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為移民兄弟滯銷的2萬斤洋蔥「買單」

2020-12-11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郭海方 通訊員黃大龍 張會敏

  6月3日上午,看著家中剩下的為數不多的洋蔥,臨潁縣王崗鎮周灣移民新村村民周元慶眉頭舒展。「沒有縣裡來的志願者幫忙,我這2萬斤洋蔥恐怕早就壞掉了!」

  點單:洋蔥滯銷

  5月29日中午時分,一個求助電話打進臨潁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總隊。「王崗鎮周灣移民新村周元慶身體有病,2萬多斤洋蔥滯銷,急需幫忙!」

  實情如何?下午2點30分,臨潁縣誌願服務總隊立即派出3名工作人員,驅車趕赴周灣村實地探看。

  經了解,周元慶原系南陽市淅川縣人,為了南水北調工程移民到漯河市臨潁縣王崗鎮,妻子常年有病,他本人也在前段收穫大蒜時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今年,他的洋蔥獲得大豐收,但隨著而來的是銷售的煩惱,酷熱的天氣中,碼垛在三間屋子裡的洋蔥隨時可能發熱腐爛。

  工作人員對現場進行拍照錄像後,立即趕回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總隊匯報詳情。時間不等人,「愛心助農銷售洋蔥」志願服務項目即刻啟動。

  

  接單:愛心傳遞

  當天下午,經服務總隊領導批准,臨潁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立即在抖音平臺註冊的官方帳號,連續發出兩期《幫幫周師傅》等短視頻。兩個助農短視頻也相繼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精彩臨潁》、《老家臨潁》、《臨潁融媒》等各家新媒體發出。

  看到這一信息,臨潁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志願服務隊立即發出了「愛心助農倡議」,臨潁縣二高志願服務隊發出了「愛心助農接龍」,臨潁縣委宣傳部、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教育局、縣發改委等許多單位的志願服務隊微信群也相繼發出了「愛心助農銷洋蔥」信息。王崗鎮黨委也派出兩名班子成員迅速與周元慶接洽,商量洋蔥銷售方式。一時間,一個個購買洋蔥的愛心電話向臨潁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總隊匯聚,其中,臨潁縣一家商戶的負責人臧永濤,「豪橫」要貨1萬斤,並預付貨款4000元。

  

  派單:踴躍奉獻

  就在大夥以為周元慶的2萬多斤洋蔥銷售即將大功告成之時,一個意外的問題擺在了面前——

  原來,周元慶在收穫洋蔥裝袋的時候,每袋大小不一,重量不等,而愛心商戶、愛心志願者的購貨重量集中在每袋50斤、25斤、10斤三個數額。

  這意味著,帶著病體的周元慶夫婦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碼垛在三個屋子內的洋蔥全部分裝一遍。對周元慶夫婦而言,其難度可想而知。

  志願者服務總隊果斷決定: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派單」,幫周元慶分裝洋蔥!

  

  臨潁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本身就是志願者,歸屬於臨潁縣委宣傳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他們「近水樓臺先得月」,紛紛主動「請戰」,自己給自己「派單」。

  2萬斤的分裝任務不是個小事情,時間緊張,單靠宣傳部的志願者是不夠的。於是,經過縣誌願服務總隊分析研判,第二張「志願服務單」於30日22時發出。

  「王局長,愛心助農售洋蔥志願服務項目需要你們志願服務隊組織參加。」

  臨潁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王永霞二話沒說,爽快「接單」:「需要多少人?什麼時間?地點在哪裡?」

  「需要20人,明天早上8點,地點周灣移民新村。」

  「好!」

  事後得知,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志願服務隊剛剛參加完「全民健身,健康臨潁」志願服務項目,隊員們也才剛踏進家門。但接到「指令」,5月31日是周六,志願者們便推掉原本計劃好的照看孩子、看望老人等所有私事,開赴周灣移民新村,幫助分裝周元慶家的2萬斤洋蔥。

  一天的志願服務,從沒有參加過高體力勞動的隊友們身體倍感疲憊,但當他們看著滿院被分裝好的洋蔥袋子,一個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幾天來,周元慶家的2萬斤洋蔥陸陸續續被各界的愛心人士買走,至6月3日上午,原本碼垛在三個屋子內的洋蔥已基本賣空。

  「新時代文明實踐就是要通過不斷創新『群眾點單、志願者接單』等體制機制,為民服務解難題,從而真正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臨潁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衛平說。

