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13日,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第十屆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過線上的形式順利開展。來自全國60餘所高校的369名優秀大學生雲上相聚天大經管,共同參與了為期三天的研究生夏令營活動。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第十屆研究生夏令營營員
開營儀式
7月11日下午,夏令營開營儀式舉行。天津大學研究生院綜合辦公室主任盧錚松、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主任霍寶鋒,副主任楊寶臣、毛照昉、熊熊出席了此次開營儀式。開營儀式由學部本科生輔導員張藝群主持。
霍寶鋒在致辭中代表學部向各位營員表示熱烈的歡迎,並介紹了學部的發展歷程、學科建設、師資力量以及國際合作交流情況,讓營員們充分領略到經管學部的歷史積澱與文化底蘊,感受到濃厚的學習氛圍與科研的獨特魅力。
學部2017級優秀博士生代表傅陳翼進行發言。他分享了自己參加夏令營的經歷,通過對比研究生學習與本科間的差異,強調科研在研究生階段的重要性,祝願營員們在天大經管收穫更加豐富多彩的研究生生活。
學部2019級優秀碩士生代表劉銘帥發言。他與天大遇見的經歷,點燃了營員們對科研的熱情,多元的經管生活也讓營員們心生嚮往。他希望營員們能夠藉助這次機會展示自我、錘鍊能力、認識世界、籌備未來,並期待未來能夠在天大經管與各位營員再次相遇。
盧錚松發表總結致辭,他首先以經管學部校友的身份表達了對學部的情懷,並對天津大學的發展概況以及研究生夏令營活動的舉辦情況進行了介紹,同時代表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對營員們的到來表示歡迎與期待。
主題講座
系列講座一:新時代,新經管,新商科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主任霍寶鋒教授主題講座
霍寶鋒為本次夏令營的營員們作了「新時代,新經管,新商科」主題講座。霍寶鋒帶領營員們重溫了天大與學部的歷史沿革,展示了學部的特色工作及成果,分享了傑出校友事跡。最後,他以商科教育轉型作結,指出應面向未來商科發展趨勢培養人才,為商科內涵進行了新的定義。
系列講座二:研究生的學習與生活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黨委書記馬壽峰教授主題講座
馬壽峰為營員們帶來了主題為「研究生的學習與生活」的講座。他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從研究生的學習描述、研究內容和未來展望等三個方面展開,通過對本科、碩士和博士不同階段的對比,來講述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與生活,並為營員們的研究生學習生涯給出了指導與建議。
系列講座三:網際網路背景下的金融發展
天津大學講席教授張維主題講座
張維以最近股市大漲帶來的思考引出主題為「網際網路背景下的金融發展」的講座。他用生動的圖文與案例分析,聯繫現實中的金融問題,揭示出網際網路正在重塑金融的觀點。
系列講座四:城市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途徑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姜曉萍教授主題講座
姜曉萍為營員們作題為「城市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途徑」的講座。姜曉萍從認知城市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解碼城市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謀劃城市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城市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四個角度進行講解,讓營員們對公共管理學科以及城市治理有了更透徹的理解,意識到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面試考核
7月12日上午,夏令營遠程面試有序進行。此次共有60餘位專家和老師參與面試,從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學術潛能、英語水平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評,科學、公平地選拔優秀營員。
專業介紹
7月12日下午,學部安排了近3個小時的專業介紹,涵蓋了各學科的整體情況與師資隊伍,各位專業負責人對研究團隊的學科領域、科研成果、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介紹,並就研究生的培養方向、實習機會以及就業前景等作了細緻耐心的回答,讓營員們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認識學部。
優秀學長交流會
7月12日晚,侯蜀晉、程飛、周仁傑、聶婭雯作為學生代表,以學長身份分別從科研經歷、實踐活動、校園生活、學部優勢等方面進行了經驗交流,交流活動期間的互動遊戲增進了營員們對學部的了解。最後,他們對於營員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期待明年九月再次相聚。
雲遊天大校史館
7月13日上午,營員們通過線上參觀校史館的形式回顧天津大學的發展歷程。校史館鐫刻著歷史,跨越百年的時光在此交融,營員們徜徉在時光隧道中,感受著天大「興學強國」的使命、「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愛國奉獻」的傳統和「矢志創新」的追求。
政策講解與答疑環節
7月13日上午,研究生教育辦公室的老師對夏令營招錄政策進行了講解,並就營員們關心的問題作了系統詳細的解答,近2個小時的答疑解惑讓營員們對於學部的推免政策、獎助學金發放、對外交流情況、研究生培養類型等都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
本次夏令營活動為來自全國高校的優秀學子搭建了廣闊的交流平臺,讓同學們在「雲端」也能夠領略百年名校風光,一睹名師學者風採,觸碰學科前沿思想,激發科研興趣。此次活動吸納了更多優秀大學生走進天大經管,穩步提高學部研究生生源質量,優化生源結構,進一步擴大了學部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文字來源 / 路欣雅 馬嘉昕 楊靈潤
底圖製作 / 劉 洋
圖文編輯 / 劉 洋
責任編輯 / 李 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