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外交觀察:第三名加拿大人被捕,中加關係走勢如何?外交部說了10...

2020-12-27 上觀

本周,隨著孟晚舟事件的熱度的降低,外交部記者會的話題也逐漸開始多元化。

 

由於中國又逮捕了另一名加拿大公民,中加關係依舊是記者關心的大熱門。此外,涉藏涉疆問題,再次被美方「炒冷飯」,外交部還特意為此發表了談話。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本周的外交部記者會相當「精彩」,華春瑩連「懟」五天,針對惡意抹黑中國的提問,予以有力回擊,有時是排山倒海式的反問,可謂是「內容引起極度舒適」了。

 

那麼,這一周,華春瑩又說了哪些「金句」呢?


1

一周5「懟」

 

當下,外交部有三位發言人,分別是陸慷、華春瑩和耿爽,每位發言人都有自己的語言特點,其中華春瑩往往以「幽默的口頭表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周也不例外,足足「懟」了5次,讓人感受到犀利之風,直刺要害,或綿裡藏針。

 

 

第一「懟」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上周表示:「非法拘留加公民是不能接受的,他們應該被釋放。」

 

華春瑩回應稱:當這麼多事情發生之後,美加還自詡遵守法治和規則,令人吃驚。在我看來,這無異於現代版「皇帝的新裝」。無論他們以什麼堂皇的託辭,披上什麼「合法」的外衣,都無不大寫著對事實的無視和對法治的蔑視,讓世人恥笑。

 

第二「懟」

 

據報導,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稱,美中貿易談判的目的不僅是讓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產品,更重要的是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改革。

 

華春瑩在答記者問時,首先表達了「中美經貿團隊能夠認真落實兩國元首會晤達成的共識」的希望,但針對「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改革」這一荒謬的要求,她甚至還建議納瓦羅「認真地研讀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

 

讓美國高官研讀中國領導人的講話,華春瑩這一「懟」可謂是非常提氣了。

 

第三「懟」

 

有媒體稱,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13日就美政府發布新非洲戰略發表了一些批評中國的言論。

 

對此,華春瑩不客氣地反問道:「美方應該想清楚,美國新非洲戰略到底是為了促進非洲的發展,還是為了針對中非合作?

 

她表示,如果是前者,中美可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支持非洲發展。如果是後者,相信非洲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國的這種做法不僅自討沒趣,還會自取其辱。

 

第四「懟」

 

有媒體稱,中方從早到晚對被扣押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凱進行詢問,不允許他與律師見面,只允許加拿大外交官每月對他進行一次領事探視,並質疑這樣的待遇是保障了他的合法權益。

 

在表達了中方依法保障康明凱的各項合法權益後,華春瑩把問題拋給了記者:「你很關心康明凱的各種待遇,但我不知道當時加方應美方要求非法拘押中國公民時,你們有沒有關心過她的待遇和她的權益問題?

 

第五「懟」

 

美國議員盧比奧等發表聲明,對中國加大打壓基督教信徒宗教自由深表擔憂,並稱新疆穆斯林遭拘押並被強制勞動,中國將所有宗教「中國化」正造成毀滅性影響。

 

面對這一無理指責,華春瑩更是連連發問——

盧比奧議員知道中國有多少宗教、有多少信教民眾嗎?

他來過中國嗎?

他去過新疆嗎?

他了解新疆職業技能培訓對於防範打擊暴恐和去極端化的作用和意義嗎?

 

在解釋了中國公民依法享有充分宗教信仰自由,以及預防性反恐和去極端化措施的意義之後,華春瑩更是提出了一個「終極問題」——他願不願做件實事,把那些受宗教極端思想和暴恐思想影響的人都接去,讓他們在美國享受「完全的自由」?

