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交付 ZStack邊緣計算智能體驗

2021-01-07 DTValue

面對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遷移到雲上。與此同時,邊緣數據也迎來了爆發性增長,工業、農業、能源、運輸、安防等傳統行業開始探索在靠近數據生產者的邊緣提供數據處理的功能,解決大量異構設備和網絡帶來的複雜性問題,以及生產數據的實時性和可靠性問題。

雲計算作為物聯網的「大腦」,會將大量邊緣計算無法處理的數據進行存儲和處理,整理和分析,並反饋到邊緣設備,增強局部邊緣計算能力。

然而,企業在建設雲平臺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諸多問題,如建設成本高,硬體配置要求、建設周期長,成本不可控;運營成本高,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周期長,違背「雲」目標;不可持續性,無法快速匹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功能升級受限等等。

一套「簡單易上手」與「可靠高可用」的企業上雲解決方案成為當務之急,ZStack Mini邊緣計算一體機解決方案順勢而生,用產品化的手段降低雲計算門檻。

此前E企研究院曾實測過ZStack Mini邊緣計算一體機解決方案,在本期超融合加速季中,我們將繼續解讀ZStack Mini邊緣計算一體機如何憑藉一體化交付、業務零中斷、運維可視化等優勢,滿足了企業用戶在業務高可用性、輕量私有雲、邊緣計算等需求。

如何實現「一站式、零門檻」上雲?

ZStack Mini創新性地將輕量化的ZStack雲引擎搭載於雙子星伺服器上,通過軟硬一體結合輸出的形式,為用戶提供一站式、零門檻的上雲方案。

ZStack Mini採用工業級標準設計,支持兩節點起步,具備開箱即用、靈活彈性擴展以及完善的雲計算服務能力,有助於製造行業節約IT成本、應對邊緣計算等新型業務場景挑戰,快速實現數位化轉型。

ZStack Mini採用雙子星模塊化伺服器設計,並配備x86標準組件,充分滿足應用程式對硬體兼容性的要求;其底層使用實時同步的雙活存儲,同步網絡以及心跳網絡均為獨立冗餘線路,可極大提高高可用效率並降低數據丟失風險;平臺軟體使用微服務架構,在雙活存儲的基礎上可實現任一節點故障後數據與服務均仍正常工作,從而為上層應用的高可用提供穩定基礎。

怎樣保證可靠高可用?

在高可用設計方面,ZStack Mini為雲主機提供三種保護級別:None、HA、FT,用於保障業務連續性。

>>> None

若雲主機保護級別為None,雲主機的系統盤和數據盤以雙副本和校驗碼來保障運行,但是雲主機的運行狀態不受保護。當發生節點故障、存儲或網絡故障、意外宕機時,需要用戶手動啟動雲主機。

>>> HA

若雲主機保護級別為HA(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雲主機的系統盤和數據盤以雙副本和校驗碼來保障運行,同時雲主機的運行狀態與環境受到實時監控。當發生節點故障、存儲或網絡故障、意外宕機時,系統會在另一個節點自動啟動雲主機,無需用戶手動介入,分鐘級恢復業務。

>>> FT

ZStack Mini採用全新的COLO(COarse-grainedLOck-stepping Virtual Machines for Non-stop Service)技術來實現雲平臺層面的容錯方案。若雲主機保護級別為FT(Fault Tolerance,容錯),在一體機的兩個節點上各自有一臺相同配置的雲主機以主備模式工作,主雲主機狀態與備雲主機狀態時刻保持一致,主雲主機通過內部高速網絡把內存和硬碟數據實時同步給備雲主機。當發生節點故障、存儲或網絡故障、意外宕機時,業務可平滑無縫切換至時刻待命的備雲主機上繼續運行,這一切換過程達到秒級以下。對於承載核心業務的雲主機,建議以FT保護級別來運行。

存儲設計上,RAID 5&1增強級可靠性,有效保證業務數據可靠性。除本地存儲外,同時支持對接外部磁碟陣列SAN存儲。

網絡設計方面,ZStack Mini雲網絡提供全鏈路高可用,保證業務延續性;邊緣網絡接入可選LACP和AB模式;去存儲網絡,簡化網絡架構;提供獨立的帶外管理,增強運維能力;同時可提供10Gb萬兆業務傳輸能力。

