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首美妙的「江南組歌」,感受極致的「江南」之美!

2020-12-20 我的臥虎灣

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

江南,煙雨朦朧、水韻悠悠,是令無數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自古以來,江南便是文人墨客的青睞之地,催生出無數流傳千年的經典作品。提及江南,人們總會想到如詩如畫的水鄉、青磚綠瓦的小鎮、吳儂軟語的女子……而從今往後,還要添一樣,那便是——美妙動聽的「江南組歌」

1位詞作家、12位作曲家、22位歌唱家/歌手,歷經十餘年打造,終成34首「江南組歌」!這「1位詞作家「,指的是著名詞作家趙安華。多年來,他與譚振強劉亦敏陳偉姜興龍等12位作曲家聯手,打磨出了今天分享的這組聲樂套曲,總計34首。

這些作品,將江南的人文風景、江南人的生活狀態、生活習俗和江南人的情懷等化為動聽的旋律,淋漓盡致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江南人」,安華老師與江南自然有著道不盡的緣分,就連筆名用的也是「江南詞作」

他與張也、廖昌永、呂薇、雷佳、劉和剛、王麗達、湯非、王莉、柏文等著名歌唱家/歌手均有過合作,寫下了聽香我伴梅花報春來》《我們的美好時代》《父母您在家就在》《傳家寶》《幸福讚歌》《春雨江南》《夢憶江南》《狼圖騰》《江南聽雨》《不知秋思落誰家等廣受歡迎的佳作。

資料圖:詞作家趙安華

趙安華表示,江南是一闕寫不完的歌,自己有責任為人們介紹江南、介紹家鄉,讓更多的人享受這裡的文化,這裡的萬種風情!正因為他的這一份深情,眾星雲集、娓娓動聽的「江南組歌」得以誕生

「江南組歌」的雛形其實早在2005年便已成形,而後十餘年的光陰,趙安華不斷從歷史典故中,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汲取靈感。小到微風細雨、小橋流水;大到鄉愁別緒、歲月變遷,他將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化作曼妙的詩篇詞篇,織成動人的歌曲樂曲,將一個充滿了無盡魅力的秀美江南分享給人們。

在「江南組歌」的34首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民歌君其實已為大家分享過,如《雨中》《夢憶江南》《春雨江南》《十裡槳聲》等等。今天,民歌君將完整的「江南組歌」以及安華老師對每首作品的解析感悟作一個完整的呈現和分享。讓我們一同走近「江南」,聆聽「江南」,品味「江南」!

《我的江南我的詩》

1

江南是什麼?有人說她是一幅水墨畫,也有人說她是美的畫廊……總之各種各樣的溢美之詞,無窮盡地用在描寫江南的春夏秋冬,人文風情,春雨、夏荷、秋意、冬景、風柔、花海、雪漫、月色,那個美卻是人間非人間!

而我作為一個江南人,對這些已習以為常,在其中品味她淡淡的濃,離開了回味無窮!打開我兒時的記憶,有數不盡與她交融共生的快意,留在我心中的是那不朽歲月!歲月靜好,處處都是剛剛好的韻味兒,處處都是詩都是歌!

《我的江南我的詩》

(譚振強作曲、鄔雅琴演唱)

陽春三月多情意

煙雨江南最美時

碧綠山水菜花黃

韻味古鎮添新枝

小橋流水在人家

輕舟柔風細私語

白牆黑瓦纏青藤

船頭妹妹又相思

我的江南我的詩

水的鄉村水的城市

一步一景一幅畫

一人一品讓人迷

我的江南我的詩

心的回歸心的棲息

一事一物總相宜

一生一世愛這裡

《江南味道》

2

江南究竟是什麼味道?這是很多人想弄明白的事,有人說是美食和美人的甜味,也有人說是師爺和秀才的酸味……這些都對,但我認為有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三個字一一醇、正、好,淡淡的濃!物不在大,恰到好處;話不在多,合情合理……典雅、純正、精緻,嬌而不驕、媚而不俗、嗲而不膩、親而不過,總是讓你覺得剛剛好,讓人舒服!

這是文化的積澱,這是歲月的洗滌,幾千年來江南歷來商貿活躍、文化發達、耕讀傳家、世代秉持。自古江南多才情,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韻味!

《江南味道》

(劉亦敏作曲、朱妍演唱)

油鹽醬醋只不過是個佐料

麻辣酸甜各有各的絕招

天下技藝欣賞過不少

唯有江南味道總也忘不掉

天地風物造化了山水人文

南北東西哪裡沒有奇妙

風情萬種誰在領風騷

只覺江南味道才叫純正好

細雨綿綿甜絲絲

小鮮小酒又小橋

眼前幅幅水墨畫

還有撥動心弦的曲和調

水波靜靜情悠悠

小家碧玉也不嬌

溫婉柔順風雅美

總是韻味無窮迷人倒

《江南小街》

3

江南的小街不比北方的街道,它確實很小,其實就是有些文學作品裡描述的雨巷,小得甚至只能兩人並肩而走,但江南小街卻很有味道,從建築到店鋪,風情萬種。

兒時記憶裡的東西是深刻的,每當我走在北方的大街上,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家鄉的一條條小街,想起那裡曾經我知道的故事。

《江南小街》

(劉亦敏作曲、朱妍演唱)

那天陽光真明媚

映著你臉上含羞的紅雲

我們相約千裡之外的小街

人群中我一眼就認出了你

江南的景啊江南的韻

江南的小街遇知音

留下的情 留下的意

帶走了你給我的心

那晚月亮分外明

我們從喧鬧走到了寧靜

數著星星聽著心跳的聲音

尋找小街上散落的腳印

走過了秋啊走過了春

走不出相思那扇門

眼前的你 夢裡的你

為我獨守在小橋邊

《江南故事》

4

關於江南味道的故事,還要回到童年時光的那段往事。家鄉有條小河,在水鄉沒有一點名氣,這條小河邊住著30戶人家,由於40年前家鄉的農村也很窮,所以這條人工挖出的河,人們就叫她望盛河,顧名思義,就是家鄉人盼望興盛的意思!可自從有了這條小河,真的有了神奇,村上的30多戶人家本沒有一個大學生,之後卻是每家的孩子都有上大學的了,有的人家還出了幾個大學生。因此,在我上大學時寫了一篇《望盛河畔喜與憂》,參與了當時人民日報的大學生寒假徵文,沒想到的是這篇文章還獲得了一等獎!

