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國》如果徐庶離開曹操,回到劉備陣營歷史會有什麼變化?

2020-12-20 木子君的小屋

讀《三國演義》時,看到徐庶這個人物,總為之哀嘆,他為了成全與劉備的君臣之誼,進入曹營之後,一策未出,讓那滿腹的才華,空負流水。

如果赤壁之戰前夕,曹操讓徐庶勸劉備投降時,徐庶不回去,留在劉備陣營,三國會發生什麼變化?

讓我們開動大腦,假設一下吧。

一、徐庶其人

徐庶,字元直,穎川長社郡人,也就是現在的許昌長葛人。東漢時,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於曹操。

他原名徐福,本是寒門子弟。好遊俠,早年為好友報仇而殺人,後被救了出來。因為覺得要救人,單憑個人武藝意義不大,於是改名徐庶,開始四處拜師求學。後來因戰亂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平、崔州平等名士往來密切。

後來劉備兵敗曹操,客居江東劉表之處。劉表便將新野暫借於劉備居住。徐庶聽說劉玄德仁義之名後,前往投奔。

因其母親在老家被曹操擄獲,藉此要挾徐庶,徐庶不得已才離開劉備,投入曹操帳下,在《三國演義》中,他深恨曹操用其母親要挾他,並因此害死了他母親,於是進曹營之後,一言不發。

如果徐庶赤壁前夕,勸降劉備時,不再回到曹營,會對三國歷史造成什麼影響呢?

二、徐庶離開對曹操陣營的影響

徐庶本是被曹操挾迫,才進入曹營的。但他進入曹營之後,一言不發,未獻一策。可以說,在曹操一方,是透明人,是雞肋的存在,即不能為自己所用,還得花錢糧養著他。

如果他勸降未歸,對曹操又有什麼影響呢?最多也就是少一個吃飯的人罷了。曹操不缺謀士的。

曹操佔據中原之地,而當時的穎川(今禹州),在漢末三國之時,是整個中原的文化盛地,不少謀士都在那裡求學過。而曹操手下,更是有強大的謀士團隊。

1、郭嘉,字奉孝,穎川人士。曾在官渡之戰時,為曹操獻上十勝十敗之說。鼓舞軍心,為官渡之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史書上稱之「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2、荀彧,字文若,穎川人士。有蕭何之才,一直固守曹魏的後方,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在政治方面,為曹操引薦了荀攸、陳群、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

3、賈詡,字文和,涼州人。本是董卓屬下,董卓死後,獻計李催、郭汜拿下長安。可以說當時李郭之亂,獻帝君臣出走的亂局便由他而起。後投張繡,又隨張繡投曹操,從此一直在曹操營中效力。有毒士之稱。

4、荀攸,字公達,穎川人。荀彧之侄,擅長靈活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是曹操的謀主。一生獻計奇策十二。

5、程昱,字仲德。兗州東阿人。程昱多謀,謀斷大事。曹操討伐徐州時,與荀彧一起鎮守後方,擋住了呂布的進攻。倉亭之戰,更是獻上了十面埋伏之計,擊敗袁紹。

除此之外,曹操帳下還有毛階、蔣幹,戲志才、司馬懿、劉曄、陳群、蔣濟等謀略之士,皆世之名士。

所以,離開了徐庶,對曹操陣營的影響,並不大。

三、對劉備陣營的影響

相對於曹操的豪華陣營,劉備的手下一直比較寒磣,在遇到徐庶之前,武不過關羽、張飛、趙子龍,文不過孫乾、糜竺,糜芳等。所以,劉備對於徐庶的敬重,一方面是徐庶有才,另一方面,也是手下人才的缺乏。

在徐庶進曹營之後,劉備一直困頓於新野,還幾次命在旦夕。他沒有自己的地盤,自己的戰略規劃,可以說曹操、袁紹角逐天下的時候,劉備只是一個吃瓜群眾。

遇到諸葛亮,劉備才如魚得水,諸葛亮的隆中對更是給劉備指明了方向。如果赤壁之戰,徐庶歸來,那麼對於劉備,對諸葛亮都是一個臂助,再加上鳳雌龐統,這樣鐵三角,劉備的謀士陣營會更加完美。

後來,劉備進川,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中流矢身亡。但如果有徐庶,劉備進漢中之後,派關羽留守荊州,令徐庶代替糜芳,怕是荊州的情況會比劉封糜芳時,要強太多。

而關羽與徐庶二人相識甚早,而關羽對徐庶的才華也是見識過的,那麼,他二人配合,關羽不會有後顧之憂,也不會中呂蒙、陸遜之計。這樣,諸葛亮的隆中對,也有實現的可能。

而荊州不失,關羽不死,那麼張飛也不會鞭打下屬而被殺,蜀國也不會有夷陵之敗,劉備也不會命喪白帝城,以蜀國的力量,怕是東吳和魏國,都要頭疼許多。

四、結語

所以,我個人意見,如果徐庶回到劉備陣營,對於劉備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改變三國的走向。讓劉備、諸葛亮興復漢室的目標還有達成的一日。

