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應用題解答方法公式匯總,期末考提分寶典!

2021-12-10 小學數學

3典型應用題 

具有獨特的結構特徵的和特定的解題規律的複合應用題,通常叫做典型應用題。 

(1)平均數問題:平均數是等分除法的發展。 

解題關鍵:在於確定總數量和與之相對應的總份數。 

算術平均數:已知幾個不相等的同類量和與之相對應的份數,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數量關係式:數量之和÷數量的個數=算術平均數。 

加權平均數:已知兩個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數,求總平均數是多少。 

數量關係式 (部分平均數×權數)的總和÷(權數的和)=加權平均數。 

  差額平均數:是把各個大於或小於標準數的部分之和被總份數均分,求的是標準數與各數相差之和的平均數。 

數量關係式:(大數-小數)÷2=小數應得數    最大數與各數之差的和÷總份數=最大數應給數      最大數與個數之差的和÷總份數=最小數應得數。 

例:一輛汽車以每小時 100 千米 的速度從甲地開往乙地,又以每小時 60 千米的速度從乙地開往甲地。求這輛車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車的平均速度同樣可以利用公式。此題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設為「 1 」,則汽車行駛的總路程為「 2 」,從甲地到乙地的速度為 100 ,所用的時間為  ,汽車從乙地到甲地速度為 60 千米 ,所用的時間是  ,汽車共行的時間為  +  =  , 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2 ÷  =75 (千米)

(2) 歸一問題:已知相互關聯的兩個量,其中一種量改變,另一種量也隨之而改變,其變化的規律是相同的,這種問題稱之為歸一問題。 

根據求「單一量」的步驟的多少,歸一問題可以分為一次歸一問題,兩次歸一問題。 

根據球痴單一量之後,解題採用乘法還是除法,歸一問題可以分為正歸一問題,反歸一問題。 

一次歸一問題,用一步運算就能求出「單一量」的歸一問題。又稱「單歸一。」 

兩次歸一問題,用兩步運算就能求出「單一量」的歸一問題。又稱「雙歸一。」 

正歸一問題:用等分除法求出「單一量」之後,再用乘法計算結果的歸一問題。 

反歸一問題:用等分除法求出「單一量」之後,再用除法計算結果的歸一問題。 

解題關鍵:從已知的一組對應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數量(單一量),然後以它為標準,根據題目的要求算出結果。

數量關係式:單一量×份數=總數量(正歸一)  

 總數量÷單一量=份數(反歸一) 

例 一個織布工人,在七月份織布 4774 米 , 照這樣計算,織布 6930 米 ,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須先求出平均每天織布多少米,就是單一量。 693 0 ÷( 477 4 ÷ 31 ) =45 (天)

(3)歸總問題:是已知單位數量和計量單位數量的個數,以及不同的單位數量(或單位數量的個數),通過求總數量求得單位數量的個數(或單位數量)。 

特點:兩種相關聯的量,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跟著變化,不過變化的規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數量關係式:單位數量×單位個數÷另一個單位數量 = 另一個單位數量        單位數量×單位個數÷另一個單位數量= 另一個單位數量。 

例 修一條水渠,原計劃每天修 800 米 , 6 天修完。實際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分析:因為要求出每天修的長度,就必須先求出水渠的長度。所以也把這類應用題叫做「歸總問題」。不同之處是「歸一」先求出單一量,再求總量,歸總問題是先求出總量,再求單一量。 80 0 × 6 ÷4=1200 (米) 

(4) 和差問題:已知大小兩個數的和,以及他們的差,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的應用題叫做和差問題。

解題關鍵:是把大小兩個數的和轉化成兩個大數的和(或兩個小數的和),然後再求另一個數。 

解題規律:(和+差)÷2 = 大數   大數-差=小數 

(和-差)÷2=小數       和-小數= 大數 

例 某加工廠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臨時從乙班調 46 人到甲班工作,這時乙班比甲班人數少 12 人,求原來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從乙班調 46 人到甲班,對於總數沒有變化,現在把乙數轉化成 2 個乙班,即 9 4 - 12 ,由此得到現在的乙班是( 9 4 - 12 )÷ 2=41 (人),乙班在調出 46 人之前應該為 41+46=87 (人),甲班為 9 4 - 87=7 (人) 

(5)和倍問題:已知兩個數的和及它們之間的倍數 關係,求兩個數各是多少的應用題,叫做和倍問題。 

解題關鍵:找準標準數(即1倍數)一般說來,題中說是「誰」的幾倍,把誰就確定為標準數。求出倍數和之後,再求出標準的數量是多少。根據另一個數(也可能是幾個數)與標準數的倍數關係,再去求另一個數(或幾個數)的數量。 

解題規律:和÷倍數和=標準數   標準數×倍數=另一個數 

例:汽車運輸場有大小貨車 115 輛,大貨車比小貨車的 5 倍多 7 輛,運輸場有大貨車和小汽車各有多少輛? 

