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唐詩》看「落花、花落」,到景色在詩外

2020-12-12 寂寞寒窗空守

花落、落花,在唐詩、宋詞中用的很多,也可以表示感情。基本無區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是美,是疼。或者都是真感情。

「落花」一共在《全唐詩》出現439次,排70名。「落花」表述為凋謝而落下的花朵。

「花落」一共在《全唐詩》出現438次,排71名。「花落」解釋基本同落花。

「落花」一共在《全宋詞》出現276次,排96名。

「花落」一共在《全宋詞》出現152次,排323名。

由於這詞用的多,屬於很熟悉的詞組,我們換一個來看看。

唐詩中談到「落花、花落」,我們拿出來分享。

1.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2. 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3. 春色照蘭宮,秦女坐窗中。柳葉來眉上,桃花落臉紅。

4. 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來源於:王維《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全文如下:「楊子談經所,淮王載酒過。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徑轉回銀燭,林開散玉珂。嚴城時未啟,前路擁笙歌。」

詩句大概意思如下:

西漢的揚雄讀書寫字的貧窮住所,淮南王劉安帶著酒過去一起狂飲。興盡才發現鳴叫的鳥兒已經換了種類,坐的時間太長,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來。穿行在曲折的林徑,燭光閃閃,等走出去後眼前豁然開朗。一直遊玩到凌晨回城,城門還未開啟,一路餘興未盡,照樣笙歌相伴。

這是一首很有禪性的詩。鳥的輪換,花的堆積,不直接寫,非常有意思。

落花、花落的詩很多,能寫好的不多。「落花時節又逢君」寫落花,其實不是落花,很特立獨行。如果為了寫落花,就把落花寫在了景中。只有把落花寫到了景外,這落花才能寫活。也真真諦。

明天說說三國的荊州,一個神奇的地方。

只有訂閱,不再錯過。只有點讚,給予動力。只有回覆,方有目標。

你的需求是,就是作者研究的方向。

作者「寂寞寒窗空守」詩云:

