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家長必看!

2020-12-12 百家號

文:文棲

前一段時間內,教育部在新聞發布上曾表態:在2020年前,全國將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所有初中畢業生將正式接受高中階段教育。這一席話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很多人都說「中考要取消了」「九年義務教育要變成十二年義務教育」,其實都是誤解,教育部曾對此作出明確答覆:現階段不可能將九年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制。

雖說九年義務教育不可能升級為十二年制,但教育部此番話的意義何在呢?那就是通過中小學改革的方式,變相降低中考的重要性,以達到平衡教育資源的目的。

初中升高中門檻一降低,考生的壓力,就從中考和高考兩大關,壓縮到了高考這一單點上,無形中減輕了學生的壓力,中考變得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重要」,那麼從初中乃至高中,優秀的師資力量將不再集中於某個學校,以此起到平衡教育的作用。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都知道,在一個中國人的一生中,高考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幾個瞬間之一。

在中國,文憑就是一個人的第二張身份證,而這張身份證的優劣就取決自高考。好的教育資源永遠是稀缺的,在以高考為教育核心的普遍價值觀中,想要以此做到教育資源的平衡,現階段依然困難。

或者說,在不改變高考的大前提下,談教育資源平衡無異於空中樓閣。

初中生上高中變得容易了,並不意味著高中階段就變成了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帶有「強制」意味,甚至還有一定程度上的學雜費減免等政策。

教育部明確表示現階段高中將不被納入義務教育,取消中考也就不可能,那麼由中考帶來的生源劃分問題就依然得不到解決,教育資源就不可能平衡。

那麼教育部這麼做的結果是什麼呢?

其一、要想高中教育能夠普及,除了要降低入學門檻,還要擴大學生的考試優勢,這勢必要改變以往的中考方式,使中考的考核方式將更加多元化。

其二、降低高中入學門檻,勢必導致高中生的人數增多,高考考生也將劇增,高中生的競爭壓力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這讓我想起了前不久呼聲很高的高校「綜合評價錄取模式」。

近幾年,關於中考和高考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中國整體發展過快,然而中高考還是多年以前的制度,實際上有點託節奏,至少在教育內容和考核方式上有著明顯的不合時宜。

從這次的教育部發聲,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來,有關部門在有意地通過中小學改革,將中小學同高考的「多元化」「開放式」對接起來。

其實就目前看來,中考的考核方式相對於高考來說已經算是多元多樣,但是依然還不夠,並且擺在眼前的一個問題是,如何運用一個較好的方式將中考同高考串聯起來,並且如何讓素質教育能夠應用到往後的教育階段中,這似乎並沒有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中國教育一直有一個斷層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學習內容一直在做減法,而社會對我們的要求卻一直在做加法。

中考一般考九門課,外加體育實驗操作等各個綜合科目,有的地方還有藝術特長等;而到了高考,體育就不作硬性要求了,實驗更成了課堂甜點,跟考試毫無關係,考試科目變成了3+3,外加藝術音樂等特長。

這樣的考試節奏,簡化了大部分學生的知識體系。很多課程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只剩下一縷記憶,再去其他。

除此之外,眾多的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觀念始終停留在考卷上,即考什麼,能得多少分,如何得高分。

所以很多學生在高考完填報志願時,對著全國各個高校的諸多專業茫然無措,喜歡什麼適合幹什麼,很多學生是沒有這個概念的。

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教育就意味著高分和名校,學習就意味著在向這兩者靠近,至於學到的對自己有沒有幫助,大多數人選擇高考之後就忘掉。

為什麼?因為用不上啊,什麼有用?文憑。

這種教育觀如何不同社會脫節?

所以一個對孩子對教育有著嚴格要求的家長,就不應該將教育局限課堂上,至少從教育的改革的大趨勢上看,教育的核心是會向綜合素質教育上轉移的。

這並不是讓各位家長完全不重視課堂知識,而是要深刻理解到教育的本質,即課堂知識並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有的時候課堂之外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

也許最終幫到孩子的,並不是平時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而是平日裡的「不務正業」。

