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版權保護協會實現「擴容」 更名「上海市版權協會」

2021-01-08 上海政務

滬版權保護協會實現「擴容」 更名「上海市版權協會」

2013年1月24日

  東方網記者唐漪薇1月24日報導:上海版權保護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今天在滬召開。大會在總結工作的同時,完成了對協會章程的修改,今後,「上海版權保護協會」更名為「上海市版權協會」,胡大衛當選新一屆市版權協會會長。

  近年來,隨著版權新業態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版權單位要求加入業界交流平臺,上海版權保護協會在原有的50家團體會員的基礎上,新發展了70家團體會員,現有團體會員總數已達120家,涵蓋了新聞出版、新業態、服務機構、科研機構、影視等多個行業。此外,在保持協會原有組織結構的基礎上,繼續邀請36位在學術界、實務界有較高知名度的專業人士作為個人會員。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英磊、市新聞出版(版權)局局長方世忠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兩人向新當選的理事會成員表示祝賀,並希望新一屆理事會認真履行職責,與時俱進,立足上海,不斷創新,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保駕護航。

    (來源:東方網  選稿:項穎知)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版權保護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圓滿召開
    昨日,黑龍江省版權保護協會召開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 黑龍江省版權保護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會場   朱德寶在致辭中指出,黑龍江版權工作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服務創新型省份建設大局,持續加大版權保護力度
  • 籌備落實反盜版工作 湖北省版權保護協會召開反盜版工作座談會
    傳統媒體版權保護難侵權盜版防不勝防版權保護工作的落實關係到版權產業未來的發展,湖北省廣播電視臺版權媒資經營管理中心主任冷智宏表示:落實版權維護工作,加強版權合同管理,完善版權管理制度是我臺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但在新媒體平臺上對於內容產品的保護存在一些困難,特別是關於侵權、舉證、識別等問題更是尤為突出。
  • 網絡侵權嚴重 電影版權保護協會提出三種對策
    4月11日,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絡版權聯盟、美國電影協會聯合主辦的「保護電影網絡版權·共建正版運營秩序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的代表史文霞女士指出,網絡侵權盜版活動的日益泛濫,使電影製片方在多個領域得的應有收益受到損失,這種局面急需解決。
  • 福建省版權協會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
    本報訊 (記者張福財)8月20日,福建省版權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福州召開。19名會員代表參與主會場會議,71名會員在線上直播參會。  會議聽取了福建省版權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工作與財務收支情況,審議協會章程修訂草案,並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成員,福建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嚴桂忠當選新一任理事長。
  • 湖南省版權保護協會(反盜版聯盟)第四屆理事會成立 尹飛舟當選理事長
    12月29日上午,湖南省版權保護協會(反盜版聯盟)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長沙召開紅網時刻12月29日訊(記者 王詩穎 攝影 陳杰)12月29日上午,湖南省版權保護協會(反盜版聯盟)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在長沙順利召開。
  • 「區塊鏈+」如何助力版權保護
    盜版猖獗、取證困難,版權糾紛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受理的案件總數中佔到了七成以上。9月6日,北京版權保護中心、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首都版權協會共同舉辦版權鏈-天平鏈協同治理平臺發布會暨可信數字版權生態重點示範項目發布會。據悉,這是全國首個版權領域的行政司法協同治理機制。版權鏈-天平鏈協同治理機制是什麼?
  • 「2020演出+版權」上海市中級演出經紀人專題集訓班圓滿結束
    集訓班邀請到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張玲娜律師、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副總裁、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喻榮軍先生和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潘燕女士分別做專題報告,來自劇院、文廣傳媒、民營劇團等上海知名演藝行業機構的中級演出經紀人與專家展開了面對面的分享和交流。
  • 上海市臺商協會成立20周年 滬臺間合作交流活躍日甚
    人民網上海10月22日電(沈文敏、魏文秉)昨晚,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第21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成立20周年慶典晚會舉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沙海林、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等出席大會。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監事長張文潭以及各地友會會長等出席慶典晚會。
  • 中體產業集團與中國版權協會達成戰略合作 ——攜手致力於藝術體育...