參加工作30多年了,家鄉的這條小河,尤其是河邊人家耕讀傳家的故事一直是我的魂牽夢繞。好水好風景,註定不能缺少好人,有人就會有故事,當然人們的愛情故事最好聽。今天講的故事是發生在小河邊雨巷裡的一段情景,有幾分浪漫,幾分執著,還有幾分無奈……

《江南故事》

(陳偉作曲、朱妍演唱)

那一條雨巷深深

誰在羞紅的臉上留下吻

那一岸垂柳依依

誰在輕輕相擁難捨難分

那一曲絲竹綿綿

誰在花叢中如此的迷人

那一夜月色朦朧

誰在西子湖畔輕盈轉身

窗外已是雨紛紛

你問我化蝶分飛是否還有緣分

其實你那淡淡憂傷的眼神

早已烙在我心的底層

江南故事俏佳人

你說過心甘情願今生只為我等

如今你用春江花月夜的琴聲

卻去敲開他人的心門

《江南美女》

5

北方女孩高大、爽直,川渝湘贛女孩潑辣、痛快,西北婆姨內斂、羞答……而江南女子則溫婉、雅致。說江南不能不說江南美女,這也是江南的一道風景,且這是一道鮮活靈動的風景!

她們是笑靨裡藏著嬌美,眉宇間透出靈氣,指尖下流淌溫婉,隨意中盡顯雅致,清淚幾滴更嫵媚,濃妝淡抹總相宜……作家筆下和常人心中的江南女子總是唯美多情,溫順乖巧的,看完我筆下的《江南美女》,一定會讓你有馬上去江南的衝動……

《江南美女》

(陳偉作曲、張燕演唱)

一把油紙折傘

一身蘭布花衣

笑靨裡藏著嬌美

眉宇間透出靈氣

窈窕淑女 留下多少相思

君子好逑 又見到浣紗西施

一口吳儂軟語

一首輕柔小曲

指尖下流淌溫婉

隨意中盡顯雅致

紅藕香殘 誰在輕解羅衣

月滿西樓 又想起小家碧玉

自古蘇杭天堂媲

地靈人傑多情意

花紅柳綠雨絲絲

小橋流水讓人迷

由來江南多美女

濃妝淡抹總相宜

清淚幾滴更嫵媚

柔情似水誰不醉

《江南柔情》

6

江南的風土人情造就了江南人的性格,和風細雨、天然景觀就會生成輕聲細語的習慣,曲水流觴養育了人們溫婉雅致的氣質,雨和水滋潤了萬物包括影響著人的性格,說江南唱江南缺少了柔情,怎麼能夠表達出江南的特色?柔情似水、以柔克剛、溫柔可愛、善解人意,這讓這裡多了幾分姿色和魅力!

在這追名逐利的時代,江南的柔情是一把利器,她能讓人多些寬容少些計較,多些耐心少些抱怨,多些享受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苦痛!不信你把心放鬆下來,體驗江南人的似水柔情。

《江南柔情》

(陳偉作曲、朱妍演唱)

油菜花開滿地黃

細雨綿綿飄灑灑

雨巷裡牽手走出對對雙雙

花紙傘下總有說不盡的情話

油菜花開又凋落

細雨又在飄灑灑

雨巷裡留下了孤獨惆悵

花紙傘下如今只有一個她

江南人相思不說話

只看著窗外小雨淅瀝瀝下

雨水在風中感化了淚水

痴情也只是為的他

江南人柔情名天下

彈一曲心靈之韻盡顯婉約

寧願自己默默吞下那苦水

今生也永不會負他

《江南思韻》

7

說江南,不能不說江南的韻味。許多人這樣嘆曰,江南之韻聽不夠賞不夠。江南人說話像歌唱,歌唱如交心,那語調、那節奏,都走在絲竹的旋律上,字字句句沁人心脾,滲入骨髓。

崑曲、越調、錫劇、滬劇、揚劇、淮劇、評彈……琵琶、古箏、二胡、笛子……演奏出的江南之韻,總是那麼悅耳、那麼醉人,纏纏綿綿、絲絲入扣、古韻悠悠、新潮款款,總是那麼溫溫婉婉、柔情似水,一曲小曲唱完,餘音繞梁,會讓人心即刻安靜下來,忘記那凡塵的世俗、現實的躁動與浮華。江南之韻能洗腦洗心洗肺,安神怡情養性,尤其是在你迷茫的時候,會讓你眼前清朗明亮。

《江南思韻》

(劉亦敏作曲、鄔雅琴演唱)

夢裡常見煙雨樓

絲絲綿綿細如綢

古琴弦上說相思

婉約聲聲情悠悠

心中總有琵琶奏

清清淡淡濃似酒

評彈一曲別離愁

吳儂軟語輕柔柔

窗外雨燕成雙飛

柳綠桃紅水清柔

庭院門前草青青

江南之韻品不夠

漁歌江上映明月

山近路遠泛輕舟

風雨橋下燈搖曳

江南思韻怎能休

《江南聽雨》

8

人們所說的江南雨有煙雨、細雨。煙雨像霧一樣,細雨也就是說的毛毛雨,非常細密。江南的雨是有靈性的,小時候,媽媽告訴我,雨也會說話,它似情人的絮語、媽媽的呢喃、主人好客挽留的勸言。

江南人留客不說話,只有那小雨淅淅瀝瀝下,她總是在輕輕地敘說,溫柔得可人……她需要用心去聽,用耳去聞,只有靜靜的躺在床上,臥在枕邊,側在窗前慢慢回味,才能讀懂每一個雨滴奏出的心弦……後來每逢下雨的晚上我就把心靜下來,聽窗外的雨,於是我就聽到了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留在我心裡好久了,寫出來覺得還是蠻美的。那個美,那個享受只在江南有!