ZStack Mini雲平臺網絡架構

另外,ZStack Mini還提供應用中心功能,支持各種類型的第三方應用的定義能力,開發者用戶自定義的應用模板,支持一鍵部署應用。同時,ZStack Mini預設豐富的第三方應用,包括中間件、資料庫、安全應用,以及各類行業的企業應用。

ZStack Mini基於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在標準機架式伺服器內實現雙節點計算存儲一體化服務,同時提供數據副本技術能力,硬體管理、虛擬機管理、增強級雙副本存儲、自動報警、可視化監控、鏡像管理、快照備份、應用中心、HA 高可用、FT 容錯技術、GPU 透傳 (可選)、FC SAN 存儲對接(可選)、ZBox 數據備份等功能。

客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配件,可選ZStack Mini 標準版,ZStack Mini 容量版和ZStack Mini 性能版。

方案優勢

簡單高效:開箱即用,一站式上雲;

輕量易用:預置常用鏡像,一鍵快速部署;

高可用部署:數據多副本,故障自恢復;

工業級標準:伺服器冗餘,TCO更低;

彈性擴展:快速響應業務變化,輕鬆實現自助交付;

助力邊緣計算:實時處理業務,即時做出決策。

目前,ZStack Mini 邊緣計算一體機支持豐富的行業應用場景,包括零售、醫療、運輸、軌交、製造和教育等行業。同時,ZStack Mini 支持「集團/總公司-分支機構-海外機構」形態的分布式計算應用場景,支持融入「雲-管-邊-端」體系架構。

以「降低企業上雲門檻」為使命、「讓每一家企業都擁有自己的雲」為願景,目前ZStack提供自研的ZStack私有雲、ZStack混合雲、ZStack Mini 邊緣計算一體機、ZStack CMP 多雲管理平臺、ZStack Ceph企業版以及ZStack信創雲平臺等產品和方案。

面向新基建發展契機,ZStack聚焦IaaS,聯合200多家合作夥伴,共同為智慧貴安、佳木斯政務雲、黑龍江省交警總隊、新疆氣象局、南京大學、南京地鐵、徐工集團、瑞聲科技、旭陽集團、四川長虹、農信互聯、東方明珠、澳洲電信等超過 1200 家客戶提供雲產品和服務,涵蓋政府、電信、能源、交通、教育、製造業、醫療、金融、廣電、網際網路等10多個行業,全球銷售範圍達30個國家和地區。

