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秋去冬又來,驚覺歲月深。2020年即將揮手告別,2021年正向我們緩緩走來。每年的這個時候,杭州人都會有一份期待——杭州靈隱寺的祈福年曆。
今天(12月9日),小時新聞記者從杭州靈隱寺了解到,這幾天,2021辛丑新年「金牛聚福」的祈福年曆已經開始印製,喜慶的大紅年曆很快就要與大家見面了。
(怎麼領取看這裡)
從2016年的「丙申平安」、2017年的「金酉披祥」、2018年的「戊戌安康」,到2019年的「己亥禎祥」、2020年的「厚德滋福」,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每年都會題寫、印製新年祈福年曆,並免費結緣給社會各界。
2012壬辰龍年至今,這一傳統已延續了十年。
靈隱寺的這份堅持,讓廣大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為杭州人的跨年增添了一份紅紅火火的喜氣。恭請光泉法師題寫和印製的新年祈福年曆,已經成為了杭城百姓迎接新年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動。
從庚子年初新冠疫情暴發開始,我們共同經歷了極不平凡的一年,大家愈發敬畏自然、關愛生命,也開始珍視身體健康、家人平安這些習以為常的幸福,更深刻體會到國家強盛、人民團結的可貴。
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光泉法師寫下的祝福是:「金牛聚福」。
這四個字,究竟包含了什麼意義?
光泉法師是這樣解釋的:
2020年的祈福年曆寫的是「厚德滋福」,2021年寫的是「金牛聚福」,兩者是相承關係。「滋」有滋養、增長的意思,長養厚德,才能帶來幸福。「聚」是積蓄、積聚的意思,增益減損,才能增長福慧。
「聚福」需要感恩,只有感恩才會惜福,只有感恩才能聚福。提倡感恩文化,有利於增強幸福感,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
2021年是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開端,公曆平年,共365天;在天幹地支紀年法中,為農曆辛丑年。天幹為「辛」,五行屬金,且為陰金,為天地之真金珠玉,高貴且豔麗。地支為「醜」,在十二地支中處第二位,對應生肖為牛;五行屬土,為寒溼之土;地支藏幹己辛癸,具有容納、孕育、收藏、聚福的特性。
「辛丑」六十甲子納音為「壁上土」。「壁上土」乃人間牆壁,依恃棟梁,興立門戶,可以消暑禦寒,遮風避雨。「辛」祿於「醜」,為本庫印綬,故稱祿承庫。因為醜是金庫,又有金隨,實為福聚之土。
將辛(金)醜(牛)合在一起,便是「金牛」。
2021辛丑牛年的祈福年曆,無論尺寸、材質,還是樣式、工藝上,都與往年基本相同。
簡約的年曆底紙,配上飄金的萬年紅宣紙作為面紙,上面書寫著光泉法師融佛理於翰墨、寄禪意於筆尖的「金牛聚福」。
大家仔細看,會發現在年曆的右上角,還蓋有一方專為辛丑牛年而刻的生肖章,別具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
每一幅祈福年曆都需要經過三次套色,從選料、套色,到印刷、切模,然後將萬年紅飄金宣紙粘貼在銅板紙上,加上成品包裝,歷經十八道工序,幾乎全靠手工完成,並在元旦前通過杭城各大媒體向社會各界發放,為千家萬戶送上新年祝福。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近期也將公布發送和領取方式,請大家關注錢江晚報和小時新聞APP客戶端。
玉鼠稽首辭舊歲,金牛奮蹄迎新春,讓我們共同祈願辛丑新年:
疾疫除並瘟神早退,
幹戈息而烽火不驚。
六合同春,一元復始;
千祥集萃,萬匯齊彰。
物阜民豐,四海祝無虞之慶;
時和歲稔,八方歌大有之亨!
新聞+
「牛」、「聚」、「福」這三個字
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
「牛」的精神
牛,在中國文化裡是勇武堅毅的符號、誠摯忠厚的象徵、埋頭苦幹的代名詞,以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精神為世人所喜愛與讚賞,有勤勞致富,風調雨順的吉祥寓意。
《周易》中有「坤牛乾馬」之說:「坤象地,任重而順利,故為牛也。」宋代李綱就曾對牛的精神讚嘆道:「但願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近代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句更是家喻戶曉。
「聚」的力量
聚,會也(《說文》)。聚乃會合之義,也有積累之義,如《周易·乾卦第一》中的「君子學以聚之」,就是指君子靠學習來積累知識。
不同於去年的「滋」福,今年所用的「聚」字,旨在突出團結、齊心合力。中華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經過艱苦奮戰,付出巨大代價,打響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有效遏制曾經肆虐的疾疫。
聚在一起,成為合力,中華民族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份聚的力量也將令我們繼往開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上書寫新的輝煌。
「福」的內涵
福,既包括世間一般所說的幸福。人不能只知道享福,而不知道惜福、培福。能惜福,可使種種受用細水長流;能培福,可使自己乃至家族的福祉連綿不絕。
「金牛聚福」既是靈隱寺和光泉法師對大家的祝福,也是一種勉勵: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用辛勤的耕耘,為自己、為親人、為國家和民族開創美好未來!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