 

事實上,這些「極度舒適」的回應,只是華春瑩的「日常」罷了。

 

不久前,有媒體盤點了2018年度外交部記者會上的精彩回應,其中9條之中有6條出自華春瑩之口。

 

 

比如,2月1日,華春瑩用「相由心生」回應美澳「中國間諜威脅論」;3月23日,談到中方是否會進行報復的問題時說「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會奉陪到底」等。

 

其中最有名的或許是,在10月25日,華春瑩回應記者提問時說:「如果很擔心蘋果手機被竊聽的話,可以改用華為手機。

 

既做出了有力回應,還為中國品牌打了個廣告,讓人不得不佩服她作為發言人的功力。

 


2

10字回答中加關係

 

繼上周有兩名加拿大人在中國被捕,本周又添一人。

 

據報導,一位加拿大英語教師近日在中國被拘押,此事也得到了外交部的確認。華春瑩表示,這名加拿大人因非法就業被中國地方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但具體情況需要向相關公安部門了解。

 

 

華春瑩否認了這名被捕加拿大人與上周被捕的康明凱及麥可有聯繫,「此前兩個加拿大公民是由於涉嫌從事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活動被中國安全部門採取強制措施,剛剛提到的這個人是因非法就業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

 

至於有媒體關心上周被捕的兩名加拿大公民的健康問題以及關押現狀。華春瑩承諾稱,中方依法依規安排加方人員對兩人進行領事探視,為加方履行正常的領事職務提供了必要協助。同時,這兩位加拿大公民的合法權利也得到了保障。

 

同時,她也不忘提醒加拿大:「中方強烈敦促加方立即改正錯誤,釋放有關中國公民,切實保障她的合法、正當權益,強烈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有關人士的逮捕令。」

 

短短兩周之內,已有三名加拿大人在中國被拘押,有媒體擔憂中加關係是否會因此激化矛盾,對此,華春瑩多次在回答中提到中加之間「保持著暢通的領事溝通」,另外,中方將為加方正常履行領事職務提供必要協助。

 


3

「幹涉內政」零容忍

 

涉及新疆所謂的「再教育營」問題,此前外交部多次作出回應,但本周依舊有個別媒體就此事在記者會上提問。

 

針對《紐約時報》關於某國際製造業認證組織將調查新疆可能存在的強制勞動問題的報導,華春瑩表示,她注意到近段時間一些外媒對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發表的不實報導,但這些完全是基於道聽途說、捕風捉影,或者純粹是無中生有的謠言,「希望媒體能夠客觀、全面報導和看待有關問題,不要根據臆想或道聽途說的謠言就妄加指責。」

 

而《華盛頓郵報》甚至還稱,勞教制度在新疆「再教育營」裡再次恢復,已成為最緊迫的「人權危機」之一。

 

對此,華春瑩再次強調,中國已經廢除了勞教制度,與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完全是性質不同的兩碼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在10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將學習技能作為實現就業的重要途徑。

 

據介紹,目前僅在南疆就有22個深度貧困縣,163萬深度貧困人口。教培中心學員在自願選擇的基礎上,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基本能夠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由此開闢他們更廣闊的人生前景。

 

在介紹完情況後,華春瑩再次將問題還給媒體:「如果這也算是『強制勞動』甚至『人權危機』的話,我很想請《華盛頓郵報》或美國的其他媒體去問問那些苦苦掙扎在貧困失業邊緣的美國少數族裔群體,他們怎麼看這個問題?他們認為這樣的職業培訓到底是『危』還是『機』?我還很想問問那些不擇手段妖魔化中方反恐、去極端化和脫貧努力的美國媒體,面對你們自己國內約4500萬貧困人口和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你們都做了些什麼?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在本周籤署了「2018年對等進入西藏法案」,這或許將限制一些中國官員進入美國。面對這一情況,華春瑩表示了堅決反對:「該法案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向『藏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對中美交流與合作具有嚴重危害性。」

 

隨後,她還表達了強硬的態度——如果美方將該法付諸實施,必將給兩國關係及雙方重要領域交流合作造成嚴重損害。中方必將採取有力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利益。我們敦促美方充分認清涉藏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停止利用涉藏問題幹涉中國內政,不得將該法付諸實施,否則由此產生的後果只能由美方負完全責任。

 

「中方必將採取有力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利益」,「由此產生的後果只能由美方負完全責任」……由這一系列強硬的措辭可見,中國對「幹涉內政」問題的零容忍態度。

