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關注的白湘菱終於落下帷幕,選擇香港大學,專業金融專業,也算給了關心此事的人一個交代。不管吃瓜群眾如何評論,最終決定權都在白湘菱手裡。我之所以關注,因為河北明年也是新高考招生。
01、事件經過
江蘇高考語數外總分480分,其他兩門科目以選測等級的方式進行。江蘇淮安白湘菱同學以430分的高分獲得江蘇省文科第一名。但是因為選秀歷史課B+而無緣清北,網上呼籲名校破格錄取。
清北則回應,必須嚴格按照招生規則進行。招生規則規定,進入清北的考生學業水平測試兩科目最低要求為 A+、A。
不僅僅是清北,而且一些985/211名校也無法錄取。而香港大學採用獨立招生方式錄取白同學,還拿出百萬獎學金,學的還是金融。對於這個家庭來說也算解了上大學費用問題,算是雙方共贏。
其實事情很簡單,就是一個文科狀元,但是因為一個B+所以稱為熱點,如果是A,估計也在網上熱不起來。
02、清北照章辦事
對於清北,不少人認為應該破格錄取,因為一個B+就好似浪費了一個好人才。在往年高考中,很多人出現過不是雙A情況,19年南京立刻高分蔡壯,考出了429分高分,然而化學僅為B+。中國科學院對兩門選測科目學業水平測試等級物理最低要求為A,另一科目最低要求為B。
蔡壯的選測等級要求符合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招生政策,高考分數也毋庸置疑達到投檔線,最終,蔡壯被中國科學院大學錄取。
在國人心中,法律不外乎人情。在處理事情時候,先找有沒有熟人,沒有就講道理,最後再講法。情理法這種默認的處理方式似乎成為國人的潛規則,帶來的弊端是翟天臨的不懂知網,高考替考等違規事件。
規則在前,只能依照規則辦事,否則一旦白同學可以進去,那李同學、張同學依然可以進去。規則則成為笑話,有法可依卻又有法不依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
清北代表的是高考制度的公平性,那是對幾千萬考生的負責,而非針對某一個個別事件。國家的公平招生制度不能看心情,要做到制度在前,道理在後,才能夠真正給其他高校做好帶頭作用。
其他985/211名校也是如此,深知高考公平是國家底線,無論是誰,無論考多少分數,是什麼級別狀元都要按照規則來。每年清北總有少部分學生被勸退,也是依照校規執行,這就是公平。
03、香港大學
白同學選擇港大而且是金融系,也無疑是一個抄底妙招。現在香港正在風口浪尖上,《國安法》出臺,中美未來十年的對抗等。中國不可能放棄國際市場,美國華爾街也不會完全放棄中國市場,香港的中介優勢會變得更強。
假如川普連任,在美的中國資本被趕出去,香港因為國安法變得穩定,這些企業勢必選擇香港。加上中國對香港的愛國教育,金融機構擁有更大話語權,以後求職擁有大陸求學經歷,總比一些其他人折騰要有優勢,所以在香港讀金融,只要不折騰基本一個好的就業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從港大來說,也需要一些行為來表明自己立場。二十年前的高考生,都以進入港大為目標,高工資高生活水平。那時港大是不會理會一個被清北拒絕的學生,何況還要自掏百萬。但是在13年,遼寧文科狀元劉丁寧被港大全額獎學金錄取後,一個月後選擇退學重新進入北大中文系,引發了人們熱議,再加上這兩年香港大學學生事件。香港大學需要一些熱點刷一波存在感。
對於港系學校來說,在招生方面確實多了一些靈活性,比如對已經被國外大學錄取的博士生出臺「快速申請通道 」,對內地學生高額獎金,對一些特殊學生特殊錄取等。港大打破常規錄取人才還是需要國內高校學習,在這方面,原先自招、奧賽金牌等都發揮了自己優勢。而現在「強基計劃」也為更多優秀人才進入高校起到了促進作用。
說這些只是補充一些對港系大學的了解,從這個文科第一新聞和港大往年搶奪生源,就知道兩者會達到雙贏局面。
04、遵從個人意願
對於清華來說不錄取是照章辦事;浙大山大不錄取,是照章辦事;南開讓她自選專業也是照章辦事,即便最後去港大,也是按章辦事。白同學去了港大百萬獎金,學的金融,這也是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
按照現在輿論,到了港大也肯定又有資源傾斜,畢業之後,在香港就業或者去北上廣都同樣有高薪,都是班上釘釘的精英了。說實話,這種機會和港大的疊加未必就比清華經管和北大光華弱多少。
選擇哪個學校是白同學自己的選擇也是個人的權利,就像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一樣,都是個人的自由,即便白同學說不上學了,出去打工也是個人的選擇,與其他人無關。
父母可以幫助白同學選擇,白同學可以自己選擇,和別人無關,其他人也不能干涉。作為吃瓜群眾,我們只要摸摸哦看著就好了,理解並支持她的選擇,至於評頭論足非要上升到國家情懷,那就有點過了。畢竟你不了解情況也不知道白同學的考慮,所以不應該對自由選擇的結果評頭論足。
05、對現在考生建議
首先要感謝高考公平,讓你只要通過努力就能獲得一個上升的機會,不要看翟天臨或者高考頂替時事件,隨著高考制度完善,這種空子越來越少。你只需要提高分數就可以。
再次要尊重高考,白同學的歷史B+被放大罷了。江蘇制度可能不受歡迎,但是一項嚴肅的制度,幾十年來,送走了幾百萬考生,因為等級科目考不上好學校的不在少數,也不是什麼大新聞,所以對高考心存敬畏之心,才不會有啥壞主意。
最後要好好學習,對未來的夢想轉化為今天踏踏實實的行動,只要努力,總會有心儀的大學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