寂寞寒窗,空守安寧。

專注經典,另闢蹊徑。

金剛智慧,砥礪前行。

拋磚引玉,同為精進。

相關焦點

  • 花開為詩,花落為詞,李煜《相見歡》寂寞,就是偷偷和落花說話
    雖然我沒有林黛玉那種悲花憫人的品性,但,看著滿地的落花,也不由自主地會覺得傷感。雖然我知道:有花開就有花落。春天來了,就一定會離去。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來自於唐後主李煜。他看到了滿地落花,寫下這首哀傷的詞。
  • 花開為詩,花落為詞,李煜的一首《相見歡》,便是偷偷和落花說話
    李煜在亡國之後寫了很多的詞作,有些詞作雖然並不出名,但是卻也非常的優秀,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煜的一首傷感詞《相見歡》,一首因為看到滿地落花而悲花憫人的詞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 「逆風中的蠟燭」|花瓣吹落花不落
    花瓣吹落花不落 140×69cm 2015 申偉光「花瓣吹落花不落」,這句話一聽就感覺非常有詩意、非常有內涵。為什麼要寫這個句子?「花瓣吹落花不落」,這句話有很高的意境!花瓣落了,花不落,你先去體悟這個句子,花瓣落了花為什麼不落?花瓣是一個無常的東西,花瓣落了,但是花的生命是永恆的。通過無常的現象,你能體悟到生命的真相,或者叫實相。你看這個句子意境多麼高、多麼優美!所以我想寫出這個意境。
  • 秋天的景色,在最美的詩詞裡
    詢問山公到底有什麼心事,不忍坐看時光輕易流逝而雙鬢花白。在太湖邊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著明麗的彩霞。《卜算子·秋色到空閨》明代:夏完淳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江南的秋日的景色就像夕陽一樣快要完了,數數那些景色,卻仍舊很多。我每天都在滄浪亭外夕陽下的樹林中尋找寫詩的靈感。「江南秋色」是美麗的,而「垂垂暮」是令人遺憾的;不過儘管如此,在這暮秋的時候還有那麼多可以遊賞的景物,終歸還是令人高興的。
  • 古詩詞中描寫落花的三重境界,第三重境界只有一首詩可以達到
    其次就是要形神兼備,即除了事物的外部特徵外,還要進一步體現出蘊藏於事物形體中內在精神實質來。而最高的要求則是遺貌取神,即為了更精確更豐富地表現客觀事物,詩人有時會故意忽略它們的某些外部形態以突出其內在的精神。在古代詩詞中,對於落花的描寫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內容。對於這些落花詩詞,結合以上美學理論,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是有高下之分的,因此可以說是三重境界。
  • 說禪解詩:落花寂寂啼山鳥—我讀王維《寒食汜上作》
    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這首名為《寒食汜上作》的詩是王維726年自貶謫之地濟州西歸途中所作。在落寞旅途中偶然看到的一幅景象,讓這位歸客淚滿襟衫。本詩的落筆點就在「淚沾巾」三個字。為何「淚沾巾」?且聽詩人細敘。時間是暮春的寒食節。暮春,就是綠肥紅瘦、花絮飄零的暮春;寒食,正是那個「雨紛紛、行人慾斷魂」的時節。
  • 詩中的詩|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他僅有兩首詩歌流傳於世,收錄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婦孺皆知的傳世佳作,被後人冠以「孤篇橫絕,壓倒全唐」的美譽。世人很難相信,這首詩從唐至元,幾乎沒人提及。直到明朝的時候,才有詩集開始收錄這首詩,也有不少明代學者開始關注《春江花月夜》。到了清末,學者王闓運對這首詩大加讚賞。他在《論唐詩諸家源流》中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成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
  • 涓涓雋語七律詩:感雨後落花,感悟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人生哲理
    熟話說春雨貴如油,2020年的第一場雨來得有些晚,馬上就要到穀雨節氣了,才下了第一場雨。萬紫千紅、爭奇鬥豔的人間四月天是最美的。可這點綴美麗四月天的芳菲在這兩天的風吹雨打下落紅無數。面對著雨後落花,涓涓可不學黛玉傷懷葬花,傷吟葬花吟。
  • 李商隱描寫落花的兩首詩,演繹生活精彩,滿溢人間真情
    其實他祖上一門三個進士,自小就飽讀詩書,完全有條件和能力更上一層樓,只可惜他生不逢時,經常是「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只能望冷月興嘆,見落花傷悲。相傳他的駢體文老師令狐楚去世後,李商隱曾經去他的公子令狐綯那裡求職,可是卻吃到了閉門羹。李商隱嘆息之餘,在他家的廳上揮筆寫下幾行詩:「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蘺。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十二首經典落花詩詞及名句欣賞
    花開花落自有時,年復一年。然而在我們的很多詩詞中,或許是對美好事物的依依不捨,花兒的凋謝在詩人的筆下總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或借物詠懷,或託物言志,詩人的心境與落花融為了一體,讓傷感之情躍然紙上。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一首《葬花吟》更是把紅顏薄命的憂傷之情表現到極致。