相關焦點

  • 9個愛心無人攤賣了萬斤滯銷洋蔥
    據介紹,為幫助滯銷菜農,有愛心組織將菜農手裡的洋蔥買下後,再通過無人售貨的方式將洋蔥賣出去。目前,通過社會各界的努力,菜農滯銷的150噸洋蔥已銷售80餘噸。    菜農洋蔥滯銷引起愛心購洋蔥熱潮    虞城縣芒種橋鄉後李閣村村民許國強今年種植了70多畝洋蔥,由於天氣原因且市場行情不好,150噸洋蔥滯銷在地頭無人問津。
  • 濟陽40萬斤洋蔥滯銷愁壞了蔥農
    ,40多畝的優質洋蔥迎來豐收。但受天氣、市場等因素的影響,姚家村的洋蔥遭遇了銷售困境。經本報牽線聯繫後,目前已有一些企業開始幫助蔥農收購洋蔥。  16日下午,記者在姚家村看到,大量洋蔥堆在地裡,姚家村村委會主任姚玉國正愁眉苦臉地打電話,「兄弟,我們這裡有40萬斤的洋蔥,能幫我們想辦法賣出去嗎?」姚玉國告訴記者,這些洋蔥屬於村集體共同收入。
  • 廣東300萬斤番石榴滯銷,農戶左右為難,卻直言:不能降價
    並且番石榴還具有一定的藥用作用,因此廣受歡迎,不過廣東卻有300萬斤番石榴滯銷,商家左右左右為難,很多網友建議降價處理,但商家卻直言不能降價了,這是怎麼回事呢?02廣東為何會滯銷300萬斤番石榴?在以往,番石榴一上市就會被很多商家採購一空,農戶們只需要等著收購商上門就行,今年為何會出現滯銷的情況呢?其實不僅是廣東的番石榴滯銷,一些進口的番石榴也出現了滯銷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今年多處地區發生水患,交通運輸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多地區又在連續的下雨,說過的銷量也受到了一些衝擊。
  • 萬斤土豆滯銷,請您伸出援手!
    萬斤土豆滯銷,請您伸出援手!目前,村裡還有近萬斤土豆滯銷土豆品相好,個頭大批發每斤1.2元—1.5元如有需要,請與宋陽村支書聯繫聯繫人:朱支書 13955503633
  • 男子種12萬斤洋蔥滯銷,妻子路邊售賣凍感冒,他心裡還想著別人
    「去年承包了二十多畝地種洋蔥,把全部家產都投了進去,眼看著一天天的這些洋蔥長勢喜人,我和媳婦都非常開心,收穫的時候每畝地能產6000多斤,一共收了有12萬斤左右,洋蔥大豐收讓我和媳婦都非常開心,誰知道今年洋蔥的價格奇低,不管價格一降再降,根本就沒有商戶過來收購,媳婦急的拉著洋蔥在路邊賣,又被凍感冒了
  • 沛縣250萬斤甜菜滯銷 菜農面臨「血本無歸」(圖)
    據悉,沛縣今年有250餘萬斤甜菜滯銷,且價格僅是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菜農面臨嚴重經濟損失。產量翻番價格卻降近九成沛縣的甜菜種植主要集中在張莊鎮,面積約500畝左右。白繼周(即小莉的父親)是當地的甜菜種植大戶,今年共種了150餘畝甜菜,畝產達到了5000斤左右,比去年增加一倍還多。
  • 陽新80萬斤柑橘滯銷,轉發幫幫他們!
    △村民馮進華用一大間屋子當庫房儲存賣不動的橘子這個盛產柑橘的山村今年大豐收但是村民卻開心不起來村裡80萬斤柑橘出現滯銷80萬斤相當於每人買2斤40萬人才能採購完柑橘滯銷貧困戶家裡橘子堆積成山而兒孫的壓歲錢老伴治療癌症的藥錢……都沒了著落寒風中啃饅頭一天掙不了一百元這幾天
  • 甘肅洋蔥主產區全面滯銷 百萬噸洋蔥價低難賣
    種植戶楊秉勤看著田裡的洋蔥,一籌莫展 中國甘肅網10月12日訊 洋蔥價低難賣今年再次上演,昨日,記者從景泰縣了解到,今年該縣總產量4.4萬噸的洋蔥滯銷,很大一部分仍生長在田間,往年絡繹不絕的收購商和收購市場今年冷冷清清
  • 衡陽縣大安鄉4萬斤沙糖桔遭滯銷
    大安鄉馬源村村民呂友初2014年回到家鄉流轉荒地發展水果種植業,經過幾年的辛苦種植和精心管理,今年水果迎來了大豐收,可呂友初卻高興不起來,由於市場飽和、缺乏銷售途徑等原因,他的4萬斤左右沙糖桔正面臨滯銷。
  • 一天2.8萬斤鴨梨,一周5萬斤雞蛋!河北這些農產品為啥賣這麼火?
    上線一天賣出2.8萬斤鴨梨,短短一星期讓積壓5萬餘斤的柴雞蛋幾乎售罄……自從2月18日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通過河北新聞網與淘寶平臺,聯合推出「戰『疫』有我——助農在行動」線上活動以來,平臺發布的農產品滯銷信息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80後大學生夫妻回鄉創業做農場,100萬斤甜蟠桃遭遇滯銷
    今年果園滯銷的100萬斤桃子,因銷售不出眼看要爛在地裡。美女大學生回鄉創業承包果園狄新麗是土生土長的村裡人,同時也是周口市商水縣顧坡蟠桃園園主。2008年,大學畢業後的她放棄了高薪職業,毅然選擇了回鄉創業。「這一切都因為我喜歡這片土地,更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 200萬斤柚子滯銷,衡陽縣群向村貧困戶緊急求助