相關焦點

  • 淺談CloudStack 與 ZStack 架構與性能
    關於ZStack架構設計可品讀官方博客(http://zstack.org/blog/)。ZStack同樣採用Apache License v2.0發布源碼,源碼託管:https://github.com/zstackorg/zstack。圖2為ZStack架構圖。
  • 邊緣計算:是流行詞還是未來?
    但是,在此,我們依舊可以將其用以理解邊緣計算。在目前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中,雲邊端一體化的思路往往是主流。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將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結合理解,更有助於我們去認知。實際上,不管如何看待雲計算與邊緣計算兩者的關係,後者的發展也或多或少可以歸結於前者的推動。
  • 邊緣計算是促進行業數位化的重要抓手,全面泛在的智能計算演進
    打開APP 邊緣計算是促進行業數位化的重要抓手,全面泛在的智能計算演進 樂思 發表於 2020-12-14 13:54:18
  • 什麼是邊緣人工智慧和邊緣計算?
    雖然這是邊緣人工智慧的一個快速定義,但是需要更好地理解和探索邊緣人工智慧技術,並了解邊緣人工智慧的一些用例。為了真正理解邊緣人工智慧,首先需要了解邊緣計算,而理解邊緣計算的最佳方法就是將其與雲計算進行對比。雲計算是通過公共網際網路提供計算服務,相比之下,邊緣計算系統並不連接到雲計算平臺,而是在內部部署設備上運行。
  • 膠囊數據中心,超融合創新共贏邊緣計算
    日前,雙方宣布達成合作夥伴關係,充分利用在各自領域的影響力和技術優勢進行聯合探索,將面向邊緣雲計算和中小型數據中心場景攜手提供創新的一體化集成解決方案——膠囊數據中心,助力各行業客戶在邊緣計算爆發的大趨勢下贏得先機。
  • 從智能家居談談邊緣計算的落地生根
    另外,通過雲平臺控制家中設備,有時響應速度慢,會帶來很強的延遲感,並且隨著智能家居單品品類的增加這種不良體驗會越來越頻繁。 在智能家居中,邊緣計算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智能家居網關是家居智能化的心臟,通過它實現系統信息的採集、信息輸入、信息輸出、集中控制、遠程控制、聯動控制等功能,它是邊緣計算的重要載體。
  • 什麼是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邊緣計算的解釋和3種類型
    圖1、鄰近計算或者邊緣計算讓智能更加靠近設備  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 )是一種在物理上靠近數據生成的位置處理數據的方法,即事物和人所在的現場區域如家庭和遠程辦公室內  鄰近計算(Proximity Computing)的經濟學因素  我們對周圍所發生的事件需要及時地做出響應,以獲得良好的用戶體驗(如當需要「改變電視頻道」時)或者避免災難(如當發生「煤氣洩漏」時)。
  • 邊緣計算:計算架構不斷演進的必然
    中國科學院姚建銓院士遠程接入會議,他在報告《邊緣計算理論科學問題初探》中指出:「邊緣計算實為數字智能世界橋梁和脈絡,更是支撐智慧社會的大腦-脊髓-神經網絡,需從國家高度建設邊緣計算發展的共生生態。」我們數字世界的智能,從集中式單體計算,演進到分布式網聯計算,並正在朝著異構、協同、全面泛在智能計算演進,而邊緣計算是計算架構不斷演化的必然趨勢。 「4」 個理論問題,尚待思考 針對邊緣計算,我嘗試思考並拋出如下一些理論問題,與大家探討: (1)對於邊緣可計算性理論,需要依據計算任務特徵考慮不同計算模式以及多模式協同計算的可行性。
  • 中興獲Future Digital Awards 2020「邊緣計算解決方案鉑金獎」
    近日,中興通訊全場景Common Edge解決方案在全球領先的諮詢公司Juniper Research主辦的Future Digital Awards 2020評選中,榮獲邊緣計算解決方案鉑金獎。中興通訊全場景Common Edge解決方案包括:· 無線接入MEC:在基站BBU上提供計算、存儲和網絡等資源,構建基站級的MEC,實現「空口一跳直達」;· 固網接入MEC:基於OLT內置刀片構建MEC平臺,無需額外空間,解決綜合接入機房空間小,供電和空調製冷不足的問題;· 一體化
  • 新基建時代邊緣計算成風口,OneEdge邊緣計算亮相2020線上智博會
    隨著產業數位化的加速推進,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新興行業帶來的海量計算數據使得傳統的雲計算架構已無法滿足。基於此,在網絡邊緣部署節點,就近提供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的邊緣計算,成為針對這一問題最有效解決方案。在5G高速率、低延時、大連接的特性下,邊緣計算應勢站到了5G新基建時代的風口下。
  • 百花齊放的共贏生態 OTII邊緣計算標準領跑數位化時代
