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一場洪水:1975年駐馬店板橋水庫潰壩,1100萬人受災

2020-12-23 騰訊網

前言

最近南方的洪水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受災群眾數不勝數,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損失,一篇篇新聞的報導,讓人淚如雨下:借錢為一家人蓋的新房子,人還沒有住進去就被衝垮,父親想要衝過去被女兒緊緊的抱住;茶葉商人囤積了一倉庫的茶葉,被洪水泡爛,造成9000萬的經濟損失,倉內的工人臉色一片慘澹,老闆在鏡頭前痛哭流涕,泣不成聲;還有搶險救災的戰士,他們的腳底被泡的沒有一絲血色,面對採訪時,這些年前的戰士都笑著說:不疼,可看到他們發白髮皺的皮膚,人們紛紛表示:我心疼。

災難無情,人間有情,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場鮮為人知的災難,這場災難是天災也是人禍。1975年,超強颱風蓮娜登陸中國,引發淮河流域的暴雨,之後又突然轉向直撲河南地區,本就受到冷空氣影響的河南又碰上了颱風,山區地形使得這股氣流遲遲不能散去,這場暴雨在歷史上實屬罕見,導致駐馬店的板橋水庫潰壩,1100萬群眾受災……

一、板橋水庫

駐馬店的板橋水庫位於汝河上遊,1951年4月開始動工,目的就是為了攔洪,而且是當時的標準是百年之內這個水庫都可以實現防洪,同時可以為當地人們灌溉、養殖、發電。水庫建成耗時三年,共有4萬多人參加了這項工程,可是建成之初大壩就出了問題。

水庫大壩和水洞上發現裂縫,為了解決問題,我國還特意尋求了蘇聯的幫助,於是1956年2月又對主體重新進行了加固,還增加了大壩的高度和防浪牆。當時水利專家陳惺還提出了一個想法,嘗試在大壩上設計12道溢洪道,只是沒有被採納,依然保持著5道溢洪道。

二、洪水襲來

板橋水庫投入使用不到十年,就遇到了嚴峻的考驗。1975年8月7日,駐馬店地區經歷了連續三日的特大暴雨,在當地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本該承擔起洩洪任務的板橋大壩卻只有五個洩洪閘能用。水位急劇上升,甚至有人提議炸掉副溢洪道,否則遲早決堤,這個提議發起不到20分鐘,水庫就開始出現缺口。

8日凌晨40分,慘劇開始了 ,據當時的資料顯示,潰壩時水庫瞬間流量為7.81萬立方米每秒,在6小時內向下遊傾瀉7.01億立方米洪水。大地都在顫動,洪水張開血盆大口吞噬的當地的村莊,粗壯的樹木連根拔起,有的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水流衝走。

曾經美好的村莊被洪水變成了人間地獄,渾濁的水中是數不勝數的屍體,人類的、家禽的、野獸的……生命在災難面前太脆弱了,只能聽到"轟隆"、"咔嚓"、"嘭嘭"的聲音,那是被衝垮的房屋、道路、樹木的聲音,而呼救的聲音往往只能聽到半句,連尖叫聲也被徹底的碾碎。

這場災難持續了5個小時,據親身經歷者回憶當時的情景:等黃色的發亮的線近了,突然拐彎,接著 '呼咚'一聲,趙樓就被水拍進去了,開始還聽到趙樓的狗叫人哭,很亂,幾秒鐘,趙樓啥動靜也沒有了。哎呀,跟拍蚊子一樣啊!"災難面前,人命如同螻蟻一般。

三、大災之後還有大難

橋水庫潰壩後,陸續又有28座小型水庫被衝垮,30個縣市被洪水吞沒,1100萬群眾受災,黑暗中洪水四處作惡,天亮時洪水減緩,讓人們看清它的威力:無數的人浸泡在水裡,水漫過他們胸膛,父母將孩子高高的託舉在頭頂,浸泡在洪水中的屍體從身邊飄過,仔細一看就是自己的親朋好友……

戰士想向外界求救,可是所有通訊都被洪水切斷,絕望的氣息從四面八方包圍住人們。後來組織打撈工作後,據統計,光是死於洪水的就有10萬多。災難還沒有結束,活下來的人沒有糧食,很多人經歷過驚嚇後高燒不退,汙染的水源帶來了各種腸胃病、傷口發炎,還有一些人哭傷了雙眼……洪水褪去後,還有大量的屍體,因為不及時安葬消毒,在炎熱的夏季引起一場駭人的瘟疫,醫生救都救不過來,因此在洪水退去後又有十四萬人死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場災難足以讓人們引以為戒,不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建立更加健全的防災難預警,發現不對及時做好準備,群眾在面對災難時不要恐慌,相信偉大的祖國和可敬的解放軍戰士們,也讓我們一起祈禱,希望水患早點過去,災難遠離祖國,讓人們的生活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相關焦點