    種植戶正在進行技術管理今年12月,是蜜柚大量上市的季節,然而衡陽縣臺源鎮群向村貧困戶種植的200萬斤柚子卻因為種種原因陷入滯銷,就在這危難關頭,「衡陽群眾」市義工協會志願者及時出手,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同時也期待更多市民伸出援手。
  • 10萬斤冬瓜滯銷 洣江街道鎮村幹部齊心協力幫解決
    近日,洣江街道土沙大棚蔬菜種植基地10多萬斤冬瓜滯銷,經多方協調幫助後,滯銷難題成功解決並銷往浙江。據了解,土沙大棚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了50畝冬瓜和南瓜,滯銷嚴重。在土沙大棚基地,農戶們將剛剛採摘的冬瓜裝車,首發裝車3.6萬斤,運往浙江衢州的一級批發大市場。合作社還將以此為契機,前往浙江考察學習,洽談合作,爭取實現訂單式農業,帶動農戶穩定增收。「我們之前工資也發不下,現在冬瓜銷售出去,我們每個人的工資就到手了。」土沙大棚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廠長周運明開心地說道。
  • 平南縣蜜本南瓜78萬斤滯銷,呼籲社會各界伸出援手!
    其中肉桂為世界三大名桂之一,清朝道光年間就已享譽海內外。石硤龍眼是廣西平南縣名特優水果,榮獲1995年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2007年,平南縣已種植石硤龍眼20萬畝,是中國最大的石硤龍眼商品生產基地,1996年廣西平南縣被農業部評為優質石硤龍眼基地縣。
  • 澄邁冬瓜滯銷 大潤發海口店收購萬斤市民爭相購買
    這些冬瓜拉進海口大潤發2家賣場的後倉,經過挑選、清潔、分割、包裝、稱重後,5月16日上午已經跟海口顧客見面。而這些冬瓜進入賣場後,由於價格便宜、品相優良,許多顧客因此爭相購買。今年澄邁的冬瓜預計種植面積約為1.5萬畝,但是去年冬季瓜菜種植之初就遭遇颱風、多雨,原來種植的辣椒地受淹,難排水,錯失了種植辣椒的最好時機,大部分農戶只好改種冬瓜,導致今年澄邁的冬瓜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擴種了約1萬畝。由於颱風後補種時間已晚,加上補種的時間差不多,今年澄邁的冬瓜收成時間比往年要晚,且上市時間比較集中,遭遇了銷售難的問題。
  • 華州區蓮花寺鎮時堡村扶貧產業洋蔥的銷售之路
    紫色的洋蔥,不僅個大飽滿,而且色澤鮮美,昭示著扶貧產業開花結果,讓貧困群眾看到了豐收的希望,但由於市場行情的不確定性,導致洋蔥市場價格一度暴跌,團結拼搏的時堡村黨總支一班人通過朋友圈的宣傳及零零散散小客商的收購,12萬斤洋蔥已順利銷售,但仍然還有3萬斤處於滯銷狀態。
  • 四川南充嘉陵區20萬斤春見柑橘滯銷 耙耙柑、沃柑、血橙急盼銷路
    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2月1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南充市嘉陵區獲悉,嘉陵區陽依種養殖專業合作社20萬斤春見柑橘(耙耙柑)滯銷,急盼銷路。
  • 這裡曾滯銷的七萬斤小米全部賣空,網絡累計銷售2161231元!
    欄目組連續八次往返青岡縣興東村,用自己的力量為貧困村的農產品搭平臺,找銷路。講述脫貧故事,記錄時代變遷。脫貧系列報導三部曲之《我的蹲點日記》,再一次帶您走進興東村。綏化市青岡縣是國家14個集中連片特困的地區之一,下轄的興東村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19戶,貧困人口301人。
  • 豐產卻愁銷路 大餘縣一果農近16萬斤檸檬遇滯銷(圖)
    8113555;QQ郵箱爆料:408869741@qq.com;簡訊爆料:18907078285  果農在分揀檸檬  王先生果園裡的檸檬已經成熟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曾靈報導:9月29日,大餘縣果農王先生向中國江西網求助稱,其跟朋友種植了近200畝臺灣香水檸檬,如今檸檬達到豐產期,然而不少預約的採購商沒有如期到果園採摘,導致近16萬斤檸檬滯銷
  • 虞城萬斤愛心洋蔥銷售一空 錢還多了
    最近,在虞城縣的街頭出現了9個無人洋蔥銷售點,無人值守,沒人收錢,只放有裝洋蔥的袋子和助銷情況說明,以及收錢的箱子和收款二維碼。市民自願購買,自覺投錢到箱子裡,或者掃碼付款。不到一周時間,無人銷售點共幫菜農銷售滯銷洋蔥1萬餘斤。洋蔥銷售的錢不僅沒有少,還多出了260元。小小洋蔥,成了檢驗市民素質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