分析:大貨車比小貨車的 5 倍還多 7 輛,這 7 輛也在總數 115 輛內,為了使總數與( 5+1 )倍對應,總車輛數應( 115-7 )輛 。 

列式為( 115-7 )÷( 5+1 ) =18 (輛), 18 × 5+7=97 (輛) 

(6)差倍問題:已知兩個數的差,及兩個數的倍數關係,求兩個數各是多少的應用題。 

解題規律:兩個數的差÷(倍數-1 )= 標準數  標準數×倍數=另一個數。 

例 甲乙兩根繩子,甲繩長 63 米 ,乙繩長 29 米 ,兩根繩剪去同樣的長度,結果甲所剩的長度是乙繩 長的 3 倍,甲乙兩繩所剩長度各多少米? 各減去多少米? 

分析:兩根繩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長度差沒變,甲繩所剩的長度是乙繩的 3 倍,實比乙繩多( 3-1 )倍,以乙繩的長度為標準數。列式( 63-29 )÷( 3-1 ) =17 (米)…乙繩剩下的長度, 17 × 3=51 (米)…甲繩剩下的長度, 29-17=12 (米)…剪去的長度。

(7)行程問題:關於走路、行車等問題,一般都是計算路程、時間、速度,叫做行程問題。解答這類問題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時間、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再根據這類問題的規律解答。 

解題關鍵及規律: 

同時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相向而行:相遇時間=速度和×時間 

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後):追及時間=路程速度差。

同時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後,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時間。

例 甲在乙的後面 28 千米 ,兩人同時同向而行,甲每小時行 16 千米 ,乙每小時行 9 千米 ,甲幾小時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時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時可以追近乙( 16-9 )千米,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後面 28 千米 (追擊路程), 28 千米 裡包含著幾個( 16-9 )千米,也就是追擊所需要的時間。列式 2 8 ÷ ( 16-9 ) =4 (小時)

(8)流水問題: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問題。它是行程問題中比較特殊的一種類型,它也是一種和差問題。它的特點主要是考慮水速在逆行和順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靜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動的速度。 

順水速度:船順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順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題關鍵:因為順流速度是船速與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與水速的差,所以流水問題當作和差問題解答。 解題時要以水流為線索。 

解題規律:船行速度=(順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順流速度× 順流航行所需時間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時間 

例 一隻輪船從甲地開往乙地順水而行,每小時行 28 千米 ,到乙地後,又逆水 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順水多行 2 小時,已知水速每小時 4 千米。求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此題必須先知道順水的速度和順水所需要的時間,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時間。已知順水速度和水流 速度,因此不難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順水所用的時間,逆水所用的時間不知道,只知道順水比逆水少用 2 小時,抓住這一點,就可以就能算出順水從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時間,這樣就能算出甲乙兩地的路程。

列式為 284 × 2=20 (千米) 2 0 × 2 =40 (千米) 40 ÷( 4 × 2 ) =5 (小時) 28 × 5=140 (千米)。 

(9) 還原問題:已知某未知數,經過一定的四則運算後所得的結果,求這個未知數的應用題,我們叫做還原問題。 

解題關鍵:要弄清每一步變化與未知數的關係。 

解題規律:從最後結果 出發,採用與原題中相反的運算(逆運算)方法,逐步推導出原數。 

根據原題的運算順序列出數量關係,然後採用逆運算的方法計算推導出原數。 

解答還原問題時注意觀察運算的順序。若需要先算加減法,後算乘除法時別忘記寫括號。 

例 某小學三年級四個班共有學生 168 人,如果四班調 3 人到三班,三班調 6 人到二班,二班調 6 人到一班,一班調 2 人到四班,則四個班的人數相等,四個班原有學生多少人?

