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賭毒,是瘟疫,傳染上了不得了。未成年人根基淺,容易走上歪門邪道。害人害己害家庭,這樣的例子真不少。堅決消滅黃賭毒,發現苗頭就滅掉……」9月26日,寧都縣竹笮中學操場上,一首用寧都道情唱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節目《中華大旗萬代飄》,贏得在場學生、老師、群眾共千名觀眾熱烈的掌聲。這個節目僅僅是寧都縣檢察院策劃主辦的以《託起明天的太陽》為主題的文藝巡演冰山一角。
今年,寧都縣檢察院根據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多發的情況,該院與寧都縣賴村衛東文宣隊合作,融入當地傳統文化為元素,將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相關法律規定和典型案例編排成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文藝節目來呈現,受到大家的關注與歡迎。
23場巡演 場場觀眾爆滿
「12天一共演了23場,場場觀眾爆滿,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這臺演出的男主持人也是寧都縣檢察院幹部凌祝青介紹說,這是關於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節目,巡演之前大家很擔心,怕群眾認為節目是空洞抽象的說教,會枯燥無味,但是演出從寧都劇院到,黃陂、肖田、東韶處處都是座無虛席、掌聲陣陣,這才讓大家心中的「石頭」放了下來。
「我演了四十多年的戲,像這種內容編排得好,又有意義的專題節目還是第一次。」寧都縣賴村衛東文宣隊老演員黃九皇一邊畫著妝,一邊介紹說,他們劇團創辦於1968年,是一支由當地農民自發組建的表演隊,表演節目也是以宣傳正能量,這次這個主題很符合他們的習慣。
「第一天表演首場後,接下來的十一天,每天兩場,大家的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黃九皇說,每天他們為了演出,早上6點起床化妝,晚上10點才能卸妝,上午、晚上各一場,中途只能利用轉場時車上眯一下眼睛。節目演出很辛苦,但是大家沒有一句怨言。「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能有一場幫助他們成長的好節目,大家演得很專心,很開心。」
9月17日,表演團在黃陂鎮山堂村毛主席舊居前演出。村民廖長生帶著上中學的孫子,坐在臺前聚精會神地觀看演出,時不時笑地前俯後仰。「這樣的節目,我們愛看,小孩子更愛看」。廖長生說,有個節目叫做「四打白骨精」,演員們表演的孫悟空,豬八戒活靈活現,講的故事告訴青少年要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這樣的節目,我一輩子都會記得。」廖長生的孫子說,如同上課一樣,如果老師照本宣科,很多同學都會打瞌睡,但是通過打比方、表演等不同形式上課,那大家肯定會記憶深刻。
因為演出精彩,一傳十,十傳百,在寧都各個還未演出的鄉鎮都滿懷期待。在東韶,村民們將只有逢年過節時才打開的宗祠,作為演出場地;在肖田,村民們將原本安排的採茶戲暫停了一天,迎接這臺演出到來……
8個節目 個個精心籌劃
「親愛的家長,面對子女的未來,您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對坊中學操場內隨著啞劇《苦果》的落幕旁白結束,滿場師生和家長也陷入沉思。
「雖然沒有臺詞,但是通過人物動作、神態及劇情,通過觀看演出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嚴於律己養成良好的習慣,遠離違法犯罪的事情。」學生小黃表示自己受益匪淺。 「家長在子女的成長中,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我們有義務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成長環境。」從頭到尾認真觀看劇情的一位家長也感慨萬千。
「所有節目都非常接地氣,內容直擊人的內心,引發深思。」對坊中學副校長劉晉明為節目不停點讚。
校園演出並不新奇,緣何此次演出場場爆滿且反響熱烈?寧都縣檢察院檢察長晏利民一語道出其中奧妙—— 8個節目個個都是精心籌劃而來。
「法制教育年年有,但大多是灌輸式教育,效果不大。」,上官平說,「寧都是個戲窩子,人人愛看戲,若將『法』融於『戲』,一定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講什麼法就唱什麼戲,找準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根據問題導向,有針對性的設計劇情才能達到效果。」擔任此次法制教育巡迴演出的主要編劇國家三級編劇李輝榮說。
