業帶頭人,以就業宣講會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貧困勞動力參與培訓實現就業。

清遠的貧困戶李觀練就通過參加免費鋁模培訓,成為碧桂園的一名建築產業工人。短短1年時間,他的月薪從3000多元上漲到12000元,現在已經是一個班組的負責人。而貧困戶黃英霞通過參加免費育嬰培訓成為一名月嫂,目前平均月薪超過9000元,已經成為有車有房一族。

截至目前,碧桂園集團面向全社會貧困農村勞動力進行各類培訓,共培訓62506人,已實現就業28110人。也就是說,參與培訓的人員裡,有一半人實現了順利就業。

讓家鄉舊貌換新顏

有的人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成功走出去了,而有的人則通過碧桂園的技能培訓不僅成功脫貧,還讓家鄉舊貌換了新顏。廣東英德市浛洸鎮是「中國蠶桑之鄉」的重要基地,種桑養蠶歷史悠久。「全鎮有4萬多畝桑樹,1萬多戶養蠶戶。但是種桑養蠶技術欠缺和市場運作意識不高,一直制約著當地蠶桑業的發展。

2018年,碧桂園集團聯合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等8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共同組織了「種桑養蠶技術培訓班」,當地貧困戶和養蠶專業戶共兩百多人參加。不僅提高了蠶農的科學種植意識和養殖水平,同時也助力了種桑養蠶產業效益的增加。

而在英德市,像浛洸鎮這樣通過碧桂園的農業技能培訓順利摘下貧困帽子的,還有很多。從2017年開始,碧桂園集團投入5億元在粵北貧困村集中區域英德進行整縣幫扶。2018年,全市4萬多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奔小康,78個省定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2020年,所有省定貧困村全部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由後進村變成排頭兵。順利實現「一年脫貧三年振興」。

(圖片來源:碧桂園集團)

「我們針對不願外出或只能就近就業的貧困勞動力人口,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的重要環節開展新技術推廣和生產技能培訓,採取理論教學和田間實地教學相結合的培訓模式,推動特色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廣東英德市,碧桂園集團在河南虞城開展滴灌技術培訓、在河北崇禮開展大棚種植技術培訓等都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縱觀碧桂園集團在就業脫貧上的舉措和成績不難發現,讓貧困人口就業,解決的絕不僅僅是貧困的問題。

據統計,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正式突破了60%,而2013年至2017年間,有8000多萬農村轉移人口成為市民。於此同時,2013年至2017年,每年的脫貧人數也正好超過千萬。也就是說,這一時段的總脫貧人數超過了5000萬。而這5000多萬的脫貧人口中,又有眾多農村人口通過政府、企業的扶持,依靠個人奮鬥脫貧的同時,也在為國家城市化發展添磚加瓦。

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碧桂園集團的就業扶貧將配合各級政府,打好脫貧攻堅戰。一方面將繼續開展職業培訓,研究如何讓貧困人口走出去,甚至「市民化」,一方面也將繼續深入鄉村,通過挖掘地區特色產業,結合產業扶貧讓鄉村脫離小農經濟模式,真正產業化和規模化,以順利融入城市配套中。