當然,一切都是我們的假設,徐庶雖說曾經好遊俠,但本質上還是一個文士,他作為一個國士,有文士的堅持。忠臣不事二主。他既然投奔了曹操,哪怕不獻一生,一言不發,但是要他放棄自己的名聲,再投奔劉備,也不太可能。

總之,劉備與徐庶這兩個好基友,有緣無份,他們本來可以成為君臣的典範,名揚千古,可惜天意弄人,讓他來到了曹操一方,既浪費了曹操的糧食,又虛度了自己的才華。可悲,可嘆。

我是木子君,歡迎與我聊三國。

(文:木子君的小屋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徐庶自薦劉備看優秀人才的選擇!
    徐庶,無疑是三國中的頂級謀士,有人戲言,如果徐庶不離開劉備,後面就沒諸葛亮什麼事了,也可以看出徐庶的能力作用和重要性。 看天下誰是英雄?曹操不行,那麼號稱八駿之一的劉表呢?
  • 智謀徐庶一生推薦兩人:一大忠,一大奸,都成三國重量級人物
    導語:創業初期的劉備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謀士輔佐,也不知道謀士的重要性,所以二十年來一直敗多勝少。後來徐庶憑藉自己的計謀多次以少勝多扭轉戰局,劉備看得如痴如醉終於明白一個軍師的重要性,隨後拜徐庶為軍師。曹操得知徐庶輔佐劉備後設計將他逼走,一代軍師從此蒙塵。
  • 三國演義徐庶,母親被曹操捉走,徐庶的一言不發,換來了忠孝兩全
    上期文章我們提到劉備手下的徐庶和龐統兩位神算子,給劉備出了不少計策,因為《三國演義》畢竟是一部小說作品,需要有一個比較中心的人物形象。徐庶自薦在《三國志》中並沒有的任何信息,僅有「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一句話的概括,但是隨著劇情發展,徐庶的故事在《三國演義》中演變成為一心追求明主而懷才不遇,不只是劉備本人,連讀者也越來越感到徐庶此人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他深受劉備器重,成為劉備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軍師。徐庶為什麼會被捉到曹操營帳裡呢?
  • 全面戰爭三國劉備劇情
    全面戰爭三國劉備劇情主要有:水鏡之教-徐庶出山-徐庶救母-徐庶離去-臥龍先生-三顧茅廬-鳳雛出山-迎娶孫尚香等系列劇情,如果玩家前期徵伐比較兇,部分勢力消失過早的話,一些劇情就無法觸發。全面戰爭三國劉備劇情始於玄德遇水鏡先生爾後徐庶出山徐庶初始3級,非傳奇軍師,但是有獨特的特性和描述。
  • 三國演義32:徐庶識破八卦陣,劉備終於躺贏一次,他簡直太高興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歷史解說。在上一集中我們講到蔡瑁想要設計陷害劉備,而劉備知道了消息之後便倉皇而逃,後來劉備在去往廟會的路上遇到了徐庶,緊接著徐庶就做了劉備的軍師。這一邊的曹操在得知劉備在荊州的時候,他決定即將去徵討劉備。
  • 三國開篇中途退場的徐庶,這回竟然這麼帥
    徐庶,字元直,在水鏡先生指點下毛遂自薦於劉備,成為劉備帳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軍師。幫助劉備破八門金鎖陣,擊敗曹仁。後因曹操帳下程昱「其才十倍於我」的建議下,被曹以母親姓名為投入曹操帳下。但自徐庶歸屬魏國以後,就再也沒獻過計策。我們耳熟能詳的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就是由此而得。
  • 歷史上徐庶是什麼模樣的?真的是悲情軍師嗎?三國演義可能騙了你
    概要:大眾往往以為,徐庶原本是劉備的人,後來遭到曹操欺騙威脅,才轉投曹營。但在歷史中,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但畢竟是小說情節,回歸歷史,徐庶主動拜訪劉備是事實,劉備也非常看重他。我們前面說過,徐庶會劍術也會讀書,可說是文武全才。而且也曾經在江湖混過,這跟劉備很像,劉備跟徐庶初次見面,情投意合,這是可以想像的。
  •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為何曹操還會養著他?最後他的結局如何?
    在《三國演義》當中,徐庶無疑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是劉備創業期間,最早投奔到他旗下的謀士,並且還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不過後來卻因為曹操俘虜了徐庶母親,徐庶被迫前往曹營,從而離開了劉備。
  • 三國離奇失蹤的3大名人:最強的謀士,最美的女人,最猛的大將
    三國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更是一個人才輩出的一個年代。除了縱橫沙場武將之外,還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軍師,甚至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美女。尤其是《三國演義》問世之後,更是將這段歷史編寫成了一場大戲。不過其中有許多人莫名其妙的就失蹤了,連個交代都沒有,不得不令人感嘆又好奇。
  • 此人信義出名,為母親離開劉備,但是真的僅僅是因為盡孝嘛?
