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中福會兒藝昨天舉行了一場特別的雲端兒童劇劇本朗讀會,演員們在馬蘭花劇場朗讀著雨果的經典文學巨著《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多臺攝像機拍攝並同步直播給了嘉定江橋的「周末書房」。江橋小學的語文骨幹教師們和兒藝人共同在「雲上「來了一場隔空交流。
圖說:中福會兒藝雲端兒童劇劇本朗讀會 官方圖
劇場停演,孩子們想看演出怎麼辦?一場疫情「逼」得中福會兒藝打開了思路,用多種方式在線上為孩子們輸送優質的兒童劇。兒藝劇院院長蔡金萍表示,戲劇教育是多方面的,閱讀用聲音塑造人物,同樣是戲劇教育的方式之一。這次朗讀會選取的兩本名著,都來自兒藝「世界經典作品系列工程」。現場錄製的是劇本朗讀內容,後期兒藝還會加上兒童劇片段,剪輯成完整視頻在公眾號裡發布。
現場的演員們並未穿著戲服,全程在排練廳進行錄製。相比原著,兒童劇在劇情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刪減,且主角都以動物模樣進行了擬人化。例如《悲慘世界》從內容上只選取了原著四分之一的內容,主要凸顯主人公冉·阿讓的「誠實與坦蕩」,而《巴黎聖母院》裡的卡西莫多則變成一隻醜陋畸形的大猩猩,艾絲米拉達化身為一隻善良美麗的百靈鳥。
圖說:中福會兒藝雲端兒童劇劇本朗讀會 官方圖
直播後的互動時間裡,演員給視頻另一端的語文老師們逐一分析劇本朗讀的語氣和語速,一同探討如何讓「劇本朗讀」的概念融入語文教學,探索文教結合新模式。導演張晶坐在地板上,對著直播鏡頭侃侃而談,「角色的控訴應該很有節奏地爆發出來,旁白部分可以娓娓道來……」身處江橋的老師們連連點頭,「這樣的點撥讓我們的特色教學如虎添翼。」
圖說:直播進行中 官方圖
其實,這已經不是兒藝第一次連線了。3月27日世界戲劇日當天,兒藝就曾聯手嘉定江橋文體中心共同推出「大咖的平方兒童戲劇營——雲劇場」,讓戲劇通過雲端走進基層社區。自春節開始,兒藝就一直通過網絡隔空打造20集微劇《萬眾一心》系列作品,團隊成員一召即應,其中不少劇本和配音都是藝校的孩子們完成的,再由編劇杜邨潤色修改,在劇院公眾號上連載推送。每周六,兒藝還與上海瑞金醫院聯手打造戲劇萌娃社「雲課堂」,為沒有網課可聽的學齡前兒童送去兒童劇直播課程。
新劇目的創作也在疫情期間孵化。蔡金萍透露,兒童劇《東方小故事》已正式落地排練,該劇以課本裡的中華傳統故事《晏子使楚》《曾參教子》《三尺巷》為靈感,預計在六一兒童節獻演。根據教育家於漪先進事跡改編的舞臺劇《師者之路》有望在9月教師節期間與觀眾見面,俄羅斯童話寓言劇《十二個月》將在12月與觀眾見面。此前頗受孩子們歡迎的繪本劇也將迎來新一季,目前中福會出版社已經在挑選合適的繪本作品,籌備改編中。(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