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眾多文化當中,俗語文化是大家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古人通過對自己生活經驗的總結以及對各方面的見識,進行總結和提煉,大多數俗語都是由一句話構成,乍一看上去就能讓人明白的道理,但是深入研究發現裡面的道理卻非常的深厚。俗語流傳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後來慢慢擴散到城裡。比如我們都知道的「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心不死」等等。而今天我們也要說的這句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裡面就隱藏了很多的智慧。
男不過八八
這句俗語第一次看到,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其實這句話最早出自我國著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黃帝內經》在我國醫學書籍方面,佔據著很高的歷史地位,裡面大量記載了如何養生和調理的方法,後來很多醫學著作裡面的觀點,都有《黃帝內經》的影子,也是我國最著名的醫學古書。
《黃帝內經》中對男女身體發展就進行了很多的論述,書中就有「男八女七」的觀點。對於男子,書中講到「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意思就是男子道了八歲,腎氣結實,頭髮牙齒也開始生長,到了極盛的時期是三十二歲,書中有言「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而到了八八六十四歲,又說「八八,則齒發去」。
男人的生長的周期是數字八為一個循環,也就是八年一個轉折,是由發育到成熟,最後走向衰老的一個過程。男人到了64歲,牙齒也逐漸變得不好了,頭髮也慢慢花白,而這裡說的「男不過八八」,實際上就是針對身體上的變化而言的,一旦過了八八六十四歲,就再也不同往常那麼有經歷了。
女不過七七
數字七是針對女人而言的,書中記載「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這裡是說女子在七歲的時候,身體各方面開始快速的生長。
一則是表現在腎氣運行旺盛方面二則是表現在牙齒和頭髮開始生長方面到了極盛的時期是四七二十八歲,書中說「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但是到了四十九歲,身體就開始走向了衰落,書中有言「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這個時候任脈虛弱,太衝脈衰落,也過了生育的年齡了,地道不通就是說進入了絕經期。俗語中的「女不過七七」,就是以七年來作為一循環周期,如果一旦過了七七四十九歲,身體就開始逐漸地走向衰落了。
男性的衰老是在64歲,女性在49歲,可見男性的衰老速度要比女性稍微慢一些,這和現代的情況也非常的相似,看來古人真是高瞻遠矚,雖然成書年份很久遠,但是千百年來道理是相通的,因為人一直沒有變,那麼針對人類所闡述的智慧和道理也就不會改變。
今日話題:您對古人這句俗語的觀點讚同嗎,歡迎在下方給出自己的見解,我們一起討論交流,分享心得。請關注國學大觀園,更多原創好文等您來品讀,弘揚傳統文化,開啟智慧人生,願與您一路同行,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