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在職研老師
對於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歧視由來已久,所以很多報考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都不好意思說,生怕因此會遭遇旁人的非議。其實,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早在出現這一名詞的時候,國家就有明確表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而在前段時間,2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這意味著,就業、落戶機會等方面非全日制將與全日制平等!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盤點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些遭遇的歧視:
1. 用人單位明確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去年十月份的時候,有不少學生反映,有企業在招聘問答環節因為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而受到歧視。
其實,對於很多企業來說,他們更並不會將非全日制研究生拒之門外,甚至北京、山東的部分事業單位就明確提出該方式的畢業生就是招聘對象。相信,在2月14日公告發布後,全國的企事業單位都會紛紛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敞開懷抱。
2. 非全日制研究生只不過是混學位
其實,之所以很多人會質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就是因為非全日制研究生採取的是半脫產的學習形式,認為只要交了學費,就可以拿到學位。事實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需要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起參加初試、複試,最後經過院校擇優錄取的。
當然,在分數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數會略低於全日制研究生,但是這並不是貶低其含金量的原因。
另外,很多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群都是在職人員,他們擁有著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這些人群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為了補充相關專業知識,這對於他們的將來的職業發展將會有很好的幫助。從這個方面來說,非全日制研究生更像是一個為企業提供實用性、高素質人才的一個專門的提升渠道。
相反,有些全日制研究生則是脫離現代企業發展,很多人即使研究生畢業仍然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總之,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配合,相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春天已經不遠了。其實,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人數正在不斷上升,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研究生教育在不斷深化改革,這對於企業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