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學生日記:給媽媽捶背講故事她卻一直在看手機

2020-12-25 新華教育

  二年級孩子的日記:讓人傷心的三八節。

  如果不是一篇日記,林女士一定會認為自己是最疼兒子的人,但沒想到,平日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竟被自己的一個「壞習慣」全毀了。

  在這篇短短300字的日記裡,兒子想要給媽媽過一個特別的三八節,可是,「我給媽媽講故事,她一直在看手機;我給她捶背,可媽媽還是看著手機……」並形容這是一個「讓人傷心的三八節」。

  兒童心理學家說,不要小看玩手機這種行為,它對孩子的隱形傷害,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大得多。好吧,哪怕為了孩子,讓我們暫時放下手機吧。

  婦女節兒子要為老媽貼心服務

  卻被大人的一個舉動傷了心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在今天,我要感謝媽媽每天的辛苦勞動,為她做點事。首先,我給媽媽講故事,不過媽媽好像不喜歡我講的故事,一直在看手機。這讓我的心情大打折扣。我想,也許我的祝福更讓媽媽喜歡。於是,我對媽媽說了祝福,可媽媽依然看著手機,我更加傷心了。我想,這個辦法也不行,我來給她捶背吧。我賣力地給媽媽捶背,可媽媽還是看著手機,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更傷心了……」

  這篇日記出自台州黃巖區某小學二年級學生小俊之手,寫作時間是3月8日,這篇300字左右的日記裡還用了不少拼音字母代替,但一個孩子受到傷害時無辜情緒躍然紙上。

  之前媽媽一直在看手機,小俊雖然很傷心,不過還是打算繼續為媽媽服務。他又端來一盆熱水,幫媽媽洗腳,一直希望得到媽媽稱讚的小俊,最後卻被媽媽嫌捏得不夠重……

  「我呆呆地看著她走出房間,她出門前還沒忘說一聲『快寫日記』。我的傷心的三八節,就是這麼過的。」孩子在日記的最後說。

  對兒子吐槽媽媽覺得汗顏

  以後要少玩手機多陪陪孩子

  最先看到這篇作文的,是小俊的班主任王老師。「孩子的觀察力讓人驚訝,沒想到在他們的世界裡,大人愛玩手機也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故。」王老師說,「孩子的世界最單純,寫出來的內容也最真實,這也反映出這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值得關注。」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聯繫到小俊的媽媽林女士。對於這篇日記,林女士表示自己挺汗顏的,因為自己平時確實挺愛玩手機。

  「我和我丈夫平時工作挺忙的,但是對於孩子的照顧和教育從來沒有鬆懈過。不過除了工作和孩子,我們其他時間確實經常看手機,手機上的資訊太豐富了,經常拿起來就很難放下。」林女士表示,自己完全沒想到這個不良習慣會給孩子帶來那麼大的影響,現在想起來,自己確實是給滿懷熱情的兒子潑了冷水。

  那麼現在,受傷的小俊是否已經心傷癒合了呢?

  「其實並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的,兒子後來告訴我,他這篇日記只是吐槽一下,當時確實有點不開心,不過小俊說他在日記裡吐槽完了,覺得心情很好,拿日記給我和丈夫看的時候,他躲在一邊哈哈哈大笑,因為他覺得他寫這個日記完全就是來羞辱我們一下的。」

  一家人笑過以後,林女士也開始反省,她覺得兒子反映的情況確實如此,自己和丈夫平時確實是「低頭族」,時不時看手機玩手機,這給兒子起了很不好的示範作用。「我和他爸爸也約定,以後互相監督,少玩會兒手機,多陪陪孩子。」

