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年間,行動支付深入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從大型商超到個體小賣鋪,從線上消費到線下轉帳,無處不是支付技術進步的結果。不用擔心沒帶夠現金也不用擔心出現假幣或者算錯帳,行動支付切實地改變了生活。
不過支付體驗還沒有進化到盡善盡美,當我手裡拿著支付寶而你打開了微信,跨平臺之間無法轉帳的尷尬讓我們的距離比行動支付出現之前更遠。什麼時候才能實現沒有障礙的跨平臺轉帳?雷科技一直在期待著那天的到來。
現在我們有了一種新選擇:騰訊QQ宣布,即日起微信可以直接轉帳到QQ帳戶。難道說,要就此迎來行動支付的變革了嗎?
可以轉帳,但存在限制
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的雷科技對微信轉帳到QQ進行體驗,發現這個功能現在還略顯粗糙,實際操作過程甚至可能讓人感到繁瑣,離「秀出二維碼然後掃一掃」就完成的快捷支付還有距離。
想要進行轉帳,首先需要關注公眾號「QQ錢包官方帳號」,然後進入到公眾號對話界面點擊底部的「轉帳到QQ」,接著在打開的頁面中輸入轉帳對象的QQ號以及與QQ號綁定的真實姓名,最後填寫金額確定轉帳並進行微信支付,才算完成整個過程。
QQ一端立馬就能看到轉帳信息,提示微信好友向你轉帳成功。需要注意的是,微信向QQ轉帳可以說是全程無阻順利進行,但目前還沒有從QQ轉帳到微信的功能。一旦轉錯帳可不能直接退回,還是得老老實實通過銀行帳戶轉款。
這條轉帳的單向通道也有限制:微信帳號每月向QQ轉帳的額度為3000元,一個微信帳號最多只能轉帳給10個不同的QQ號,而每個QQ號每個月能從微信轉帳得到的資金跟不能超過6000元。即使不會收取任何手續費,想要用它進行上萬元大額轉帳也還是算了吧。
仔細觀察後雷科技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在QQ端看到的交易詳情寫的是來自微信帳號的轉帳,但在微信的帳單詳情中,支付的對象是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向QQ號轉帳只是這次交易的商品名而已。
我們可以推斷出這樣的事實,微信可直接轉帳到QQ,本質上是利用了微信內部的支付機制,結合QQ的帳號與實名驗證間接實現轉帳。既然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打通,也就不難理解無法從QQ向微信轉帳了,至於我們期待的跨平臺轉帳,還得再等等。
步驟不算多簡單,限制還存在好幾個,為什麼QQ還要做這樣「徒增煩惱」的功能呢?這和QQ想要留住用戶的期望分不開,不希望因為轉帳這一需求就失去用戶的青睞,於是曲線救國實現了有一定可用性的轉帳功能。
假設一個這樣的場景:作為00後的孩子愛用QQ也習慣了QQ支付的生態,但是向父母獲得生活費或是經濟支持的時候,又不得不向父母這一輩更常用的微信傾斜。這無疑會讓QQ和微信的用戶活躍數據此消彼長,QQ能做的只能想辦法給用戶更多留下來的理由。
QQ想留住依賴於行動支付生態的用戶,因此利用技術允許做出了微信轉帳到QQ。而在這件事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為用戶數量越來越著急,離自己的黃金時代越來越遠的即時聊天服務。
種種新功能都是QQ的嘗試
QQ有過兩次大規模的新用戶浪潮。
第一次是網際網路興起之時,剛剛接觸網絡的人們在QQ上認識到更多朋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即時聊天而越來越近。就這樣,QQ成為最受中國人歡迎的即時聊天服務。
當時甚至還有人為自己的後代提前註冊,只為讓帳號等級顯得不那麼低。如今不常上QQ、反倒在微信上聊得熱火朝天的這群人可能沒想到,他們曾經預留QQ號的對象,數年之後成了第二次QQ用戶大增長的主要群體。
只不過,年輕人們並沒有使用早就攢出「皇冠」的帳號,而是為自己註冊了全新網絡身份——畢竟就是要和父母的微信唱反調,要輕鬆有趣聊天環境才開始使用QQ。
00後為主的新生代們給QQ帶來了切實的用戶增長,根據2015年~2019年之間的騰訊財報,年齡在21歲以下用戶的活躍數據不斷增長,連帶著行動裝置活躍用戶量一度逼近7億。
然而這只是QQ的一個側面,在另一面,QQ經歷了2016年的8.77億月活高峰之後不斷走低,到2019年第三季度只剩下7.31億月活用戶。騰訊對此的解釋是清理了濫發信息和惡意帳號,然而2016年同期也是8億月活的微信,到了如今已經有11.51億月活用戶。
不管怎麼修飾,QQ的全民即時聊天服務地位已經被微信取代,不僅往日輝煌不再,而且還面臨著用戶群不斷縮小的困境。作為對比的微信,用戶群體在不斷壯大,而且帶來新功能並催生相應生態的動作也越來越成熟。
微信簡單易上手的使用門檻,讓不少中老年人也能輕鬆使用,給用戶拓展提供基礎。首創的公眾號,給內容生態的構建添加了柴火,之後帶來的微信支付和小程序,更是為騰訊的商業故事帶來了防守外部進攻,並且還能多方向生長的可能性。
QQ的動作就顯得有些落寞,留在傳播中的最經典案例還是PC時代打造的QQ產品生態圈,以及讓各類網際網路服務都可以獲得助力的開放QQ登錄合作。在那之後,圍繞在騰訊的光芒仿佛都屬於微信,QQ反而從帶路大哥變成了陪跑者。
打造內容號、引入QQ看點、同樣有支付功能、紅包和小程序,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QQ試圖保持著自己的時髦度,卻有點像是在拾人牙慧,缺乏過去呼風喚雨的氣魄。
QQ會最終迎來消亡嗎?我認為並不會。即使微信仍在壯大,需要QQ的用戶群體依然存在,那些從剛接觸網絡時就在使用QQ的人,被新鮮聊天互動吸引而來的年輕人們都會是現在和將來的主要用戶。
但也有無法迴避的事實:QQ的用戶規模正一步步萎縮。
QQ期待著重獲春天
QQ已經很努力了,它背後的團隊不斷在帶來改變,只為讓這個聊天服務再度迎來春天。
比如兩個月前突然出現的QQ小程序,在微信中能夠接收QQ消息的設計看似新鮮,其實在微信誕生之初曾有過類似功能。只不過當時是微信從QQ獲得用戶,如今卻變成了QQ向微信找回曾經的用戶。
再比如與QQ空間緊密結合,以及基於聊天推出的各類玩法:釐米秀、鬥圖、擴列、匹配聊天還有允許高度個性化的界面,無一不是在討好年輕人審美,最終可以緊緊握住這一用戶群。
春節紅包也是如此,各家應用推出的各類玩法都是拉新召回利器,在QQ這裡更不例外。要求用戶長時間在線並且內容豐富,就是瞄著讓人用了就不想走而來。
QQ的努力讓人感動,不過時代的趨勢難以反轉,人人都聊QQ已經變成了更多人都在聊微信。QQ所做一切並非毫無價值,我們有了更多的即時聊天選擇,陪伴用戶20年的社交環境同樣能延續下去。
希望在今後,QQ還能帶來更多類似於「微信轉帳到QQ」甚至是做得更好的功能。無論外界的風向如何變化,從用戶需求出發幫助人們更方便的服務,始終會有人將其作為自己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