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健康|國家中醫藥局:抗疫貢獻加速中醫藥國際化

2021-01-09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曾德金)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醫藥抗疫方案為全球疫情防控貢獻了中國智慧。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專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我國中醫藥國際化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在醫療保健、產學研以及文化等方面協同推進,從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走向世界,迎來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格局。未來將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合作,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

抗疫貢獻加速中醫藥國際化

記者了解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統籌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積極開展中醫藥抗疫國際合作。通過積極作為,中醫藥在海外抗疫中發揮的作用對中醫藥國際化產生了積極影響,為營造有利於中醫藥海外發展的國際環境,擴大中醫藥產品在國際市場所佔份額,推動中醫藥產品和服務貿易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介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了工作。一是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為其提供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中英文版材料,推介中醫藥療效和有效藥物篩選情況。

二是發布英文版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召開上合傳統醫學視頻會議,支持舉辦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全球疫情防控經驗和國際合作交流」視頻會議,舉辦近40場抗疫專家視頻交流和直播活動,與義大利、德國、日本、韓國、巴基斯坦等82個國家和地區交流中國中醫藥診療方案、有效方藥,共享中醫藥全程深度參與疫情防控、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經驗與做法。

三是根據國外需求,支持有關機構向10餘個國家和地區捐贈中醫藥產品,充分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四是服務外交大局,為286個駐外使領館捐贈「清肺排毒湯」等有效方藥,面向海外留學生發放包括連花清瘟膠囊在內的防疫「健康包」,並建設「全球抗疫中醫藥服務平臺」,專門為海外華僑華人提供遠程諮詢服務和專業指導,傳遞祖國關懷。

五是提供醫療指導,配合國家衛生健康委選派中醫師加入對外醫療專家組,幫助當地政府防控疫情。派往義大利、英國、委內瑞拉、俄羅斯、衣索比亞、布吉納法索、沙烏地阿拉伯、柬埔寨、菲律賓、緬甸、寮國、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馬來西亞等國的醫療專家組均有一定比例的中醫師,在當地開展防護知識講座、問診諮詢,以中醫藥為紐帶貢獻中國力量,極大促進了民心相通。

全方位高質量協同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視不斷加強,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使中醫藥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形成並完善了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協同推進發展格局,為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推動了中醫藥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地走向世界。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多年來,重要國際組織積極推動包括中醫藥在內的傳統醫學發展。世界衛生組織1978年發布的《阿拉木圖宣言》,倡議各國政府將傳統醫學納入初級衛生保健體系;2008年通過的《傳統醫學北京宣言》,呼籲各國政府將傳統醫學納入國家衛生體系;2013年發布《傳統醫學全球戰略(2014-2023)》,確定全球傳統醫學發展的戰略方向和戰略行動。此外,世界衛生大會於2019年5月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ICD-11),其中納入了以中醫藥內容為主體的傳統醫學章節,這是傳統醫學首次被納入主流醫學分類系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分別於2010年、2018年將「中醫針灸」和「藏醫藥浴法」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於2011年將我國中醫藥古籍《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國際標準化組織於2009年成立了「中醫藥技術委員會」(TC249),並將秘書處設在中國。截至目前,TC249已發布62項中醫藥國際標準。

除了國際組織的大力支持,海外民眾對中醫藥醫療保健的作用也充分肯定,中醫藥的國際認知度和接受度不斷提高。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113個成員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相關法律法規,20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有些國家的健康保險體系還覆蓋部分其他中醫藥療法。

而在對外醫療援助中,目前中國已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70多個國家派遣了醫療隊,基本上每個醫療隊都有中醫藥人員,約佔醫務人員總數的10%。援外醫療隊採用中藥、針灸、推拿以及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了不少疑難重症,挽救了許多垂危病人的生命,得到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揚。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20世紀上半葉至今,中醫藥教育和研究在全世界廣泛推進,部分國家開設了全日制中醫藥教育課程。近年來,全球醫學界對中醫藥的科學研究越來越重視,有關中醫藥學的研究整體呈逐步上升的發展趨勢。

