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韓國15個客運機場吞吐量1.503億人次,同比2017年的1.433億人次增長4.89%。航班起降88.6萬架次,同比2017年的85萬架次增長4.2%。其中8個機場開通國際航線,國際航線吞吐量8646.3萬人次,同比2017年的7750.6萬人次增長11.56%。韓國各機場國際吞吐量佔總吞吐量比例57.5%,較2018年提升3.5個百分點,國際吞吐量佔比不斷提高。韓國機場國際航班起降49.7萬架次,同比增長8.7%。值得關注的是,韓國各機場國內航線吞吐量6387萬人次,同比減少2.97%。
從韓國各機場的發展規模觀察,仁川機場吞吐量6825萬人次,佔全國機場吞吐量45.4%。濟州機場吞吐量接近3000萬人次。金浦機場與釜山金海機場是韓國另外兩個超過千萬級機場。15個機場中有8個機場吞吐量不足百萬人次,年航班起降未超過1萬架次。
從各機場的國內航線吞吐量觀察,濟州機場與金浦機場國內航線吞吐量超過2000萬人次。但同比2017年均有所下降。15個機場中8個機場國內航線吞吐量同比均為負增長,其中包括前6大機場。從月度國內航線吞吐量觀察,在2018年中有10個月低於2017年同期。2018年韓國國內市場需求明顯下降。
從各機場的國際航線吞吐量觀察,釜山機場國際航線吞吐量近千萬人次。所有機場國際航線吞吐量均同比增長。從月度國際航線吞吐量觀察,在2018年所有月份均高於2017年同期。值得關注的是,將各機場國際旅客吞吐量/國際航班架次(含貨機等)在多個月份已經超過170人次/航班,這意味韓國機場國際航線真實的平均單機承運人數高於170人次。
2018年初,CADAS曾發布《仁川第二航站樓啟用 東北亞樞紐競爭激烈》指出韓國首爾仁川國際機場於2018年1月18日正式開始第二航站樓的運營工作。
自2001年3月啟用以來,仁川機場漲勢迅猛。2013年達4000萬人次,2016年突破5000萬人次,2017年達62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排名從2010年第33位上升至2017年19位。2018年新候機樓的投用加快了仁川機場增長,2018年大多數月份吞吐量超過550萬人次。CADAS《CADAS:2018年全球機場吞吐量排名》顯示,2018年首爾機場吞吐量排名也升至全球第16位。在20大機場中排名變化僅次於德裡機場。
值得關注的是低成本航空也加快了仁川機場增長。2018年首爾仁川機場低成本航空承運旅客達2080萬人次,同比增長20%。低成本航空佔該機場客運量的30.7%,這是低成本航空首次超過仁川客運量的30%。首爾仁川在2018年期間處理了11.55萬架次低成本航空航班,增長18.6%。數據顯示,仁川機場2018年擁有820萬中轉旅客,同比增長9.6%。增長的部分原因是韓國在平昌舉辦2018年冬季奧運會。
2018年12月首爾仁川機場為第四期擴建項目舉行奠定儀式。投資額為4.2萬億韓元(37.2億美元)。第四階段建設主要包括第四條跑道並擴建第二航站樓。現在仁川容量為每年7200萬乘客,在2023年完成第四次擴建後容量增至1億人次。未來北京新機場投入使用後,天合聯盟在東北亞地區將會有北京新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及仁川機場三個大型樞紐。三座機場在全球主要市場的繞航率相近(北京略優,仁川其次),機場體量均在五千萬以上,東航、南航機隊規模大於大韓航空,但除北京新機場外,兩家承運人分別須同時兼顧上海、廣州機場,機隊投入有限。能否爭取併合理地運用航權資源,以及航班運行保障能力的優劣,將成為三座機場競爭的關鍵。
近三年濟州機場吞吐量在2900-3000萬人次間波動,2018年濟州機場國際吞吐量有所恢復至190萬人次,但仍不及2016年275萬人次水平。單跑道的濟州機場較為飽和,2015年下半年韓國方面開始推進第二機場建設。最新的消息顯示濟州新機場預計2020年開始建設,2025年左右完工。
釜山金海機場2018年國際旅客吞吐量接近千萬人次。2018年的工作日釜山機場小時容量已從每小時17個增至19個,受益於此,釜山機場2019年吞吐量有望超過2000萬人次。釜山機場亦在推進改擴建計劃,計劃新建3200米跑道,機場容量提升至3800萬人次,將釜山機場儀表著陸系統設施從CATI升級到CATII或CATIII。項目估計需要投資6萬億韓元(53億美元)。
大邱機場是韓國百萬級機場中唯一實現兩位數增長的機場,同樣該機場國際旅客吞吐量亦保持高速增長。在2018/2019冬季大邱機場通航點持續增長,新增澳門,熊本,鹿兒島和芽莊。大邱將在冬航季每周起降約364個國際航班,同比增長31.9%。2018年韓國空軍將大邱機場宵禁(23-05)延長至2022年8月31日。大邱機場的遷建計劃也受到反對,部分反對方建議增加第二條2700米的跑道。目前大邱機場長期研究計劃仍在研究階段。
根據2018年10月韓國方面發布的數據,大邱機場2017年的利潤為72億韓元(640萬美元),盈利能力在韓國機場公司運營的14個機場中排名第四。機場改善的財務表現部分歸因於乘客量與航空交通量的增加,起降費、停車費收入增加。
清州機場2017年的虧損為58億韓元(510萬美元)。2016年該機場曾盈利,受中韓市場影響,2017年虧損。2017年務安機場的虧損為139億韓元(1230萬美元),是韓國機場公司運營的14個機場中虧損最多的機場。麗水機場的虧損為128億韓元(1130萬美元),而光州機場的虧損為27億韓元(240萬美元)。自2013年以來,這三個機場每年都有虧損。
展望2019年,考慮韓國國內市場需求已相對穩定,機場吞吐量的增長主要仍需寄希望於國際市場。隨著中韓關係轉暖,預計韓國機場國際航線發展仍將保持增長。此外,韓日、韓國-北美、韓國-菲律賓、韓國-中國臺灣等市場發展亦將影響到韓國機場整體發展。
更多航空業分析合作請聯繫:CADAS@CARNOC.com。
CADAS(www.CADAS.com.cn)只關注真相。
CADAS分析師團隊是民航資源網專注於行業趨勢研究、市場觀察的研究團隊。團隊依託民航資源網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航空業資訊,藉助飛常準(VariFlight)大數據挖掘航空數據背後的秘密。匯聚各方力量為行業上下遊企業、個人客戶提供服務。
引用觀點請註明CADAS。
CADAS辦公地點:上海、北京
0薦聞榜
( )
更多文章和觀點請訪問羅之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