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渠路沿線拆違營新綠,生態廊道直通城市副中心

2020-12-10 北京日報客戶端

驅車從城區一路駛向城市副中心,車窗外是水綠相融的景觀廊道。近年來,朝陽區啟動了廣渠路沿線環境建設項目,沿線「兩街七鄉」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已建成7片城市綠地和175萬平方米溼地森林,一條生態廊道直通城市副中心。

廣渠路朝陽段全長14.5公裡,穿越雙井、勁松、南磨房、高碑店、王四營、三間房、豆各莊、黑莊戶、管莊「兩街七鄉」。由於歷史原因,這條道路沿線存在不少違建、群租房、低級次產業等。

近幾年,通過騰退增綠、見縫插綠等方法,廣渠路沿線景觀一年一個樣,多片大尺度的森林和溼地,連綠成片。

今年初夏,位於三間房地區的杜仲公園二期落成,距廣渠路僅百米。公園面積23萬平方米,設置了防護隔離、運動健身、密林養生等區域。駕車途經廣渠路,一眼就能看到這片新綠。

據統計,過去4年,朝陽七個鄉累計騰退建築面積535萬平方米。共新建和改造惠水灣城市森林公園、王四營村公園、蕭太后河公園、窯窪湖公園等多片生態「綠肺」,新增綠化總面積達175萬平方米。

不僅於此,朝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6年起,廣渠路沿線從建築界面、道路鋪裝、綠化景觀、小廣告防治、廣告牌匾、架空線入地六方面進行環境提升。同時,小郊亭橋西南、雙橋中路、王四營、五環橋西、郭家場北、郭家場南、鹹寧侯村,共規劃7片綠地,已於不久前全部完工。