    一個人如果擁有很好的名聲,那麼他就像有了一些其他的助力一樣,會讓別人會更加的信任他,也會願意跟他在一塊做事,這樣他成功的機率也會變大。很多人都會很在乎自己的名聲,就像動物愛護自己的羽毛一樣。因為在古代人們都十分尊重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裡面就有一個人行為的解釋。一個人的品行端正,會讓別人認為他是一個君子,會更加覺得他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如果一個人的品行很壞,即使他有很大的權力和很高的地位,也會被別人在背地裡罵他,認為他是一個十足的壞蛋。所以,我們就能看到三國中那些為什麼人們都很愛護自己的名聲,徐庶也是這樣的一個人。
  • 《三國》中徐庶和龐統都是悲劇收場,徐庶是偶然,龐統是註定
    徐庶的悲劇帶有意料之外的道德色彩,而龐統的悲劇結局從他一出場便註定了,在小說中已經埋下伏筆,具有既定性和預見性。徐庶故事實為一波三折,它的形成是一個歷史文化故事積累的過程,它的身上體現著古時候人們對原始故事素材的各種想像與追憶。
  • 真實三國:徐庶能力一般,遠沒有三國演義寫的那麼好
    劉備身上魅力太大,劉表怕他喧賓奪主,就讓他到新野去暫住。徐庶慕名而來,在街上吟歌引劉備註意。劉備當時身邊只有關張趙三員猛將,沒有什麼謀士,又聽聞當地有高人伏龍鳳雛。求賢心切的劉備看誰都像伏龍鳳雛,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徐庶。但他也聽過徐庶之名,覺得他也是高人。此時曹仁和李典率三萬兵馬來犯,曹將呂曠和呂翔領五千兵來打頭陣。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徐庶第九,諸葛亮僅排第五!他是第一?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都說時勢造英雄,所謂英雄,並不僅僅就是指上馬打仗的名將,還有智計百出的謀士,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排在前十的謀士。第十:陳宮
  • 大丈夫為人坦蕩,看下手牌算什麼?三國殺還有哪些虎狼之詞
    三國殺依舊鼎立至今,只能說上一句"我們的遊戲都在蒸蒸日上哦!"(狗頭保命)。其實慢慢回顧這個遊戲,它的巔峰鼎盛期似乎早已經消失。但是仍然有大量堅持在三國殺的小夥伴,除了真愛,說不出旁的來。很多小夥伴已經不僅僅是對遊戲的喜愛了,更多的是對這段三國歷史的熱愛。其實遊戲的好壞主要還是看細節,在集合歷史、文學、美術等多種元素之後,三國殺還能穩定如此,可見匠心。
  • 歷史上徐庶的結局如何?為何諸葛亮知道後會不停地嘆息?
    (小說《三國演義》中徐庶的「誓言」。從後來他在曹魏的任職來看,這一點雖然是小說的文學創作,但有現實根據。)感謝三國迷的好問題。諸葛亮之所以嘆息,主要原因莫過於感慨徐庶在曹魏沒有得到充分的信任和重用,主要表達一種惋惜吧。
  • 如果伐吳時諸葛亮領軍,劉備坐鎮蜀中,歷史的結局會如何?
    如果伐吳時諸葛亮領軍,劉備坐鎮蜀中,歷史的結局會如何?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聯劉抗曹是劉備謀取天下的基本策略古代帝王之術很多採用制衡之術,諸葛亮當年的聯劉抗曹或許就是這種原因。因為當時的曹氏陣營中力量過於強大,北方又在曹操多年的治理下,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如果諸葛亮把東吳給滅了,那麼憑藉著劉備的能力去對抗曹操,估計也就是雞蛋碰石頭的結果了。
  • 三國最強五大謀士,個個都比諸葛亮厲害,第一名死了還當皇帝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最強歷史風雲榜」,再點關 注
  • 三國有兩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除了關羽,你知道另一個是誰嗎?
    最後,當得知劉備下落後,他將曹操賞賜之物都留在宅邸,只帶領自己原來的隨從離開,這等忠義連曹操都忍不住讚嘆。其實除了關羽對劉備如此忠義,還有一人也做到了他的這種地步,甚至比關羽做得更絕!這個人就是徐庶徐庶徐庶與水鏡先生相識,很早之前就已經是頗具大才了,只是一直未遇明主。
  • 桃園結義是小說杜撰,那麼真正與劉備結義的人是誰?
    一、劉關張三人的關係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感人的經典橋段,相信大家都會想到「劉關張三人結拜之事」,同生共死好不感人。不過這僅是小說中的描述,歷史上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答案是沒有,按照正史的記載,劉備是「君」,而張飛與關羽乃為「臣」,三者為君臣關係。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敗亡,難道水鏡先生說錯了?因在劉備
    在三國的歷史中,號稱為「仁義之主」的劉備為匡扶漢室、拯救天下輾轉於諸侯之間,先後依附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以及劉表等多個諸侯,最終拿下了荊州、益州以及漢中地區,得以稱霸一方。劉備在徐庶和水鏡先生的指引下三顧茅廬請出了堪稱智謀無雙的諸葛亮,本是三國時期劉玄德求賢若渴的一段佳話,但是我們還是要注意以下背景:水鏡先生早已告訴過劉備臥龍鳳雛的厲害,而劉備一直到徐庶被曹操設計騙走才去尋找諸葛亮,是在一種沒有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