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醫生邊打點滴邊看病照片引爭議 你怎麼看?

2020-12-20 騰訊大浙網

端午小長假期間,微信朋友圈裡,一張照片引發了熱議,被許多人轉發並點讚。照片中,一位男醫生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他的身邊,一根一人高的鐵支架上,掛著一袋鹽水。他與一位病人之間,一根塑料導管懸在半空中,左手插著吊針,右手正在病曆本上奮筆疾書。

6月10日晚8點28分,金華網友「小馬在過河」發布了這張照片:「醫生生病的時候,還在給病人看病,病人給病人看病,並不多見,動人之處總在日常瞬間。」

網友觀點不一

照片一經發布,好多人給照片上的醫生點讚:「為這樣的敬業精神感動。」「醫生也是人,他們也會生病,對醫生該有多一份尊重和體諒。」「注意身體,實在撐不住也不要勉強。」

不過,也有少數人提出了質疑:「萬一看錯病了怎麼辦?」「病了就該休息,不能硬撐,其實並不倡導這樣的做法。」

無意間看到這一幕拍下照片

「小馬在過河」告訴記者,事情就發生在發這張照片的幾分鐘前,她的一個老同學是金華市中心醫院一名女醫生。當時,她正是去醫院等她下班,無意中看到這一幕,讓她感到心頭一暖,就記錄下了這個溫暖的瞬間,然後隨手發在了朋友圈裡感慨一下。沒想到,這張照片竟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當時,她沒有問醫生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他究竟得了什麼病。甚至連他長什麼樣也沒看清,因為那名醫生當時戴著口罩。

患的是急性腸胃炎,當天接診約50人

6月11日下午3點,記者在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見到了這位照片中的「男主角」,他名叫牛蒙,今年29歲,工作4年多。一個小時後,他將繼續上夜班。唯一不同的是,他不再需要掛點滴,病好得差不多了。這個端午節小長假,他基本都奮戰在第一線。

他長得高大帥氣,皮膚有點黑。跟記者一照面,他多少有點不好意思:「其實我平時身體還不錯,難得有個小病,怎麼把你們記者都招來了?」

「得的是急性腸胃炎,別的沒什麼,就是肚子難受,老是上廁所拉肚子。」牛蒙估計,自己是吃壞肚子了。10日的午飯,他吃的是前一天吃剩下的一碗剩飯,結果當天下午,他就感到肚子難受了,並開始拉肚子。

而當天下午4點到晚上11點半,正好是他在急診室值班。「一開始拉得不那麼厲害,我沒當回事。我們主任見我身體不適,就問我,身體行不行?不行的話跟其他同事換個班?」

牛蒙感覺自己體力和精神狀態都還可以,也沒有腹瀉脫水的情況。於是,他想都沒想就說:「放心吧,我沒問題。」就這樣,他還是堅持留在了夜門診的工作崗位上。

換班不是不可以,牛蒙不願意,他知道,急診科的其他同事也很累,急診科的醫生都是衝在最前線的那一撥,每一周,每個急診科醫生要上兩個前夜班(下午4點到晚上11點半),一個後夜班(晚上11點半到最二天早上7點半)。

「其他醫生也許正好上過夜班,已經很累了,我能堅持就堅持,儘量不麻煩別人。」面對質疑,他解釋說,作為醫生,他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定判斷力,覺得精神不錯,況且一開始拉肚子就不太厲害,不會影響工作。

他開始工作3個小時後,他接連上了好幾趟廁所,他感覺自己的狀況在變得糟糕起來,大便由糊狀變成了水狀。他趕緊去開了藥,上二樓到輸液室,為了不影響寫字,他特意讓同事在他的左手上打吊針,針頭一插上,他掉頭推著一根鐵支架,再一次回到急診室,從起身到吊著針回來,前後不過十幾分鐘。「那裡還有好幾位病人正等著我。病了誰都難受,來急診的病人很少有不著急的。」

