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過站在斷腸崖上為小龍女悲慟時,唯一能走過去相勸又不遭嫌棄的,只有程英。可見在楊過心目中,她的地位僅次於小龍女。
01
《神鵰俠侶》中楊過異常主角光環,容顏武功絕佳,遭遇曲折跌宕,心繫一人,卻不經意處處留情。導致了出現很多愛而不得的女子。
嬌豔憨直又蠻橫富貴如郭芙,爽朗活潑又豪氣幹雲如郭襄,溫順文雅又自憐自傷如公孫綠萼,俏麗刁鑽又敢愛敢恨如陸無雙。
一見楊過誤終身。愛而不得是常態,程英也不能例外。
02
程英心地善良憐惜武三通,膽大心細不懼李莫愁,能夠讓目空一切的世外高人黃藥師收為關門弟子,能夠讓黃蓉對她欣賞並有所忌憚的,可見她無論樣貌、智慧還是才情都尤為特別和出眾。
但她自小寄人籬下,養就一副處處遷就的淡然品性,即使後來得到奇遇,但面對卻是曲高和寡,孤高自傲的黃藥師,她也只能獨自參透所有情感變幻。
03
程英邂逅楊過,亂石陣裡救下了重傷的他,於竹林小屋裡的度過一段短暫互處的時光,對他精心照顧,為他烹飪,縫補。
然後,就遠遠地觀望著,他和表妹的打情罵俏,他對姑姑的念念不忘。
她把滿腹心事隱藏在一襲青衣,一張面具之下,表面上似乎一直無波無瀾。但其實內裡暗湧,她一遍又一遍地寫著。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既然看到你了,為何我的心裡還是沒有歡喜?既然在你身邊,我還有什麼值得不高興的呢?既然遇到你了,我還能喜歡誰呢?
出自《國風·鄭風·風雨》的八個字恐怕在她心裡多了幾個意思。
楊過的愛之極,恨之極,給予了小龍女和郭芙,程英算是一個中間狀態。從中獲得平和,和對抗殘酷的勇氣。
沒有多餘的碎碎念,只是行動,只是等待。把救命的半塊手帕給了他,默默守候他和別人的十六年之約。
換來的是,義結金蘭。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離合,亦復如斯」。表妹,你又何必煩惱。
多年來隱藏在面具下的眼淚終於傾瀉而下。
04
扯遠了。
古天樂、李若彤版本《神鵰俠侶》程英,演員是張可頤。張可頤當時只有25歲,當真是清新可人,典雅嫻靜,由她來飾演程英非常具有說服力。
李若彤的小龍女出塵端嚴,傅明憲的郭芙明豔魯莽,李綺紅郭襄的跳脫豪邁,蘇玉華公孫綠萼的豐腴輕靈,簡佩筠陸無雙的靈動易怒,該版本的女性演員選取得讓人驚嘆是如此之適合,特別是程英的選角。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張可頤的程英,被眾多人奉為經典。
張可頤和李若彤同樣清冷脫俗,李若彤的清冷仿佛不吃人間煙火,而張可頤的清冷帶點溫暖的塵世味道。
如果說李若彤的小龍女和楊過站在一起像來自仙界的俠侶,那麼張可頤的程英和楊過站在一起就像來自凡間的一對璧人。
05
早年,劉德華、陳玉蓮版本的《神鵰俠侶》程英的演員是王愛明。她是童星出身,和蕭芳芳,陳寶珠,馮寶寶等被稱為當時的影壇「七公主」之一。粵語片衰落之後加入電視界,又與汪明荃、沈殿霞、張德蘭合組「四朵金花」。可見該版本對程英選角的重視程度。
王愛明的程英巧笑嫣然,秀氣端正,符合那個年代觀眾的審美觀。而張可頤的程英則人淡如菊,「螓」首蛾眉,一直被數人稱頌至今。
06
出演程英時,張可頤年輕貌美,正處於顏值和狀態的巔峰。她長相精緻,肌膚勝雪,姿態婀娜。
據說她是在外國讀書回港放暑假時被徐克等在街上發掘。然後又憑港姐競選贏得了「最具演藝潛質獎」,而籤約無線電視臺。
張可頤除卻樣貌的優勢外,可塑性十分強,從程寶珠到呂雉,從程英到安茜,從盤妹雅到呂四娘,憨傻與聰慧,善良與算計,內斂與開放,奸詐和誠懇,無論什麼形象和角色她都可以演繹得如行雲流水般酣暢。
當古天樂的楊過和張可頤的程英同時被摘下面具時,男方從開始的目瞪口呆到繼而不敢直視,女方的從手足無措到芳心竊喜,這一幕,瞬間讓人忘記了小龍女等諸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