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背後的技術是否已成為科技領軍代表

2020-12-11 金色財經區塊鏈

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聲音,不代表區塊鏈大本營的任何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辨別。

比特幣展現了技術社區早前隱形價值的精確編碼,這不僅僅是軟體,更是科技的標誌。因此,比特幣勢必成為20世紀20年代科技進程的標杆。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明確什麼是「科技」,什麼是「標誌」,還有為什麼比特幣是標誌。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科技:估值背後的價值

科技是矽谷提出並推崇的文化。矽谷是企業家、投資者、工程師還有設計師聚集的全球化中心,也是編碼、應用程式、產品和財閥聚集之處。更核心的是,它的價值觀念鞏固了它的價值。

這些價值體現在最優秀的專家團隊、產品和適應市場需求或創意融合。我們可以通過科技行業的行家的作品看出來。

但是通常這些都不能完全地展示出來。列舉一下,我們會發現科技就是國際化的、資本類的、去中心的、嚴重通貨膨脹的、網際網路的、加密的、數位化的、不穩定的、野心勃勃、有改革目的的。而這些就是科技的本質。

比特幣(加密貨幣)以編碼展現其核心的價值,更是一種投資工具。開發者研究代碼,投資者被吸引,價值就此體現。如果你相信其價值,你就會想買比特幣。

比特幣:思想上的代表和聚焦點

每面旗幟都有其具體含義,一些代表社會運動。比方說加森旗幟或彩虹旗。比特幣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面旗幟,代表上述提到的科技價值的編碼,是思想層面上的而不是實物。

比特幣成為旗幟也有另外一種介紹:是一種力量,是創業社區的號召力。

當一個社群對本身沒有明確的定位時,這種號召力就出現了。經典的例子就是當兩個互相不認識的人相約在紐約會面,時間或地點沒有確定。這樣他們就必須去猜對方的想法。通常人們會在12點在中央車站問詢點見面。

相似的,如果我們隨意問兩個來自全球科技社區的人將會如何定位社區,我們會發現來自中國、俄羅斯的科學家或許並不認同比特幣的價值。

舉例子,推特創辦者傑克·多爾西,領英創辦者裡德·霍夫曼還有臉書的高層馬克 ·安德森和皮特·泰爾,這些人都是比特幣支持者。同樣地,現加拿大籍的幣安創辦者趙長鵬和Telegram的保羅·杜羅夫,他們分別是放棄了中國和俄羅斯國籍的人,而且他們都是比特幣支持者。來自不同國家,擁有不同背景,但是都對數字貨幣抱有同樣的信念。

讓人們完全同意某件事是很難的,如果你想過全球科技社區不再是在谷歌或臉書或微信、Yandex(俄羅斯網際網路企業)旗下。即使創辦者尊重這些公司的產品,作為資本主義者,他們對將來經濟發展走向是非常敏感的。對谷歌有利的並不總是對你有幫助。

如果技術人員共同開發一個開源項目,這樣物質上和金錢上的投資更少,而成果質量會更高。比特幣就擁有這樣的特點。

對於開源,跟比特幣最接近的就是Linux作業系統。跟Linux一樣,都可以通過比特幣盈利而且不容易崩潰。舉例子,谷歌和臉書都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他們在Linux上都有合作。因為Linux是去中心化系統,所有無論哪一方都不能偷走他們在上面做出的貢獻。微軟可能也有自己的作業系統,但現在也不得不重視起Linux。

加密貨幣社區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在技術社區開發的雖然很多重複的但不是同樣的東西。社區裡無論是誰啟動的項目,人們第一反應就知道是比特幣,會相信這個項目也可能入手一些加密貨幣。無論誰運作的交易所,都會得到比特幣的支持。無論誰寫的加密貨幣指南,他們相信總有用戶了解比特幣。

比特幣因此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選擇和很多人的第二選擇。這樣意味著比特幣會成為科技社區的第一選擇。這也是為什麼比特幣具備號召力,凝聚起一些同樣信念人。

比特幣重新定義科技的價值

但是當全球技術社區共同致力於研究比特幣時,研究的到底是什麼呢?