  專家說,不要小看玩手機

  它帶給孩子的傷害超出你想像

  昨天,記者採訪了小俊所在學校的阮校長,他說,類似的事在學生們的作文中經常會看到。阮校長說,父母經常玩手機或平板電腦,孩子肯定也會有樣學樣。近幾年,學校的小學生近視率明顯上升,就與老玩電子產品脫不了關係。現在,阮校長已經向全校老師下了禁令:禁止老師在學生面前用手機,連接電話收簡訊都不行。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浙江省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負責人鍾月紅說,當孩子與大人互動時,父母卻只顧玩手機,孩子就會覺得被忽略,甚至認為在父母眼中,自己還沒有手機重要。為了彌補這種傷害,孩子可能以哭鬧、亂砸東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機、打遊戲等方式來自娛自樂。

  鍾月紅認為,父母在陪伴孩子時玩手機是一種「冷暴力」,是對孩子情感上的冷漠。在家庭教育中,長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產生孤僻性格,不願和別人交流溝通,心理不能健康地發展;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很冷漠,對他人漠不關心,甚至有可能成為冷暴力這個「接力棒」的傳遞者,他們將來在處理自己的家庭問題時,也可能出現類似的障礙。

  因此,專家建議,在陪伴孩子時,家長要多樹立正面的形象,多給他們應有的溫暖,「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遠比吃好穿暖更重要。」

  相關報導

  別把不尊重當成對孩子的教育

  以下這些言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語言上的不尊重

  你真笨,笨死你了,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你幹什麼吃的;考這麼點分,還有臉回來,死了算了;你就不會和人家某某比一比啊,你看看人家多懂事,你再看看你那熊樣;少廢話,快點給我寫作業,要不然,看我怎麼收拾你;作業寫不完,你就別想吃飯,別想睡覺;還想出去玩,做夢吧,背不下來英語單詞,你就死了這條心吧等等。

  很多父母意識不到在對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無形之中就已經傷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可是,家長自身卻不這麼認為,反而把這種挖苦、指責、比較、命令、諷刺當作了是在教育孩子,通過說這些話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從而起到教育的效果。

  ■行為上的不尊重

  打孩子,就好比家長施予孩子愛一樣,被認為是正常的事,特別是在錯誤的傳統觀念影響下,很多父母把打孩子當作了天經地義,當作是家長的權利。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這些看似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今天來看實則是可悲至極,這種錯誤的方式,不僅僅傷害了孩子的身體,給孩子身體上帶來傷痛,更重要的是傷害了孩子的心理,讓孩子在心靈上留下陰影、留下創傷,身體上的傷疤,經過一段時間會融合,但是,心理上的傷痛時間越久傷害也會越大,孩子會慢慢的把這份傷痛轉化成一種恨,從而影響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物質上的不尊重

  孩子餓了就吃飯,這是一個人的生理本能。可是,現在有多少家長為了孩子的吃飯而焦頭爛額,有多少孩子為了吃飯而遭受父母的不尊重。生怕孩子吃不飽,就非要讓孩子再吃點,不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想吃什麼就一定要讓孩子吃個夠,從來不按照飲食規律,不管營養均不均衡,所以,很多孩子養成了偏食,愛吃肉、不吃蔬菜的不良習慣。

