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夫妻培養出雙胞胎學霸:看看他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2020-09-09 六月親子教育

貴州的一對雙胞胎姐妹分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合肥工業大學和北京大學。

這對雙胞胎姐妹令人矚目的地方在於,她們來自貧困家庭,父母依靠打工來維持生活,家裡沒有太多的經濟條件來助力她們,可她們卻能雙雙突破「寒門難出貴子」的怪圈,考上了名校。

這就是得益於她們的父母對她們用心的教育和栽培。

她們的父親說,他和孩子的媽媽在外打工時,一直都把孩子帶在身邊,孩子的成績一直都很穩定。

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假如這對雙胞胎姐妹不是在父母的身邊長大的,她們也是留守兒童,那麼,沒有父母在身邊教導的她們,還會這樣乖巧懂事嗎?

這個答案可能沒有人能回答,但是,不可否認,她們能夠心無旁騖的努力學習,能夠這樣聽話懂事,是因為父母一直都在她們的身邊關心呵護她們的結果。

看到這兩個女孩,我想起了那個哭著打電話報警說「不想活了」的男孩。

江蘇鹽城的一個12歲男孩和姐姐生活在一起,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身邊沒有關心自己的人,讓他感覺很累,所以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在情緒崩潰之下他撥打了110求助。

可能有人會說,這孩子不懂事,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可誰又懂得理解這個孩子心裡的苦啊!

同樣是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要比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要更聽話懂事,心理也更健康。

看看沒有父母在身邊照顧的孩子生活得怎樣!

我的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13歲的男孩,父母常在外地打工,一年難得回家二三次,他從小到大都是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爺爺奶奶特別的寵孩子,而在爺爺奶奶的寵溺下,這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個淘氣搗蛋的主。小時候,去偷別人家的瓜果,打死別人家的雞鴨,這種事他就沒少幹。

可每次別人找上門討說法時,他的爺爺和奶奶便以孩子小不懂事為由敷衍過去,讓得親朋鄰居都很無奈。

這孩子上了初中後更是無法無天,不但經常逃課導致成績一落千丈,還不聽老師管教,後來更是經常和一群無業青年廝混在一起,打架鬥毆、欺凌弱小。

親戚朋友都勸說孩子的爺爺奶奶,讓他們好好管管孩子,可他的爺爺奶奶卻說:不是我們不想管,是管不了,他根本就不聽我們的,說他一句就頂一句,有時候比我們還兇,至於他的學習成績我們也不會輔導啊,我們就只能管他的溫飽問題了。

孩子的爸媽聽說孩子學壞後,打電話回來訓斥他,可他不但不聽教育,還對著電話吼道:從小到大都不管我,現在管我做什麼?

親朋好友都一味的指責這個孩子,說他蠻橫、惡劣,是個不折不扣的壞孩子。可是卻沒有人站在孩子角度想一想,從小到大沒有父母在身邊照顧關心,他有多孤單,心裡的煩惱和委屈沒有人安撫,他有多無助。

所以,與其說是孩子跟別人學壞了,不如說是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引導教育而學壞了,或是孩子因為長期缺少關愛而自暴自棄!

《少年說》裡的一名男生,指責自己的父母是一對生孩子卻不陪孩子的父母。

這名男生從小被扔在姨媽家裡,姨媽家的兩個兒子經常欺負他、打他,可他卻不敢說,因為年紀小小的他已經懂得自己是寄人籬下。可他的爸媽卻對此一無所知。

這名男生說,他再也不會在受欺負或是難過的時候找爸媽了,因為他怪爸媽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職責。

當孩子心裡的「沒人關心、沒人理解」的委屈感在心裡不斷滋生蔓延時,就很容易會變成怨恨的種子,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

而一旦孩子對父母心生怨恨後,親子間的關係會怎樣,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曾看過一個視頻:媽媽提著行李要回工作的地方去,孩子緊緊抱住媽媽的腰身,一邊大哭,一邊喊著:媽媽不要走,我不要漂亮的衣服了,不要新玩具了……

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讓人淚目!

在孩子的眼裡,父母的陪伴是任何東西都代替不了的,孩子最想要的就是爸爸媽媽的陪伴。

也許有人會說,父母之所以放下孩子,還不是想要多賺點錢來培養孩子,讓孩子能有個更好的將來。

但是,如果孩子學壞了,那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又談何將來呢!而且賺錢少點就不見得不能讓孩子有個好的將來。

如開頭提到的雙雙考上名校的雙胞胎姐妹,她們的父母一邊打工一邊帶著她們,賺到的錢肯定要比別人少一些吧,可這兩姐妹的將來如何,卻是不言而喻。

所以我想說,如果可以,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吧,也許帶著孩子會辛苦很多,賺錢也會少一些,但是一個聽話懂事、身心健康的孩子,卻能勝過所有!