《江南聽雨》

(譚振強作曲、柏文演唱)

雨點點 風柔柔

一場春雨綠心頭

意綿綿 情悠悠

兩小無猜心相守

蘆笛伴著琵琶奏

長夜無寐人無憂

夢中聽雨憶江南

你的笑臉仍依舊

風兒輕輕 輕輕的吹過

我想握住你那纖細的手

雨飄飄 風蕭蕭

一簾幽夢寄鄉愁

天長長 夜茫茫

兩心相約各自走

小樓空空在守候

心中的思念何時休

枕上聽雨憶江南

我的心事裝滿心頭

小雨淅淅瀝瀝地下

悄悄的話兒說也說不夠

《水弄堂》

9

北京人稱胡同,而江南人叫弄堂,因為江南多雨,所以叫水弄堂、亦稱雨巷。水弄堂裡故事多得說不完,它演繹了地道的江南風情。

小時侯住在鄉下,但每逢周末就和父母商量去小鎮上逛一趟,因為我酷愛家鄉水弄堂裡的味道,那裡夾著糖果、老酒、焦炭、魚腥、蔥姜……真是五味雜陳,特別是弄堂的市井景象更有味道,在別人看來這裡可能沒什麼美,而我卻每每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水弄堂》

(劉亦敏作曲、彥容演唱)

細雨輕柔柔

河水清悠悠

一曲相思無人愁

從冬唱到秋

小橋依兩岸

人家盡枕河

鄰家妹妹坐船頭

為誰在等候

石板橋上走

水巷深幽幽

獨享矮腳樓

美酒品不夠

江南水弄堂

風景這邊秀

運河絕版地

情韻好淳厚

《江南稻花香》

10

江南多水,適宜種水稻,水稻習性溫柔,長成一片,微風一吹,綠波蕩漾,好生一派氣象。水稻抽穗後,開著小小的白花,散發淡淡的清香,好不醉人!兒時的我,喜歡在翻滾的稻浪裡嬉戲。後來高中畢業,父親讓我務農一年,那時大隊裡把我當培養的人才,讓我跟老師傅學做農技員,搞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要配種,配種就是當正午時,用繩子拉公稻,公稻上的花粉飄落到母稻花上,這個過程也叫為母稻授粉。母稻只有授粉才能結出果實,不然就是空殼,產量取決於授粉程度。這個記憶,這個技術活,我永生難忘。幾十年過去了,每當秋風颳起的時候,我就想起這段記憶,想起那稻花的香氣!

《江南稻花香》

(譚振強作曲、麼健演唱)

秋風敲門窗

喚我添衣裳

抬頭望故鄉

又聞稻花香

童年好記憶

水牛的背上

蛙聲陣陣起

七裡水汪汪

江南稻花香

沁人又芬芳

再美的好景象

不如你牽腸

家在田園上

小河靜靜淌

門前的荷塘

來不及欣賞

星星喊月亮

四季耕種忙

一字排成行

最美是插秧

江南稻花香

醉的是心房

再多的舊時光

就你不能忘

《江南柳》

11

在古詩詞裡,江南的柳有許多筆墨,江南的柳似乎是江南人性格的化身,是江南美女婉約性情的象徵,婀娜多姿身材的體現。那麼,江南柳的情思,是怎樣的呢?青青江南的柳、柔柔的江南柳著實迷人、迷魂,總是會給人有太多的想像……

《江南柳》

(譚振強作曲、張燕演唱)

風兒輕輕招招手

柳梢點點頭

隨風擺動自婀娜

嬌媚又含羞

小河彎彎清幽幽

綠影水中留

濃濃情意敘不夠

欲說也還休

青青的江南柳

心思猜不透

送哥遠去走四方

默默在身後

柔柔的江南柳

痴痴在等候

盼哥歸來再牽手

從冬等到秋

《水江南》

12

江南是水做的,水的鄉村、水的城市,處處為水。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南人的故事裡離不開水。水是有靈性的!小時候,水是我的玩具,我喜歡跑雨、喜歡遊泳、喜歡撈魚摸蝦、喜歡打水仗、喜歡在水塘裡藏貓貓……

我也曾溺水死亡了,後來父親告訴我,是他把我反背在他的雙肩,哭著喊著我的名字,圍著淹「死」我的水塘轉了三圈,我才「哇」一聲大哭,一口水吐出來,才有了我的第二次生命!於是我的音樂作品對水情有獨鍾。

《水江南》

(劉亦敏作曲、金婧演唱)

波光粼粼水連天

絲竹綿綿漁火明

蒲絮飄飄滿湖飛

螃蟹肉肥鴨成群

煙雨濛濛如輕紗

晨霧漫漫百鳥鳴

岸邊垂柳隨風舞

春風撥動少女心

品位江南 江南好品位

魚在河裡遊 蝶在畫裡飛

荷花朵朵向你點頭笑

甜甜的心兒蕩悠悠

醇正水鄉 水鄉好醇正

人在景中走 水在岸上流

哥哥拉網 妹妹採紅菱

幸福的人兒樂悠悠

《水韻悠悠》

13

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各地都注重自己的形象宣傳,相繼以自身的人文特色打出了品牌。地處長江下遊的江蘇多水,水鄉澤國是這裡的最美風景。

俗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蘇南蘇北世世代代以水為生,寫下了不少傳奇。江蘇人近年來在宣傳自己時,越來越清晰地聚焦到水上,這是我看了《水韻江蘇》宣傳片後寫下的文字。

《水韻悠悠》

(劉亦敏作曲、麼健演唱)

家住在清清的小河旁

荷花朵朵開滿了池塘

細雨輕輕敲打著門窗

還有漁歌江上明月的光

船行在靜靜的湖面上

炊煙嫋嫋映襯著夕陽

姑嫂來到河邊洗衣裳

老人搖著蒲扇門外納涼

水韻悠悠 風情水鄉

千年古城令人神往

時光流逝留下的斑駁

已印上那片灰瓦白牆

水韻悠悠 多情水鄉

這裡故事令人暢想

由遠而近傳來的槳聲

伴閒花落地緩緩吟唱

《春雨江南》

14

新一輪改革大潮像春雨滋潤、像陽光照耀著江南!這裡所有的筆墨都是江南人現在真真實實的生活狀態,沒有粉飾,沒有渲染,更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

這一首歌后來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歌曲類的第一名。評委老師們一致認為,一首主旋律的作品,沒有一句口號式的功利,而是按照藝術的規律,詞以白描的手法,在意象中轉換,使作品生動,具有了感染力!