分析:當四個班人數相等時,應為 168 ÷ 4 ,以四班為例,它調給三班 3 人,又從一班調入 2 人,所以四班原有的人數減去 3 再加上 2 等於平均數。四班原有人數列式為 168 ÷ 4-2+3=43 (人) 

一班原有人數列式為 168 ÷ 4-6+2=38 (人);二班原有人數列式為 168 ÷ 4-6+6=42 (人) 三班原有人數列式為 168 ÷ 4-3+6=45 (人)。 

(10)植樹問題:這類應用題是以「植樹」為內容。凡是研究總路程、株距、段數、棵樹四種數量關係的應用題,叫做植樹問題。 

解題關鍵:解答植樹問題首先要判斷地形,分清是否封閉圖形,從而確定是沿線段植樹還是沿周長植樹,然後按基本公式進行計算。 

解題規律:沿線段植樹 

棵樹=段數+1    棵樹=總路程÷株距+1

株距=總路程÷(棵樹-1)      總路程=株距×(棵樹-1) 

沿周長植樹 

棵樹=總路程÷株距 

株距=總路程÷棵樹 

總路程=株距×棵樹

例 沿公路一旁埋電線桿 301 根,每相鄰的兩根的間距是 50 米 。後來全部改裝,只埋了201 根。求改裝後每相鄰兩根的間距。 

分析:本題是沿線段埋電線桿,要把電線桿的根數減掉一。列式為 50 ×( 301-1 )÷( 201-1 ) =75 (米)

(11 )盈虧問題: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他的特點是把一定數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給一定數量的人,在兩次分配中,一次有餘,一次不足(或兩次都有餘),或兩次都不足),已知所餘和不足的數量,求物品適量和參加分配人數的問題,叫做盈虧問題。 

解題關鍵:盈虧問題的解法要點是先求兩次分配中分配者沒份所得物品數量的差,再求兩次分配中各次共分物品的差(也稱總差額),用前一個差去除後一個差,就得到分配者的數,進而再求得物品數。 

解題規律:總差額÷每人差額=人數 

總差額的求法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第一次多餘,第二次不足,總差額=多餘+ 不足 

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餘或不足 ,總差額=多餘或不足

第一次多餘,第二次也多餘,總差額=大多餘-小多餘 

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 總差額= 大不足-小不足 

例 參加美術小組的同學,每個人分的相同的支數的色筆,如果小組 10 人,則多 25 支,如果小組有 12 人,色筆多餘 5 支。求每人 分得幾支?共有多少支色鉛筆? 

分析:每個同學分到的色筆相等。這個活動小組有 12 人,比 10 人多 2 人,而色筆多出了( 25-5 ) =20 支 , 2 個人多出 20 支,一個人分得 10 支。列式為(25-5 )÷( 12-10 ) =10 (支) 10 × 12+5=125 (支)。 

(12)年齡問題:將差為一定值的兩個數作為題中的一個條件,這種應用題被稱為「年齡問題」。 

解題關鍵:年齡問題與和差、和倍、 差倍問題類似,主要特點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年歲不斷增長,但大小兩個不同年齡的差是不會改變的,因此,年齡問題是一種「差不變」的問題,解題時,要善於利用差不變的特點。 

例 父親 48 歲,兒子 21 歲。問幾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 4 倍? 

分析:父子的年齡差為 48-21=27 (歲)。由於幾年前父親年齡是兒子的 4 倍,可知父子年齡的倍數差是( 4-1 )倍。這樣可以算出幾年前父子的年齡,從而可以求出幾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 4 倍。列式為: 21( 48-21 )÷( 4-1 ) =12 (年) 

(13)雞兔問題:已知「雞兔」的總頭數和總腿數。求「雞」和「兔」各多少只的一類應用題。通常稱為「雞兔問題」又稱雞兔同籠問題 

解題關鍵:解答雞兔問題一般採用假設法,假設全是一種動物(如全是「雞」或全是「兔」,然後根據出現的腿數差,可推算出某一種的頭數。 

解題規律:(總腿數-雞腿數×總頭數)÷一隻雞兔腿數的差=兔子只數 

兔子只數=(總腿數-2×總頭數)÷2

如果假設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雞的只數=(4×總頭數-總腿數)÷2

兔的頭數=總頭數-雞的只數 

例 雞兔同籠共 50 個頭, 170 條腿。問雞兔各有多少只? 