牛蒙說,當他回來的時候,不少病人和家屬都挺意外的,大部分人說,醫生這麼辛苦,自己生病了還來大家瞧病。

他覺得,這沒什麼,自己不是第一個這麼幹的醫生,他的很多急診科的同事都有類似經歷。兩年前,有個叫王旨的男醫生,也是邊打吊瓶邊看病的。

「很湊巧,當天晚上,我總共接診了約50個病人,其中急性腸胃炎最多,我忽然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眼前一位位,全都是病友。」

最讓牛蒙感到溫暖的,是病人家屬對他的關心。由於一刻不停在工作,他時常忘記了自己還在打點滴。一旁有家屬時常提醒他:「醫生,回血了!」「醫生,管子裡的鹽水怎麼不滴了?」「醫生,你該換藥了,快滴完了。」

有一次,他抬頭看了下鹽水袋裡的「水位」,一位中年婦女心領神會:「你放心,我幫你盯著。」

金華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黃明偉認為,需要理性看待醫生帶病上班這一現象。敬業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要在保證看病質量的前提下,否則,這種做法並不提倡。醫生生病,該休息時也要休息。

主任醫師孔來法當了20多年醫生,他說,急診醫學中心的醫生都比較忙,帶病上班的情況有時不可避免,他也曾在感冒發燒時堅持上班。牛蒙作為年輕醫生,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是該鼓勵一下。

「當醫生很有成就感」

牛蒙說,當急診室的醫生,算是比較忙的,很多人吃不消。女友經常埋怨他,裝修房子這樣的事都顧不上,幸好女友也是同行,關鍵時刻能相互體諒。「當醫生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光彩,酸甜苦辣箇中滋味,冷暖自知。」他說,當醫生很有成就感。尤其是他偶遇過幾個曾經的病人,都很感激他。「每天接待那麼多病人,說實話我已不記得,但看著他們的身體漸漸康復,這種成就感令人愉悅。」