  ■精神上的不尊重

  這是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大、最深遠的。這種不尊重體現在家長的「包辦代替」上,其實,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限制,對孩子行為的束縛,對孩子思想的禁錮。不準做這,不能幹那,一切都要服從於家長的安排,從上輔導班到選擇興趣班,從上學到報志願,從找工作到選對象,如果不聽從安排,就會被定性為「大逆不道」。(通訊員 梁煊 記者 陳棟)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日記:給媽媽捶背講故事 她卻一直在看手機
    原標題: 二年級學生日記:給媽媽捶背講故事她卻一直在看手機  在這篇短短300字的日記裡,兒子想要給媽媽過一個特別的三八節,可是,「我給媽媽講故事,她一直在看手機;我給她捶背,可媽媽還是看著手機……」並形容這是一個「讓人傷心的三八節」。  兒童心理學家說,不要小看玩手機這種行為,它對孩子的隱形傷害,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大得多。好吧,哪怕為了孩子,讓我們暫時放下手機吧。
  • 小學生日記:給媽媽捶背時她一直看手機我很傷心
    首先,我給媽媽講故事,不過媽媽好像不喜歡我講的故事,一直在看手機。這讓我的心情大打折扣。我想,也許我的祝福更讓媽媽喜歡。於是,我對媽媽說了祝福,可媽媽依然看著手機,我更加傷心了。我想,這個辦法也不行,我來給她捶背吧。我賣力地給媽媽捶背,可媽媽還是看著手機,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更傷心了……」  昨天,趙女士帶著兒子寫的這篇日記,找到了記者。
  • 擔心家長看隱私學生英語寫日記
    晨報訊錢敏是2002年上初中二年級時開始用英語寫日記的。之所以用英語寫日記是因為媽媽在這之前,經常偷看她的日記。錢敏說,以前用中文寫日記的時候,媽媽經常偷看,只要自己做錯事受批評時,媽媽就會提及日記中所記載的隱私來揭短,甚至還給親戚朋友宣講,這對她來說傷害很大。因為她知道媽媽不懂英語,於是她上初中二年級後,便開始用英語寫日記。
  • 小學生二年級學生優秀日記範例
    小學二年級優秀日記範例分發日記本今天下午第二節課
  • 二年級小學生楊梁多的日記
    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吃完飯,到睡覺的時候,爸爸給我讀小屁孩日記。小屁孩真有趣,我聽的哈哈大笑。第二天我有空了就自己看。爸爸給我買了五本小屁孩日記,有一年級屁事多、二年級趣事多、三年級怪事多等小屁孩日記。要過元旦了,考完試,我會到你那裡看你和小阿米寶寶的。此致敬禮。
  • 二年級學生寫的日記,字跡堪比印刷體,家長感嘆:別人家的孩子
    作為一線教師,我發現字寫得越漂亮的學生,一般情況下悟性越高,學習成績也越好。接下去我們來看看看一位二年級學生寫的日記,他的字跡堪比印刷體。作為一線老師,我看了這位小朋友所寫的字之後再看自己學生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忍不住留下一聲嘆息:為何人家二年級的學生,字可以寫得這麼漂亮,而自己所在班級的學生咋就差那麼多?
  • 二年級男生「相思日記」萌翻網友 女孩家長:放假時一定回來
    浙江在線09月10日訊台州路橋一個二年級小男生,同桌轉學去了上海,他把所有的思念寫進了日記。  看完這篇最用情的日記,或許當年的點滴記憶,都能讓你回想起來。  「我沒錢去上海,只好在路橋等你」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我是二年級的學生了,在學校,有一件傷心事。我的一個好同學轉學了,我非常傷心,因為她每天跟我玩,跟我聊天,我們約定好長大結婚的。她轉學了,把我丟下,一個人孤零零的,日子沒法過了。我一想到這裡,我眼淚都流下來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姐姐聊這事,媽媽說:『你可以再去找別的女人啊』。
  • 望江四小優秀學生風採展(二年級)
    是一個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他從一年級開始每晚完成家庭作業後,堅持寫一篇日記、半個小時課外書、背誦古詩一首。他從小喜歡看各種課外書,愛動腦筋,喜歡問問題。在學習方面,自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認真預習,課上積極發言,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學習成績突出,各門功課成績位居在全級前列。
  • 【丹鳳一小】二年級「美德少年」評選網上投票開始啦!