多措並舉破解中醫藥國際化難點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採訪了解到,在迎來歷史機遇期的同時,中醫藥「出海」仍面臨較大挑戰。

一是在醫療保健方面,在絕大多數國家,中醫師尚未取得法律認可的醫師地位,甚至在個別國家,中醫師需與當地取得醫師資格的西醫醫生進行合作,自身無處方權;二是在教育培訓方面,我國中醫藥院校的畢業生無法取得大多數國家的學歷認可,而海外當地的中醫藥教育質量參差不齊,整體水平較低;三是在科學研究方面,國外所開展的研究普遍存在中醫中藥分離、基礎理論研究薄弱等問題,藥物研究「以西貫中」「以西律中」等現象嚴重;四是在中藥產業方面,由於中藥自身成分複雜度高、配伍理論獨特,完成外國尤其西方發達國家藥品註冊程序難度較大;五是在發展氛圍方面,不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各國不同傳統醫學之間也存在天壤之別。中醫藥籠統歸於傳統醫學範疇,儘管其理論體系完善、應用歷史悠久、傳播範圍遍及全球,但各國現代醫學一般對傳統醫學持質疑和排斥態度,政策環境和發展氛圍亟待改善。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建議,解決上述難點和短板,一是繼續加強政府間合作,為中醫藥國際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中醫藥醫療、科研、教育、產業領域具體項目開展;二是通過中外政府間經貿談判,降低中醫藥發展的政策壁壘,擴大中醫藥國際市場準入;三是積極參與全球疫情防控,分享中國方案,為全球疫情防控貢獻力量,進一步提升對中醫藥科學性和有效性的認可,進一步擴大中醫藥的使用範圍。

對於下一步中醫藥國際化的重點方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等國際機構的合作,重點推進與金磚國家、中東歐國家交流,進一步提升中醫藥國際影響力,推動中醫藥參與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完)

