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作戰指揮系統子系統全信源分析系統

2020-12-24 中國軍網

全信源分析系統實際上是情報與電子戰的控制系統,能接收、處理並分發來自多個探測系統及傳感器的情報信息。它屬於一個自動化戰術情報系統,將裝備軍及師以上梯隊。該系統在使用中組合成軍事情報處理中心,提供交互能力,以便實現情報處理、系統操作、通信處理及接口功能。全信源分析系統對美國陸軍戰術指揮控制系統(ATCCS)各戰場功能區域及與其他軍種、盟軍部隊、戰區及國家情報源之間的信息交換至關重要。全信源分析系統是所有情報源的情報融合網,它能及時、準確並全面地了解敵方的部署、作戰能力、薄弱環節及可能會採取的一切軍事行動。全信源分析系統在1993財年完成第一單元系統的採購及裝備器材投放工作,並將其裝備優先使用的部隊。1999年10月美軍首次批量裝備部隊使用,1999年12月具有初戰能力。

全信源分析系統是美國陸軍作戰指揮系統(ABCS)的情報電子戰系統(IEW)的子系統,是軍和師級戰術作戰中心的一部分,裝在作戰指揮車等武器平臺上。該系統由計算機、士兵作戰中心支援設備、視頻顯示終端及保密無線電通信設備等組成,共有Ⅰ、Ⅱ和Ⅲ型三種型號。為便於靈活地部署,該系統採用模塊化設計,設備都裝在S-280標準方艙內。每部車可獨立地工作,亦可根據戰術需要將2~8部車組合一起使用。每部車的方艙內都裝有三個相同的軟、硬體的工作站,每個工作站都配有一部LSI-11型軍用計算機、一部諾頓公司的軍用PDP-11/70中央處理機及一個通信分系統。

全信源分析系統主要進行情報的處理與分發,為作戰指揮官提供實時、準確及可靠的軍事情報。有多種電子戰支援系統向其提供情報信息,如師級有AN/MSQ-103「隊組」(Teampack)陸基定位系統和AN/TSQ-114「開路先鋒」(Trailblazer)陸基甚高頻測向系統等電子戰系統;軍級有AN/USD-9「護欄」(Guardrail) V機載/地面通信情報改進型系統和AN/ALQ-133「快視」(Quick Look)戰術電子情報系統等戰術情報系統。此外,還有空軍及其他部門的傳感器向其提供數據。全信源分析系統屬於一個地面、移動式、自動化的戰術情報處理與分發系統,為作戰指揮官提供及時的、準確的情報及目標支持。它能提供通信與情報處理能力,以使傳感器及其他情報數據自動地輸入全信息源資料庫,並能同時在多個分析工作站上實現。全信源分析系統各單元為戰區級至營級指揮官提供無縫的支持。在軍以上梯隊,它經過裁剪後滿足戰區特定需求。在軍和師級,其工作始於分析與控制單元(ACE),提供可供下級使用的處理過的情報信息報告。在機動旅和營級,全信源分析系統工作站用於S-2部分。全信源分析系統是陸軍作戰指揮系統的情報電子戰部分。它對美國陸軍戰術指揮控制系統各戰場功能區域及與其他軍兵種、盟軍部隊、戰區及國家情報源之間的情報信息交換至關重要。該系統是所有情報源的情報信息融合網,它融合全信源的情報,給作戰指揮官提供資源管理能力和可視戰場及更有效地進行地面作戰所需的全信源情報。全信源分析系統產生地面作戰的態勢顯示、分發情報信息、確定目標、幫助管理情報與電子戰資源,幫助提供作戰安全支持以及輔助欺騙和反情報作戰。全信源分析系統戰術上具有可部署能力,能接收戰略和戰術情報傳感器和信息源的數據並進行關聯,通過威脅綜合產生地面作戰態勢分析,使指戰員能及時、準確及全面地了解敵軍部署、作戰能力、薄弱環節及可能會採取的各種軍事行動。全信源分析系統獨立於戰場,並可在如下三種情況下操作:在和平時期,支持突發和應急操作;在低、中及高強度軍事衝突期間操作;在恢復和返回到和平時期穩定狀態下操作。全信源分析系統具有如下主要特點:

(1)情報來源廣泛。該系統自身並不處理原始情報,原始情報均由各探測系統自行處理。該系統匯集各信息源及傳感器經初步處理過的情報,進行綜合分析與比較,便能獲得有關敵軍軍事實力及作戰行動方案的綜合情報信息。由於情報來源廣泛,故情報的可靠性得到保證。