    OTII伺服器撐起邊緣數據中心5G時代,人們使用終端的上網體驗變得更加快速,除了通信協議的升級外,大量的核心網絡應用下沉到了邊緣側。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增加核心網的負載,並且數據從邊緣側快速傳回用戶手中的終端,延遲明顯降低。通過邊緣側的OTII開放標準邊緣伺服器,讓用戶感受到飛一般的上網體驗。
  • 騰訊雲率先公布5G產品矩陣 年底前交付300個邊緣計算中心
    騰訊雲網絡總經理王亞晨透露,預計在今年底,騰訊雲將完成300個邊緣計算節點的建設,全面支撐騰訊智慧工業、園區、能源、教育、車聯、以及雲遊戲、4/8k直播業務和機器人等5G業務。其中,在5G與邊緣計算領域,騰訊雲研發邊緣計算機器ECM、邊緣接入和加速平臺TSEC、物聯網邊緣計算平臺IECP、AIoT物聯網關等產品,構建5G雲邊緣計算和用戶現場級5G智能邊緣計算能力,為客戶構建基礎平臺,加速業務和服務創新。ECM可將計算能力部署到靠近用戶和數據生產源頭的雲邊緣節點,提供低時延、高可用、低成本的邊緣計算服務。
  • 邊緣計算在數字工作場所的5個用例
    就像銀行交易現在通常在智慧型手機(邊緣)而不是在銀行分支機構(中央伺服器)上進行的方式一樣。數據不再必須從設備傳輸到中央伺服器再傳輸回設備,從而降低了等待時間,有助於人工智慧計算實時工作。Chai表示:「隨著5G的成熟,這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可以在我們的智能設備和傳感器網絡上處理和傳輸比以往更多的數據。」 「藉助邊緣計算,可以在無人機設備本身上快速管理信息,並且可以實時實施操作調整。」
  • 解鎖萬億級市場,邊緣計算不「邊緣」
    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是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等核心能力的分布式開放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位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2. 邊緣計算的參考框架是什麼樣的?
  • 5G邊緣計算在智能製造中的探索和實踐
    因此,需將內容下沉後分布式地部署於接入網側(邊緣數據中心),使之更接近用戶,降低時延和網絡回傳負荷。此外,物聯網的爆發加劇了網絡擁塞,運營商必須在保證用戶體驗和優化資源利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5G超密網絡對回程線路的容量和能效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如何降低承載網的壓力是運營商亟待解決的問題。
  • 邊緣計算不邊緣 空間俠引領建設全面智能的數字世界
    根據中銀國際的測算,預期到2022年基於邊緣計算的智能製造滲透率至少達到60%,市場規模將達到15180億元人民幣。邊緣計算的定義據百度百科解釋,邊緣計算起源於傳媒領域,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採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滿足行業在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百度百科解釋過於抽象,並不好理解。因此我們可以用形象點的說法進行說明。
  • 用解耦的方式做雲平臺,青雲QingCloud推出邊緣計算新品與IoT解決方案
    保持市場嗅覺,發布邊緣計算產品與IoT解決方案雲計算的發展,也刺激了市場對邊緣計算的需求。維基百科對邊緣計算的定義是「通過數據源附近的網絡邊緣側,執行數據處理,來優化雲計算系統的方法」。實際上,後半部分的「優化雲計算系統」是後來才加上的,那麼,為什麼「優化雲計算系統」可以成為亮點呢?
  • 運營商邊緣計算專題論壇: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在2020年12月10日舉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期間,運營商邊緣計算專題論壇通過探討運營商邊緣計算的發展策略、技術架構與行業實踐,從而推動邊緣計算產業生態快速發展。中國聯通集團公司邊緣計算高級總監陳丹擔任專題論壇的執行主席。
  • 聯想攜手合能創越、三維通信,全面賦能ARM邊緣計算生態
    以邊緣計算生態為引擎,聯想與行業夥伴聯手驅動智能物聯高速發展近年來,5G和人工智慧技術不斷迭代,物聯網市場迅猛發展。能夠與5G高速度、低時延特性相輔相成的邊緣計算技術成為智能物聯網大趨勢下的重要風口。面對行業趨勢,聯想始終堅信與行業合作夥伴攜手,各取所長、協同共進,合力構建邊緣計算生態系統才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 邊緣計算構建三大運營商5G專網核心能力
    「甚至從社會學的角度,從單人作業,到簡單分工協作,再到龐大的社會協同組織結構的形成,也和雲邊端協同計算模式的演進過程遵循著相似的規律。」中國科學院姚建銓院士在會上表示,我們數字世界的智能,從集中式單體計算,演進到分布式網聯計算,並正在朝著異構、協同、全面泛在智能計算演進,而邊緣計算是計算架構不斷演化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