相關焦點

  • 碧桂園在廣西舉辦粵桂扶貧協作專場招聘會
    [導讀]由廣東深圳大鵬新區、巴馬縣人民政府、碧桂園集團主辦,巴馬縣人社局、那社鄉人民政府、碧桂園廣西區域承辦的「粵桂扶貧協作·助力脫貧攻堅」專場招聘會在廣西巴馬縣那社鄉舉行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 吳曉波:碧桂園推動了中國城鎮化的進程
    如果這個歷史定位和社會角色定位不能被確認的話,客觀上講,中國2700萬家民營企業很難被決定性地喚醒,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到了今天,需要出現的一次新的認知升級。吳曉波以碧桂園為例,講述了民營企業定位轉型的重要性。「我拿一家企業來跟大家分析,這是今年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而房地產是中國的最大產業。
  • 碧桂園助力!精準扶貧家政專場招聘會,免費培訓貧困人員,最高月薪超萬元
    11月16日上午,碧桂園助力精準扶貧家政專場招聘會在嶽陽平江舉行,現場6家公司為求職者提供近200個家政服務類就業崗位。今年平江縣雅貝家政服務培訓學校為社會免費培訓了3000名左右的家政人才,其中約60%學員已成功通過篩選,持證上崗,助力平江縣脫貧摘帽
  •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碧桂園扶貧基地」結「碩果
    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勝利村韋榮建看著自己種植的30多畝旱藕茂密蔥綠地生長在田間,心裡樂開了花:「豐收節到了,旱藕長勢喜人,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金風送爽,碩果飄香。旱藕,是大化雅龍鄉勝利村一大特色產業,這兩年的豐收景象,離不開碧桂園集團的大力幫扶。而大化,只是碧桂園集團定點扶貧的其中一個縣。
  • 碧桂園深耕城鎮化 以內循環經濟持續發展
    在2020年11月6日舉行的月度管理會議上,碧桂園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楊國強一如既往地表達了對中國經濟和城鎮化前景的堅定信心,並寄望各區域繼續聚焦深耕,努力提升企業全周期競爭力。 聚焦城鎮化發展是碧桂園一以貫之的戰略思路。
  • 碧桂園做好產業扶貧 助力貧困戶圓夢美好生活
    近日,新華社《味道》欄目組來到碧桂園集團對口幫扶9省14縣之一的甘肅省東鄉縣,以當地美食為線索,深入田間地頭,走訪當地農民,從東鄉縣當地農民視角,了解碧桂園集團的扶貧模式,探尋當地扶貧成果。這次《味道》欄目組來到碧桂園產業扶貧成果之一東鄉羊養殖基地,見到碧桂園東鄉扶貧的負責人張韜。他介紹,這個互動牧場特點在於遊客可以體驗親手餵羊、遊戲以及讓他們知道東鄉羊的餵養過程。東鄉羊作為當地知名品種,早在南北朝時期便有記載。
  • 豐收節—深圳市寶安區 碧桂園集團送崗送到家門口
    為持續推動「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貢獻力量,在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深圳市寶安區、大化縣人社局、碧桂園集團共同出資、聯合開展的粵桂扶貧協作助力脫貧攻堅2020年深圳市寶安區&碧桂園精準扶貧就業招聘會在大化縣生態民族新城中心廣場順利舉辦。
  • 2020年羅源縣「穩企業,保就業,助扶貧」專場招聘會簡訊
    為做好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助力我縣轉移就業意願的農村勞動者,重點是我縣就業援助幫扶對象且未實現就業的勞動者、收海失地農漁民、石材轉產轉業人員、農村貧困家庭成員、退役軍人及隨軍家屬、少數民族、大中專畢業生及其他各類人員的實現就業,確保就業扶貧工作精準發力,進一步宣傳企業崗位信息,更好的為我縣用工企業服務。
  • 教育強則國強 碧桂園積極實施精準扶貧
    自1997年以來,楊國強和女兒楊惠妍以及碧桂園集團投入了21億元用於扶貧。其中,專項用於辦學、助學、興教的就超過了9億元,截至2015年10月19日,共有41875名貧困人員得到了他們直接有效的幫助。碧桂園扶貧模式:辦學扶貧,創辦全國唯一全免費高中、大專;助學扶貧,首創「道義契約」模式;三、成人職教扶貧,扶貧扶到根子上;精準扶貧,徹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24年前,碧桂園首個千畝大盤在廣州與佛山交界的順德碧江之側悄然湧動,率先進行了配套先行的大膽嘗試,拉開了中國地產城鎮化運作的序幕。
  • 文昌鋪前鎮舉辦精準就業扶貧招聘會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14日訊(記者 吳嶽文)6月13日,文昌市鋪前鎮在鎮政府大院舉辦精準就業扶貧招聘會,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搭建相互交流的平臺,幫助廣大求職者特別是貧困勞動力順利實現就業;同時倡導社會各界積極「以購代捐」「以買代幫」,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對扶貧產品銷售以及消費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
  • 碧桂園機器人公司召開專場招聘會