如上面提到的,我們揭示了比特幣技術背後隱含的價值:國際化的、資本類的、去中心的、嚴重通貨膨脹的、網際網路式、加密的、數位化、不穩定的、野心勃勃、有改革目的。接下來讓我們一一來探討。

國際化

比特幣和科技本質上都是具有全球適用性的。

科技行業首先在矽谷開始發展,但有一個全球化的現象不得不提。在美國,超過60%的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是有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創辦的。51%不位於美國的私營科技企業的技術早已遠超矽谷,分布在世界各地任何有網絡的地方。

比特幣也有同樣的情況。數百萬的加密貨幣交易者遍布全球,有每個城市都有很多比特幣線下聚會,每一個國家都意識到了加密貨幣的重要性。

資本化

比特幣和科技本質上都是資本化下的產物。

科技行業大多離不開企業家、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家、併購和首次公開募股,更廣泛的技術社區也包括學術工程師和開源社區。其中沒有一個是為了盈利的,這兩者比起在學術人文機構和傳統的非盈利公司的同等類型公司都更加支持資本化。

比特幣同樣跟資本有關。比特幣是分布式記帳,是投機性投資,是金錢數位化,是財產跨國交易,是風險回報。比特幣通過區塊鏈改變了整個經濟發展。所以說,比特幣本身就是資本化的。

去中心化

比特幣和科技都是高度去中心化的。

正如本尼迪特克·伊萬斯最近提到的,關於技術壟斷最重要的是有多少選擇。任何一個科技公司的market map都有同樣的特徵:在任何行業都有成千上百的企業都在競爭市場。在AngelList網站上有大量的網站和五百萬初創公司,還有幾萬天使投資者和幾十萬風險資金管理公司。在技術上沒有單一的選項,沒有哪個金融家或者平臺是你成功的唯一選擇。

這種情況對比特幣來說也是一樣的,更廣泛的說是加密貨幣都如此。中本聰設計的沒有任何礦工能夠入侵其網絡交易比特幣比特幣。也被稱為沒有任何伺服器和中央監管的完全去中心化支付系統,然而在優化提高去中心化的道路還很長。整個生態系統包括了礦工、節點、交易所、開發者和投資者。每一個都有利益衝突,理想化來說,這裡面沒有一個可以禁止比特幣。

左圖:加密貨幣種類 右圖:比特幣網絡拓展圖表

去中心化也分不同等級。達成一致和私密性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但加密貨幣並不會憑空消失。工作量證明的缺點跟權益證明的不一樣。

因此在加密貨幣全球處境不好的情況下,比特幣也能夠挺過難關。我們也期待更多加密貨幣和比特幣的分布式帳本能夠併入到鏈上。比特幣分布式帳本有如此高的複製能力就是因為帳本不止為一人所有,所以數據實際上根本沒辦法刪除,原始網絡被關閉,數據也會不斷複製。

嚴重通貨膨脹

比特幣和科技都是嚴重通貨膨脹的,科技中最重要的體現就是摩爾定律。有一個關於嚴重通貨膨脹的故事:如果線路上的電晶體每兩年翻倍,計算的花費會比同期減半。換句話說,即使是加上通貨膨脹的因素,同樣的價格明天比今天可以買到更多算力。

不僅僅是算力,在這行因為技術不同也有價格暴跌的現象。如果我們對比蘋果手機上裝的不同的硬體,價格就不同的情況可以看出來。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定量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把維基百科或者Spotify(音樂播放器)的瀏覽費用跟百科全書或者硬碟作對比。可以發現我們把公司技術開發涉及到的電視,軟體和手機的長期花費跟還沒有涉及開發的領域(教育,醫療保健)作比較,這明顯是不現實的。

比特幣也有嚴重通貨膨脹的情況。20世紀10年代最佳的投資選擇不單單只有比特幣,過去十年包括美元在內也不斷增值。過去的十年發展簡直就是奇蹟。

比特幣通貨膨脹的表現跟摩爾定律互補卻又各有不同。如果摩爾定律通過減少計算的花費而創造更多的價值,比特幣則是通過避免通貨膨脹而抓住價值。就像下面的圖那樣:

如果比特幣真的取得成功,BTC就會成為新的記帳單位。這也稱做比特幣主流化。

網際網路式

比特幣和科技都是基於網際網路。

很明顯技術就是基於網絡的。這是有關社交網絡、分布合作,沒有地理位置限制路由算法的。但從更深層面看,介於社交網絡之間的測地距離就會變得比地球表面繞一圈的距離還要重要。

比特幣也是這種情況,或者說是加密貨幣也是。或許今天100人裡面只有1人擁有比特幣,擁有的人數最多不超過5000萬人,早期比特幣持有者數量非常少。

但是實際上通過網絡,我們可以把這些人聚集在一起。不管地理位置上相差多遠,他們都持有相同的信念,通過網絡的力量把他們召集在一起。他們也可以選擇不再使用他們國家發行的貨幣,而擁有新的選擇。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跟任何人建立聯繫,實際上任何人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與他人共享比特幣和技術的觀點,這跟古時候的完全不一樣。

加密性

比特幣和科技都具有加密性。

現代科技行業存在是因為有網絡的幫助。沒有SHH框架的加密連接,就不會有雲端存在,也沒有遠程合作和部署。沒有SHH框架和HTTPS 用於加密信用卡和信息,就沒有電商,沒有支付公司,沒有廣告,沒有訂閱出現。基礎工程和支付基礎設施就是為了創造網際網路上新的價值。

同樣地,比特幣因為大量的假設加上運用加密技術結合而出現。沒有像公匙加密、數字籤名、散列法、hashcash系統和像SHA-256、PIPEMD-160和secp256K1這樣的概念出現,比特幣就沒有可行性。基礎的加密構架需要能夠表達、傳輸和保障資金,不然中本聰的發明就無法實現。

數位化

比特幣和科技都具有數位化特點。

還有兩點要指出的,過去30年間科技行業已經出現了電子書、電子雜誌、數位化電影、電子新聞、照片、電子郵件、廣告,音樂、文檔、電臺、電視等媒體形式。科技已經把很多19世紀80年代我們不敢相信的很多事物數位化了,更健身手環到你手機上最喜歡的應用程式。數位化讓文件複製、分享、編輯、升級等成為可能。

比特幣,更正確說是加密貨幣是數位化的下一個新階段。當科技行業把所有事物都數據化,知道中本聰認為我們並沒有完全意識到數位化的不足之處。PayPal使用中心化資料庫補充數位化的不足,但是本質上並沒有做到這一點,比特幣的區塊鏈改變了這一切。

一旦人們意識到比特幣的區塊鏈是以加密安全的方式保障持有加密貨幣的人的公共資料庫,他們就會很快明白相同的做法也適用於數字股票、債券、商品、金融衍生產品、借貸等每種金融資產。而且,隨著技術的數位化發展,我們將能夠通過安全的數字金融的開發更多新應用,範圍包括電子識別、財產權、甚至政府系統。

不穩定性

比特幣和科技都具有高度不穩定性。

在初創企業裡你只能體驗兩種起伏:興奮和恐懼。我發現缺乏睡眠就會放大這兩種情況。

——馬克·安德森

初創公司是不穩定的,許多創業公司倒閉。失敗是不受歡迎的,但是預算是可以接受並且可能的。風險投資都是關於權力定律的,單筆投資就能成功並為所有其他投資支付費用。堅強的企業家有時可能會成功,耐心的長期資本有機會贏得1000倍的回報。

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樣本量越小方差越大。當您只有十名員工時,一個人辭職可以使公司陷入困境。相反,如果您只有10個客戶並且帶來了大筆交易,那麼一次活動可以使公司的收入增長10%,吸引關鍵投資,並導致企業的長期成功。

比特幣同樣具有波動性。僅價格圖就顯示過去十年中多次下跌80-90%,失敗的比特幣初創企業數量眾多。新的比特幣百萬富翁的數量也是如此。從許多方面來看,比特幣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交易的超增長創業公司。

野心勃勃

比特幣和技術都令人嘆為觀止,但在本質上非常有野心。

科技企業家的野心經常被嘲笑。但是,如果沒有人相信可以建造一艘宇宙飛船,製造一輛電動汽車,組織世界各地的信息或連接數十億人,我們根本就不會擁有今天的公司。技術的力量是現實的野心、理性的野心,基於計算出的風險和量化的上行空間的野心。

