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粵韻 珠海粵劇粵曲進校園 1.3萬中小學生感受傳統戲曲藝術...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傳承經典 弘揚粵韻 珠海粵劇粵曲進校園 1.3萬中小學生感受傳統戲曲藝術魅力

  23日下午,廣東省戲曲進校園演出活動最後一場走進珠海市第三小學,全校1500名師生觀看了由珠海市戲劇曲藝家協會會員帶來的粵劇折子戲《紅線盜盒》《三岔口》《美猴王孫悟空》等,了解生旦淨末醜行當的劃分。粵劇班的孩子還進行了表演展示。

  中國戲曲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傳承的重要載體。為提升青少年的綜合藝術素養,推動戲曲藝術的傳承普及,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教育廳主辦,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珠海市教育局、珠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珠海市戲劇曲藝家協會執行的「2019-2020年度廣東省戲曲進校園」活動11月2日在香洲區粵劇傳承基地北嶺小學啟動,至12月23日在市第三小學落幕,共完成進校園演出43場。其中,香洲區24場,鬥門區4場,金灣區4場,高欄港區2場,高新區3場,橫琴新區2場,市直屬學校4場。參與戲曲進校園活動的中小學43所,其中小學29所,初中11所,高中3所。公立學校38所,私立學校5所。13000餘名中小學生參與了珠海粵劇粵曲進校園活動,場均人數300人次。

  據悉,粵劇粵曲進校園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紅線女關門弟子、珠海市戲劇曲藝家協會主席瓊霞擔任藝術總監,廣東省青年粵劇演員吳東夢、黃日權主講,黃厚敬、黃天海、邱麗淇等專業戲曲演員示範表演。

  本次演出活動安排了粵劇知識普及角色行當講解、行當展示等,展現形式活潑生動,內容豐富精彩。表演與鑑賞環節主要安排了粵劇折子戲《紅線盜盒》《遊園驚夢》《三岔口》等劇目片段,粵曲演唱部分安排了《荔枝頌》《動員令》《粵曲響遏塵寰》等曲目。

  此次活動通過舉辦粵劇知識普及講座,結合粵劇示範展演,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我國戲曲文化,感受傳統戲曲藝術魅力,激發學習戲曲文化的興趣。在傳承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進一步促進校園德、智、體、美教育的全面發展,深受廣大師生歡迎,獲得廣泛好評。

(文章來源:珠海特區報)

(責任編輯:DF513)