寧都縣檢察院將近年來未成年人較突出的犯罪類型逐一列出,與李輝榮共同研討節目劇情,為青少年量身打造劇本。
此外,寧都縣檢察院將部分家長代表請進研討會,溝通了解各個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成長環境,再採納家長的寶貴意見逐步完善劇本。歷時一個多月,8個精心設計的節目終於完成。
萬人觀演 人人都成宣傳員
「我從來沒有看過這種形式的法制教育節目,很有意義,要讓我們家鄉檢察院也學習學習。」在對坊中學支教教師汪文俊,在節目結束後立即向主持人葉欣詢問節目清單。
汪文俊是江西師範大學的法律系學生,曾經在婺源縣檢察院實習過一年,「這麼系統又直擊人心的巡迴教育演出十分值得學習借鑑。」汪文俊邊說邊拿手機拍下節目清單準備發給以前婺源縣檢察院的同事。
「我的朋友圈點讚和評論也越來越多。」葉欣將每一次的巡演發在微信朋友圈內,贏得眾多好評。「剛開始大家也沒怎麼在意,以為是尋常演出,後來看到巡演一場接一場,且深入田間地頭,大家就紛紛給我留言稱讚演出意義重大,有好幾個朋友還轉發了演出內容。」
竹笮中學九(1)班崔俊輝印象最深的節目,是表演唱《三把皮就醫》。「三人都因為賭博傷害自己和家庭,這樣的悲劇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崔俊輝告訴記者,他家人也嗜好賭博,常常為了賭博不顧家人,他深刻體會到賭博帶來的傷害, 「我回家必須把這個故事講給我的家人聽,讓他們明白賭博危害有多深。」崔俊輝話語堅決。一旁的同班同學陳麗婭也感慨頗多,「我父母原本都在尋烏打工,為了更好的照顧我,今年他們都留在家裡工作了。」看過啞劇《苦果》後,陳麗婭十分感恩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表示會把啞劇《苦果》講給家人聽。
半個月不到的時間裡,「託起明天的太陽」巡演活動成為了寧都城鄉的「熱詞」,一場文藝加法制的精神饕餮走進了寧都千家萬戶。
眾人點讚,贏得滿堂喝彩
23場巡演下來,贏得各方一片叫好。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寧都縣委書記王四華對此次巡演高度重視,從前期準備到正式演出都高度關注,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把這項活動開展好,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識,推進社會綜合治理創新。王四華書記還帶領縣四套班子成員,觀看首場演出。
「檢察院的文藝巡演內容編排很好,很接地氣,很有啟發意義,對青少年法治教育很有益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常抓不懈。」大沽鄉政府政法委員胡君君看過演出後止不住的讚揚。
寧都縣檢察院副檢察長上官平說:「一些青少年受網路遊戲的影響,法治意識淡薄觸犯了法律規定,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成了一個社會大問題,通過到全縣各鄉鎮文藝巡演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很有幫助,也對整個社會治理大有裨益。」
「這樣的文藝巡演不僅對青少年很有教育意義,對成年人也很受教育,對社會治理也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演出結束後,對坊鄉黨委書記謝衛華對表演高度評價。
洛口小學校長黃小榮認為學校在抓青少年法治方面還比較薄弱,通過觀看巡演讓學生、家長和老師都能受益,對學校加強法治教育很有幫助。
此外,寧都縣縣人大常委會今年到該縣檢察院及其他機關調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聽取了該院的工作情況匯報,形成了專題報告,明確對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改變過去「九龍治水」的格局,由縣綜治辦牽頭聯合相關機關整合工作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並把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文/上官平 曾嶸峰 黃梅芳 圖/姚衛東)
供稿:江西省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