    她對人守信,不弄虛作假,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無論對同學還是家人都能做到言行一致,是一個講文明、講誠信的小學生。在家裡經常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媽媽帶弟弟玩,處處關愛弟弟,不用媽媽操心。她使家裡充滿了歡樂。
  • 初一學生寫日記吐槽父母:陪伴就是守著我做作業,自己玩手機?
    「別好意思說我愛玩手機,我玩手機的總時間還不及你們一天。」重慶南開(融僑)中學初一學生小李在上周末的日記中狠狠地把父母「批評」了一番,「說是要陪伴孩子,卻只會在旁邊玩手機」。3月12日,當語文教師鞠紅豔將這篇日記發到家長群裡,家長們不僅紛紛為孩子的「批評」點讚,更引發了他們的集體反思。
  • 二年級小學生滿分作文,想像力非常豐富,可以當成童話故事看
    例如在《寫給春天的詩》中,她就用「當粉紅的桃花開滿我的夢,我的眼睛,無論是睜開還是睡去,你的芳香就彩霞般鋪滿我所有的張望」為引,展開了她的想像。 其實每一個人,不管大與小,都會有對美好的想像。只是有些時候,他們的思維想像能力,可能並沒有被激發出來。但是有些老師,則非常擅於引導學生對美好的事物展開思維想像,所以她教出來的學生,在這一方面做得就非常好了。
  • 小學二年級串詞講故事怎麼教
    小學二年級的講故事課,是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好教程,使用得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學生最喜歡的內容之一。小學二年級的《小馬過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但對於學生來說,要想複述講好這個故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課程編者設計了12個詞,要求學生把這些詞用上,形成一個故事。
  • 小學生作文埋怨父親:你是手機的爸爸…看完很多人沉默了!
    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近日,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七小學一名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在當地許多人的朋友圈熱傳,不少老師和家長看了後直呼「臉紅」「慚愧」。學生小榮寫了這樣一篇作文:「爸爸,我一直想對你說:和我玩一會。每當我看到別人的爸爸帶他們出去玩的時候,我是多麼的羨慕。我就只會看見你玩手機,玩手機。你就只會玩手機,你已經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據了解,小榮今年10歲,成績在班裡算中等,他家有兩間不大的簡易瓦房,一間是爸爸媽媽住,另一間則是他和哥哥姐姐住。
  • 寧波美女老師寫了6本小說 人物原型就是她的學生
    這位老師叫陳肖敏,筆名肖米,她利用閒暇時間創作的連載小說《熊本快樂成長日記》,在3月底正式出版發行,4月中下旬將在全國上架。 小說親切與幽默的文風讓故事格外扣人心弦,孩子們愛不釋手。有意思的是,這套小說裡的主角「熊本」原型就是該校五年級的一名男孩子,許多故事靈感也是來自校園。
  • 寧波「仙女老師」兩年寫了6本小說,人物原型就是她的學生
    這位老師叫陳肖敏,筆名肖米,她利用閒暇時間創作的連載小說《熊本快樂成長日記》,在3月底正式出版發行,4月中下旬將在全國上架。 小說親切與幽默的文風讓故事格外扣人心弦,孩子們愛不釋手。有意思的是,這套小說裡的主角「熊本」原型就是該校五年級的一名男孩子,許多故事靈感也是來自校園。
  • 爸爸痴迷手機遊戲 小學生寫日記讓爸爸放下手機
    「一回家,爸爸就拿著手機趴在沙發上打遊戲……手機像一個詛咒,把爸爸變了個樣子……爸爸您就放下手機,陪我一起玩嘛!」4月23日,看著正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所寫日記《我的爸爸》,四川內江市威遠縣城區的李俊內心十分震撼,滿是愧疚。
  • 小學生二年級學生日記範例
    學二年級寫景作文:春春姑娘正在自己溫暖的房子裡「冬眠」著,突然,被一陣風吹到了千裡之外的雲朵上,又被雨水吹打到了樹上,最後又被人們的一句
  • 小學一、二年級寫日記的格式和技巧+暑假日記30篇
    ,記下自己心裡的真實想法和所作的事情,當他的語言豐富了以後,就會把日記寫得很生動的,關鍵是一定要引導孩子多看課外書。堅持寫觀察日記,可以使學生了解生活,了解社會,積累素材,豐富寫作內容;可以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寫作興趣。二、寫剪貼日記。
  • 三年級日記大全
    三年級日記大全(3):   媽媽似乎生病了   清早,我醒來,發現我的媽媽還在床上睡著,我並不是想叫她,因為她看上去身體不舒服,所以我小小聲的問:媽媽,你不舒服嗎,媽媽說不是   我沒辦法,就陪媽媽睡幾分鐘,之後,又寫了寫鋼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