兔子只數 ( 170-2 × 50 )÷ 2 =35 (只) 

雞的只數 50-35=15 (只)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應用題常用公式總結,收藏練習,期末考試提分就靠它了!
    應用題是數學的半壁江山。做不好應用題的孩子,不止是數學成績很難提高,整體成績恐怕也會受很大牽連。解答應用題,既要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係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孩子覺得難的原因。許多同學在小學成績上不去,考試成績不理想,多半的都是在應用題上栽了跟頭。
  • 小學1-6年級數學常考應用題匯總,附思路分析、公式、解析過程!
    小學1-6年級數學常考應用題匯總,附思路分析、公式、解析過程!如何做好應用題?看到題目要閱讀。應用題是情節、已知條件和問題三個部分組成,其中的各種數量關係是與情節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小學低年級的應用題一般採用易於理解的圖文結合式,但中段年級以後遇到更多的是單純的文字表達式,這就給詞彙量不多的小學生準確理解題意增加了難度,而且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語意多重,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偏差,因此要正確審題,理清思路,解決問題,首先就是要認真閱讀題目,把題目中的每個字每句話研究清楚。「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匯總+期末試卷,考前衝刺必備
    小學四年級已經屬於小學高年級階段了,所學知識的難度也會加大,尤其是數學的學習,到了四年級,所學知識點涉及運算規律、幾何圖形辨識、單位換算、混合運算、小數的運算等,不僅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學生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學好數學。
  • 小學數學:常考30道應用題匯總,孩子吃透,6年次次拿高分!
    小學數學:常考30道應用題匯總,孩子吃透,6年次次拿高分!小學數學主要就是邏輯思維和基礎公式定義的掌握。應用題是小學階段最容易丟分的題型。小學數學沒有太難的知識點,但是在應用題方面,是最能考驗孩子綜合能力的。
  • 一年級數學10以內加法應用題匯總,讓孩子吃透這些題,期末100
    一年級數學10以內加法應用題匯總,讓孩子吃透這些題,期末100!一年級家長們快為自己家孩子列印一份多加練習吧!小學數學學習和考試都離不開應用題,而解答應用題則需要同學們對於各方面的數學基礎知識功底都十分紮實,可是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在應用題上拿到滿分,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過家長們也無需擔心,一二年級的數學應用題還算不上應用題,其考查的知識點也大多都是圍繞著考查孩子們計算能力展開,應用題的理解難度可並不高。
  • 小學數學:300道三年級應用題大全,孩子吃透,再笨期末也能考98+
    小學數學:300道三年級應用題大全,孩子吃透,再笨期末也能考98+數學最講究的就是學習方法,尤其是小學階段,低年級的數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邏輯思維和解題思路,數學思維在解答數學問題中起到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用題作為難度最大的板塊,也是需要綜合性的學習和解答的
  • 四年級數學期末易錯題匯總,填空判斷應用題必考題合集,一應俱全
    四年級數學期末易錯題匯總,填空判斷應用題必考題合集,一應俱全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主要的教學科目之一,在引領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解答數學問題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內容,提升數學應用能力
  • 小學數學:四年級常考應用題200道,每天練習,期末考試不下98!
    小學數學:四年級常考應用題200道,每天練習,期末考試不下98!數學能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不僅是因為它的分值比較高,更重要的是它能鍛鍊孩子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等等。如果是數學佔了小學的半壁江山,那麼應用題則是佔了數學的大半江山。
  • 小學數學:應用題公式及簡易方程匯總,給孩子吃透,考試不丟分!
    小學數學:應用題公式及簡易方程匯總,給孩子吃透,考試不丟分!數學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比較難的科目,為什麼說呢?數學除了掌握技術的知識以外,還需要同學們有一些比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還有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把知識吃透掌握好。尤其是孩子上初中以後難度逐漸加深,數學學起來也會越來越難上,高中更不用說,因此在小學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多花時間把小數學的基礎知識學習當中能夠更加輕鬆和容易。
  • 六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必考」應用題彙編,有答案,列印給孩子練
