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媽發現寶寶很喜歡使用左手去抓東西,感到很困惑,寶寶是左撇子嗎?要不要糾正?畢竟要是左撇子的話,對寶寶將來的生活還是會存在一定影響的,就像開車的時候掛擋,辦公時用電腦使用滑鼠等,民間也有流傳一種說法:寶寶左撇子會更聰明。這就讓寶爸媽糾結了,到底要不要糾正寶寶「左撇子」呢?
據小編了解,有些名人也是「左撇子」的,就像藝術家達·文西、貝多芬,科學家愛因斯坦、微軟前總裁比爾·蓋茨等都是左撇子。「左撇子」的寶寶真的會更聰明嗎?實際上,在科學上沒有任何證據說明這個說法是正確的。曾有人在智商方面對左利手人與右利手人進行了對比研究,最終結果也表明了兩者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事實上,除了前面說的這些左利手名人外,名人們更多的還是右利手的。
我們的大腦是「左」和「右」的決定性器官。大腦存在左右之分,左腦優勢明顯的人,一般比較喜歡用右手,右腦發達的人卻反之。「藝術半球」是右腦主管形象思維的,「理性半球」是左腦主管邏輯思維 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地說什麼「左撇子」與「右撇子」誰會更聰明,可以說他們都是各有所長的。
寶寶在1歲左右的這個時期,若是從吃飯、拿東西時經常使用左手,寶爸媽不能用這短短的時間去判斷寶寶將來會是左撇子。其實寶寶3歲左右才會明確地顯露出來一些特徵,那時才可以判斷出寶寶是否是左撇子。
若是寶寶出現左撇子的情況,根據以往的傳統教育方式,寶爸媽一定會使用強硬的方式去把寶寶糾正過來,讓寶寶不再是個左撇子。但在現如今的科學教育理念建議下,寶寶的「左撇子」是沒有必要去強硬糾正的,不然很可能造成寶寶表達能力與思維上存在缺失的可能。美國某醫學院也曾做過一項試驗,結果5%的孩子強迫使用右手成功,剩餘95%孩子卻會因為被硬性強迫帶來持續一生的心理陰影。
寶寶是左利手或是右利手這其實與遺傳存在著很大的關係,通常寶爸媽當中若是有人是左撇子的,寶寶是左撇子的機率也相對會更高一些。
寶寶「左撇子」,這讓很多寶爸媽非常擔心,擔心會給寶寶將來的生活與學習上帶來很多不便,若是發現寶寶出現習慣使用左手的情況,寶爸媽不要刻意的去糾正。不妨試試通過下面這些動手的小遊戲去訓練孩子的左右手的協調。
1.擺弄
寶爸媽向寶寶的右手遞去一塊積木,繼而再次將另一塊積木遞向寶寶的右手,指導他先將自己右手中拿著的積木傳遞到左手,再使用右手從寶爸媽手中接過另一塊積木。當寶寶兩手都拿著積木的時候,寶爸媽的雙手也與寶寶一樣,雙手各拿一塊積木,開始做出將積木拿起與放下的動作,並讓寶寶模仿自己,跟著一起動手。
2.敲打
讓寶寶聽著,寶爸媽做出示範,使用右手拿起一塊積木去對著地板或是某些地方進行敲擊,敲出聲音,並讓寶寶學著自己一起動手,模仿寶爸媽的敲打動作。
3.畫圓圈
寶爸媽可以事先為寶寶準備一張紙張,放在桌子上,指導寶寶使用右手握住蠟筆,使用左手扶住紙張,在準備好的紙張上進行塗鴉,寶爸媽可以進行示範,在紙張上使用右手畫圈圈,然後讓寶寶跟著自己也是用右手右手在紙張上畫圈。
本文為曉興育兒原創,歡迎關注、轉發、收藏、點讚!讓我們一起來探討育兒這條道路上的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