    近日,中體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奧夢傳奇與中國版權協會藝術品保護工作委員會在京舉辦籤約發布會,就體育、文化、藝術領域的內容創新與跨界融合的版權保護工作達成重要戰略合作。中體產業集團辦公室副主任趙天宇、北京中奧夢傳奇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季、北京中奧夢傳奇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商務總監羅亦昭與中國版權協會秘書長孫悅、中國版權協會藝術品版權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秦博、中國版權協會理事、北京榮京盛世文化傳媒董事長劉珊珊均列席此次籤約儀式。
  • 版權得到保護 創新才能持續迸發
    正因為版權與佛山的產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天的專場分享活動特意邀請了深圳市版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彥、廣東活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朱豔青和廣東正帆律師事務所律師伍玉林圍繞版權保護主題進行分享。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當天,不少佛山家電、家具、家居、家紡、珠寶、服裝、塗料等產業界人士紛紛前來參加。
  • 書法家曾光明獨創合體字獲版權保護
    原標題:書法家曾光明獨創合體字獲版權保護   曾光明獨創合體字獲版權保護    日前,我省著名書法家曾光明書法作品《知足常樂》《吉祥如意》《賓至如歸》和《一生平安之福》等四個合體字,經福建省版權局受理登記獲版權保護。
  • 當法官遇上KTV,「唱」的是版權保護!
    當法官遇上KTV,「唱」的是版權保護!,促進KTV行業健康發展,我院民三庭負責人葉國棟應邀出席德清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組織的全縣文化旅遊企業安全培訓,副庭長沈妮就KTV行業發展中的版權保護問題為全縣歌舞娛樂場所授課,並通報了我縣涉KTV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的審理情況。
  • 2018,版權領域大事「琅琊榜」
    ,為加強版權保護提供了根本遵循。司法、版權界普遍認為,網際網路法院的接連成立,可以為權利人大大節約維權成本,真正實現便民、高效,無疑加大了對著作權的司法保護力度。值得注意的是,該劇版權輸出到90個國家和地區,不僅獲得約3億元人民幣的版權收益,還獲得了高達2.1億元廣告收益。   在我國版權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的今天,原創、優質影視作品頻頻出現,不僅受到國內觀眾的擁躉,也培養了不少國外粉絲對於中國影視劇的喜愛,更吸引了越來越多海外版權買家的注意,為我國影視節目開拓了海外版權市場,讓中國文化真正實現走出去、走進去。
  • 音樂版權的註冊維權,計算機軟體版權保護的對象
    通過版權註冊號碼,各個國家的音樂著作權協會將提供相應的版權代理保護,該作品在這些國家內被使用,當地音樂著作權協會將代理收取著作權費,並通過中國音著協將費用轉給著作權人。版權——計算機軟體版權保護的對象包括什麼計算機軟體版權保護的對象包括保護的主體和客體。軟體版權保護的主體,指的是依法對軟體享有權利的人,即享有版權的開發者或其他版權權利所有人。
  • 廣州荔灣:為企業提供版權保護培訓,為非遺作品提供版權服務
    廣州荔灣:為企業提供版權保護培訓,為非遺作品提供版權服務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荔宣  2020-12-11 12月11日,荔灣區舉辦企業智慧財產權公益講座
  • 關於遊戲版權保護,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提供了哪些新思路?
    2020年12月16日,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分論壇在廣州開辦,這是中國遊戲產業年會舉辦16年以來,首次設立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分論壇。論壇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遊戲工委秘書長唐賈軍指出,「由於以遊戲為中心所衍生出來的角色形象、背景音樂、遊戲直播等遊戲衍生品都是遊戲版權保護的新增長點,這種多種內容和服務形式融合併存的遊戲產業生態,讓遊戲版權的生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和難斷。」
  • 陝西省民政廳:擬撤銷省版權協會等57家社會組織
    聯繫電話:029-63917530擬撤銷社會組織名稱:1、陝西省版權協會2、陝西省成人教育學會3、陝西省高職高專教育學會4、陝西省蘭炭學會陝西省服務業職業技能鑑定所13、陝西東方技術學校14、陝西亨通勞動就業訓練中心15、西安印刷技師學院16、陝西三和技工學校17、陝西省留學人員聯誼會18、陝西省女檢察官協會
  • 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建成智庫,助力影視產業升級--上觀
    對連載漫畫《耐撕房東》的創作企業來說,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堪稱「娘家人」。他們想進行版權開發,中心免費分析各種開發的可能性,還將漫畫推介給了市演藝協會,進行舞臺劇開發。儘管去年12月17日才掛牌成立,但這樣的牽線搭橋已是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過去一年的日常。
  • 上海城市保潔同業聯誼會與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合作交流會圓滿...
    上海城市保潔同業聯誼會與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合作交流會圓滿成功    2018年3月5日下午,上海城市保潔同業聯誼會與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在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公司展開合作交流會議,就雙方合作事宜進行深入探討。
  • 滬臺室內環境淨化行業協會開展職業培訓與產業交流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郭劍烽)6月3至7日,上海市室內環境淨化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培養基地管委會主任王芳、培養基地《室內環境空氣治理》專項職業能力項目負責人施建華、培養基地資深專家馮勁梅教授一行赴臺灣淡江大學臺北校區,對中國臺灣地區25家相關機構及企業共35人開展了為期5天的培訓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