相關焦點

  • 加拿大說中方搞「脅迫外交」,華春瑩: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中加關係提問:加拿大政府一直批評中方在加拿大公民康明凱、麥可案上是「任意拘押」,搞「脅迫外交」。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此回應說,加方的說法純屬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有關加拿大公民的案件與孟晚舟事件性質完全不同。
  • 加拿大籍毒販被判死刑會惡化中加關係?外交部回應
    中新社記者:據報導,8月5日,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出席阿斯彭論壇時稱,我不認為中國現在是不可避免的威脅,也不認為美會和他們打一仗,無論情況如何。但我們必須要競爭,在外交、情報、軍事、政治等所有領域都須更加有力競爭。
  • 加拿大想派他扭轉與中國關係?此人曾與中國關係不錯
    撰稿 | 記者 林怡齡空缺近8個月的加拿大駐華大使一職,終於將迎來一位新的接管者。此前,華為CFO孟晚舟被捕一事引發中加兩國持續的緊張局勢,在此背景下,加拿大政府選擇了一位資深經濟顧問。耿爽說,當前中加關係遭遇嚴重困難,責任完全在加方。「加方很清楚當前中加關係的癥結,我們敦促加方反省錯誤,認真對待中方的原則立場和關切,立刻釋放孟晚舟平安回國。」
  • 4名加拿大公民在中國被判死刑,外交部回應
    8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路透社記者提問:繼昨天之後,今天又一名加拿大公民被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近期一共有四名加拿大公民在中國被判死刑。此前,加方官員表示這些判決與孟晚舟事件有關。中方對中加關係是否感到擔憂?對近期這些案件有何評論?
  • ...加拿大總理外長挑事 外交部:加方應直面三個基本事實和問題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於文】「加拿大和中國建交50周年紀念日,加拿大指責中國搞『脅迫外交』」,據加拿大《環球郵報》13日報導,加總理特魯多當天在接受採訪時稱,加將繼續堅定致力於與盟友合作,以確保中國不會將「任意拘押」兩名加公民和其他國家公民的「脅迫外交」式舉措視為一種成功策略。
  • 加拿大鵝暴跌和孟晚舟被捕有關嗎?加拿大鵝官網價格一般多少錢
    連續刷屏多日的華為創始人之女孟晚舟女士被捕的消息引發了國內華為概念股的動蕩。然而,在這場風波中最受爭議的加拿大方面,似乎也不平靜。12月6日,著名加拿大羽絨服製造商加拿大鵝(Canada Goose)在紐約交易所全天暴跌8.44%。
  • 如何展望下階段的中國外交重點?外交部回應
    如何展望下階段的中國外交重點?外交部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0 20:06:37
  • 特魯多稱絕不後悔逮捕孟晚舟,加外長叫囂繼續對華施壓
    華為CFO孟晚舟的命運始終是國人關注的焦點,在2018年12月被捕後,孟晚舟已經被加拿大當局軟禁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孟晚舟事件上,中國已經多次表明了態度,要求加拿大方面將孟晚舟釋放,但特魯多政府卻充耳不聞。近日,加拿大官員再度對中國釋放了強硬信號。
  • 中方是否運用經濟手段處理同加、澳等國關係?駐加拿大大使:中國...
    兩國關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經驗是,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加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雙方在維護多邊主義、促進雙邊經貿合作等領域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我再次敦促加政府儘早作出正確決斷,解決當前中加之間的突出問題,為兩國關係重回正軌創造條件。貝克:感謝大使先生所談。我認為很多加拿大人同我一樣非常關心兩名加公民個案。
  • 加拿大毒販重審被判死刑,加法律專家:販毒數量足以判死刑
    謝倫伯格案獲重判,加法律專家:正常,足以判死刑加拿大《環球郵報》稱,檢方出示的一些新證據,包括謝倫伯格與販毒嫌疑人麥慶祥之間的通話記錄,他和其他毒販的銀行轉帳記錄。這些證據足以證明謝倫伯格「參與組織運送毒品」。加拿大《國家郵報》引述法律專家的分析說,外國人因販毒在中國被判死刑不是新鮮事。該專家稱,「謝倫伯格的審判受到目前局勢的影響嗎?
  • 外交部就聖露西亞與臺灣恢復所謂"外交關係"答問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記者 劉東凱)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1日就聖露西亞與臺灣恢復所謂「外交關係」答記者問時說,這是對中聖建交公報原則的公然違背,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我們對此表示憤慨和反對。    有記者問,臺灣「外交部」已宣布,臺灣與聖露西亞恢復「外交關係」,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給香港暴徒提供庇護,指責中國搞「脅迫外交」,加拿大,你過分了