《春雨江南》

(姜興龍作曲、雷佳演唱)

微風柔柔親吻在臉上

細雨飄飄輕打著門窗

小燕子兒對對雙雙

春雨為江南換上了新裝

吸一口溫潤醉了心房

甜甜的雨點讓我品嘗

耳畔絲竹又在迴響

誰不願當春把笑臉綻放

田園青青懷抱村莊

小河悠悠流向了遠方

油菜花開一片金黃

春雨為江南插上了翅膀

接一縷燦爛溫暖陽光

幸福的家園歡聲蕩漾

眼前處處萬千景象

我們正追逐那美麗的夢想

《煙雨江南》

15

煙雨是江南的特質。煙雨江南是美的代稱,煙雨濛濛中的人和景是江南特別的風情,杏花煙柳、小橋人家、凌波畫舫、藍布花傘,一草一木都是那麼精緻,那麼優雅……

離開家鄉三十多年,我輾轉南北,但煙雨水鄉總是我魂牽夢繞!這是在京城的一隅,推窗遠看,冬雪殘留在那些四合院的房頂上,心一下子飛到了我的江南……

《煙雨江南》

(李旭輝作曲、呂薇演唱)

北國殘雪留客棧

江南春雨潤如玉

小樓昨夜東風起

竹笛輕吹寄相思

煙花三月下揚州

流水四季夢秦淮

古韻評彈姑蘇情

婉約敘說吳儂語

細絲絲 催人歸

總是為你多幾杯

夢裡不知身是客

一場好雨一場醉

意綿綿 喚人回

輕舟迢迢無人寐

佳人美景多情意

最是留連江南雨

《又見江南》

16

我的江南我的家,江南始終讓我心茲念茲,一刻也放不下。這裡是我生命的根,是我童年的記憶,我的人生最美好和最快樂的時光就在這裡。這裡的我沒有憂慮,沒有煩惱,只有陽光,只有鮮活。

我人性之初是印在那些小橋流水人家中,一草一木都留戀,一磚一瓦也生情,寫不完的江南,唱不夠的家鄉!每一首江南作品都是我發自內心對家鄉的愛!

《又見江南》

(安華作曲、劉怡君演唱)

掬一水柔情 枕一河清波

細雨飄灑的日子我又走過

江南的風撫摸我的秀髮

江南的雨把我輕輕擁抱

心中藏著那個綿長的故事

我從沒有去想最後的結果

夢裡江南揮不去的那個你

一遍一遍把你的名字呼喚

撐一把紙傘 聽一首小曲

柔情似水的雨巷我曾來過

江南的橋一座又一座

江南的柳總是美麗婀娜

每當看到你多姿的身影

我從心裡去唱你寫的那首歌

又見江南品不夠的還是你

一次一次為你的思念增多

《夢憶江南》

17

這是一首真正意義大火的江南的作品,上過中央臺幾乎所有的晚會和專題節目。剛寫出來的時候正是網絡時代興起時,放到網上,各種廣場舞的版本層出不窮,視頻也是多不勝數!10多年過去仍然經久不衰。

創作這首歌時,因為我在外走南闖北20多年,移居了多個城市,最後漂定到了北京。這座城市的人文景象與我的江南故鄉正好形成了極端的反差,我生活在粗獷大氣、多少人嚮往的皇城腳下,真的不習慣,時常想念我那精緻快活的家鄉生活,經常做夢,夢見家鄉的味道,夢見沒有高樓大廈的水鄉人家。那天午覺醒來,把夢中的景象一口氣記錄下來。

《夢憶江南》

(李旭輝作曲、張燕演唱)

輕風柔語 楊柳青依依

煙波千裡 荷塘飄飛絮

都說 好雨知時節

總是春來灑落相思意

曲岸小橋 山水情悠悠

漁舟唱晚 小樓聽玉笛

都說 長夜不能寐

會有好夢相伴到晨曦

春雨一曲東風破

淅淅瀝瀝 悄悄話兒對誰說

江南好 好江南

人在畫中自婀娜

秋雨一場西風烈

春去花落 幾許情愁為誰敘

煙雨夢 夢煙雨

枕上聽雨心頭綠

《最憶江南》

18

江南的情節,是天生帶的。一夢醒來便是詩,眼前的畫面已成歌。《夢憶江南》火遍大江南北後,我寫了一系列的江南的歌曲,首首都得到了大家的喜愛。但有人說我的詞寫得太婉約,也有人說當今寫江南歌的都超不過我,我天生沒有北方人的豪氣,所以我也寫了一系列的內蒙歌曲。

近年來,在婉約和豪放中,我尋找各自特點,還好首首成功,角色轉換非常自然。當然,從我個人的喜好來看,我還是鍾愛我的江南!所以我又寫了這一首《最憶江南》。

《最憶江南》

(丁於作曲、丁曉紅演唱)

小橋人家畫裡動

藍布花衣搖烏篷

一行漣漪清波上

多少路人覓尋蹤

曲院風荷桃花紅

園林牆外有梧桐

採茶阿妹俏成風

清音一曲情義重

韻味江南醉似夢

碧綠山水在其中

柔風細雨輕輕敘

婉約雅致淡淡濃

又見江南如花叢

漫步岸邊煙雨中

亭下她在撫琴弄

最美景色味無窮

《十裡秦淮》

19

秦淮河是我家鄉江蘇南京的一個非常出名的地方,歷史上秦淮河畔的盛景和它的衰落都給我們這個民族留下過記憶點的。金陵十二釵、秦淮的風流,人們對她的評價也褒貶不一。

歷史就是歷史,它就是我們記憶點上的一個印記。但如今的我們應該記住那些教訓,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這首《十裡秦淮》詞,是否能讓你感到這是一個客觀的秦淮,一個多彩的秦淮,一個能給人留下思索的秦淮……

《十裡秦淮》

(劉亦敏作曲、麼健演唱)

聽一段婉約江南小調

品一道道香茗佳餚

燈影下絲竹猶在耳

槳聲裡古韻風情仍聞道

拜一拜神奇的夫子廟

讀讀桃花渡裡的板橋

穿過了南岸烏衣巷

貢院裡畫舫凌波憶六朝

十裡迢迢沒有了佯裝歡笑

胭脂金粉已隨塵埃清掃

淮水漾漾把辛酸往事衝泡

曾經夜色只留下喧囂

千古悠悠說不盡當年風騷

文採風流怎不四海逍遙

煙雨朦朦最是流連人家小橋

這些故事如今還知多少

《十裡槳聲》

20

水韻悠悠的江南,有許許多多的記號,小船、燈影、槳聲、鞘工、魚鷹……小時候,我看到老船工們玩船的本領,特別羨慕,這是勤勞智慧的江南人生存技藝,人、槳、水的協調性是我見過的非常好的絕活,手握雙槳,用力劃著,船隨槳聲的節奏前行,那是力與美的象徵,讓我刻骨銘心。

我也曾試圖學划槳,但總是功夫不到家,掌握不好發力的點,船總是不聽話,在水中蛇形爬行。為了把船劃好,我偷師學過,也買了幾包煙,當面請教過老鞘工們,但槳在手中還是不能遊刃有餘,這是我一生的遺憾!後來離開家鄉,每當見水就想起這段尷尬,隨著年齡的增長,時常想起兒時這段往事,想起那美妙的槳聲,也許就是對江南水鄉的深愛,對故鄉的嚮往。那天,閒暇中又想起了家鄉的槳聲,於是便有了這首歌詞!