(2)極大地縮短情報採集時間。在軍事衝突之前,作戰指揮官可向該系統的資料庫輸入有關敵方在特定作戰條件下的作戰原則等知識。一旦發生軍事衝突,計算機便可根據預先輸入的知識對情報進行處理。這一功能將大大地提高情報採集的針對性與主動性。作戰指揮官可藉助情報積累弄清敵軍的進攻或增援意圖,並可了解到還有哪些戰情尚未弄清,可指揮控制其探測系統有針對性地搜集其所需的情報信息。以往情報更新時間需要6小時,如今僅需數分鐘。

(3)充分發揮情報分析人員的作用。該系統主要用來取代在情報處理過程中頗為費時的事務工作,以確保情報分析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匯集與分析情報。該系統還能協助情報分析人員和作戰指揮官進行情報搜集的組織協調工作,它可自動地確定哪些探測系統的反應速度最快,何時可以將其利用,並進行適當的選取。

(4)具有顯示地形的功能。全信源分析系統中作戰指揮官用的視頻顯示設備之關鍵部分是數字地形支援系統(DTSS)。它能以立體圖形方式顯示地形背景,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地形對敵方機動性能的影響。它還能向作戰指揮官提供敵方指揮所、補給供應點及部隊集結地的地形位置。該兩種功能使作戰指揮官可迅速將注意力集中到敵軍可能會採取軍事行動的路線上,併集中注意力去搜集敵方的關鍵設施。DTSS系統已於1991~1992年期間應用於空地一體化的戰術情報系統。

(5)能保持與作戰部隊密切的聯繫。該系統旨在提高戰場指揮官的工作效率,故系統中建立了「快速發射通信通道」,可迅速地將目標情報信息傳至火力部隊,戰場態勢圖亦能在近程航空兵分隊、飛彈部隊、火炮部隊、防空部隊、作戰後勤保障部隊及機動作戰指揮分隊的終端上顯示出來。

(6)設備標準化。整個全信源分析系統均採用了標準化設備,情報信息亦以標準格式來書寫,以便實現陸、海、空三軍及海軍陸戰隊的設備相互兼容。

1993年12月,全信源分析系統具有初戰能力的第一個Ⅰ型設備開始裝備美軍第82空降師,其餘型號設備仍在研製之中。但當時該系統不能直接與旅以下指揮控制系統相接,數據在發往師級之前需進行人工切換,故必須改進其軟體。全信源分析系統採辦計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單元。全信源分析系統計劃在1993財年完成第一單元系統的採購與裝備器材的投放工作,並將其裝備優先使用的部隊。項目主管籤訂了第二單元的研製合同,該合同將以第一單元系統為基礎,其中包括轉向美國陸軍戰術指揮控制系統的通用硬體/軟體開放結構。1997財年開始開發第三單元系統的軟體。1998財年開始投產全信源分析系統第二單元通用硬體/軟體系統。1999年10月全信源分析系統首次批量裝備部隊使用,1999年12月該系統已具有初戰能力。全信源分析系統擁有5個不同的模塊。模塊(Block)Ⅰ提供初始軟體功能,它已於1993~1995財年期間裝備到11支部隊和訓練基地。全信源分析系統擴展型,即使用模塊Ⅰ軟體的已列裝全信源分析系統的一種非開發項目(NDI)硬體,已部署到後備役部隊,並從1997~1999財年部署到後備部隊獨立增強戰備旅。全信源分析系統模塊Ⅱ為一種合理化的採購倡議,依賴於模塊Ⅰ的研製成果和升級能力,使之過渡到國防信息基礎結構(DII)公共操作環境(COE),並成為能在公共硬體上運行的開放體系結構。全信源分析系統模塊Ⅲ將主要是給陸軍提供實戰性的全信源分析系統性能的軟體增強和通信能力升級。全信源分析系統模塊Ⅲ的開發始於1999財年。模塊Ⅳ和Ⅴ將在軟體產品支持(PPSS)期間進行開發。

第一代具有初戰能力的全信源分析系統已於1993~1995年期間裝備了經挑選過的11支部隊 ,改進後的第二代系統功能更強,已於1999年裝備部隊使用。第三代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1999年,最終實戰性系統預計要到2007年方能部署。