比特幣的野心無非就是開發一種新的數字貨幣來與美元抗衡。十年後,很明顯,世界上每個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都聽說過比特幣。如今,由於存在多個規模的數字美元,中國極有可能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並且在法定市值榜上比特幣排名第40位,因此毫不奇怪地說比特幣發生了變化,並有可能和美元競爭。

但是瘋狂地認為比特幣可以在2009年與美元競爭。然而,在中本聰發布白皮書之後的第一次交流中,很明顯Hal Finney和中本聰既有野心又雄心勃勃。Hal計算了一個場景,其中每個BTC每個硬幣價值1000萬美元:

作為一項有趣的思想實驗,想像一下比特幣是成功的,並且已成為全世界使用的主要支付系統。那麼,貨幣的總價值應等於世界上所有財富的總價值。我發現,目前對全球家庭總財富的估計範圍為100萬億至300萬億美元。擁有2000萬枚硬幣,每枚硬幣的價值約為1000萬美元。

因此,今天只需幾分錢的計算時間就可以生成硬幣,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回報約為1億比1!即使比特幣成功達到這個程度的可能性很小,但它們真的是一億比一嗎?

考慮到有人認為比特幣將在技術水平上起作用,他基於一系列邏輯前提對費米估值進行了估算。一旦比特幣的技術證明行之有效,並且一旦其他人了解了這些前提,BTC在頭十年就將每枚代幣提高到10,000美元。當然,這還不是1000萬美元,而是美元的替代物。但正如他們所說,前10億美元是最困難的。

革命性

很關鍵的一點是,比特幣和技術都是革命性的。

技術並沒有通過傳統的政治活動來擾亂音樂業,計程車業或報紙業。它只是製造出更好的產品,成千上萬的人自願選擇購買或使用它們。通過這些無聲的、個性化的個人決定,做出了巨大的改變,如下圖所示:

同樣,比特幣也不是要通過民間行動來實現變革。這是一種基於網絡的現象,它通過數十億次私人行動而不是站在街角大喊口號而實現了貨幣政策的革命。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我們已經解釋了比特幣(以及更廣泛的加密貨幣)如何編碼技術的隱含價值。它是國際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分散的、通縮的、網絡化的、加密的、數字的、易變的、雄心勃勃的和暗中進行革命的。

我相信,在2020年代,作為更廣泛的國際重組的一部分,技術行業最終將在比特幣和加密貨幣之後保持一致。加密貨幣同時反映了美國的許多基本價值觀(例如言論自由、合同自由、社區自由,防止不合理的搜索和扣押,隱私權等),同時也向全世界數百萬民眾展示了廣泛的國際吸引力。

這次重組將不是傳統的右與左,而是土地與雲,國家與網絡,中央與分散,新錢與舊錢,國際主義者/資本家與民族主義者/社會主義者,MMT與BTC,以及(或許最具象徵意義的)漢密爾頓與中本聰。新的美國中心可能是分散的。