相關焦點

  • 一抹綠到一片林,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廊道正逐步成型
    從一抹綠到一片林,一條連通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的生態廊道正逐步成型。「沒想到緊挨著城市副中心,就有這麼大片銀杏林。」家住通州的周獻明一家周末出遊,開車剛出通州進入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就被路邊金燦燦的銀杏林吸引住了。
  •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生態廊道逐步成型:從一抹綠到一片林
    從一抹綠到一片林,一條連通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的生態廊道正逐步成型。「沒想到緊挨著城市副中心,就有這麼大片銀杏林。」家住通州的周獻明一家周末出遊,開車剛出通州進入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就被路邊金燦燦的銀杏林吸引住了。
  • 城市副中心與河北省北三縣間生態廊道逐步成型
    城市副中心與河北省北三縣間生態廊道逐步成型。一是通州區。規劃與北三縣間的東部生態綠帶,目前已新增林地面積2.9萬餘畝,與原有平原造林相接,總面積達4.1萬畝,形成城市副中心東部生態綠帶大尺度森林片區。二是三河市。
  • 北京市朝陽區廣渠路拆違打造「最美景觀大道」
    冒著油煙的小飯館、音樂震天響的美髮店、掛著大招牌的手機維修點,在如今的廣渠路勁松段,這些沿路熙熙攘攘的小門臉都不見了蹤影。記者3月13日從朝陽區獲悉,自雙井橋至大郊亭橋,廣渠路沿線13萬平方米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都將在本月底清退,打造一條直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最美景觀大道」。
  • 生態廊道 生機盎然
    廊道是景觀生態學中的一個概念,指不同於周圍景觀基質的線狀或帶狀景觀要素,城市中的道路、河流、各種綠化帶、林蔭帶等都屬於廊道。而生態廊道,又叫做生態走廊,它和「綠色廊道」表示的是同一個概念。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過濾汙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調控洪水等生態服務功能。
  • 真如城市副中心最新規劃建設方案出爐
    規劃建設中海大劇院、棒球場等公共設施、複合型生態廊道……普陀區新聞辦說:真如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方案今天發布未來,真如城市副中心將形成 「一核兩心」「縱橫雙軸,一廊一環」的空間結構。詳情
  • 城市副中心 千年之城展開框架
    進入副中心時代,流淌千年的北運河承載了又一個歷史使命:與副中心千年之城相伴,構築「藍圖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布局。運河從前什麼樣兒,老住戶們都知道,「又髒又臭,恨不得繞著走」。在水質最差的時候,數十年前常見的小魚小蝦幾乎絕跡。這幾年通州區開展了河道治理、生態清淤、管網建設等一系列北運河水環境治理工程。
  •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公交地鐵線路最新進展
    隨著公路、軌道線、公交線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人們進出城市副中心正變得越來越方便。  為進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地面公交服務,自2018年11月26日首車起,5條公交線路調整引入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同時,為實現北京東站地面公交接駁換乘,新開1條接駁線路。
  •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新一輪規劃出爐 :文化生態值得期待
    2021年的真如副中心,將累計開工建設各類地上建築體量309萬平方米,竣工完成262萬平方米;累計建成長約6公裡,寬約130—150米,總用地80公頃的真如生態綠廊;規劃建成大劇院、棒球場等主要公共文化體育設施……11月23日,在國家會展中心5.1he03真如城市副中心展區,首發了真如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方案。
  • 北京豆各莊鄉繼續加大疏解力度 打造生態宜居之地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蒲長廷) 今年朝陽區豆各莊鄉在去年加快疏解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生態提升和環境提升,實現魯店北路沿線20萬平方米綠化,打造多條景觀大道,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
  • 區域|深化對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認識和認同
    包括:建成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80%以上,大氣環境質量根本改善,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建成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生態空間面積達到城市副中心面積的40%,人均綠地面積30平方米;建成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建成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政務雲服務覆蓋率100%,公共空間無線WiFi覆蓋率100%,率先試驗應用智能駕駛技術,引領人工智慧時代;建成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人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築面積
  • 今年我省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小目標」定了,啥功能、定位如何?
    河南發布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小目標,2021年將在黃河幹支流打造3.6萬畝生態廊道,任務完成後,黃河生態廊道綠化部分將初步實現全線貫通。未來,沿著黃河一路向東,從三門峽的靈寶市到濮陽市的臺前縣,沿線1400餘裡,驢友們都會有美景相伴。
  • 沿黃快速公路、生態大道、生態廊道等項目建設
    洛陽市是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生態優勢明顯,正積極打造生態都市圈。全市生態保護工作推進會提出,要把沿黃生態廊道作為重中之重,堅持規劃引領、分區分段推進、提升綠化品質、注重綜合效益,把沿黃生態廊道打造成黃河沿線重要的綠色屏障、展示黃河風光的重要窗口。  沿黃、生態、廊道。關鍵詞已明確,關鍵點該如何建設?
  • 瀋陽超額完成2020年綠化「小目標」「百裏運河」成為城市生態廊道
    12月19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城管執法局獲悉,為進一步提升城區綠化景觀效果,將瀋陽市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園林城市,2020年,瀋陽市重點實施了增綠、補綠、復綠工程,提出「維護提升公園5座,新建公園7座,新建綠地27塊,打通渾北環城水系慢道系統」的綠化「小目標」,並列入2020瀋陽市十二件實事之中。截至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已超過年初計劃目標。
  • 瀋陽超額完成2020年綠化「小目標」 「百裏運河」成為城市生態廊道
    12月19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城管執法局獲悉,為進一步提升城區綠化景觀效果,將瀋陽市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園林城市,2020年,瀋陽市重點實施了增綠、補綠、復綠工程,提出「維護提升公園5座,新建公園7座,新建綠地27塊,打通渾北環城水系慢道系統」的綠化「小目標」,並列入2020瀋陽市十二件實事之中。截至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已超過年初計劃目標。
  • 普陀區真如城市副中心最新規劃建設方案出爐
    今天,普陀區召開真如城市副中心新聞發布會,首發真如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方案。新一輪控規調整,著眼於完善城市功能分配,引入多種功能的混合,重點豐富高品質生活性服務、綜合公共活動等功能,加強文化娛樂、體育、醫療、國際教育等功能的導入,注重綜合開發對城市形象、品質和活力的提高,打造功能複合、文化多元、生態優先、創新引領的綜合性城市副中心。
  • 北京公布城市副中心建設日程 行政辦公區明年投用
    明年擬新開工11項,共計35公裡,包括東六環環球影城立交、廣渠路東延等項目。此外,八通線南延、7號線東延、平谷線和17號線4個項目將在今年年底前開工,預計2019年到2022年陸續開通試運營。另有5項為今年新開工,包括京秦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高速、九德路二期、孔興路和宋梁路北延。  2017年擬新開工11項,共計35公裡,包括東六環環球影城立交、京哈高速公路與九德路立交、宋梁路和廣渠路快速公交、運河東大街、廣渠路東延、通馬路改建、九棵樹西路、綜合客流中心(地鐵6號線東小營)、京塘路改建、九德路改建等。
  • 北京亮馬河景觀廊道年底完工 增設親水平臺兩處
    從地圖上看,亮馬河西起北護城河,流經使館區後,向東經壩河流入城市副中心,全長9.3公裡,流域面積14.25平方公裡。河流以四環路為界,分為上、下兩段。今年3月,北京市啟動對上段的改造,也就是亮馬河景觀廊道工程。
  • 昔日「臭水溝」變身生態廊道,新鳳河變化咋這麼大?
    一河清水向東流,生態休閒美不勝收。新鳳河這幅生態畫卷,已在北京南城徐徐展開。昔日有名的「蚊子河」,經過3年多治理,今年底工程將全部完工。一條北方的河,如何一改過去幾十年的臭水溝,成為水清岸綠的生態廊道?華麗蛻變的背後是什麼?市民在新鳳河邊的大興濱河公園休閒漫步。
  • 加快推進新G107生態廊道綠化
    7月29日,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市改進城市管理指揮部、市城鄉接合部指揮部組成檢查組,實地督導工作進度,明晰各自職責。  7月29日上午,檢查組發現,西三環(中原路—建設路)段,存在沿路商戶出店經營、門前衛生不達標、亂堆雜物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