相關焦點

  • 醫生邊會診邊玩紙牌,醫院難道無人管
    醫生邊會診邊玩紙牌,醫院難道無人管俗話說「命比天大」,特別是對救死扶傷的醫生來說,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是醫生職業所要求的素質。但近年醫患關係十分緊張,不排除有一些原因在不守醫德的醫生身上。這不最近就出現了一位會診時邊玩紙牌邊看病的醫生,難道在他心中生命比不上遊戲重要嗎?醫院難道無人出面管制嗎?
  • 急診科女醫生邊打吊瓶邊工作 感動眾人
    央廣網武漢2月10日消息(記者左艾甫 通訊員劉姍姍)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位急診科女醫生一邊打著吊針,一邊處理工作的照片在朋友圈熱傳,不少網友都被這位醫生的敬業感動了。據了解,這張照片是一位患者去醫院看病時,路過醫生辦公室隨手拍下的,還感慨道:「做醫生真的挺辛苦的,我們應該多體諒醫生。」
  • 寵物看病引爭議,寵物看病貴於人,寵物醫院該何去何從呢?
    寵物看病引爭議,寵物看病貴於人,寵物醫院該何去何從呢?現在人們養的最多的寵物就是貓咪和狗狗啦,我們知道貓咪狗狗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狗狗就屬於特別的暖男型的,而且她們可以安慰自己的主人,小貓咪就不一樣了,小貓咪是需要主人去安慰她的,小貓咪是特別的高冷的。
  • 來金華這些地方「邊玩邊學」!
    來金華這些地方「邊玩邊學」!記者了解到,今年金華的研學旅行系列活動,旨在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鼓勵學生到空曠的場地進行研學示範教育,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宣傳推廣金華豐富的研學旅行種類,助推全域旅遊復甦。
  • 深圳美女醫生打吊瓶坐診照片熱傳朋友圈,背後真相令人感動
    南都訊 記者李榕 這兩天,一張醫生一邊打著吊瓶,一邊給患者把脈的照片在朋友圈流傳。照片中的女醫生是羅湖醫院集團羅湖人民醫院名中醫羅江萍,每天接診量接近200人次的她,因為看病的人多,再加上工作強度大,所以感冒發燒,喉嚨發炎,為了不辜負搶到號的患者,羅江萍醫生堅持帶病坐診。
  • 邊打點滴邊寫作業,看得真讓人心疼
    我們經常能在小學門口看到,小學生們小小的身體一個個背著碩大的書包,書包把孩子的脊椎都壓彎了,讓人看著心疼,除了像石頭一樣重的書包讓人看不過去外,孩子的「作業」才是最令家長煩惱的。爸爸想著別打擾孩子了,自己就去房間裡睡覺了,誰想到凌晨自己醒了看到孩子還在寫作業,不過已經困得磕頭了,爸爸看到這一幕非常憤怒,直接撕了孩子的作業本,孩子連忙問:「爸爸你幹嘛撕我作業本,我寫不完明天會被老師罰的」,爸爸安慰孩子說:「你都困了嗎,注意力完全沒在作業上,這樣的作業寫得完全沒有意義,你趕緊睡覺吧,明天我找你們去說。」
  • 教授「看病最好找35~45歲副主任醫師」說法引爭議
    北師大教授張靜如總結看病經驗「最好找35~45歲副主任醫師」引爭議  「看病最好找35~45歲的副主任醫師。」近日,北京師範大學老教授張靜如總結自己一生看病經驗得出的這句結論,在網上引發巨大反響。  「常見病找副主任醫師、高年資主治醫師看,值得鼓勵。」剛入選中山大學首屆「名醫榜」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古潔若教授說,我國在分級醫療建設方面做得不好,「病人只認大教授」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作為國內強直性脊柱炎治療權威,古潔若常感到分身乏術。「我要在做學術、帶學生、處理行政事務的同時,兼顧臨床。現在只能爭取每周出兩天半門診,一天查房。」
  • 醫生邊打吊瓶邊工作,濟寧「最敬業醫生」被點讚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吊瓶醫生」為孩子看病的照片在網上傳開,引來不少網友點讚。這名醫生叫錢琨,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保健康復科工作。照片的拍攝者導醫祝文姝回憶說,15日上午恰巧經過錢琨所在診室,順手為這位醫生拍下敬業的一幕,沒想到照片被大家紛紛點讚並轉發。
  • 金華一醫生人氣直逼網紅 一複診掛出160多個號
    前天一早,她就帶上女兒趕到明德門診去了,她家裡人生病一向是倪醫生看的,現在10個多月的女兒咳嗽不見好,也來找倪醫生。去之前,郭女士就做好了排隊的心理準備,可到了之後發現前面還有160多號人等著,她還是後悔沒有再早一點出門。「倪醫生,你的人氣都快趕上網紅了。」輪到郭女士時,她忍不住開了句玩笑。既然是網紅,記者的朋友圈裡自然也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 孩子邊看動畫邊手術照片走紅 福州醫生哄娃有高招