相關焦點

  • 湖南省應急廳應急指揮綜合業務系統——智能指揮調度子系統項目...
    湖南省應急廳應急指揮綜合業務系統——智能指揮調度子系統項目設計方案編制服務競爭性談判採購公告 湖南省應急管理廳 yjt.hunan.gov.cn 時間:2020-11-24 15:37 【字體: 大 中 小 】 湖南省應急廳應急指揮綜合業務系統 -- 智能指揮調度子系統項目設計方案編制服務 進行競爭性談判採購
  • 美國終於要在陸軍方面發力了,一款超級陸軍作戰系統即將問世
    要說武器裝備方面,哪個國家研發的水平最強的科技最先進,還是當屬美國。美國現有的武器裝備都處於世界一流的水平,同時美國正在研發的眾多武器裝備也早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之所以美國能夠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是因為美國經濟和美國的科技同時為美國的軍事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 華雲中盛推出K9警犬作戰指揮系統
    近日,華雲中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K9警犬作戰指揮系統,該以服務實戰為宗旨,為警犬外勤作戰提供智能技術支撐;為指揮長提供全方位的作戰場景方案設計,提升作戰響應速度,提供最優的搜尋策略,提高作戰時效,為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 美國陸軍面臨尷尬!野戰防空能力薄弱,被迫啟用80年代防空系統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蜂群、隱身戰機等新型空襲裝備的產生和擴散,美國陸軍野戰防空薄弱的問題日益凸顯,於是美軍制定了新的路線圖,重塑陸軍防空作戰概念,調整裝備結構。目前,美國現役自研的陸軍野戰防空系統主要是1989年服役得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該系統曾在美國新世紀改革期間被全部裁撤,僅有國民警衛隊保留了一部分用於維護各大城市的低空空防,剩下的被存儲進陸軍各個武器倉庫。但隨著美國地面防空壓力的增大,該系統又被重新啟用。
  • 聚焦|美國的軍事通信系統
    該系統由空軍衛星通信系統、海軍陸基甚低頻電臺廣播網、海軍「塔卡木」機載甚低頻對潛通信系統、海軍極低頻對潛通信系統和陸軍「地波應急網」等若干專用通信系統組成,其中: ——空軍衛星通信系統是空軍和國防部指揮空軍戰略部隊傳遞緊急文件的主要通信手段,其地面終端為AN/ARC–171(V)特高頻衛星通信機,目前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和加油機都安裝了此類終端。
  • 美國陸軍開始測試流線型XM25空爆武器系統(圖)
    美軍士兵正在測試XM-25空爆武器系統本站2008年10月28日綜合報導 美國陸軍於2008年10月開始對其試驗型25毫米空爆武器系統的流線型號進行測試,旨在滿足步兵中心對一種肩射式反掩體武器的迫切需求,該武器將使得作戰部隊能夠在拐角處引爆到達敵方部隊上方的彈丸
  • 能指揮無人機作戰,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都升級成這樣了?
    坦克殺手AH-64E阿帕奇衛士武裝直升機AH-64阿帕奇系列武裝直升機作為美國陸軍的一款主力武裝直升機,從1986年服役至今,參加了許多戰爭,被證明是一款優秀的裝甲殺手,據稱這款武裝直升機足以應付當前世界上所有的裝甲威脅,從第一代發展到如今
  • Linux中斷(interrupt)子系統之一:中斷系統基本原理
    中斷控制器 中斷控制器負責收集所有中斷源發起的中斷,現有的中斷控制器幾乎都是可編程的,通過對中斷控制器的編程,我們可以控制每個中斷源的優先級、中斷的電器類型,還可以打開和關閉某一個中斷源,在smp系統中,甚至可以控制某個中斷源發往哪一個CPU進行處理。
  • 西點軍校現代戰爭研究所刊文建議——美陸軍積極準備城市作戰
    美國西點軍校現代戰爭研究所日前刊文稱,美陸軍需要做好相關準備和訓練,確保未來在城市戰場上全面發揮作戰潛力。明確4個目標文章認為,要做好未來城市作戰的準備和訓練,美陸軍需要明確4個目標。首先是建立城市作戰指揮機關,即城市作戰司令部。
  • 陸軍航空兵學院-陸軍特種作戰學院(桂林陸軍學院)歷史沿革
    1.陸軍航空兵學院歷史沿革解放軍陸軍航空兵學院,是全軍最年輕的一所兵種院校,是在1999年全軍院校體制編制壓縮調整的情況下新成立的院校。學院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陸、空軍直升機飛行軍官和陸軍航空工程機務軍官,還承擔著陸航中級指揮軍官和機務學兵的培訓任務,是一所軍事與政治、指揮與技術、空勤與地勤、軍官與士兵同校訓練的多學科、多層次的綜合型院校。
  • 2019軍校招生簡章第六站:陸軍裝甲兵學院
