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停演,孩子想看演出怎麼辦?中福會兒藝給爸媽一個新思路

2020-12-23 新民晚報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中福會兒藝昨天舉行了一場特別的雲端兒童劇劇本朗讀會,演員們在馬蘭花劇場朗讀著雨果的經典文學巨著《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多臺攝像機拍攝並同步直播給了嘉定江橋的「周末書房」。江橋小學的語文骨幹教師們和兒藝人共同在「雲上「來了一場隔空交流。

圖說:中福會兒藝雲端兒童劇劇本朗讀會 官方圖

劇場停演,孩子們想看演出怎麼辦?一場疫情「逼」得中福會兒藝打開了思路,用多種方式在線上為孩子們輸送優質的兒童劇。兒藝劇院院長蔡金萍表示,戲劇教育是多方面的,閱讀用聲音塑造人物,同樣是戲劇教育的方式之一。這次朗讀會選取的兩本名著,都來自兒藝「世界經典作品系列工程」。現場錄製的是劇本朗讀內容,後期兒藝還會加上兒童劇片段,剪輯成完整視頻在公眾號裡發布。

現場的演員們並未穿著戲服,全程在排練廳進行錄製。相比原著,兒童劇在劇情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刪減,且主角都以動物模樣進行了擬人化。例如《悲慘世界》從內容上只選取了原著四分之一的內容,主要凸顯主人公冉·阿讓的「誠實與坦蕩」,而《巴黎聖母院》裡的卡西莫多則變成一隻醜陋畸形的大猩猩,艾絲米拉達化身為一隻善良美麗的百靈鳥。

圖說:中福會兒藝雲端兒童劇劇本朗讀會 官方圖

直播後的互動時間裡,演員給視頻另一端的語文老師們逐一分析劇本朗讀的語氣和語速,一同探討如何讓「劇本朗讀」的概念融入語文教學,探索文教結合新模式。導演張晶坐在地板上,對著直播鏡頭侃侃而談,「角色的控訴應該很有節奏地爆發出來,旁白部分可以娓娓道來……」身處江橋的老師們連連點頭,「這樣的點撥讓我們的特色教學如虎添翼。」

圖說:直播進行中 官方圖

其實,這已經不是兒藝第一次連線了。3月27日世界戲劇日當天,兒藝就曾聯手嘉定江橋文體中心共同推出「大咖的平方兒童戲劇營——雲劇場」,讓戲劇通過雲端走進基層社區。自春節開始,兒藝就一直通過網絡隔空打造20集微劇《萬眾一心》系列作品,團隊成員一召即應,其中不少劇本和配音都是藝校的孩子們完成的,再由編劇杜邨潤色修改,在劇院公眾號上連載推送。每周六,兒藝還與上海瑞金醫院聯手打造戲劇萌娃社「雲課堂」,為沒有網課可聽的學齡前兒童送去兒童劇直播課程。

新劇目的創作也在疫情期間孵化。蔡金萍透露,兒童劇《東方小故事》已正式落地排練,該劇以課本裡的中華傳統故事《晏子使楚》《曾參教子》《三尺巷》為靈感,預計在六一兒童節獻演。根據教育家於漪先進事跡改編的舞臺劇《師者之路》有望在9月教師節期間與觀眾見面,俄羅斯童話寓言劇《十二個月》將在12月與觀眾見面。此前頗受孩子們歡迎的繪本劇也將迎來新一季,目前中福會出版社已經在挑選合適的繪本作品,籌備改編中。(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相關焦點