《十裡槳聲》

(劉亦敏作曲、王麗達演唱)

冰河消融又見春

千層波裡尋槳聲

蘆蕩青青已是夏

青紗帳裡傳槳聲

艄公號子喊出秋

大雁南去聽槳聲

飛雪飄飄迎來冬

船靠岸邊憶槳聲

家住河東十裡外

一年四季有槳聲

江南盛景名天下

水韻悠悠最傳神

我在家鄉千裡遠

漁家往事常有聞

春去秋來多少回

難忘還是這槳聲

《煙雨夢》

21

旭輝那天給我聽了一首曲子,曲子很好,是江南風格的,他說黃芳根據我江南的一些作品填了一首詞,發給了我,說曲子就是根據她的詞作的。

我看了以後,覺得沒有寫出這首曲子的東西,重新填了一版,把詞給了他們就沒有消息了。這詞後來被我的蘇州老鄉興龍看到了,他欣然寫下了我最喜歡的江南評彈的味道。

《煙雨夢》

(姜興龍作曲、呂薇演唱)

走進煙雨中 心事你不懂

青石道旁綠蔥蔥

幽深的小巷曲徑哪裡通

水墨畫卷眼前動

想你時 總有那長長的夢

在其中 絲竹把綿綿送

彈奏往事我才撫琴弄

聲聲婉約 又有誰人與共

我自悠悠在 步履也輕鬆

小橋流水韻味足

水鄉自多情 十裡荷塘風

輕描淡寫 我心也驛動

想你時 牽著那青青的藤

在其中 聞你這淡淡濃

水弄堂裡我尋你行蹤

輕輕柔柔 是回味無窮

《雨中》

22

無雨不江南,江南的雨中留下過多少遐想,多少的故事……今天雷佳為大家唱的這個雨中的往事,是一段愛情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遠方的表哥表姐,他們兩小無猜一起長大,感情甚篤,大人們在他們出生不久就訂下了「娃娃親」,但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我國頒布了一部新婚姻法,因表兄妹有血緣關係,他們不能結婚。雖然有情,但他們終不能成為眷屬!只能把他們一起成長的愛戀深深藏在心中……

那時,很小的我,看到他們最後在雨中分手的一幕,雖然不懂,但這也成了我一生難忘的記憶。多少年後,我分別又見到他們時,皺紋已爬上了他們的額頭,當我問起這段往事時,淚水分別在他們的眼眶裡打轉轉!我知道為了不影響對方,他們近在咫尺,卻彼此再沒見過。還好,當我告訴他們這段美好的不幸,已成為我筆下的這支歌時,他們的臉上都綻放著美麗的微笑……

《雨中》

(安華作曲、雷佳演唱)

如煙的江南雨 細呀細如絲

飄到東來飄到西 飄到我的心裡

雨是那情呀 雨是那意

雨中的故事呀多呀多纏綿

雨水呀澆在我們的身上

輕輕柔柔甜蜜蜜

聞說江南風景美呀

我只在乎雨中 雨中的那個你

吟唱的江南雨 潤呀潤如玉

灑向你來灑向我 灑在這段雨巷裡

雨是那歌呀 雨是那詩

雨中的浪漫呀多呀多傳奇

雨水呀打溼我們的衣裳

溫溫婉婉讓人醉

都說江南多情意呀

我只在乎雨中 雨中的那個你

《梅雨夢》

23

我的家鄉多雨,3至7月稱梅雨季節。梅雨顧名思義,是梅子發黃酸了的時候。梅雨下起來是停不住的,那種纏綿像多情的女人一樣,天天淅淅瀝瀝,幾乎到了煩人的地步!連續的小雨,幾乎見不到太陽,許多東西發黴了,長大後我輾轉了中原和北方的幾座城市,常常感嘆,在這樣的城市裡買一雙皮鞋10年都穿不爛,而在我的家鄉,尤其是在這樣的梅雨季節,皮鞋不穿也是一年一雙,放在那兒都會爛掉!

梅雨其實他最影響的是人的心情!長期見不到太陽,會對陽光有一種特殊的奢望。因此,我在詞裡把我的心情寫了!但梅雨是可愛的!對於我這樣很小就離開家鄉的人,對家鄉的一切都是眷戀的,這個季節,我最深的思念就是--為梅雨而夢!

《梅雨夢》

(劉亦敏作曲、閆薇薇演唱)

柔柔細雨眼迷茫

綿綿密霧鎖門窗

誰怨梅雨不開腔

有淚無語洗臉龐

牆外梅子又泛黃

鄰家妹妹在閨房

不怨東風添憂傷

溼了心情溼衣裳

彎彎小河依山旁

青青原野抱村莊

嫵媚煙雨尋佳人

油菜花開遍地黃

春水一曲喚晨光

多情雨季盼夕陽

尋夢一夜到江南

醉美春霄不離床

《蘇繡》

24

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繡。2017年百花迎春劇組導演李建平,音樂總監留念找我說,他們正在策劃一個節目,把中國的四大名繡都做成歌展示給觀眾。讓我寫家鄉的蘇繡,平心而論,這樣的東西不好寫,也容易寫俗套,但憑我對蘇繡的了解,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

任何一項事物都與它的本土人文風情是分不開的。要寫好這首作品,就要抓住其本質和特色,寫蘇繡不能不寫婉約、雅致、靈動。小時候我常常會目不轉睛地盯著鄰居大娘們繡飾品,她們的一舉一動、一針一線常常使我如痴如醉,有了這個對她們的了解,我的這首《蘇繡》自然會十分生動!