相關焦點

  • 貧困夫妻培養出雙胞胎學霸,一個北大,一個合工大
    important}重視孩子教育,一直都不只是富裕家庭的行為;因為有一些家庭,雖然很貧困,但是父母卻寧願自己省衣節食也會抓好孩子的教育。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家庭,就是一個這樣的貧困家庭,這個家庭中的父母極為重視孩子的教育。所以在今年的高考中,這個家庭中的一對雙胞胎姐妹均考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她們一個考上了北大,一個考上了合工大。
  • 湖南雙胞胎學霸,攜手進入清華北大,他們的高效學習秘訣在此
    每年的高考中,都會出現各種「色調」、「樣式」的學霸,他們通過自己的高考成績為自己正名,也確實向他人證實了自己的強大實力。在最近幾年的高考中,我們注意到很多學霸成為各路媒體關注的焦點,比如:雙胞胎學霸、考試很簡單的學霸、本想考北大發揮不好進入清華等,在他們眼裡學習真的很簡單,這也讓他人感到非常的羨慕、「嫉妒」、『恨』。
  • 他們是寒門雙胞胎學霸,成績優異讓清華中科院挽留,最後怎樣了?
    ——巴爾扎克導語:人們常說寒門難出貴子,很多的寒門子弟他們通過高考依舊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人生的成功不在於你出生如何,而在於你能不能夠努力奮鬥。很多人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即便出身平平,也同樣可以成為很有成就的人。今天我們來講的這個故事當中的主人公,他們同樣是出自寒門,是來自寒門的雙胞胎學霸。
  • 雙胞胎同上復旦,又一同入麻省理工,學霸父親的教育方法值得學習
    我們都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父母優秀孩子也會和父母一樣優秀。最近有一對雙胞胎從復旦大學畢業後又成功考取麻省理工,讓很多孩子的家長羨慕不已。了解後才知道原來他們的父母也是學霸,很多人覺得可能是基因起了很大一部分的決定作用。其實除了基因之外,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影響。
  • 湖南雙胞胎兄弟分別考上清華北大,農民父親這樣培養出兩個學霸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如果自家孩子能考上清華或北大這兩所中國最高學府,那是無異於「祖墳冒青煙」的大喜事。而就在湖南慈利縣的一個農家之中,今年參加高考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雙雙被清華和北大錄取,一家出了兩個「超級學霸」,一時成為當地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樸實的農民父親是兄弟倆學習的動力和依靠。
  • 湖南雙胞胎兄弟分別考上清華、北大,農民父親這樣培養出兩個學霸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如果自家孩子能考上清華或北大這兩所中國最高學府,那是無異於「祖墳冒青煙」的大喜事。而就在湖南慈利縣的一個農家之中,今年參加高考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雙雙被清華和北大錄取,一家出了兩個「超級學霸」,一時成為當地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 清北雙胞胎家庭曝光:貧困不能阻擋成功
    最近,湖南的一對學霸雙胞胎火了。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網友紛紛表示:父母做夢都要笑醒了。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
  • 下崗工人培養出兩個「名校博士」兒子,他們的教育秘訣有"四點"
    那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得有自己的一套正確的教育方式。但同時我們也要及時吸取一些有效的教育經驗來彌補自己的教育盲點。使得我們的家庭教育做得更好,更出色。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對下崗工人夫妻培養出博士兒子的教育故事。他們分享到的自己的四點教育秘訣,我想是可以給我們的家庭教育帶來很多啟發的。
  • 成功人士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不是父母優秀,是教育理念不同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足夠重視,=同時否採取了正確的方法等等,那麼孩子出人頭地的機率就要高很多。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出「學霸」孩子呢?而且也幫助孩子尋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在一個正確的家庭氛圍中,就算孩子的成績不是第一,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這時候我們還需要最後一步。最後,父母的教育理念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很重要的,有些父母自己不完美,不是知識分子,但是他們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上卻很願意花時間,花金錢。
