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少有人知道,今天是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從2004年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出臺到今日,隨著全國私家車保有量突破2億,關於交通安全的討論也越來越熱。近日,由於轎車側翻,母親抱孩子坐前排被甩飛的一則新聞暴露了人們安全意識中的漏洞。唏噓之餘,也折射出當前很多家長交通安全常識的缺失,以及對潛在風險的忽視。
在很多關於交通出行的常識中,其中一條便是兒童作為弱勢群體的地位。據交通安全機構統計顯示,中國平均每年有1.85萬名兒童死傷於道路交通事故,佔比超過20%,暑期期間甚至一度達到30%。更令人無奈的是,《中國兒童道路交通傷害狀況研究報告》表明,約87.09%的兒童交通事故是由不當駕駛造成的。這意味著,只有彌補駕駛員行車過程和安全意識中的隱患,才能更好地讓兒童避免「馬路殺手」。
隱患一:行車視野盲區
汽車視野盲區一直是廣為車主人群詬病的一大痛點。兒童體型嬌小,位於車主視野盲區之內,是導致兒童交通事故的一大誘因。更可怕的是,由於車主意識不到,在事故發生後可能會導致二次傷害,因此此類事故的致死率也較高。
數據顯示,一輛汽車的盲區通常達到車身佔地面積的2倍,在倒車過程中,車後盲區距離則達到5.6米。以一個7歲孩子為例,當孩子蹲下時,高度大約僅有0.68米,而普通的6寸後視鏡顯然無法幫助車主看見後方1米以下的視野。
一個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增大屏幕的視野和清晰度。例如在360推出的新款流媒體後視鏡M320中,其屏幕尺寸達到9.53英寸,足以覆蓋3個普通後視鏡的常規視野。無論在倒車、還是前向行車過程中,M320都能為車主提供更多車後路況。
隱患二:抱著孩子坐副駕
在很多家長的認知中,把孩子抱在懷裡最安全。但事實並非如此,數據表明,時速50公裡遭遇車禍,車內的人會瞬間產生約30倍於自己的前衝力,10公斤(1歲左右)的兒童相當於300公斤,家長根本無力抱住幾百斤的小孩。
更危險的做法是抱著孩子坐副駕。安全氣囊的展開速度為300公裡/時,這樣的衝擊力連大人都難以承受,何況兒童?
(關於兒童座椅立法的聲浪漸起)
為了最大限度確保兒童安全,360兒童安全座椅採用精鋼骨架,能將不同角度的衝擊力傳遞到汽車結構,從而保證兒童座椅結構的完整性。目前,該座椅已經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汽車碰撞測試,在50km/h正面和64km/h正面偏執碰撞的測試中均為合格。在細節上,座椅採用的雄霸卡扣需要成年人才能打開,避免幼童誤操作帶來的風險。
舒適度也是衡量安全座椅使用頻率的一個指標。目前大多數安全座椅在通風上採用「吹風」模式,孩子很容易著涼感冒。為解決這個問題,360兒童安全座椅首創「吸風」模式,能在幼童背部溼熱的情況下開啟吸風系統散熱。該座椅殼體上的光環也能根據座椅溫度進行變化,在視覺上提醒家長調控風速。
為了讓孩子舒適坐乘,該座椅還開發了智能哄睡系統,為幼童講故事、唱歌,從而分散幼童焦躁情緒,避免哭鬧。
隱患三:因粗心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
近來,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導致脫水死亡的新聞屢見報端。與成人不同,孩子的體溫調節系統並不完善,高溫環境內容易導致體內水分蒸發過度,甚至是引發熱射病。
一些家長存在僥倖心理,認為開一些窗戶來透氣也許沒事。但事實上,炎熱天氣下,車內溫度上升非常快,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給孩子帶來致命性的腦、腎損傷。事實上,在美國、發過等國家,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已經被視為違法行為。
作為弱勢群體,兒童的交通安全不能再被置若罔聞。其實,無論是近期關於兒童安全座椅立法,還是今天的交通安全反思日,其初衷都是守護每個家庭。對於寶爸寶媽們來說,也只有在充分意識到關於兒童出行的種種風險後,才能採取更切實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