相關焦點

  • 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和家長欲哭無淚,不過還有好消息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們的升學及就業壓力也非常大,教育部近年來雖然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及減負措施,可這兩個問題始終都沒能徹底解決,其中最讓學生關注的一個應該是九年義務教育了。義務教育起源於德國,初衷是想讓更多適齡兒童接受教育,具有免費性和普及性的特點,只要學生處於九年義務教育期間,那就不需要繳納學雜費,不過有些家長依舊覺得現在教育成本高。
  • 教育部宣布: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和家長怒了,但還有好消息
    我國這些年也對教育做出了大大小小的改動,並推出了不少相關的策略,其中一個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九年義務教育起源於德國,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人叫做馬丁路德。本世紀初我們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首先解決法律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的問題。
  • 教育部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和家長炸鍋,但還有好消息
    ——愛因斯坦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義務教育一直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中之重,它起源於德國,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人叫做馬丁路德。本世紀初我們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首先解決法律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的問題。
  • 教育部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中考難度加大,家長卻欲哭無淚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也喚醒了家長對教育的重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九年義務教育,在本世紀初我國也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這也是具有強制性、普及性和免費性的教育
  • 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和家長很傷心,不過還有好消息
    現在教育部宣布了一個消息,那就是要普及高中,不少家長認為這是要讓所有人都上普高,九年義務教育迎來大變動,但教育部的意思其實是要普及這個階段的教育,比如去私立學校或者職高等等,
  • 九年義務教育迎來大變動,學生和家長都不開心,但還有好消息
    學生在中考以前都處於義務教育階段,也就是說他們是不需要繳納學雜費的,相當於省下了一大筆費用,可是有些家長卻吐槽現在的教育成本很高。
  • 教育部最新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欲哭無淚但還有好消息
    ——普列漢諾夫:《波格丹諾夫先生》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教育一直都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之一,義務教育也是我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紀初的時候我們就完成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讓所有適齡兒童做到有學可上。
  • 教育部發布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將有大變動!家長發愁!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義務教育一直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紀初,中國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首先解決法律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的問題。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國家免去小學六年和初中三年的學雜費,但其實除了學費,學生們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錢,假如你把自己孩子送去了校外訓練班,或者讀的是一所私立學校,那么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所產生的費用還是很高的,所以很多家長也發愁!
  • 教育部突然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家長有苦難言但還有好消息
    ——華羅庚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有學可上」,有強制性、免費性的特點,在21世紀初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我們民國時期的文盲率是80%,但新中國從成立後一直很重視教育方面,想讓所有的適齡學生都能接受到教育,直接免去了小學和初中的學雜費,可是家長們卻覺得以前花的錢還要多。
  • 教育部最新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都慌了,但還有好消息
    ——謝覺哉:《不惑集》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義務教育是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也是一項公益事業,它原本起源於德國,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人是馬丁路德,為了讓人們都有學習聖經的能力,錄得就頒布了義務教育法,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布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該讓6到12歲子女入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
  • 教育部宣布,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家長有苦難言,但還有好消息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俗話說得好「少年強,則國強」,學生的教育是立國的根本,教和育是緊密相關的,兩者缺一不可,為了讓教育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教育部先後出臺了各種政策,比如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 教育部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家長欲哭無淚,但還有好消息
    ——《達·文西的筆記》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有關部門也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政策,比如九年義務教育。有關部門這些年一直在推進城鄉以及區域間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只要學生處於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那就不需要繳納任何學雜費,這也讓更多的適齡兒童接受了教育,為家長節約了一筆資金,可是部分家長卻表示現在的教育成本比以前高多了。
  • 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中考受到影響,不過還有好消息
    不過,目前這些國慶沒放夠假期的大學基本都選擇將它後移了,簡單地說就是放寒假的時間增多,寒假的總時長不斷,為了補回之前耽誤的知識點,不少學校都加大了秋季的教學力度,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變得大了很多。如今教育部也宣布了一個關於學生的消息,那就是要普及高中,很多家長覺得高中也要被劃入義務教育階段,九年義務教育迎來大變動,但教育部的意思其實就是讓更多人接受相關教育,而不是要普及高中,目前還不具備這個條件,讓學生去私立學校和職高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而且教育部之前還發布過一個通知。
  • 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中考難度變大,此外還有好消息
    雖然目前這些大學和中小學基本都兌現了「假期補償」,要麼是寒假提前,要麼是延長寒假時間,但處於義務階段教育的學生們依舊開心不起來,現在教育部也宣布了一個關於九年義務教育的消息,那就是要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 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中考難度增加,不過還有好消息
    不過,目前這些大學基本都兌現了「假期補償」,要麼是寒假提前,要麼是延長寒假時間,為了補下之前拉下的知識點,不少學校都加大了秋季的教學力度,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變得大了很多。如今教育部也宣布了一個關於學生的消息,那就是要普及高中,很多家長覺得高中也要被劃入義務教育階段,九年義務教育迎來大變動,但教育部的意思其實就是讓更多人接受相關教育,而不是要普及高中,目前還不具備這個條件,讓學生去私立學校和職高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而且教育部之前還發布過一個通知。
  • 教育部突然宣布,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家長欲哭無淚但還有好消息
    ——伏爾泰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義務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在本世紀初的時候已經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而義務教育也是國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它的質量關乎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和民族未來,具有強制性、免費性和普及性的特點。
  • 教育部新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學生有苦難言,但還有好消息
    ——謝覺哉:《不惑集》哈嘍,我是大橘,很開心有和大家見面了,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和學生關注的重點,教育部近年來也推出了不少政策,比如九年義務教育等等,這也是為了讓更多學生可以接受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型和免費性,學生在上小學和初中期間是不需要繳納學雜費的,可部分家長卻表示現在教育成本變高了。
  • 教育部新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家長都很難過,但還有好消息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在教育行業已經越來越完善,而學生們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2020年高考一共有1071萬名考生參加了考試,比2019年增加了幾十萬,雖然說國家要求各大高校進行擴招,但是面對龐大的高考生們,高校擴招的錄取名額終究是杯水車薪。
  • 教育部宣布,九年義務教育大變動,家長淚流滿面,此外還有好消息
    教指的是言傳身教,也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而育則是培育和滋養,我國從建國後出臺了各種教育政策,其中就包括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這也是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九年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的特點,學生在這期間不用交學雜費,這也解決了貧困家庭上學難的問題,可是現在家長們在教育上花的錢依舊不少。
  • 教育部正式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將有大變動,事關所有小學和初中!
    雖然大學每年都在擴招,但是對於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還是不是很完善,現在國民受教育程度可以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過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今年,包括教育部在內,四部門印發了《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並明確表示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都要達到9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