相關焦點

  • 「高涼曲韻」戲曲進校園走進市乙烯小學
    茂名網訊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戲曲藝術素養和審美素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昨日下午,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教育局主辦的2020年茂名市「高涼曲韻」戲曲進校園專場展演活動走進市乙烯小學
  • 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 荔灣區"戲曲進校園"走進中小學
    (資料圖)12月28日,廣州市荔灣區文廣新局2018年粵樂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了三元坊小學,由非遺廣東音樂國家級傳承人、著名高胡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何克寧主講,並由廣東音樂曲藝團帶來一場粵曲欣賞會。據了解,從9月至12月,荔灣區文廣新局「戲曲進校園、進社區」走進了五所中小學,學生們通過聆聽、欣賞現場樂隊演奏,走近廣東音樂和粵曲,了解這兩種優秀的傳統文化。
  • 品味嶺南紅豆,傳承粵韻風華——這場「戲曲進校園」活動真精彩!
    6月17日下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肇慶市高要區第三小學,肇慶市粵劇團為高要三小師生帶來了一場粵劇盛宴。活動深入校園推廣教學,通過讓小學生聽經典戲曲的方式來普及我國優秀傳統戲曲文化知識。活動中,肇慶市粵劇團特邀講師梁恆宇老師用輕鬆風趣的語言對粵劇戲曲文化做了一番深入的講授,講解了戲曲相關知識,教給了學生戲曲表演的手勢手法,讓學生明白了戲曲演員的基本功並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
  • 感受戲曲藝術魅力,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戲曲展演活動舉行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戲曲韻味,傳承國粹藝術,進一步增強我市中小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表演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推進我市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2020年12月17日,以「曲戲澤潤 粵韻羊城」為主題的廣州市中小學生戲曲展演活動在廣州市番禺區星海青少年宮舉行。
  • 廣州全力打造中國粵劇文化中心,粵劇院新址7月前建成使用
    位於西關、佔地1.7萬平方米的粵劇藝術博物館於2016年正式對公眾開放,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集「展示、體驗、互動」為一體的粵劇文化空間。據悉,廣州粵劇院新址坐落在珠江新城,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包括一個1200座的大劇場和一個500座的小劇場。新址將於今年7月前建成使用,屆時將成為粵劇發展的重要基地和世界粵劇文化中心。
  • 佛山小學開設粵劇特色課程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普及:學校每周安排兩節曲藝課    每周三下午,佛山市第一小學五年(1)班的葉栩玥都期盼著能快點粵曲粵劇團的上課時間。「自從進了粵曲粵劇團後,我對佛山這項傳統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栩玥表示,她以前認為唱粵劇是老人家的活動,但現在她不但積極參加學校的粵劇特色課堂,還會經常在家裡練習,表演給父母看。    據了解,自2009年起,佛山市第一小學積極地將粵曲粵劇知識融入校園生活,每天為學生播放粵曲經典小調,還把「曲藝進校園」作為學校特色課程,開發出校本課程《粵韻》。
  • 給工友們送去傳統文化大餐!東莞「粵韻金聲」首次走進市屬重點工程
    12月23日下午,由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東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主辦,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東莞粵劇發展中心承辦的「灣區活力譜新篇——粵韻金聲進市屬重點工程專場演出」在中建八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項目部精彩上演,東莞粵劇曲藝精英、少兒演員等傾情合作,同臺獻藝,攜手為工友們呈現一場異彩紛呈的傳統文化大餐。
  • 戲曲進校園 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8月26日晚 ,玉州區育苗小學攜手玉林市藝術創作研究所開展「戲曲進校園」迎新聯歡晚會。此次晚會以戲曲作為主要的舞臺表演形式。臺上表演者為在場觀眾表演了京劇《梨花頌》、粵劇《沙家浜》、粵曲《荔枝頌》等多個精彩的戲曲節目。
  • 中小學生演戲曲有模有樣
    大洋網訊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戲曲韻味, 12月17日下午,以「曲戲澤潤 粵韻羊城」為主題的廣州市中小學生戲曲展演活動在廣州市番禺區星海青少年宮舉行。本次戲曲展演活動由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承辦,廣州市番禺區星海青少年宮協辦。活動自11月1日啟動,吸引了全市各中小學校(包括中等職業學校)、各區少年宮的踴躍報名參加。12月1日至5日,經過線上評審,選出了多個優秀戲曲作品參與到本次活動後期的線下展演。12月17日下午,廣州市番禺區傍江東小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南沙小學、廣州奧林匹克中學等15所學校參加了展演。
  • 2019廣州荔灣粵劇嘉年華即將閃亮登場
    6月3日,金羊網記者從粵劇藝術博物館獲悉,2019年荔灣區粵劇嘉年華系列慶祝活動將於6月7日在粵劇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一是「群星熠熠頌盛典」,由小神鷹、曾慧、蘇春梅等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聯袂演出;二是粵劇快閃活動,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的師生們將在博物館園區進行多元粵劇藝術展示,傳播粵劇文化;三是粵劇折子戲專場,由廣州粵劇團傾情演出;四是「粵唱粵紅」私夥局交流匯演,由港澳及區內的優秀私夥局團隊演出;五是「粵韻會知音」——廣東八和會館專場演出;六是非遺創意市集展,在博物館展廳中庭舉辦非遺創意市集活動,展示荔灣區青年非遺傳承人的技藝及成果
  • 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如火如荼 粵劇如何傳承與創新?
    「沉下心來,認真地在創作上、傳承上、發展上尊重規律,解決好傳統與當下的問題、共性與個性的問題、尊重規律與突破的問題,處理好長項和短板的問題,這才是粵劇健康發展的根本之路。」 崔偉說。中國戲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古典藝術,「古典藝術未必不能表現當代生活,但表現當代生活一定要尊重戲曲藝術的規律,尋找到我們表現生活的角度、方式,要將戲曲藝術的當下和傳統結合好。」
  • 粵劇藝術博物館館標公開徵集公告
    一、粵劇藝術博物館簡介粵劇藝術博物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127號,是廣州市和荔灣區結合舊城改造,著力打造「戲曲之鄉、魅力西關」文化品牌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她的落成是保護與弘揚傳統文化遺產,建設文化強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舉措。
  • 2020廣州粵韻新聲頌番禺曲藝晚會直播時間+直播入口
    2020廣州粵韻新聲頌番禺曲藝晚會  時間:2020年9月30日晚8時  直播入口  在國慶、中秋來臨之際,為加強文旅融合、宣傳全域旅遊,於是,就有這場我們的節日·中秋—「粵韻新聲頌番禺」曲藝晚會。  以往的曲藝晚會大家都是演唱傳統的經典粵曲名曲名段。這一次,大家演唱的除了熟悉的曲調外,還有全新的編曲,所有歌詞全新填寫,主要描繪番禺景點和番禺生活。
  • 廣東省戲曲進校園:戲曲進校園 國粹傳後人
    (通訊員:吳妍)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教育廳主辦,中共湛江市委宣傳部、湛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湛江市教育局承辦的「2019-2020年度廣東省戲曲進校園」於9月3日走進湛江市第十六小學,為師生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傳統文化大餐。
  • 弘揚傳統文化 增強民族自信:開封市第三十三中學戲曲進校園活動
    戲曲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藝術的瑰寶,在傳承文化、涵養道德、增強文化自信等方面獨具風格。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四個自信」,8月17日下午,由開封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開封市教育體育局、開封市豫劇院組織的「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開封市第三十三中學舉行,為學校師生帶來傳統藝術文化美的享受。
  • 「粵曲」花落西關:荔灣獲「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為進一步加強粵劇粵曲保護傳承,將戲曲傳承發展作為荔灣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荔灣區2013年制定印發了《關於推動粵劇粵曲藝術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明確職責,形成合力」的原則,進一步加強粵劇粵曲保護、傳承和利用,營造濃厚的粵劇粵曲「原生態」發展環境。
  • 「風腔風韻 風採風貌」粵劇風腔藝術研究會、東坑曲藝協會聯歡交流...
    12月1日,廣東省粵劇風腔藝術研究會會長陳玲玉帶領一眾粵劇名家到東坑鎮文化中心交流粵劇風腔藝術文化。東坑鎮文聯主席高劍華、副主席莫圓圓以及東坑鎮曲藝協會會長李兆明等出席了本次活動。會議上大家共同探討了東坑鎮成立粵劇風腔藝術研究會東莞分會事宜,擬定初步計劃。當天下午,研究會一行人到東坑鎮工人曲藝社參加「風腔風韻 風採風貌」粵劇風腔藝術研究會、東坑戲曲協會聯歡交流活動。每個節目都精彩萬分,讓前來交流的一眾戲迷和周邊業餘愛好者大開眼界,為之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