本文來源: 慕言財訊/ 作者:慕言一線

相關焦點

  • 解讀比特幣挖礦背後的意義
    加密貨幣挖礦會使用到的技術是區塊鏈,這是一種網絡分布式記錄或分布式帳本,它會記錄投資者的交易記錄,安全且隱秘。那麼挖礦的工作具體是怎麼進行的呢?礦工要做的最簡單的工作就是對比特幣區塊鏈上的交易進行驗證,在驗證的同時,挖礦者將執行一系列檢查,確保分配的交易是合法的,並且交易參與者不會支付相同數量的加密貨幣兩次。
  • PayPal或將推動比特幣成為主流支付方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比推BitpushNews上月傳出消息,支付巨頭PayPal正在考慮在其平臺上支持加密資產。PayPal在全球擁有月3.25億活躍用戶,目前該公司正在招聘加密和區塊鏈領域的專家,加密媒體Cointelegraph刊文稱,PayPal對加密技術的興趣可能會推動比特幣成為主流支付方式。文章認為,PayPal的加密布局早在2013年就已開始。
  • 比特幣背後的原理
    導語:比特幣背後的原理,數學是如何應用在虛擬貨幣的設計上的?要想搞明白,同時也為了讓比特幣背後的技術細節顯得直觀,我們將從你會如何發明自的比特幣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闡明。首先我們從你用於記錄你與好友們交易的公共帳本開始,然而你與好友及世界上的其他人的互信開始逐漸降低。但聰明的你引入了密碼學中的某些概念來解決信任危機,你就創造了一種新事物,叫做「加密貨幣」。
  • 哈佛創業者講述:比特幣與區塊鏈背後的真相 | 雷鋒網公開課
    而因為是比特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近來也呈現出行情高漲的態勢,但同時也存在一部分關注該行業的人群未能真正認識區塊鏈,而亦步亦趨。最近,央行一連串動作、雅虎發文抹黑等也給業內造成不小的漣漪,那麼,比特幣交易背後的動作對區塊鏈行業將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區塊鏈,以及因為區塊鏈而誕生的新事物,比如ICO?本期公開課,雷鋒網邀請到區塊鏈初創公司優權天成創始人兼CEO車克達先生來分享。
  • 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稱比特幣是騙局,卻低調全面布局區塊鏈技術
    今年 5 月,摩根大通宣布與一家剛成立一年的加密貨幣公司Zcash進行合作,開發了一個衍生自比特幣的軟體,讓用戶可以選擇「隱藏」他們的交易。10月,摩根大通披露已將 Zcash 的隱私技術整合進它的開源區塊鏈平臺 Quorum。實際上,Zcash 藉助了一種叫做零知識證明的新型加密協議。
  • 比特幣很可能會成為一種小眾的金融產品
    根據一份最新報告,荷蘭銀行業巨頭荷蘭國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認為,比特幣很可能成為一種小眾的金融產品。 他寫道:「從長遠來看,比特幣幾乎無法提供給更廣泛的受眾,而且很可能會成為一群狂熱愛好者的小眾的產品。」 最近幾天,布朗森斯的觀點可能與其他有關比特幣的公告不一致,在美國的衍生品合約啟動期間,其交易價格已超過1.8萬美元。 事實上,他認為比特幣的一些特點經常被認為是優勢——比如缺乏一個中央媒介——會讓它無法從更主流的受眾那裡獲得支持。
  • 比特幣爆火的背後,中國巨頭另闢蹊徑,靠賣礦機進帳1.6億
    2020年開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衰退,黃金、比特幣等價值下滑。筆者原以為在2019年穩定在5000美元上下的比特幣會一路下跌,但沒想到的是,比特幣成為下跌後恢復速度最快的資產。但在比特幣爆火的背後,有位中國巨頭另闢蹊徑參與進去,靠賣礦機進帳1.6億,這位巨頭正是嘉楠科技。11月30日,嘉楠科技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嘉楠科技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63億元。
  • 央行數字貨幣「拳打支付寶、腳踢比特幣」背後的5個真相
    你可以把貨幣想像成提貨單,背後對應著商品和服務的索取權,所以貨幣也成為財富的象徵——人們持有和儲存貨幣,意在有一天兌換成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關於貨幣,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有一句名言,「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貨幣,但問題在於其是否能被人接受。」意思是說,在經濟學意義上人人都能發行貨幣,但並非每個人發行的貨幣都能被大眾接受。
  • 比特幣何以突破歷史新高,背後的動力在哪兒?
    比特幣何以突破歷史新高,背後的動力在哪兒? 新冠疫情影響下,各國央行為了拯救停擺的經濟,瘋狂開始印鈔機,貨幣放水的幅度,遠超過去上百年。
  • 擁有0.28枚比特幣成為全球1%的富豪、以太坊十年或超越比特幣市值
    區塊鏈網站decrypt討論了關於「進入1%俱樂部需要多少比特幣」的問題,自己持有多少比特幣才能進入富人的行列呢? 根據其結論顯示,「比特幣1%俱樂部」是指全球排名前1%的比特幣持有者,如果要成為這1%,可能需要0.28枚至15枚比特幣。
  • 2017科技公司年終獎品關鍵詞:人民幣、騰訊股票、iPhoneX、比特幣
    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年終獎歷年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豐厚程度時常令人「羨慕嫉妒恨」。2017年,華為、騰訊等公司的年終獎依然「豪氣沖天」。2017年,從已公布方案的科技公司來看,其年終獎獎品也是一門「經濟學」,儼然就是去年經濟發展中熱門話題的折射。我們總結了幾家科技公司年終獎背後的關鍵詞,一起來看看。
