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學校的時候我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學霸會學習?為什麼他們的成績會那麼好?
直到前段時間我看到了學霸們的「草稿紙」時,我才真的想清楚!
我的「草稿紙」
我的草稿紙就是這樣,亂的一塌糊塗,有的時候自己做完之後找不到過程,對不上結果。最後導致整個人的思路都是混亂的。既浪費了時間,又很難把握題目的正確性。
學霸的「草稿紙」
學霸們的草稿紙,是這樣的。一道題是一道題,整體化一,哪怕是一個符號,都標註的很清楚。整個演算過程清晰可見,根本不會出現找不到題目或者是思緒混亂的狀況。
有的都在紙上做出了重點標記。
如此整齊的草稿紙,任誰看了都是很清晰的邏輯。
有一位網友這樣說到:我要是有個這樣的孩子,我絕對不會打擾他學習,他想買什麼都可以。
雖然這句話有些誇張,但是足以表明了家長們的心情。
「草稿紙」背後的故事
其實每一張這樣的「草稿紙」的背後都有一個很努力的學霸。而這些學霸又有著強大的自律性支持。
所以,能寫出這樣草稿紙的孩子,一定是一個自律性很強的孩子。而擁有如此強大的自律性和做事認真的態度,他想做什麼事都可以成功。
我們要如何才能養出一個自律的孩子?
根據心理研究:一個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響是智力的2倍還多。
演員海清的孩子就是這樣,而2019年廣西的理科狀元楊晨煜也是一個高度自律的人。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心理醫生M.斯科特-派克
第一,家長要以身作則
在進入社會之前,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他的一切行為都源自於父母,如果父母可以做到自律,那麼孩子也會在生活中被潛移默化的影響到。而這種影響將會持續影響孩子的一生,讓孩子一直保持一個自律的狀態。
就需要家長們做到從很小的事情開始,比如:規定的時間睡覺,看書的時候不要玩手機等等,從細節之處做起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家長合適的引導
孩子在模仿中總會出現錯誤,所以作為家長適時的引導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及時向孩子進行反饋,讓孩子明白。
比如孩子在看書的時候溜號,我們就要告訴孩子,他不應該這樣做,看書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專注,就像自己平常一樣,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的更正過來。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朱慕菊女士說過兒童的自律是:兒童的自律簡單的說就是不依賴別人的控制,自己可以按一定的規劃和要求去行動。
朱慕菊女士還專門為自律出了一本書叫《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書中將兒童自律分為了三大部分,告訴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一、孩子學會「懂規矩」,有一個發展過程
二、發展兒童自律,需要理解、策略與技能
三、影響自律的發展的誤區
書中利用手繪漫畫將案例和方法一一呈現,給家長和幼兒老師提供教材。通過306幅漫畫和360個活動建議,探索孩子的自律能力發展,輕鬆培養孩子自律能力。
孩子也可以在讀後有所思,有所想,有所獲,進而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
除此之外,朱慕菊還編寫了怎樣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親社會行為、自尊心、情緒能力、積極主動性。都是培養孩子的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