    路透社稱,加政府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向已有家人在加拿大的港人傾斜,延長其在加拿大的臨時停留期限,允許他們申請工作項目,給他們獲取移民身份的機會等。加拿大外交部長尚佩涅更是表示,加政府正考慮一系列選擇,「為港人挺身而出」。其中,為亂港分子的庇護申請提供便利便是他們的選項之一。如今看來,加政府果真這麼做了。
  • 從加拿大人凱文.高夫婦在境外「打破沉默」說起
    當時距離加拿大聯邦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就任後首次訪華不到一個月(8月30日抵達北京),對於這一困擾加中關係棘手問題的告一段落,許多關注加中關係的兩國人士如釋重負。 然而事件似乎並未就此真正了結:2017年北美當地時間1月1日,美國《紐約時報》刊出一篇據稱完成於2016年12月12日的、對凱文高夫婦的「獨家專訪」。
  • 加拿大籍毒販被判處死刑會惡化中加關係?中方回應!
    8月6日上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徐偉洪(加拿大籍)、溫冠雄製造毒品案作出一審判決,以製造毒品罪判處徐偉洪死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另一名被告人溫冠雄,男,45歲,廣東廣州人,判處溫冠雄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中加最新消息!中國在加拿大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幾近觸底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周四(12月10日)是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企業家麥可·斯帕沃爾(Michael Spavor)在中國被捕兩周年。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Dominic Barton)在兩天前告訴一個眾議院加中特別關係委員會,他近期通過視頻的方式與這兩名遭到監禁的加拿大人交談過,並且確認了他們的健康狀況。而鮑達民上次出席有關加中關係的下議院小組委員會還是八個月以前。
  • 一周外交觀察:莫斯科告急!俄羅斯軍機來中國接人了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宣布,中方兩支醫療專家組已陸續派遣至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兩支專家組分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健委和黑龍江省衛健委選派,已於4月9日和11日啟程。記者注意到,援俄羅斯專家組搭乘的是俄羅斯伊爾-76軍用運輸機,這一軍機在此次中俄聯手抗疫中頻頻「露臉」。
  • 拜登上臺是中加修復關係契機?港媒:除非孟晚舟獲釋
    原標題:拜登上臺是中加修復關係契機?港媒:除非孟晚舟獲釋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8日發表一篇文章,文章分析了拜登是否會幫助修復加拿大與中國的關係。全文摘編如下:美國下月的權力交接,是否能給加拿大和北京提供一個重啟關係的機會?
  • 離任大使直言中加關係處於最低點,加媒引用這句中國諺語大有深意
    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6月28日消息,即將離任的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6月25日在渥太華舉行離任招待會談及中加關係未來時,引用了辛棄疾的詩。大概一個月前,5月23日,盧沙野在出席中加關係研討會時曾直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當前中加關係出現嚴重困難,處於兩國建交以來的最低點。
  • 外交部就美方再次打壓華為、「戰狼外交」問題等答問
    中方將繼續按照《中加領事協定》和中國有關法律法規,處理包括領事通報在內的相關事宜。  路透社記者: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周四針對華為和中國電信採取行動,表示已開始啟動撤銷中國電信在美業務運營授權。這表明美方已採取進一步行動打壓中國在美國電信業的存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北美觀察 I 墨西哥總統提議限制美國特工在墨活動 並取消其外交...
    外國特工應通過外交部向墨西哥當局通報他們在履行職責時接觸到的全部信息,還須每月向外交部和公共安全部提交一份詳述其在墨西哥境內活動的報告,就雙邊安全合作協議相關事項作出說明,為維護墨西哥公共安全做貢獻。另外,提案還要求所有與外國情報人員有所接觸的墨方官員向墨西哥外交部提交詳細報告。   △依照慣例,包括美國緝毒局(DEA)在內的美國情報機構工作人員在墨西哥享有外交豁免權   在8日的發布會上,墨西哥外長埃布拉德強調,洛佩斯總統提出的改革方案主要基於三個原則:即建立外國特工在墨西哥的行為規範,要求國與國之間的對等以及維護墨西哥國內秩序和國家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