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難不難?嬰兒時期需要細心照料他們,兒童時期也需要輔導他們學習,長大了還要擔憂他們的生活……如今父母的壓力實在太大,但孩子就是父母的動力,即使孩子還小,但他們的「創造力」還是非常強的。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因為一些熊孩子的表現,更讓父母痛並快樂著。
熊孩子時刻製造的「驚喜」,在他們眼裡會歡樂無比,但卻讓家長無可奈何。熊孩子的「精心」傑作,在外人看來非常搞笑,可是家長已經氣得血壓都要飆升了。
網友將熊孩子作妖圖分享至網絡,意外走紅,搞笑之餘又讓家長反思。
1、愛撕紙巾的萌娃
圖中是一個寶寶正在興奮地把紙巾盒裡的紙巾一張一張地抽出來,他玩得不亦樂乎,但媽媽卻哭笑不得。
當媽媽問到孩子為什麼要抽紙巾時,孩子還會一臉冷靜地說:「我在堆一座山」。
這正是孩子手部運動能力加強的時候,他們會喜歡通過撕紙巾等動作來進行自己的大腦思維發育。
2、麵粉寶寶
兩位寶寶因為媽媽的不注意,就在廚房裡開啟了「麵粉大戰」。大寶帶領二寶把家裡的麵粉倒在了廚房上,兩個小孩同樣玩得非常開心,全身上下都沾滿了麵粉,即使媽媽要責怪也來不及了。
3、要給自己換「紙尿褲」的孩子
因為孩子看到了媽媽為自己換紙尿褲,他們也會模仿同樣媽媽的動作,並且「細心」地幫助媽媽把一片片「紙尿褲」整齊地鋪在床上,這就像告訴媽媽以後拿「紙尿褲」不用拆包裝了。
幼小的他們還弄不懂紙尿褲和衛生巾的區別,他們的傑作讓人看起來更使媽媽反思。一是女性用品不應展示在孩子面前;二是自己的隱私也需要避開孩子。
4、餵洋娃娃吃巧克力的女孩
圖中的這個小女孩看到自己的洋娃娃沒東西吃,就自告奮勇地把自己吃剩的巧克力拆開包裝,一袋袋地剝開放在手裡,並且告訴媽媽這巧克力就是她餵洋娃娃的。
如此的浪費,媽媽怎麼能不心疼呢?家長一定要把家裡的物品收拾好, 避免孩子的「熊」行為而造成浪費。
為什麼孩子會如此淘氣呢?以下3點,家長們要關注了。
1、好奇心萌芽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他們的好奇心開始萌芽的時候,家裡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成為他們玩耍的對象。如果家長一時不留意,即使是非常危險的物品,缺乏安全意識的他們還會去拿來玩。
2、運動能力增強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的運動能力也會逐漸增強,即使他們連續玩耍幾個鍾,他們也會樂此不疲。「戰鬥力」滿滿的他們就是精神充沛的表現,運動能力強的他們破壞力就會顯得大。
3、自我意識強
孩子的自我意識能力加強,他們的認知能力也會不斷地增加。因為他們意識到物體能給他們帶來樂趣,他們就非常樂意地進行實踐。
在實踐的過程中,他們的積極性與趣味性不斷增強,即使家長認為他們的行為是種破壞力,但在他們的眼裡這只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罷了。
家長需要對安全隱患進行杜絕,以下兩點,家長必須做到。
1、排除家裡的危險物品
發現孩子的淘氣行為,更多的還是要注意他們的安全,除了家長平時做好陪伴與監督外,還是需要把家裡的危險物品收拾好,讓孩子遠離危險,才不會使他們在「熊」行動中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危害。
2、平常也需要規範孩子的行為
家長在平時也需要及時規範孩子的行為,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就會使他們的行為習慣形成惡劣,這樣不僅會使他們產生更大的破壞力還會使他們對自己造成傷害。
總結:
熊孩子的傑作可謂千變萬化,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在他們的行為表現中,我們也不必過於擔憂地對他們進行禁止,一般熊孩子他們的大腦思維會更加跳躍,創造能力也會更強。
在保證孩子的安全下,家長可以讓孩子們盡情地的「玩耍」,孩子在玩耍當中不僅得到樂趣,並且還可以開發他們的大腦發育,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更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