    六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必考」應用題彙編,有答案,列印給孩子練小學數學學習的重點就是公式、定理和計算,尤其是數學學習的概念公式,在應用題的解答中主要就是依附已經學到的概念,才能解答出來相應的題目。在小學,應用題除了是學習的重點內容以外,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對於不少學生都是這樣,其實也可以理解,本身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就不強,再加上對知識的掌握也不是很好,所以才會學不好。
  •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應用題精選50題,列印練習,期末衝刺98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應用題精選50題,列印練習,期末衝刺98通過這次期中考試,同學們應該更直觀地感受到四年級數學相較於之前,難度有所提升。昨晚就有位四年級家長在後臺說孩子這次期中考試,數學就只考了88分,要知道之前孩子可是經常考滿分的呀!四年級數學,考試重點不僅僅在於數學概念和公式等基礎知識,更多的是考驗同學們綜合作用的能力,這在應用題這個題型就能看出來,上面提到的這個孩子就是在應用題上丟了很多分!
  • 小學數學應用題公式及簡易方程匯總,真正的實用,解決孩子煩惱
    數學對於小學的孩子們來說,應該是十分考查孩子們的全面,他不只是想要孩子們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同樣還考察了孩子們的思維邏輯能力,如果孩子們小學就學好了數學,那麼對於將來的數學學習生活中也會更加的輕鬆容易。
  • 小學數學50道經典應用題,解題思路+模板,太全了!
    小學數學有兩大難點,一是公式記不準,二是應用題掌握不牢。很多學生在基礎題部分都相差不大,但一到了應用題,分數差距就明顯了,學生分層也出來了。應用題是很多孩子的硬傷,丟分特別明顯!應用題是數學的半壁江山。
  • 13種小學數學典型例題解析口訣,列印貼牆背,期末「1」分不扣!
    13種小學數學典型例題解析口訣,列印貼牆背,期末「1」分不扣!學習數學就是在對知識點的一個整體總結和歸納,及時的更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點,以及一些計算的公式概念,包括運算法則和公式等,特別是在解決應用題的時候,平時的基礎儲備知識點就格外重要了。
  • 小學數學50道經典應用題解題思路
    私信回覆:經典應用題,獲取完整電子版,可列印。解答應用題,既要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係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孩子覺得難的原因,今天整理了小學階段典型的50道常考應用題,希望大家能認真做,熟練掌握每種題型,對期末的考試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哦!
  • 小學1-6年級數學應用題公式及簡易方程秘籍匯總!
    這兩種題,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速度和)×相遇(離)時間=相遇(離)路程;相遇(離)路程÷(速度和)=相遇(離)時間;相遇(離)路程÷相遇(離)時間=速度和。(2)用假設工作總量為「1」的方法解工程問題的公式:1÷工作時間=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1÷單位時間能完成的幾分之幾=工作時間。(注意:用假設法解工程題,可任意假定工作總量為2、3、4、5……。
  • 小學數學:這些經典應用題乾貨,家長最好是給孩子收藏一份
    這些經典的數學應用題,在小學數學考試中經常出現,建議各位學生家長為孩子收藏一份!當然了,小學數學看似簡單,不過對於開始學習的孩子而言,並不輕鬆!數學教材上那多如牛毛的公式、性質、法則等等,都需要孩子們熟練掌握,如果你不對這些基礎知識點背的滾瓜爛熟,那麼當你在做題的時候,就一定會陷入「抓耳撓腮」「絞盡腦汁」「一臉茫然」之中。有些同學則是腦袋裡裝了一大堆的公式定理,結果卻不知道如何運用,真的是應了那句老話「水壺裡的餃子,有貨倒不出啊」。
  • 二年級數學期末專項複習:思維訓練+常考應用題匯總,趁早練習!
    二年級數學期末專項複習:思維訓練+常考應用題匯總,趁早練習!儘管小學二年級數學所學知識都比較簡單,可是就教學內容安排來說,二年級數學的學習重點大多都圍繞著讓學生掌握乘法口訣、加減法和除法,培養其基本的算術能力上。
  • 小學數學常見應用題公式匯總,附練習及答案
    請拉至文章末尾 應用題,可以說是小學數學中的半壁江山。做不好應用題的孩子,不止是數學成績很難提高,整體成績恐怕也會受很大牽連。 解答應用題,既要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係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孩子覺得難的原因。 今天,小研老師就給大家整理了小學數學常見應用題的公式匯總,還有1-6年級習題供孩子們練習。
  • 一年級數學期中、期末複習匯總,家長用它輔導,孩子數學考100分
    一年級數學期中、期末複習匯總,家長用它輔導,孩子數學考100分!眾所周知低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只處於萌芽期。這個時期對於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非常的關鍵,很多小學生在剛剛升入一年級時,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比較順利,因為語文主要是記憶背誦,而在數學學科的學習掌握上呢,明顯比較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