  • 雙胞胎學霸同分考上清華!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今年的雙胞胎學霸有點多,繼「雙胞胎兄弟被錄取為空軍和海軍」、「雙胞胎學霸一個上清華一個上北大」後,又「一對雙胞胎兄弟同分考上清華」的新聞上了熱搜,他們是廣西柳州的祝爾康和祝爾樂,兄弟兩高考成績同為687分。網友大呼「又是別人家孩子」的同時,也感嘆這是「真▪複製粘貼」。
  • 雙胞胎學霸1個清華1個北大,成功的秘訣不只是努力
    看到這個熱搜標題,第一反應就是太羨慕了,這是什麼樣的神仙家庭,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家庭很普通 ,甚至還有些貧困,是名副其實的寒門學子。比如兩個孩子在一起學習,很多人的大腦中可能立馬會浮現出一個問題,會不會互相干擾啊?但是正向引導、方法得當,反而會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兩個人互相監督、互相促進。
  • 雙胞胎兄弟被清華大學錄取!倆學霸生活在這樣的家庭
    倆學霸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雙胞胎學霸同時考上清華大學的事屢見不鮮。以2019年為例,共有四對雙胞胎被清華大學錄取。他們分別是來自來自四川的雙胞胎兄弟張家豪、張家傑;來自北京的盧逸名、盧逸傑;來自福建的廖子健、廖子康;來自天津的戴蓓、戴蕾。今年,高考錄取工作雖然還在進行當中,卻又有好消息傳來,來自人大附中的一對雙胞胎兄弟,雙雙被清華大學錄取,而且雙雙選擇了清華大學計算機大類專業。
  • 夫妻生下雙胞胎,一個白一個黑,膚色相差很大,現在怎樣?
    夫妻生下一堆雙胞胎,膚色差距很大一個白一個黑,現在怎樣了?  現在醫療技術的發達,能夠讓我們減輕一些身體負擔外,還能幫助我們實現以往實現不了的事情,原來父母想要雙胞胎一般都需要靠運氣,因為雙胞胎不是那麼好生的,因為畢竟機率很小,但是現在醫療技術的發達,可以幫助夫妻倆人實現懷孕雙胞胎。
  • 怎樣培養,孩子才會成為學霸?
    當然,火爆的背後反映的是全民的教育焦慮。我相信每一位家長的潛意識裡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學霸。因為,從大概率角度來說,成為學霸就意味著「美好的工作」與「美好的未來」。這也應該是假期校外培訓生意火爆的實質原因。可是,學霸到底是怎樣「煉」出來的?怎樣培養,孩子才可能真正成為學霸?而且,家長們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學段越低成為學霸越容易,學段越高成為學霸越難。
  • 別人家的孩子!湖北「雙胞胎學霸」高考都是664分,全靠自己努力
    雙胞胎常有,學霸也非常多,但是雙胞胎學霸就比較少見了。本文就來探討一下這些雙胞胎學霸,看看他們與普通學霸有什麼不同。他們極其罕見。在一個班裡,學霸可能就有許多個,但是如果是雙胞胎學霸的話,那全學校也不一定能找到。
  • 聽了培養出清北雙胞胎男同事的育兒經歷,我不再焦慮
    我是一位3歲女兒的父親,分享女兒教育培養過程中的心得與經驗,看普娃的快樂成長。就在周一新公司搬家,我遇到了前公司的會計同事,他的雙胞胎兒子去年一個保送到了北大數學系,一個考到了清華物理系。同樣是工薪階層,他對兩個兒子的培養經驗,讓我一下找到了培養方向,焦慮減輕不少。通過這次詳談我把他培養兩個兒子的路徑畫了出來。
  • 農村雙胞胎學霸,一個上清華一個上北大:他們父母,值得我們學習
    湖南這對農村雙胞胎學霸太厲害了!在今年的高考中,哥哥趙稞取得了687分的優異成績,弟弟趙棣也考出了685分的好成績。可以說,這對雙胞胎學霸,簡直就是家長們一直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不過,看了兄弟倆的學習經歷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別人家的父母」也很出彩。趙稞和趙棣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
  • 雙胞胎考上清華北大,父親的書寫稿走紅,網友:難怪培養得這麼好
    雖然哥哥沒有弟弟的考分高,但也進入到了清華就讀,讓很多人對於這對雙胞胎父母的教育點讚,而在今年的時候,同樣又有一對雙胞胎考上了清華北大,他們來自於湖南,這兩位學霸的父母都是農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寒門當中並沒有妨礙孩子的優秀
  • 同樣是教育孩子,「成長型思維」能培養出學霸,原因不容忽視
    父母教育的成功體現在很多方面,而在這其中,父母們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學霸。不過學霸畢竟是少數,真想要讓孩子在學習上出類拔萃,這著實需要父母們多加用心。教育學家們認為具備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容易在學習表現上脫穎而出。
  • 為了呼吸新鮮空氣,北大學霸夫妻隱居深山20年,如今他們怎樣了
    還有這樣一對北大學霸夫妻,從1998年開始,就選擇了隱居深山,他們給出的理由是為了呼吸到更加新鮮的空氣。而且,已經七歲的兒子,一直沒有走出過深山,見到外人會特別興奮,若是長期將孩子禁錮到山區,這與山區的孩子有何兩樣?相當於人為地抹殺了孩子對自己人生的嚮往。 2011年,夫妻倆做出了重新回歸的決定。不過,王青松承包的山林依舊在50年的租期之內,他們將在繼續其與大山的不解之緣,只是自己的兒子,將開啟另外一種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