  • 中福會兒藝恢復演出,援鄂家庭成首批觀眾: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21組瑞金醫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今天帶著家人和孩子走進馬蘭花劇場。時隔132天,重新開放的劇場為萌娃們獻上了中福會兒藝今年第一部新創兒童劇《東方小故事》的彩排。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通過一個個小故事浸潤進了孩子的心靈。
  • 中福會兒藝成立70周年:用戲劇點燃孩子們的創造力
    京滬兩地及中福會兒藝老中青三代藝術家、有關單位負責人和近千名孩子齊聚上海兒童藝術劇場,觀看「傳承與展望」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70周年經典劇目片段演出活動。「兒藝是宋慶齡創建的新中國第一家公益性、教育性的專業兒童藝術院團,這是一個創舉。兒藝也是中福會的第一個單位,1947年就成立了,所以大家都說兒藝是宋先生的『掌上明珠』。」
  • 中國兒藝209天後拉開演出大幕 《寶船》等經典劇目紛紛上演
    主辦方供圖  為了讓觀眾安心進劇場,舒適看演出,中國兒藝進行了一系列準備工作。8月8日,中國兒藝邀請了北京東城藍天救援隊對包括中國兒童劇場、假日經典小劇場在內的劇場內外進行了全面消殺工作,並對座椅椅墊、兒童專用增高墊進行了拆卸式消毒清洗。
  • 寓教於樂 鄭州「一元劇場」兒童劇公益演出開演
    但一元錢卻可以欣賞一場兒童話劇演出。11月11日,鄭州「一元劇場」公益演出啟動儀式在河南省兒童影劇院舉行。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河南省文化廳文化產業處處長朱華等嘉賓出席活動,500多名師生及家長共同觀看了現代魔幻兒童劇《七色花》。
  • 羅麗:傳統戲曲玩直播但不會取代劇場演出
    5月12日,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印發《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明確要求「恢復開放的演出場所應當嚴格執行人員預約限流措施。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要間隔就坐,保持1米以上距離。演員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含有多個劇場的綜合性演出場所,同時只能開一個劇場。」
  • 德雲社內部人士:主動停演未收到封殺通知
    郭德綱的德雲社8月9日昨日是德雲社停演自查前最後一次演出,天橋德雲社劇場壓軸演出中嶽雲鵬和孫越還是忍不住對此事「現掛」道:「演員招誰惹誰了,怎麼就不讓演了……」不過聽到場內一聲咳嗽德雲社郭德綱始終沒到場昨日是德雲社小劇場停演自查前的最後一天,由於郭德綱不登場,三裡屯、天橋劇場上座率並未明顯上升。而黃牛票只要按票面價兩倍就能買到,開場後15分鐘還能買到原價票。昨日,被路人詢問下周是否還有演出,黃牛黨立馬安慰道「你們放心,最多停個四五天,老百姓畢竟需要樂子嘛。」
  • 13家劇場,武漢居然有這麼多帶兒童看演出的地方!
    出生後,抱抱看的第一部兒童劇《漁夫與金魚》,是他不到2歲時,在中南劇場,演出接近一個小時,沒哭沒鬧,他居然全程跟了下來。之後,從人偶劇、木偶劇到音樂劇,只要時間合適,媽媽都會帶抱抱去看抱抱和媽媽的故事,再次印證了小偶的想法:除了親子繪本閱讀,絕對洋氣又治癒系的親子共處方式,就是看演出了。
  • 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終於迎來了疫情後的首場正式演出
    海外優秀劇目+本土經典原創,是大鯨魚劇場演出季的一大特色。但突如起來的疫情,讓海外劇團暫時無法前來。對此,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總經理梁曉霞透露,劇場策劃了第二套演出方案,針對疫情特殊時期,推出以原創項目、自製劇為主打的「暑期檔演出季」。
  • 劇場復演!演出行業如何在30%上座限制外尋找新機遇
    時隔127天後,劇場的大幕終於又徐徐拉開。5月中旬,文旅部發布《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規定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座位數的30%。在文件指導下,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海人民大舞臺、上海中國大戲院等劇場均發布在5月底和6月初啟動復演的信息。
