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演兵場1月5日報導:歲末年初之際,美國繼續攪動臺海局勢。2020年12月31日,美國「麥凱恩」和「威爾伯」號驅逐艦以雙艦編隊方式穿航臺灣海峽,國防部、外交部先後發聲:解放軍時刻保持高度戒備,隨時應對一切威脅挑釁。
來源:環球網
據CCTV-4《中國輿論場》報導,有統計顯示,2020年全年美艦穿航臺灣海峽共計13次,數量為近十年之最,而此次美軍以雙艦編隊方式的穿航是相隔超一年半後,再次同時派兩艘軍艦穿航臺灣海峽。
國際問題專家蘇曉暉稱,「一年13次穿航」本身就突破了例行需要,多次通過本身就帶有在軍事上「示威」同時向臺獨「示好」的一系列用意。
此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大校曾就美軍艦穿航臺灣海峽表示,美艦不時穿航臺灣海峽,並炒作渲染,刻意抬升臺海問題熱度,唯恐臺海風平浪靜,向「臺獨」勢力「明送秋波」,嚴重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美方有關行為實質是軍事炫武加輿論誤導的「混合操控」,是以臺為棋、以臺做局的戰略自私,我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戰區部隊將時刻瞰視臺海風雲,堅決履行職責使命。
@東部戰區 微博截圖
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軍艦上演了穿航戲碼;2021年的第一天,臺當局就罔顧民眾反對開放了含有瘦肉精的美豬——「萊豬」的進口,而目前已有160餘個國家對「萊豬」下達了「封殺令」,島內民眾稱:吃「毒豬」換「假訂單」。
截圖來源:央視《防務新觀察》
軍事問題專家杜文龍稱,這表明美軍實行對臺當局所謂的「保護」,一定要有代價的。
這個代價「有毒」又「昂貴」,在毒害島內民眾健康的同時,通過「向美國買武器裝備」「吃毒豬」兩種方式掏空島內經濟,預計今後還會有很多「有毒」的食物在島內進行大規模售賣。這些「帶毒」屬性的要素將對兩岸關係和島內都會產生極其嚴重的影響。
截圖來源:央視《防務新觀察》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2月30日表示,民進黨上臺前強烈反對進口「萊牛」,上臺後卻專斷開放進口「萊豬」,是典型的「髮夾彎」,說明民進黨關注的只是一黨之私,並不真正關心臺灣民眾切身利益。大陸不允許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牛肉及製品,將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不符合要求的肉製品流入。
(綜合自新華網、CCTV-7《防務新觀察》、福建海峽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