相關焦點

  • 中醫藥前景廣闊,國際化進入「加速跑」
    在卡達,卡達衛生部主席等視頻連線成都中醫藥大學相關負責人及專家,請教了有關中醫藥抗疫的經驗和成果。中醫藥國際化大勢所趨「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曾說過,不是中醫要走向世界,而是世界需要中醫藥。
  • 中醫藥國際化:前景廣闊但任重道遠——從服貿會看中醫藥國際化之路
    來源:經濟參考報戰「疫」偉大曆程,中醫藥功不可沒。剛剛落幕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中醫藥也成為大會的焦點。中醫藥專區參觀者絡繹不絕,「中醫藥健康產業國際智庫論壇」「2020北京中醫藥國際發展論壇」以及「第五屆海外華僑華人中醫藥大會」等以中醫藥為主題的活動現場也是場場爆滿。
  • 朱勉生教授:歐洲運用中醫藥抗疫成果豐碩
    本屆大會分為「解構現代中醫藥發展力」「網際網路醫院發展新勢能」「智慧中醫藥的產業化道路」「全球中醫藥抗疫紀實」四大板塊,設置智慧中醫服務人類健康學術交流會、全球中醫藥網際網路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等數十場線上+線下平行論壇。
  • 「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表彰名單公布
    「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表彰名單公布 2019-09-30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教高〔2020〕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各高等學校,中國中醫科學院: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中醫藥教育服務健康中國建設、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基礎性重要作用,現就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 抗疫中醫藥製劑如何熬製而成?總臺記者探秘全過程
    結合國家推薦藥方 安徽推出有自身特點的中藥湯劑  據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院長楊文明介紹,現在這7家定點醫院裡確診病人每天使用的中藥湯劑的藥方,是專家經過臨床診治後開出來的。  該方劑既參考了國家推薦的藥方,同時也結合安徽省的地域特點和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開出了有特點的中藥湯劑。
  • ...未來將高度重視發揮現代循證醫學作用 推動中醫藥科技化、國際化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醫藥彰顯了特色優勢,貢獻了重要力量,其確切療效受到國內廣泛認可,在國際上也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協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抗疫有效方藥成果轉化等工作。
  • 中醫抗疫獨特優勢凸顯,無限極助力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發展
    河南商報記者 李佳中醫藥在疫情救治以及日常健康養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不但是戰勝疫情的法寶,也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原則。在這次疫情救治中,我們看到中藥的貢獻——花錢少、作用大,並且防治結合、平戰結合,對每個老百姓都可以發揮作用。
  • 中醫抗疫31 胡鏡清:中醫藥是人類抗疫的利器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健康37°C工作室  日前,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胡鏡清指出,中醫藥是人類抗疫的利器。數千年歷史,數百次抗疫,中醫藥屢建奇功,護佑了中華民族繁衍昌盛,為世界抗擊烈性傳染病貢獻了中國智慧。中醫藥抗疫歷史遺產彌足珍貴,值得我們好好傳承,並不斷發揚光大。  疫情衝擊必將引爆健康需求。
  • 2020年貴州省中醫藥對外文化交流論壇暨儲備人才外語能力提升培訓...
    近日,由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貴州中醫藥大學外語教學部承辦的2020年貴州省中醫藥對外文化交流論壇暨儲備人才外語能力提升培訓班(第二期)在貴陽舉行,貴州中醫藥大學校長劉興德,省中醫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汪浩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來自全省中醫藥系統共65人參加培訓。
  • 為中醫藥抗疫成果點讚喝彩《健康與美容》雜誌社社長兼總編段景花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國中醫科學院組建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抗疫一線;在抗疫最艱難的階段,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先後派出五批共773人的專業隊伍馳援武漢抗疫會戰。此外,在全國援鄂醫療隊伍中,還有近5000人來自中醫藥系統。整個武漢戰疫,中醫援鄂方陣作為戰疫的一支重要力量,與其他眾多的白衣戰士一起,共同築起了抗疫的鋼鐵防線。江夏方艙,這是一個特殊的記號。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持之以恆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查雲帆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國家中醫藥局網站消息,12
  • 倒計時1天|全球雙語直播,覆蓋超過70個國家,共探中醫藥國際化創新...
    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不僅要在傳承古典古方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而且要用循證醫學數據促進中醫藥國際化,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
  • 最新版中醫藥診療方案已翻譯成英文,全文公開
    3月23日16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介紹,公共衛生危機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許多國家和人民給予中國無私援助,不同國家人民喊出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讓我們感受到跨越國境的理解、支持與信任。
  • 《中草藥》雜誌助推中醫藥大健康發展
    健康中國建設既要實現提高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與嬰兒死亡率等硬性指標,也要構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理念與實踐,全面提高健康人群的數量和質量保障。 隨著慢性病的侵襲、亞健康狀態的蔓延、老齡化的加速、家庭收入的增加等,百姓對一個涵蓋內容廣泛的大健康產業社會的需求日益增加,人們也將回歸到「治未病」傳統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上。
  • 教育部介紹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六是廣泛開展中醫藥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為推進中醫藥國際化進程、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國家軟實力作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中醫藥在國家對外交流與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記者 張勁松 攝今年是新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60周年,為深入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推進中醫藥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務健康中國建設,總結中醫藥高等教育60年的改革與建設成果,醫教協同推進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明確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與改革思路,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決定聯合開展新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60年系列活動。
  • 中醫藥戰「疫」經驗走向世界 助力全球抗疫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文/關桂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中醫藥彰顯了獨特優勢。當疫情在全球蔓延時,中醫藥戰「疫」經驗走出國門,助力全球抗疫。國際上一些知名人士使用中醫藥治癒了新冠肺炎,成為中醫藥有效應對危急重症、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有力佐證。
  • 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
    教高〔2020〕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各高等學校,中國中醫科學院: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
  • 關於印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
    (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17. 加快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建設,用3年左右時間,篩選50個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及時向社會發布。(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負責)  18.
  • 在全球抗疫中貢獻中醫智慧
    中醫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的顯著優勢得到進一步彰顯瘟疫是人類健康的天敵,中醫藥在治療傳染病方面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有著顯著的療效。中醫在這次新冠肺炎救治工作,考慮到武漢的氣候特徵,以寒溼之邪致病為主,根據新冠肺炎的症狀表現,經過綜合辨證分析,很快就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