    主要學習政治理論、自然科學基礎理論、人文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基礎知識、軍事基礎理論和技能,以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程序設計、裝甲車輛指控通信系統、指揮控制原理、網絡技術、資料庫原理、指揮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指揮信息系統軟體及裝備等課程,使學員掌握指揮信息系統的原理、組成和架構等知識,具備指揮信息系統的運行、管理和維護等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指揮信息系統裝備運用、管理和訓練組織等能力。
  • 軍校分數線 | 陸軍步兵學院2017-2019年錄取分數線
    本科教育開設作戰指揮、指揮信息系統工程、裝甲車輛工程、武器系統與工程4個專業,涵蓋摩託化步兵分隊指揮、裝甲步兵分隊指揮、空中突擊步兵分隊指揮、輕型高機動步兵分隊指揮、山地步兵分隊指揮、警衛勤務分隊指揮、輕便炮兵分隊指揮、機械化步兵偵察分隊指揮等8個專業培養方向。
  • 美國陸軍成立新辦公室整合數據和傳感器
    Jumpeestudio /蓋蒂圖片社 美國陸軍的PEO情報,電子戰和傳感器部門最近成立了一個新的整合機構,以協調全軍的各種行動。 華盛頓消息:美國陸軍負責採購傳感器、電子戰系統、情報項目和網絡工具的辦公室最近成立了一個整合辦公室,旨在更好地調整整個陸軍、聯合部隊和商業行業的產品組合的各個要素。 當軍方希望以一種新概念將傳感器和信息與射擊者聯繫起來時,它被稱為聯合全域聯合指揮與控制,標準化數據和系統將至關重要。
  • 揭秘:世界各國數位化單兵系統研發進展及趨勢
    今年,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介紹了正在研製的新一代數位化單兵戰鬥系統,宣布將在未來18個月內完成集成;俄羅斯則表示,俄軍的第二代「戰士」單兵作戰系統在敘利亞的作戰行動中得到檢驗,採用「樂高」設計原理的第三代數位化單兵系統將於2017年底面世。    「鋼鐵俠」們正在為「出關」而加緊修煉。
  • 2019軍校招生簡章第六站:陸軍裝甲兵學院(附往年錄取線)
    主要學習政治理論、自然科學基礎理論、人文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基礎知識、軍事基礎理論和技能,以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程序設計、裝甲車輛指控通信系統、指揮控制原理、網絡技術、資料庫原理、指揮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指揮信息系統軟體及裝備等課程,使學員掌握指揮信息系統的原理、組成和架構等知識,具備指揮信息系統的運行、管理和維護等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指揮信息系統裝備運用、管理和訓練組織等能力。
  • 陸軍裝甲兵學院專家助力全軍裝備一體化聯合檢驗
    面對惡劣天氣,陸軍裝甲兵學院專家團隊從容調度,科學指揮,高標準重點完成對某旅戰場感知、指揮控制和信火一體打擊三種能力的一體化聯合檢驗。據了解,此次成果展示是全軍裝備作戰試驗和在役考核試點成果交流會唯一一場現地觀摩活動,陸軍裝甲兵學院專家團隊發揮了關鍵作用,填補了成建制、成體系裝備在役考核領域空白,為全軍全面開展裝備一體化聯合檢驗提供了基本經驗。
  • JoMesh現場應急指揮通信系統
    在軍事作戰中,指揮通信系統的構建,是為了提高軍事指揮能力。某司通過對部隊指揮控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發了JoMesh寬帶無線自組網通信系統。該系統實現了空天地一體化組網,可以為部隊提供多場景的通信方式,能夠有效利用通信系統數據開展應急預演和演習訓練。
  • 2017最詳細美國陸軍編制:總兵力46萬,八個集團軍,11個師
    第6集團軍(隸屬於南方戰區陸軍,司令少將)第7集團軍(隸屬於歐洲戰區陸軍,司令中將)第8集團軍(是駐韓美軍陸軍,隸屬於太平洋集團軍,司令中將)第9集團軍(非洲戰區陸軍,司令少將,但目前由準將副司令暫時代理指揮
  • 【黃埔一號】陸軍特種作戰學院 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種作戰學院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一、單位名稱及代碼1.招生單位名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種作戰學院三、招生對象及條件1.軍事碩士(軍事指揮)專業學位:具有大學本科學歷、3年以上部隊工作經驗(含本科畢業後任職培訓時間,截至2018年9月1日)的指揮參謀軍官。
  • 專家詳解現代防禦作戰中的戰術空降作戰特點
    在我們的觀點中,為了確定解決這些問題的潛在方法,很顯然要使用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方法論(為了考慮過程、現象中的辯證關係和變化發展)和系統分析的方法論。系統分析方法允許計算由部隊單位組成的複雜的作戰戰場系統的多種結構要素之間的數量眾多的聯繫。這種計算有助於確保空降作戰中的空運投送和作戰行動。戰術空降著陸(TacAL)是為人們所知的最常見的著陸部隊的使用方式,著陸部隊也就是聯合部隊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