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 人居鳥棲兩相宜

2020-12-23 國際在線

  人民日報訊:一邊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都市,一邊是綠蔭環繞、百鳥翔集的溼地。寸土寸金的深圳,用繡花功夫為越冬候鳥提供了一片棲息的「安樂窩」。

  深圳是候鳥從西伯利亞遷徙至澳大利亞這條線路的重要「中轉站」和「加油站」,每年冬季都能吸引近200種、10萬多隻的鷺、鷗、雁、鴨等聚集歇腳。

  500米長的小沙河出海口段汙水截排、1.45公裡的生態圍堰修建、20.6萬平方米的清淤還湖、近4萬平方米的紅樹林補植……地處深圳市中心的華僑城溼地,曾經一度因缺乏管理而水面暗淡、雜草叢生。長達5年的生態修復,讓當地成功再現了溼地的生機與活力。如今,在這片僅68.5萬平方米的溼地上,寬闊的水面、茂盛的蘆葦、鬱鬱蔥蔥的紅樹林,吸引了數千隻鳥類在此棲息。

  當年由深圳市政府回購的4口舊魚塘構成了這個多層次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來溼地棲息的候鳥種類繁多,浮在水面的遊禽、站立水中覓食的涉禽對水位的要求都不一樣。記者注意到,魚塘底下由暗溝直接連通海灣,通過潮漲潮落自動調節魚塘水位和塘中小島的面積,讓鳥兒各得其所。

  此外,深圳建設的第一條道路隔音牆,連同岸上的海濱生態公園,在深圳灣與城市之間為深圳灣的候鳥提供了一個緩衝區域,使其免受濱海大道上來往車流和噪音的驚擾。

  「我們去年在紅樹林濱海修復項目上投入的資金是5200萬元。但別以為紅樹林是種得越多越好,紅樹林、灘涂以及岸上的水塘、岸邊林等要素需要形成一個互相協調契合的穩定結構。」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摸索,當地在紅樹林生態修復上形成了海域—灘涂—無瓣海桑—紅樹—半紅樹陸生植物—陸地的多層次修復斷面。

  據了解,自2015年底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全市共改造提升了100餘個各類公園,形成4.7萬公頃各類溼地。到2020年底前,深圳要完成13個溼地公園的建設任務。(記者 賀林平)

