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自律的音律,ID:yinlvPPT】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前言】
文本框也是一種形狀。
先注意一下這個命題,關鍵點是文本框→形狀,而不是形狀→文本框。貌似是一種包含關係。
由於篇章的主場是形狀,我們就用它和文本框做個對比~
註:文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形狀和文本框之間的聯繫,以及兩者間細微的不同。千萬不要鑽牛角尖哦~
01.
填充+輪廓
如圖,左邊是一個形狀,右邊是一個文本框↓
我們同時給他們設置相同的填充色(藍)、描邊色(紅)、字體色(白),基本分辨不出哪個是形狀,哪個是文本框。
但是當我們同時給它們縮減字號,兩者的區分就顯現出來了↓
或者我們再修改兩者的字體數量↓
小結論
相同點:形狀與文本框同樣都有著形狀屬性及文本屬性,即背景框和文本均可設置不同的填充和描邊效果,還可以設置透明度。
不同點:當改變字號或字體數量時,文本框默認會隨著改變大小,而形狀則是固定的。
02.
藝術效果
我們選中形狀,在格式選項卡查看它的形狀效果和文本效果↓
再選中文本框,在格式選項卡查看它的形狀效果和文本效果↓
小結論
兩者有著相同的藝術效果。
03.
其他屬性
這個有點涉及之後的內容,不過既然是對比,就先了解一下~
1)改變寬高
在格式選項卡的大小屬性裡,我們改變它們的高度。
小結論
形狀:文案位置隨著形狀高度的改變發生變化。
文本框:文案位置沒有隨形狀高度的改變發生變化。
而改變寬度,文案位置則會受到文字對齊方式的影響。
2)編輯頂點
【操作】選中形狀/文本框→右鍵「編輯頂點」。
小結論
兩者文案內容都會隨著頂點的變化,而發生位置的變動,但是變動的幅度有所不同。受兩者自身屬性的影響。
3)更改形狀
以三角形為例↓
【操作】選中形狀/文本框→格式→編輯形狀「更改形狀」。
小結論
形狀依舊保持原先的寬高,形狀內文字已超出形狀範圍。文本框則隨著形狀的改變,保證文案顯示的前提下,改變大小。
【結尾】
文章的最後,按照老習慣還是給大家一份思維導圖↓
以下是個人理解得出的結論:
雖然形狀與文本框之間有著很深的聯繫,但是兩者之間本質性的不同,是基於各自的動能不同。
形狀更加強調框的屬性,即形狀的輪廓或者說是外形,因此無論你怎麼改變(文字數量),形狀的大小是不會變的。
文本框更加強調文本屬性,即強調文案內容,因此你改變文字數量或者是更改形狀,它會為了展示文字而改變框的外形。
我相信大家不會因為這篇文章,而把文本框完全的當做形狀用。我們還是要根據它們的功能及屬性,用在正確的地方。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那麼我們就下期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