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一早上到公司,心裡不自覺的冒出了這句話,有些感觸。於是,破天荒的將這句文字發在了朋友圈。
一周前,奶奶去世。加上最近連續看了《壞小孩》《湖畔》和《虛無的十字架》三本書,看得整個人心情都很喪。
如果說《壞小孩》講的是未成年人犯罪,那麼《湖畔》和《虛無的十字架》則圍繞成人展開,前者揭露了家長為了孩子無底線的付出以及教育的扭曲,後者則拷問了死刑的意義以及成人世界的愛與救贖。
每本小說情節都很緊湊,短小精悍,讓人一開始看就停不下來。但看完,卻覺得心裡很壓抑,對人性的黑暗有種莫名的恐慌。感覺自己急需找點溫暖的東西換換腦。
可是,任何東西都不及身邊人給予的切切實實的溫暖來的實在。
他們讓我們相信,生活雖然有很多不如意,但是也有不少溫暖時刻,讓你發自內心的覺得,人間值得。
02
這些溫暖時刻包括:
前幾天,在白天忙著上班,一下班就趕著接娃的緊張日子裡,先生突然發來一桌子好菜。那是他中午抽休息時間趕回家做的,是為了讓我一下班回家就有吃的,不需要自己辛苦動手做。他的原話是:「晚上我可能回來的會晚點,我做了幾個菜你回來熱一下就可以吃。」
這是來自先生的貼心。
昨天,小區突然停電,武漢的溫度高得嚇人。幼兒園發來消息說,要趕著把孩子接回家,但奈何我們夫妻倆都在上班,只得臨時求助鄰居,把孩子送到鄰居家,鄰居欣然應允,帶著小朋友一起玩兒。
這是來自鄰居的幫助。
前天,鄰居阿姨突然發來一雙冬天織的毛線鞋的圖。她說,這是朋友新做了送給她的,但是碼子有點小,她穿不了,如果我們家孩子可以穿,就給她穿。我欣然接受,孩子也滿心歡心。而此前這位阿姨也給我們送過餃子,送過螃蟹,可熱心了。
這是來自鄰居的關照。
凡此種種,讓我發自內心的覺得,生活真好。
坦白來說,夫妻倆既要上班又要帶娃,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因為有鄰居的幫助與關照,常常覺得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