《蘇繡》

(孟文豪作曲、曹芙嘉演唱)

煙雨濛濛 水韻悠悠 透著靈氣

五光十色 花線多彩 繡出神韻

針針穿越水墨江南的底色

線線編織姑蘇女兒的情意

品一品錦繡之鄉剛剛好的味道

讀一讀二千多年段段傳奇

繡娘柔情似水

手中流淌出是那一幅幅精美

《問西湖》

25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的園林,杭州的西湖是這兩座城市的代名詞。說江南怎麼能不說西湖?關於西湖有說不完的話題,一池西湖水,哭幹過多少人的淚!當然關於西湖還是美景多於悽涼。

十年前,我有幸住在西湖邊工作了一整月,每天晩飯後圍著西湖轉悠,邊轉悠邊思索,這西湖究竟藏著多少秘密?於是我每天一問,再慢慢尋求答案,沒想到當我離開西湖返京時,筆記本電腦裡,已裝滿了西湖的風情。後來我從中選了幾段,把它做成了歌。

《問西湖》

(劉亦敏作曲、鄔雅琴演唱)

西湖春色關不住 綠了南方

細思量 古韻悅耳流暢 婉約能否獨享

西湖桂香飄千裡 引來鳳凰

數風流 商賈文人騷客 多少故事流芳

西湖蓮子心連心 圓了夢想

抬望眼 山外青山樓外樓 誰知綠葉嫁衣裳

西湖明月照彼岸 醉了風光

念伊人哀怨好景不長 還有幾枝芬芳

西湖煙雨 灑樓臺 溼了衣裳

欲斷腸 哭過幾度輪迴 留下多少感傷

放下行囊 鋪長卷 仍在夢鄉

憶往事 走過斷橋殘牆 又生多少惆悵

《蘇南蘇北是天堂》

26

人們習慣把長江作為江南江北的分水嶺,但嚴格意義上講這不完全正確。從文化、習俗、飲食及其風土人情、建築風格來看,以江蘇為例,蘇北的揚州、南通,鹽城和淮安的裡下河地區,與蘇南是沒有太大區別的,而且這些地方多部是早期從江南移民過來的。其實就隔著一條江,對岸喊話都能聽得到的。

因此,就有多種爭論,江南的概念怎麼去認定,範圍究竟如何去界定,我們暫且不要為此事去絞盡腦汁,非要分出個所以然,也沒有這個必要。

《蘇南蘇北是天堂》

(盤龍作曲、金婧演唱)

人說蘇南是天堂

人說蘇北勝蘇杭

吳儂軟語溫婉

江淮官話粗獷

古韻新潮這味道總是剛剛好

怎能不叫我去想

看你的風流

賞你的風光

對你的想和念

永遠在心裡藏

大江南北如詩如畫

生我養我的好地方

又見小橋在人家

又見綠水繞村莊

細雨柔風雅致

漁歌明月江上

黑瓦青藤還有那高高馬頭牆

園外桃花枝頭放

聽你的絲竹

品你的畫舫

有你的情和意

才知愛有多長

大江南北如夢如歌

這裡就是我的家鄉

《揚州美名揚》

27

揚州,這座2500年的名城,歷史上留下了多少的傳說與故事。那個唐朝位於淮南道、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及河南道中心的揚州,曾經的輝煌永在人們心中。

今天的揚州,正乘著新時代的雄風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路上。這首歌通過美食、美景、美女、美樂等多個角度,來詮釋揚州「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盛名。

《揚州美名揚》

(崔新作曲、張也演唱)

走遍了東西南北中

揚州是我的情有獨鍾

嘗過各地名菜佳餚

只有那揚州小吃味道最不同

揚州八怪 說怪也不怪

各領風騷精彩都出眾

揚州三把刀 個個是絕招

貼心照顧技藝最嫻熟

讀過千萬詩詞歌賦

揚州這本書情義重

聽過多少梨園春秋

只有那揚州小調韻味濃

揚州美女 柔情好似水

不媚不嗲總把春風送

揚州美名 天下名揚

人傑地靈處處在傳頌

《正是煙花三月時》

28

煙花三月下揚州!可見揚州的三月有多麼美,待到煙花三月時,歡迎你到揚州來!寫揚州不能不寫煙花三月,這是揚州的代號,也是揚州獨有的風光。揚州之美,美在她的傳說,美在她讓人不能忘記!煙柳畫橋,曲水流觴。三月裡的小雨輕輕歌唱,流水四季留下了多少個夢!

《正是煙花三月時》

(李旭輝作曲、王麗達演唱)

桃花開 梨花放

庭院門前枝頭紅

草青青 菜花黃

河岸兩邊如花叢

自是忘情山水間

陶然世外在心中

燕飛來 百鳥鳴

書香門外忙耕種

細雨急 伴春風

妹妹心事誰人懂

門前堂後秀玲瓏

水韻悠悠意濃濃

正是煙花三月時

又見故人來飛鴻

品味春綠思鄉情

茶香滿屋與君共

正是煙花三月時

眼前處處綠蔥蔥

留連鴛鴦戲清波

梧桐樹上來鸞鳳

《揚州,我的鄉愁》

29

鄉愁是一種牽掛,一種記憶!揚州是我的鄉愁,這裡曾經留下過我許許多多的夢。我的家鄉毗鄰揚州,揚州也是我的故鄉。當年,我們鄉下人進一趟揚州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記得我在七八歲的時候第一次到揚州城,見到揚州曲徑通幽的條條小巷、風景園林走廊,還有深宅老屋、石牌舊牆、茂林修竹、畫棟雕梁,幾乎是被迷住了。在我的記憶裡,這是永遠的懷念!

《揚州,我的鄉愁》

(劉亦敏作曲、王慶爽演唱)

我心中那個鄉愁的地方

煙雨濛濛處處都是波光蕩漾

天人合一有萬種風情

眼前是曲徑通幽的條條小巷

我夢裡時常牽掛的地方

追尋著你千百年的迷人目光

每個故事都傳遍四方

雲水間我們仿佛在穿越時光

揚州古城 早已美名揚

味道醇厚風景園林走廊

深宅老屋還有石牌舊牆

茂林修竹看門楣上畫棟雕梁

揚州古城 傳說的天堂

柳絲如織總是情深意長

池塘淺草漁火點點閃亮

煙花三月是這裡獨有的風光

《一曲玉簫明月夜》

30

二十四橋明月夜,這是揚州的符號,寫揚州怎能不寫二十四橋?當年揚州吳家的石拱橋,玉人齊聚教吹簫,文人墨客和商賈風流逍遙,歷歷在目,揚州寫不盡,寫揚州怎能不寫明月下的二十四橋?