  • 春深名句說落花:一夜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朝孟浩然《春曉》初衣解詩:昨夜雨狂風驟,當然我沒有李清照那種酒興。天知道宋朝的酒度數到底高不高?如果不高,她昨天居然喝醉,這個我理解。她的老公,去外地上班,且在外由外,過慣了如影隨形的她,失落可想而知。兩個人在一起,對著看落花也是一種生活的情調,去院子裡收點桃花杏花瓣,熬個粥,煮點茶,官人娘子的恩愛,落花關她什麼事?
  • 剎那芳華|閒敲棋子落燈花
    讀到這一句時莫名地愣了愣神,書上寫「獨」「閒」就是詩眼,揭示出詩人的孤獨無聊之感。拍拍額頭,想從詩句中跳脫出來,可是滿腦子都是一個「閒」字,也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格外容易受到觸動。回過神剛要翻下一頁,腦海裡卻蹦出一句——閒敲棋子落燈花。早在課本上學這首詩之前,我就已經熟記過了。
  • 六首情懷詩: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
    賞析:古人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句子,而且根據生活的經驗,清明這一天常下雨,程顥所寫的清明節是一個晴朗的清明,應該是個難得的好日子,所以詩裡感嘆「只恐風花一片飛」吧。全詩將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畫了出來,落花流水雖說不是春天裡獨有的現象,可是畢竟是會在春日裡最先出現的事物,因此詩人將追逐落花這樣的遊戲也寫進了詩裡,平添了幾許稚趣,或許詩裡人是想隨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頭,累了,於是坐在岸邊石頭上休憩,臨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時光,遂起了勸說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時光的念頭,「莫辭盞酒十分勸」的句子許是如此而來。
  • 「新綠」「花落」之疑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第一課《古詩詞三首》,學生家長紛紛質疑《宿新市徐公店》的第二句「樹頭花落未成陰」怎麼改成了「樹頭新綠未成陰」不信你看電子課本翻譯中「新綠」與「花落」的意思都有了,無非是用哪個詞更好罷了。
  • 七絕/平水韻《落花吟》,又是一年春過半,怎堪舊夢換新愁
    縱使春歸花落盡,青枝依舊笑長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曾經奼紫嫣紅,百花爭豔,不料一朝寒雨,繁花盡散;曾經含苞待放,羞花掩面,無奈一夕東風,花顏盡改。曇花一現,花謝花飛,紅消香斷,誰解落花語,誰為落花賦?花落人亡兩不知,冷月花魂獨一人。從此繁花凋零,散入紅塵的僅是一地詩香;心事瘦盡,羽化人間的卻是一簾幽夢。
  • 辛棄疾這首詩借殘春景色抒發國破家亡之哀愁,寄意深遠耐人尋味
    《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梅》這是一首詠物抒情詞,作者描寫的對象是春天的落花,通過對暮春殘花形象的刻畫描寫,表達了作者惜春、傷春的情感以及留春不住所引發的愁緒。表意急轉直下,寫風雨摧花,春光不再,也暗合了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這個俗理。在一片美好的春光中,誰曾料想狂風暴雨來了,風吹雨打,凋零一片,落紅滿地。因為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所以作者也就特別地愛春惜春,愛花賞花。又因為愛春愛花,所以春歸花謝才讓人不堪和痛苦。
  • 春去也,詩還在——暮春詩賞析
    怪獸賞析bitaoshuxiang這首詩很形象地描寫了暮春時節的景色。暮春,林深葉茂,小黃鳥的歌聲也漸漸聽不到,春天的花兒一茬接一茬,從木蘭花到杏花,都已經開盡,可是春去春又回,窗下的翠竹,依然清脆蔥蘢,不改清陰。
  • 花開花落羅浮山,這裡是鮮花的海洋,青山碧水的景色充滿詩意
    在那裡花開主題公園中,遊人不但可以徜徉在萬紫千紅,花的海洋中。身處其中的您,更能靜靜聆聽鳥語花香,看溪水潺潺。花開無聲,花落也是如此。寒來暑往,此地的草木也在嬌豔凋零。在鮮花的周邊,更有一片綠玉般的草地存在。
  • 明代才子的一首七律,既是疊字詩,又是迴文詩,實乃罕見之作
    比如杜甫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還有王維的經典,「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再如先秦的古詩,「燕燕於飛,差池其羽」,還有「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等等,讀起來音韻和諧,朗朗上口,更令人過目不忘。下面介紹明代才子的一首七律,既是疊字詩,又是迴文詩,實乃罕見之作。
  • 日語中「花落」的不同說法
    百人一首中紀友則的「ひさかたの 光のどけき 春の日に 靜心なく 花の散るらむ」描繪的就是這樣一副景色。 另外,日語中用「花と散る」來形容「決然赴死」、「戰死」,這裡的「花」指的就是櫻花。 梅、萩——こぼれる(灑落) 梅花(梅·うめ)、胡枝子(萩·はぎ)的凋零一般用「散り零れる(ちりこぼれる)」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