相關焦點

  • 恆裕深圳灣:禮獻城市灣區
    在邁向鏗鏘徵途中,深圳灣作為城市「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示範窗口,在時代浪潮的奔湧中不斷進階,演繹灣區時代的美好人居篇章。   時代的珍貴賦予   深圳灣,作為深圳的「海灣中心」,東連福田CBD、西接前海、北靠科技園、南鄰香港,佔據著深圳得天獨厚的地段,連結著灣區優質的產業集群。
  • 山海藏品樣板驚豔深圳灣,一經亮相即成財富圈層第一目標!
    誠如斯言,深圳灣至蛇口一線,一直都是國際住區的標杆,優質資產在此齊聚,包括瑞府、恆裕深圳灣、深圳灣1號、招商雙璽等,已成財富階層的人居標配。 人們或許已經發現,這些代表著目前深圳價值標高的項目,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高端公寓。曾經傳說中的5000萬深蹲、8000萬秒光,都指向這裡的高端公寓類產品。
  • 日本鳥棲中國留學生參加日語演講賽講述留日感受
    日本鳥棲中國留學生參加日語演講賽講述留日感受   中新網7月27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在日本佐賀縣鳥栖市學習日語的中國留學生參加日語演講比賽,匯報他們的學習成果。
  • 水光山色兩相宜,被人們比喻成天使眼淚的西湖
    西湖的美麗是柔弱的,不然蘇東坡也不會把它比做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子。西湖猶如一個溫婉的女子,柔弱而安定地包容著世間的一切。西湖的美麗是純淨的,就像一位素麵女子,不需要雕飾,清新天然就已然勝過萬種風情。西湖註定是一位絕色女子。
  • 深晚薦讀|7隻黑臉琵鷺在深圳灣覓食嬉戲
    近日,深圳鳥友阿宇報料稱,在深圳灣灘涂上發現 6 只黑臉琵鷺,但由於距離太遠,手機無法拍攝。深晚記者即刻趕赴現場,趕到後卻並未發現黑臉琵鷺。此後,深晚記者又先後兩次前往深圳灣守候,由於連日下雨,也未能如願。
  • 棲鳳山田園小鎮來了!就在桃源架橋,我想在那住幾天
    乘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東風,架橋鎮順勢而為,請市天成設計院制定了《架橋鎮鄉村振興示範片工作規劃(2019-2020年)》,提出了「三進兩提」目標,明確產業振興發展是以棲鳳山田園小鎮為核心打造大型田園綜合體,建成示範片區域農業「一村一品」的現代農業,創新丘陵城郊區「田園化、康養化」民宿產業,培育特色農莊,形成架橋特色的「一日遊、二日遊」新名片。
  •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出自於《左傳·哀公十一年》。孔子因衛國政治腐敗,自己得不到重用決定離開。當時衛國的當權者孔文子準備出徵,想爭取一下孔子的意見。並說:「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孔子的這句話逐步演變為「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之說。成語:良禽擇木,舊時比喻賢臣選擇明主而事。後人也有「良禽擇木而棲,鳳凰非梧桐不落」。
  • 親子觀鳥|深圳灣深度自然觀察(觀鳥)之旅
    深圳灣公園:我們的觀鳥之旅在深圳灣展開,它是候鳥天堂,是全球九大遷徙線路中的重要「中轉站」(從西伯利亞遷徙至澳大利亞)。特別是秋冬季節,常有大群鳥類列隊飛行,場面極為壯觀。>集合地點:深圳灣體育中心北門集合年齡要求:6-10歲親子家庭成團人數:7-8組親子家庭成團,17人封頂課程費用:98元/人(大小同價,大人也需要報名)費用包含:自然導師及助教老師費用,觀鳥望遠鏡租賃費(活動結束後回收),活動策劃費,保險費。
  • 深圳灣神話破滅了?
    也就是說,深圳灣學校能上四大的2人佔比2.3%,南外大衝能上四大的7人佔比4%。大家之所以這麼積極圍觀,是因為,首先,這兩所學校所劃學區房價與四大齊飛,結果成績也同樣地數一數二。只可惜,是倒數。小編給大家看看這兩個學校的學區,你就十分能理解了。
  • 最大免費景點深圳灣公園,可騎車觀景,還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
    深圳灣公園以前叫紅樹林公園,升級改造以后冠以深圳灣公園。深圳灣公園與香港隔灣對望,在深圳灣公園漫步,可近距離與大海接觸,可觀賞紅樹林獨特的生態景觀,能觀賞海鳥,能遠眺香港群山,近觀深圳摩天高樓,是一個景觀非常不錯的公園。 徒步從紅樹林段開始往深圳灣大橋方向,走完全程大概10多公裡。
  • 宋風古韻|良禽擇木而棲
    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第十四回:「寵曰: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諺語〕原意是指優秀的禽鳥會選擇理想的樹木作為自己棲息的地方。
  • 深圳灣學校PK南外科華,南山這兩所「網紅」新學校,你怎麼看
    南外科華和深圳灣學校是南山區新建的兩所公立九年一貫制學校,因其所在的片區規劃、建設和配套在全市都屬十分優秀,所以關注度非常高,被民間譽為兩所網紅學校,家長們心目中的當紅炸子雞,未來的發展讓人期待。到底是什麼樣的優勢使它們這麼受歡迎呢?他們之間又能不能分出高下呢?盛名之下,究竟底氣有多足呢?
  • 225萬遊客打卡深圳各大公園 深圳灣公園4天人流量過百萬
    原標題:225萬遊客打卡深圳各大公園深圳灣公園4天人流量過百萬深圳商報2019年05月05日訊 觀鳥展、賞花海、遊科普……五一假期,各大公園成為市民假期遊玩的重要去處。
  • 福州森林公園櫻花盛開 觀鳥賞花兩相宜
    原標題:觀鳥賞花兩相宜   觀鳥賞花兩相宜   2月6日,遊客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踏青賞花。   當日,福州市區公園及城市周邊櫻花盛開,吸引眾多遊人觀鳥賞花、踏青遊玩。
  • 看嵩縣水碧林豐眾鳥棲 盡顯生態之美
    部分圖片攝影:張利峰 馬冬莉水碧林豐眾鳥棲,生態美景入畫來嵩縣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以陸渾水庫為主體總規劃面積4222.39公頃
  • 託雷斯所效力的鳥棲沙巖是怎樣的故事?
    一.鳥棲簡介 很多人不了解這支球隊,甚至對於這支球隊背後所在的城市也不了解。今天,我們先來了解這支球隊與城市背後的故事。 鳥棲位於日本九州島的佐賀縣。在這裡,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日本的行政區劃中,縣的級別是比市高的。
  • 棉花糖、肉類……深圳灣公園再現投餵候鳥行為,可能讓它們折翼
    深圳灣是深圳鳥類愛好者的天堂,每年將近十萬隻候鳥在此棲息。但近日,深圳灣公園卻出現了一幕違和的現象——一邊是赫然寫有「請勿投餵野生鳥類」的指示牌,一邊是大批市民站在岸邊投餵水鳥,麵包、棉花糖、肉類……各種「飼料」層出不窮。那麼,人類隨意投餵水鳥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 鳥棲枝頭說道真 2019全國觀鳥拍鳥勝地百佳榜在北京發布
    全國百佳觀鳥拍鳥地的推出,為的是讓愛鳥觀鳥拍鳥的人們和戶外研學的中小學生,從其中更好地了解鳥類的知識,關注鳥類的生活,學習鳥類的生存智慧,了解候鳥式旅居生活方式。我們享受觀鳥拍鳥的樂趣,我們還要把這項活動介紹給更多的朋友,希望有更多的人們分享走進大自然的快樂和感受,通過推動原來打鳥殺鳥轉變成愛鳥護鳥,促進綠水金山變成金山銀山。鳥棲枝頭說道真。
  • 動物百科知識;鳥有多少種類,那飛行最高最快的鳥,又是哪種
    在鳥類中哪種鳥飛得最高?哪種鳥飛得最快?哪種鳥飛得最遠呢? 一般來說,遷徙的鳥類飛得較高,通過雷達探測和望遠鏡觀察,多數鳥類在遷徙時,高度低於1000米,小鳥巢多由樹枝、纖維、草、羽毛等材料編織而成,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是鳥兒用來繁殖的。
  • 浣花溪畔/王飛詩:《棲園巢鳩歌》
    王飛攝於棲園《棲園巢鳩歌》(作者/王飛)穀雨前三日,晨立園中,見藤桂之內竟有巢,一斑鳩臥其上,羽灰褐棲園者,日月雲霞草木盡棲之,焉少鳥乎?今鳩棲之,大勝懸籠之快也。立夏前三日,榻上讀書,園中看二幼鳩竟孵於巢中,茸茸可愛,聞音張喙待哺,巢虛,母鳩應外出覓食也。遂以淺絳碗盅於舊櫸木案上對園而飲。小兒聞茗至,道近讀《虞初新志》有義鳩篇,相與論之。園中母鳩不時而返,踞巢上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