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道德原則,禮義廉恥是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標杆,若是不辨是非,罔顧道義,棄祖國於不顧,便會落得萬代罵名。回首中華上下五千年,最能引得萬人唾罵,後世嫌惡的,便是素有"外國走狗"之名的漢奸了。
正如老人常說,"善惡到頭終有報",漢奸的下場總是令人大快人心。只是,這些人中不乏自大傲慢之士,即便死到臨頭,也要向國人發出挑釁,其中最有名的一個人便是沃維漢。這位當代大漢奸,1977年考入大學,洩露我國絕密情報,死前十分囂張,實在令人痛恨。
這個人名叫沃維漢新中國建國時一窮二白,內外發展都有著一定的憂慮,非常艱難。受到之前戰爭的拖累,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都遠遠地落後於當時世界上的先進國家。在後來我國也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在經歷了動蕩之後,我們恢復了高考,沃維漢在1977年考入大學。在那個時候,大學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能夠考上大學的人也並不是多數,所以就沃維漢本身的實力而言,他還是非常優秀的。
然而沃維漢在進入大學之後,很快性格就發生了改變。在大學校園裡,沃維漢看到了來自各個階層的優秀學生,背後的家族勢力都不一樣。這樣的差異也滋生了沃維漢對於錢財、對身份地位的嚮往,而這種嚮往的程度也突破了一個正常的道德準則。那時候的國情是中國本身需要送一批優秀的學子到國外接受更良好的教育,同時也很歡迎國外的一些優秀學子到中國國內進行深造。所以這一個契機點,讓國外的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了機會,想要培養間諜。
而在國外勢力形形色色的誘惑下,沃維漢順勢成了外國人培養的漢奸之一。然而窮奢極欲、貪心不足,物質的優越並不能滿足沃維漢的欲望,也使之在漢奸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忘恩負義的沃維漢,接受著國家和學校的重點培養,卻反身便在國外出賣國家,被敵方收買,成為了一名"名正言順"的漢奸。
沃維漢在金錢的誘惑下,答應了間諜的要求,開始出賣我國秘密情報,成為了當代漢奸。後來他還獲得了海外深造的機會。畢業以後的他發展起了自己的事業,在奧地利結婚生子。
沃維漢一次又一次嘗到甜頭,不斷出賣我國的情報,他把自己建立好的事業帶回到了我國,創辦了醫藥公司。利用公司的職務之便,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聯繫,經常賄賂這些人員,聯絡感情,也獲取了更多我國的軍事情報。但是這樣的情況沒有維持多久,事跡敗露,就被我國警方抓了。
然而作為主犯的沃維漢在被執行死刑之前,氣焰仍然囂張。不僅多次想要利用自己手中的金錢力量來買通各官員,為自己換回一條命,而且臨行之前還不知悔改。但是好在法律還是沒有讓其成為漏網之魚,畫上了正義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