    7月1日,碧桂園集團機器人公司召開專場招聘會,吸引了眾多來自國內外知名機器人公司的專家和頂尖科研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前來參加。本次專場招聘會標誌著碧桂園集團正式進軍機器人行業,開啟碧桂園集團探尋機器人產業發展創新的新篇章。
  • 和慶鎮舉辦2020精準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
    和慶鎮舉辦2020精準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要求,按照《儋州市組織貧困勞動力積極務工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指導意見,和慶鎮把「穩就業、保就業、促民生」列為重點工作之一,在儋州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導下,和慶鎮聯合市就業服務中心、海南天涯人力資源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儋州分公司於
  • 碧桂園:小小「食光車」 開出扶貧路
    節目邀請臺灣名廚劉一帆及新生代青年偶像高嘉朗、左卓,前往廣東肇慶、韶關、湛江等地,探訪當地扶貧點,並甄選食材製作成美食,通過「食光車」帶給城裡的食客。在第一期節目中,三人前往肇慶市封開縣,將當地特產杏花雞製作成功夫蔥油雞、轟炸雞等美食,成功吸引顧客前來購買。該節目設立的初衷,是深入廣東貧困地區,傳遞美味、扶貧助農。
  • 強勁 煥新 初心 三個詞總結碧桂園的2020年
    也正是由于堅持看好城鎮化進程,碧桂園的項目在內地31個省份實現全覆蓋,成為行業內布局最為廣泛的房企,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步伐絕不會停下來,十四億勤勞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絕不會停下來。」碧桂園主席楊國強認為。
  • 碧桂園硬核扶貧:從遠離貧困到提升自我價值
    以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為例,它發動全集團的產業力量、崗位資源和人才技術,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累計投入超過67億元,積極開展「黨建扶貧 產業扶貧 教育扶貧 就業扶貧 ……」等幫扶舉措,直接受益人數超過36萬人次,在實踐中探索出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精準扶貧長效機制。
  • 三臺縣2018年就業精準扶貧專場招聘會在魯班鎮隆重舉行
    精準扶貧專場招聘會四川新聞網綿陽10月24日訊(劉春玉 蔣盛建)為進一步推進甘洛縣就業扶貧工作,積極幫助貧困戶勞動者實現穩定就業,確保其脫貧致富,10月24日,由三臺縣人社局主辦,三臺縣就業局、三臺縣魯班鎮黨委政府承辦的以「勞務輸出一人,脫貧致富一家 聚力就業扶貧,助推全面小康」為主題的「三臺縣2018年就業精準扶貧專場招聘會
  • 碧桂園首個機器人扶貧項目落戶興國
    2019年4月18日,興國縣2019年主攻工業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碧桂園博睿恩智能建造產業基地正式開工。自然資源部扶貧辦主任劉晞,興國縣委縣政府領導,以及碧桂園集團執行董事、副總裁宋軍,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李靜,碧桂園集團贛州區域總裁、贛州區域扶貧總負責人許琪,廣東博睿恩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楊波等出席了開工儀式。
  • 碧桂園集團機器人公司召開專場招聘會 進軍機器人行業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5日電 日前,碧桂園集團機器人公司召開專場招聘會,吸引了眾多來自國內外知名機器人公司的專家和科研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前來參加。本次專場招聘會標誌著碧桂園集團正式進軍機器人行業,開啟碧桂園集團探尋機器人產業發展創新的新篇章。招聘會現場 「我時常思考,碧桂園發展到今天,該如何走以後的路,來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碧桂園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出席本次專場招聘會並說到,「在國家不懈推動科技進步的環境下,機器人和智能製造方面是未來社會普遍需要的。
  • 就業扶貧系民生 增收脫貧助發展—— 我市就業扶貧大寧站、永和站...
    就業扶貧系民生 增收脫貧助發展—— 我市就業扶貧大寧站、永和站專場招聘會 取得圓滿成功 2019-09-12 2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碧桂園農業「黑科技」: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據了解,項目實施近一年來已初步取得了系列成果,先後有17家國內外農機生產製造企業,共計39臺件農機設備參加了田間作業試驗示範,完成了玉米大豆水稻三大農作物單機無人駕駛田間作業耕種(插)管收運五大環節20多個作業項目的試驗示範任務,預計到秋季作業結束全年累計可完成田間作業面積16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