  • 1975年河南「板橋水庫潰壩」,1100萬人遭災,我們應當銘記的教訓
    面對暴雨和洪水,人類未雨綢繆建造了很多大壩,希望這些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壁壘能擋住洪水。大壩如果能抵禦洪水,自然造福蒼生。然而,大壩一旦出現問題,洪水的災難將被放大。 回顧1975年,號稱「鐵壩」的河南板橋水庫大壩,便因颱風蓮娜 (Nina)引發的暴風雨導致潰壩,造成無數人死亡……
  • 駐馬店板橋水庫垮壩,特大災難,悲劇讓人刻骨銘心
    1975年前的8月,來自太平洋的03號颱風抵達苦旱已有兩月有餘的駐馬店地區,但帶來的不是久旱後的甘霖,而是連續幾天的特大暴雨……1975年的8月,駐馬店板橋水庫垮壩發生了特大災難。航拍的潰壩情景1975年8月8日,在一場特大暴雨中,包括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在內的兩座大型水庫、兩座中型水庫、數十座小型水庫和兩個滯洪區在短短數小時內相繼垮壩潰決,使河南駐馬店地區猝然間溝壑橫溢、頓成澤國,數以萬計的人失去了生命。
  • 駐馬店板橋水庫潰壩,那場特大洪水,你記得嗎?你的親人還在嗎?
    我沒有經歷那場洪水,但是那場洪水,衝走了我一個伯伯的爸媽,那個伯伯已經 60多歲了,談起當年的事情,我問他「你找過他們嗎?」「怎麼可能找得到」他有點失望的說,當時他看到的景象,是這輩子最痛苦的記憶。板橋水庫,是那種出了駐馬店,就幾乎沒人知道的「小水庫」但實際上它並不小,板橋水庫,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板橋鎮(初建時屬泌陽縣)汝河上遊控制流域面積762平方公裡。水庫以防洪為建設目標。最大庫容2.44億立方米,最高水位110.88米。大壩為黏土心牆,最大壩高24.5米,壩頂高程113.34米,全長l700米。
  • 鮮為人知的駐馬店水庫潰壩事件,上百公裡內的大樹,都被災民壓彎
    新中國建立之後,為了改變千年來華夏大地被洪水肆虐的現象,修建了很多水利設施,但就是這樣,還是發生了一些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事情。1975年,河南駐馬店就發生了一次損失十分慘重的水庫潰敗事件。河南板橋水庫,位於淮河支流汝河源頭,坐落於河南省駐馬店市西35公裡處的驛城區板橋鎮的白雲山腳下,控制流域面積達到762公裡。
  • 75·8板橋水庫潰壩 20世紀最大人類技術災難
    此時,正在河南考察黃河防汛工作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議上說,「據預測,10號颱風在時間上、路徑上和行走速度上都和1975年8月發生的颱風非常相似。1975年8月,河南南部淮河流域受颱風影響造成特大暴雨洪災,導致板橋、石漫灘等水庫垮壩,造成重大損失,我們不能忘記這個沉痛教訓」。也許很多人未曾聽說過,37年前發生的這場震驚世界的災難。
  • 颱風曾使河南數十座水庫潰壩,千萬人受災
    雲慢慢聚攏,樹連連點頭,這是一場默契的合作,表達著對清涼的歡迎——只待夜裡「摩羯」上門,且聽大雨敲門打窗。據河南省氣象臺消息,受颱風「摩羯」的影響,到15日我省東部和沿黃及以北地區將出現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豫北豫西山區需注意防範強降雨可能誘發的山洪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我叫駐馬店,這是我小時候的照片!
    50年代,戰亂平息,駐馬店的大地上也颳起了「大躍進」的風潮,各地區開始大力修建水庫。50年代,駐馬店的醫療事業得到一定發展,1951年駐馬店第一人民醫院創建,六十多年間治癒了幾代駐馬店人民大病小恙。50年代的駐馬店火車站,1903年投入運營的火車站是當時為駐馬店地區的交通運輸的主力。
  • 駐馬店板橋水庫現非法採沙船 20多條大船瘋狂抽沙(組圖)
    首席記者李釗通訊員李凱文圖  核心提示白雲山山腳下的板橋水庫是駐馬店市區近80萬市民日常生活用水的「大水缸」。這個「大水缸」每到起霧的日子,水總是有點兒渾。到底是啥原因造成的?10月25日,又是一個大霧天,大河報記者乘快艇「走遍」板橋水庫庫區水面,謎底終於「浮出水面」——起霧時,一條條非法採沙船在霧色「掩護」下偷偷駛進水庫,瘋狂採沙,清澈的庫水開始變化,變得越來越渾,越來越濁……  市民質疑 板橋水庫為何每逢霧天水變渾?  25日,是霜降過後的第一天,駐馬店的霧不但沒有散去,而且越來越濃。