《一曲玉簫明月夜》

(井慶勳作曲、柏文演唱)

柳綠花紅煙雨飄

輕舟微風湖上繞

絲竹一曲雲霧消

醉裡撫琴品佳餚

月滿吳家石拱橋

遊人為何不見少

玉人齊聚教吹簫

柔情似水豈能擾

二十四橋明月夜

千年古城的記號

秋去冬來草木凋

歷歷往事還知道

二十四橋明月夜

曾經留下過喧囂

文人墨客和商賈

風流不再為逍遙

《揚帆·揚州》

31

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揚州正百舸爭流,奮勇前進!

《揚帆·揚州》

(王藝歌作曲、湯非演唱)

煙花飄飄的季節

聽三月小雨輕輕歌唱

多少江南的故事

與你的名字一起千古流芳

瘦西湖的美景勝過蘇杭

茱萸灣早已經是高朋滿堂

揚帆 揚州 生我養我的地方

你是我的驕傲我的榮光

無論我在哪裡 初心不忘

你永遠都是我的精神力量

煙柳依依的畫廊

看四季河水靜靜流淌

源遠流長的歲月

同這座城市一樣燦爛輝煌

古運河的風流何止隋煬

大明寺古剎鐘聲依然清亮

揚帆 揚州 是我心靈的故鄉

你是我的牽掛我的嚮往

時代號角吹響 繼續前進

我永遠與你並肩走在築夢路上

《水韻揚州》

32

這是揚州承辦「大運河嘉年華」年會邀約寫的主題歌,主辦方開始給我的要求,詞要短,超越揚州,只寫運河的歷史、文化。按照他們的要求,後八句是第一版。後來領導審查節目時,又有了新的要求,加上了前八句,原歌名《水韻》也成為現在的《水韻揚州》。

《水韻揚州》

(彭韻豪作曲、劉怡等演唱)

一處風景心中留

一座名城是揚州

都說那煙花三月

會讓人醉也不休

一生情緣在這裡

一首戀歌唱不夠

二十四橋明月夜

月亮城下樓外樓

一眼望滿江山秀

一條長河耀神州

數千年水韻悠悠

道不盡人間風流

一根血脈源春秋

一路風雨在身後

新時代號角聲聲

大潮湧千帆百舸

《花橋之戀》

33

去崑山出差,當地的一位領導無意間說起,她最喜歡的歌曲,且天天早晨起來必唱的一首歌叫《春雨江南》,喜歡的理由一是蘇州唯一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的一首歌,二是這首歌從詞到曲確實好。

我逗她,如果這首歌的詞作者就在你面前你會怎樣?她說我會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當然以下的情節就不用說了,驚喜,沒有擁抱!但又接受了一個新的任務,一路上圍繞花橋這首詞大家紛紛獻計獻策!

《花橋之戀》

(姜興龍作曲、曾嬌演唱)

心若在夢裡桃花源

歸來時飛越千重山

花開了春風展笑顏

橋連心情滿江南岸

心為花橋 來來嘿

不要問身心多疲憊

不再漂泊 來來來

再不會匆匆往與還

飄過後來到水雲間

泊停下享受這浪漫

美麗花橋 吳淞江畔

幸福家園愛的港灣

活力都市夢想揚帆

古韻新風我心永遠愛

我心永遠愛 花橋

《心在江南那座城》

34

有一句「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經常用來形容不認真工作學習的人。確實身在和心在不是一回事的。身在何方不重要,心在哪裡才是關鍵。身在曹營心在漢說的就是這意思。當然這裡的心在是正面的、積極的,不是三心二意的。

一個人對一座城市的思念,是因為這座城市的烙印已經寫在了他的心裡,這座城市的人他永遠無法忘記,無任走到哪裡,心還在牽掛這座城,對她的思念無處不在。

《心在江南那座城》

(劉亦敏作曲、麼健演唱)