  • 金價停滯不前的背後:比特幣是罪魁禍首嗎?投行稱「不再絕對看漲...
    這些策略師說,黃金ETF今年的需求大幅上升,但似乎已在10月份見頂。他們說:「新冠肺炎疫情提振了對黃金的避險需求……黃金ETF從19年第四季度佔總需求的4%上升到20年第二季度高達總需求的55%。不幸的是,截至今年10月底,黃金ETF似乎已達到略高於1.1億盎司的峰值水平。」黃金ETF需求下降背後的一個可能解釋可能是比特幣的創紀錄漲勢。
  • 微策略執行長:科技股相比,現在比特幣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自去年年底進軍加密領域以來,軟體公司微策略(MicroStrategy)執行長麥可.塞勒(Michael Saylor)已成為比特幣的典型代表。MicroStrategy是第一家將比特幣作為其資產儲備一部分的上市公司。當時,公司的一些股東對此舉感到不安。
  • 比特幣「挖礦」: 能耗黑洞!
    近日又有報導稱,雲南昆明某小區內有住戶由於進行比特幣「挖礦」,導致小區內大面積跳閘,變壓器被燒毀,400多米的電纜因此受損。  挖個比特幣,為什麼這麼耗電?  集成電路功耗是根本原因  「比特幣挖礦機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計算機。」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曹軍威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她是第一個女性比特幣開發者,她認為比特幣開發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
    2018年,當Amiti Uttarwar得知比特幣沒有女性開發者時,她大吃一驚。離開卡耐基梅隆大學不久,Uttarwar曾在多家初創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後來在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獲得了一份工作。但她的目光放在了一個更大的目標上:成為為數不多的維護和改進比特幣代碼的開發人員之一。
  • 數學家的心思你不懂:比特幣 Logo 背後的故事
    這枚橙色的硬幣已經成為具有國際辨識度的符號,但其實比特幣並不是一開始就使用這個標誌的。在這個去中心化貨幣的誕生之初,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只為其製作了一個極其原始的Logo,與其它和比特幣相關的東西一樣原始。隨後社區不斷地進行迭代改進,最終固定為現在的Logo。那些老派的比特幣至上主義者也許還記得比特幣Logo設計的演變過程,以及Logo蘊含的數學符號的意義。
  • 比特幣價格創歷史新高,挖礦業務有望成嘉楠科技(CAN.US)新增長點
    事實上,早在發布第二季度業績時,嘉楠科技「礦機業務回暖,AI商業化加速」的趨勢便已十分明顯,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成為了其估值回歸的催化劑。  而在11月30日發布的第三季度報中,嘉楠科技礦機業務的高景氣周期再次確立。據財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嘉楠科技的預收款項為1114萬美元,較二季度末增加了1098萬美元。
  • 自購買比特幣以來,全球支付平臺PayPal股價已飆升17%
    自11月12日以來,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上漲了約6.5%。同期,涵蓋大盤股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3.5%。barchart.com的PayPal股票3個月表現儘管PayPal進軍加密貨幣市場並不是其出色表現背後的唯一催化劑,但PayPal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利用數字資產的日益普及。
  • 金色薦讀|中信建投證券:比特幣和「區塊鏈+黃金」的可能性探討
    區塊鏈已成為金融科技的(Fintech)必談話題。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定義「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前沿技術帶動,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業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業務模式、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等。」,區塊鏈技術就是金融科技的底層基礎技術。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領軍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9日,蘇州工業園區發布2020年第十四屆第二批科技領軍人才名單,評選出138個領軍項目,包括重大領軍項目9個、領軍項目24個、領軍成長項目40個、領軍孵化項目65個,通過深入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工程,牢牢把準高精尖缺科技人才「第一動力」,持續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