  • 《關於加強板橋水庫飲用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被政協駐馬店...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顥晨 通訊員 黑競穎)5月12日,駐馬店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圓滿閉幕,
  • 烏國潰壩水庫非中企建造
    【原標題】使館發言人談媒體有關不實報導5月6日,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使館發言人表示,我們注意到,近日臺灣東森新聞臺在報導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州水庫潰壩事故中,妄稱該水庫系中方企業承建,該消息並被其他媒體轉載。
  • 江西洪澇災害導致18.3萬人受災 直接經濟損失7978萬元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譚紅報導:7月7日,記者從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截至7日16時30分統計,7月6日開始的洪澇災害導致18.3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5138人,直接經濟損失7978萬元,災情還在進一步統計核查中。
  • 宿鴨湖水庫開閘放水 板橋水庫嚴陣以待——全天24小時專人值守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王永良 實習生 周斌連日的大雨,牽動著市民的心,我市一些大中型水庫防汛形勢如何。7月23日,記者分別來到宿鴨湖水庫、板橋水庫進行實地採訪。依託搶險隊伍,安排好交通工具隨時投入搶險;確保新築壩體處不出現垮塌造成洪水外洩。當出現雷雨天氣洩洪閘防汛低壓線路遭受破壞時,啟用150KW備用發電機組調整線路接頭進行供電,保證閘門安全正常啟閉;當150KW備用發電機組出現故障時立即啟用6135移動機組進行供電;同時搶修洩洪閘防汛低壓線路和150KW備用發電機組,確保閘門啟閉萬無一失。
  • 洪水衝擊了十幾年,三峽大壩會變形潰壩嗎?專家:只會越衝越結實
    水患,是中國人一直無法擺脫的噩夢,千百年來,它給中國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此新中國建國後,防洪成為建設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三峽大壩位於長江中遊與下遊的分界處,蓄水至175米的時候,它會在重慶至宜昌之間,形成一個長度為660公裡,平均寬度約1.6公裡,面積約1084平方公裡的水庫。
  • 寮國潰壩引發水災 深圳公益救援隊出國參與救災行動
    昨日,晶報記者獲悉,深圳公益救援隊在獲悉寮國發生潰壩災情後緊急出動前往災區救災,已於當地時間7月29日8時(北京時間7月29日9時)抵達寮國南部阿速坡省薩南賽縣潰壩事故救災指揮部和災民安置點,與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救援工作。同時,第二批救援隊將於8月1日攜帶救援物資出發。
  • 中國2千萬人受災,日本SOS求救:願我們的靈魂在失控的洪水中甦醒
    官方用「50年一遇」來形容這次洪水,沿河大量房屋和街道被洪水侵襲,交通一度瀕臨奔潰。新安江水庫61年首開9孔洩洪 「大災2020。」 這是水庫自1959年建成以來,61年第一次9孔全開洩洪! 那它的洩流量有多大呢?
  • 巴南區洪水漸退總動員 :上萬人走上街快速清淤、衝洗、消毒……讓...
    8月21日上午9點,重慶市巴南區魚洞街道黃溪口,近百名機關幹部、民兵、志願者、城管隊員、一線工人,他們在洪水剛剛退去的馬路上忙碌不停:清淤、衝洗、消毒……截止8月21日,洪水漸退,巴南區受災面積約20餘平方公裡,沿線約30
  • 98年,7歲女童在洪水中抱樹9小時,最終獲救,如今怎樣了?
    但1998年的一場特大洪災,還是衝垮了無數個幸福的家庭,成為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天災無情人有情,齊心協力抗災情我國南方地區被季風氣候所環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每年雨季一到,南方地區便可以獲得充沛的降水。充沛的降水量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前提條件,南方也因此形成了很多囤糧縣,宋代便有"蘇湖熟,天下足"的民間諺語。風調雨順時,老百姓方可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