思念一座城

清風更撩人

一步有一景

人在畫中生

小橋流水在人家

牆頭纏青藤

岸邊柳依依

窗外雨紛紛

斑駁留歲月

苔痕印記深

走過青石巷

又聞這槳聲

心在那座城

何愁無安身

一人是一品

景是那個人

總是留客不說話

甜美好可人

江南詩韻濃

味道淡又醇

溫婉柔似蜜

雅致情最真

總是剛剛好

怎不把你疼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詞,盡顯江南之美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青年時代曾漫遊江南,後又先後擔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對江南風光十分了解,江南也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十餘年後,當他回到洛陽時,時常感懷於江南的好,寫下了三首《憶江南》,抒發對江南的懷念之情。
  • 白居易《憶江南》,寫盡江南景色美風物美女性之美,讓人心馳神往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第一首詞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豔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詞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第三首詞描繪蘇州之美,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的憶念與嚮往。
  • 白居易關於江南的三首詩,通俗易懂,把江南美寫得淋漓盡致
    如果你能寫出優美的詩詞,絕對能夠一下子打動人心,讓人瞬間生出一種敬畏之情。都說人都應該有自己過人的才藝,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如果你能夠寫得一手好詩,好詞,絕對能夠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尊敬和崇拜。因為這種文化是我們的根,也是我們的凝聚力。每每讀到這些,都會心情放鬆,就像看了一部好的十分具有檔次的大片。如果要細細研究中國的5000年文化,一定會發現特別多優秀的學者。
  • 江南到底有多美?詩人們為何都留戀江南?白居易三首憶江南告訴你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這是唐代詩人韋莊對江南水鄉發出來的感想。確實。江南水鄉,是一個人人都心馳神往的地方,特別是春天裡的江南,紅日初升,山花爛漫,鶯歌燕舞,柳綠花紅。下起春雨後,給人一種煙雨濛濛之感。
  • 正是江南好風景,佳鑫諾邀你一起去江南遊學啦
    ,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這裡素為&34;,更兼十代繁華之地,&34;,被稱為&3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雪映山眉紫,煙消樹頂圓」,這些美妙的詩句,正是歷史上雨花臺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栩栩如生的寫照。
  • 漫步於江南古鎮,去感受江南南潯的清淨悠然,臨水而居,枕水而眠
    漫步於江南古鎮,去感受江南南潯的清淨悠然,臨水而居,枕水而眠記憶裡的江南是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是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小橋流水人家,划船水上漫步於江南古鎮,好生愜意。這一次,就讓咱們脫身城市的喧囂,去感觸江南南潯的清淨悠然。
  • 杜牧詩裡的江南,原來這麼美!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江南春》,便是一首久負盛譽的「江南」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杜牧之手,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詩中,杜牧不僅描繪出了江南的迷人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特有的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就宛如一幅絢麗動人的畫卷。使人讀後不禁讚嘆,杜牧詩裡的江南,原來這麼美!
  • 「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無錫美妙於此,卻不僅如此
    這是對江南無錫最真實的寫照,也是南長人民生活的日常。這裡有大文豪郭沫若詩讚「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太湖黿頭渚美景;春到黿頭渚,正是櫻花爛漫,美不勝收。四季來太湖,感受碧水遼闊,煙波浩渺的壯闊情懷。徜徉在太湖的碧波蕩漾中,體會郭沫若口中的「太湖佳絕處」。這裡還有凝聚了無錫三千年風風雨雨歷史的運河。
  • 行走嘉定——在「行」的路上感受江南風韻
    「行走嘉定」文化夏令營活動帶領青少年從衣、食、住、行、藝這五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感受嘉定深厚的本次活動聯合了嘉博、汽博、蘇博三大IP為大家展現了不同生活時代節奏快慢各異的出行工具和方式從前車馬慢,後來汽車快但是江南始終美
  • 總共7句,卻有5處重複,為什麼這首囉嗦的《江南》能流傳不衰?
    其實杜甫這樣「囉嗦」的詩句,是一種仿寫,模仿自兩漢時期的一首名詩《江南》,杜甫特別喜歡這首《江南》,所以才模仿了它往復的句式。《江南》是一首描寫採蓮的歡樂民歌,反映了蓮葉蓮花的美麗景象以及採蓮人的歡樂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有著獨特的風味。
  • 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成了蘇州和杭州最好的代言詩
    幾年的江南時光,使得白居易感受這裡的人傑地靈,以至於在白居易回到洛陽10年後,依舊忘不了江南的美好。在一個初夏時節,白居易又想起了曾經在蘇州和杭州為官的歲月,於是寫下了《憶江南三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江南詩句_描寫江南的50首古詩
    憶江南·江南好 - 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 唐代·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憶江南三首 - 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 哲思|我的江南美學觀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江南是一片神奇的地方,通過各種方式由內而外地呈現出來的一切形象、興象和喻象,這不僅是自然之美,也有藝術之美,更具有生命之美。因此,對於我來說,喜歡江南文化,是灌注了靈魂的體驗和理解,我認為,美應該是江南文化的最高原則,美也是貫穿江南文化始終的主線,自己崇尚江南、領悟江南或者詮釋江南,主要的關注點應該是美學江南,而我所熱愛的就應該是江南美學。
  • 這首冷門的宋詩,僅三個字就寫活了江南美景,意境唯美堪比王維!
    王維這首少見的田園詩,冷門至極,但是每讀一遍都感到一種意境美而這首詩他在一個傍晚,在一個江南小村莊遠眺之下,看到色彩斑斕的江邊景色,有感而發所作的。我們也能從這句話中,了解到詩人此時所在的地方——江南水鄉,因為只有在江南才有夕陽西下,漁船靠岸的場景。雖然所有景色已經凝固,但是細細品味之下,整幅畫面又是那樣的富有無限生機。以上的這一切靜止的畫面都是為了詩文最後的極致的動態描寫做鋪墊。
  • 春天裡的煙雨江南,在古詩裡美成了一幅畫
    一提起江南,大家會想到什麼?恐怕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煙柳畫橋的迷濛、水榭歌臺的嫵媚,也會想到桃花芳菲的妖嬈、杏花微雨的嬌俏,還會想到雨露嵐霧中的纏綿、曉風殘月時的傷感。江南,是美麗的代名詞,她的美令人魂牽夢繞,所以岑參說「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而江南的春天則更令人痴迷,無數文人墨客為其吟詩作賦,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
  • 這10首江南詩詞,滿滿的詩情畫意,全是頂級名篇
    不知道為什麼,瑟瑟發抖的隱娘卻開始想念江南,那個溫暖如春、詩情畫意的所在。好吧,那隱娘來給大家推薦10首江南詩詞,都超美,滿滿的詩情畫意。白居易偏愛江南,他曾在江南做過幾年官,十多年後,在洛陽,他無比懷念江南,一連寫了三首《憶江南》 。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白居易最想念杭州,他說: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
  • 舊夢憶江南
    【舊夢憶江南】作者:清夢星河那一世的江南盡有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之意,人人都在說著江南的好,而我只想在江南慢慢的靜靜的老去,置身於江南的水邊,恍若一眼便是一世,小生前世總為圖得功名傳世,卻不知錯過了多少世俗外的淨幽之美。
  • 4首江南古詩詞,魂牽夢縈的四季江南「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江南,就是長江以南,是很多文人墨客魂牽夢縈,流連忘返的地方。不僅有小橋流水,還有說著吳儂軟語的溫柔的姑娘。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江南的概念。很多古詩詞當中,說到的一些地方,其實也屬於江南的範疇。而這個橫塘路也是在蘇州城外,屬於江南。在古詩詞當中,以江南作為描寫對象的古詩詞非常多。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4首古詩詞,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看看江南四季的美景。
  • 常州——人人盡說江南好,演講之美不能少
    蘇杭固然風光秀麗、美不勝收,但是江南之美,不僅僅是一句「下有蘇杭」便能一語中的的。江南之美漢語之美,歷久彌新。然而灘簧有它煙火氣十足、貼近人性人情的活潑之美,故而依然受人追捧。漢語之美、詩文之美、戲曲之美、女性之美,凡此種種,都與常州這座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原創詩詞|江南詩三首 附煙雨江南高清視頻
    在查找中大概理清了「江南」這個詞的古今概念的區別。古:在杜甫《江南逢李龜年》這首詩中描寫的是地理位置為長沙,清初時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蘇省和安徽省的統稱江南(江蘇和安徽全境),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江南六府同時也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行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