    14日,辛麗拍攝的一張手術照片在福州人的朋友圈中熱傳。經記者了解,接受手術的孩子在玩耍時不小心弄傷手指,整個小指末節皮肉翻開露出骨頭。福州市第一醫院骨二科的醫生護士們,為了安撫小傢伙順利進行手部縫合手術,想出這個點子來。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幾位哄娃高手居然都是純爺們,有些甚至還是未婚青年。記者聯繫上發圖片的當事人辛麗,她本人是福州市第一醫院手術室護士長。
  • 微博驚現"肉麻"蟲咬照片 患者:在西湖邊散步被咬
    東方網9月9日消息:30小時,一張普通網友發的照片,在微博上狂轉8400多次,評論1100多次,被稱為「史上最肉麻蟲咬照」。看著這張照片,記者粗粗數了一下,僅一條小腿正面,就有40個小紅點,看起來就像支「紅豆棒冰」。
  • 福州一醫師邊打點滴邊接診 「掛水哥」被點讚(圖)
    原標題:「掛水哥」邊打點滴邊接診被點讚 鄭溢聲邊打點滴邊為病人接診  圖由醫院受訪者提供   「福州某醫院主治醫生鄭耿耿同志,病倒了,但他堅持帶病出診,一邊掛瓶,一邊耐心地為來訪的患者朋友提供醫學診療服務。
  • 市中醫院的這個醫生好敬業 邊掛點滴邊給病人看病
    記者核實:從照片上可以看到,醫生桌上擺著一疊病歷,左手掛著鹽水,埋頭用右手為病人寫病歷。  不少網友評論「這個醫生好敬業」、「好帥的醫生」……  這個敬業的好醫生叫陳杰,是市中醫院急診病房的主治醫生,主要負責住院病人。  從前天下午5點半到昨天上午8點,他已經值了一個夜班,下班後沒有馬上回家休息,而是接著去各個病房查房。
  • 「禁止邊摘邊吃」畢節一則採摘須知引熱議
    「走近草莓大棚時,我們看到門口豎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禁止邊摘邊吃,付款時每人連筐帶草莓必須摘滿一斤,不足一斤按一斤計算......』」徐先生說,以前也來過,但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這則「採摘須知」就像給消費者設置「最低消費」,很影響體驗採摘樂趣的心情。
  • 金華晚報丨邊玩邊學懂「腸」識
    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有關腸道的健康知識你了解多少?就在上周末,來自市區湖海塘小學、西苑小學等多所學校的晚報小記者們,在金華之光城市展館,通過好吃又好玩的遊戲學習了很多關於腸道關於營養健康的知識。
  • 醫生行醫遭襲邊挨打邊救人 被贊「用生命在搶救」
    南國都市報記者 賀立樊 攝  醫生行醫遭襲邊挨打邊救人  三亞市人民醫院外科醫生王錫雄遭襲後嘔吐、腦震蕩;被贊「用生命在搶救」,獲公益組織萬元獎勵  王錫雄  男,30歲,海南人,在四川川北醫學院就讀,畢業後在汕頭大學攻讀在職研究生。2009年入職三亞市人民醫院,成為外科醫生,從醫5年。
  • 醫生「憑經驗」看病婦科炎症花費6000多元
    近日,瀟湘晨報記者接到讀者爆料稱,因白帶過多、腹部偶有疼痛牽扯感,28歲的市民劉麗(化名)來到長沙市婦幼保健院掛號看病,卻沒想到在醫院遇到兩個醫託。在醫託的遊說鼓吹下,劉麗來到長沙長峰醫院看病就診,掛號、檢查、治療一個流程下來花費了近7千元。
  • 看日劇學日語,邊娛樂邊學習
    看日劇學日語,邊娛樂邊學習想必有很多愛學日語的小夥伴是因為愛上了看日劇才學習日語的吧,那你知道怎樣去看日劇能更好地吸收到日語的學習嗎,今天大瑄哥就帶大家了解娛樂學習方法,從此讓你輕鬆聽懂日語啦。第一步,選擇一部你喜歡的日劇(如果愛看的太多,那就排好序號,挨個進行,練得越多效果越好)我選擇的是一部運動相關的日劇-no side game(ノーサイドゲーム)第二步,第一遍看字幕了解劇情走起可能很多小夥伴第一次看的時候如果不看字幕
  • 男子邊開大貨車邊看電視劇
    高速路上,你見過大貨車司機一邊開車一邊看電視劇嗎?12月10日,重慶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總隊高速公路第三支隊執法人員,在G65包茂高速公路阿蓬江服務區,對一輛豫籍貨車進行檢查時,發現中控臺支架上的手機在播放電視劇。
  • 孩子邊吃飯邊看ipad,危害有多大,又有多少家庭中招
    我相信很多家庭跟我們 一樣,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特別是隔代親,他們覺得只要把碗裡這碗飯餵完就完事了。 電視劇《安家》宮蓓蓓的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的,為了方便餵養,孩子也是吃飯邊吃邊看,宮蓓蓓自己是婦產科醫生,高學歷,宮蓓蓓是高學歷的醫生,在養育孩子上肯定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可是公婆的幹預,讓宮蓓蓓十分為難,如果反對就是跟公婆作對,如果不管不問,那就是害了孩子,殊不知這樣的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