  • 北京本周精彩演出推薦:不是古典樂迷,這些演出也適合你看
    從前有小夥伴問軒軒,古典音樂會太專業了聽不懂啊怎麼辦?我想回答說:來看這周的演出啊!從跨界演出開始,無論你喜歡搖滾樂、話劇、京劇還是無法定義形式的先鋒劇場作品,都可以通過新國劇《霸王別姬》和音樂劇場《趙氏孤兒》,走近古典音樂。
  • 張雲雷演出信息下架,相聲專場暫時停演,北展演出重新進行審查?
    5月14日,有娛樂媒體發布消息:有關部門已發出通知,將對6月16日在北京北展劇場舉行的張雲雷專場重新進行演出審查,並且,有演出票務方也發出通知,將對張雲雷北京站演出進行全款退票及定金。5月11日晚,已策劃了幾個月的張雲雷復出專場——張雲雷楊九郎天津2019雲起雷鳴相聲專場暨復出首站演出如期在天津舉行。德雲社和張雲雷為此次演出取了一個響亮的名號「雲起雷鳴」。就在這個專場上,張雲雷起頭,4000多人齊唱了京劇《鎖麟囊》的一段唱詞:「這才是今生難預料,不想團圓在今朝。回首繁華如夢渺,殘生一線付驚濤。
  • 人民劇場變身中國京劇院排練場,54年前周恩來曾在此看演出
    作者:孟環我去的時候,劇場院內停滿車輛,還有一輛文化公司的轉播車停在門前。圍著劇場大樓轉一圈,感覺建築極富民族特色和中國傳統古建築的風採,門窗、屋簷等處不難看出重新用油漆彩繪過。院內不時還可以看見很多京劇院的演員,三三兩兩在樓外休息、聊天。透過劇場大門的門縫,我看見裡面還有工人正在裝修施工。
  • 寶貝劇場復演|濟南第12屆親子劇節全面開票啦!
    (為了疫情防控,目前濟南兒藝寶貝劇場只開售30%的票,票量有限,想看劇目的朋友抓緊了喲~)原定年初上演的原創兒童劇《我想變成孫悟空》將作為濟南第12屆親子劇節的首演劇目,在寶貝劇場和大小朋友們見面!不用臺詞說道理讓經典烙印在孩子心中濟南兒藝傾力打造的這部《我想變成孫悟空》,讓孩子走進劇場,通過本劇重溫了《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 石家莊兒童劇演出信息匯總,總有一個是你想看的
    兒童劇作為孩子成長的媒介,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引導作用,而觀看兒童劇也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文化,《人魚公主》《泰迪熊》《木偶奇遇記》等經典兒童劇的誕生,也為孩子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2019石家莊兒童劇的演出信息吧!
  • ♔2017親子劇場 | 孩子想看的,我們都有
    「親子劇場系列」是天津大劇院的演出系列之一,針對孩子的需求引進國內外高水品的兒童劇
  • 疫情之下的北京劇場演出:雖遭打擊,「向陽而生」
    「隔了半年,終於又能回到劇場看劇了,我們從進入大劇院開始就不停地拍照,尤其當海頓《降B大調第103號交響曲》奏響的那一刻起,激動的心情就沒停止過,現場那種感受真的是無可替代的。」一個月之後,北京市民江穎(化名)回憶起6月6日到國家大劇院聽音樂會的情形仍然興奮不已,雖然在過去的幾年,她已經在這裡看過將近200多場演出了。
  • 兒童劇平安夜、聖誕節、元旦演出表演
    北京北藝兒童劇團平安夜聖誕節演出北京北藝兒童劇團 創造一段親子時光!北藝兒童劇團建團至今始終堅持兒童劇演出進行市場化巡演運營;逐步建立兒童戲劇的編、導、演、製作、運營於一身的專業機構!以立足北京輻射全國的運營宗旨,成功演出大、中、小型兒童舞臺劇數百場,演出足跡不僅遍布劇院還走進商業廣場和地產會所等中高端文化場所。憑藉專業、靈活的演出形式,不僅豐富了全國少年兒童的課餘文化生活,也獲得了社會各界合作夥伴的充分肯定。
  • 戲曲文化周親子劇場 孩子們演京劇給孩子們看
    昨天傍晚,記者來到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學的排練廳劇場,看到幾十名學生和老師正在為晚上將要彩排的大型兒童神話京劇《青石山傳奇》積極做著各種準備。10月1日至5日,這部作品每天都將在園博園舉辦的2017中國戲曲文化周·親子戲劇場上演;這群從小學戲的孩子們,將把這齣特意為兒童定製的京劇演給孩子們看。紀晨 攝「『娃娃唱戲娃娃看,民族文化代代傳』是我們學校一貫秉承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