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止到9月10日,「臺鈴雲動力築夢中國挑戰第一人秦海東北京到珠峰極限騎行挑戰」已成功挑戰近4000公裡。其中,在四川至西藏境內經歷了低電壓而無法充滿電的情況,一路艱辛騎行,最終成功翻越最低海拔3930米的10座高山,抵達西藏波密縣通麥。
截止到9月10日,「臺鈴雲動力築夢中國挑戰第一人秦海東北京到珠峰極限騎行挑戰」已成功挑戰近4000公裡。其中,在四川至西藏境內經歷了低電壓而無法充滿電的情況,一路艱辛騎行,最終成功翻越最低海拔3930米的10座高山,抵達西藏波密縣通麥。毫無疑問,珠峰極限挑戰是對臺鈴電動車承載能力與動力體現的極大挑戰。
突破自己 騎行電動車實現更大的挑戰
2017年8月11日,臺鈴集團總裁姚立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向挑戰者秦海東授旗。在近50家媒體的見證下,秦海東的挑戰正式開始。本次騎行先後經過北京、河北、山西、陝西、四川、西藏,從平均海拔43.5米到海拔5008米,從平坦路面到經歷黃土坡、隧道、塌方、滾石、涉水、冰面等各種複雜路況。
秦海東也表示:「走過很多路,也騎單車領略過中國的許多山河,但還沒有騎過電動車去實現更大的挑戰,這次我要實現突破。」的確,不管是於臺鈴電動車而言,亦或是對秦海東來說,兩者皆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若沒有足夠的恆心和強勁的動力,挑戰賽的完成只能是天方夜譚。值得一提的是,秦海東的體重為51KG,行李是45KG(含加裝的行李架),約100kg的重量,臺鈴電動車的承載能力是否能經受住考驗?
有效攻破電動車長裡程和強動力無法同時存在的技術壁壘
用事實來說,一路上的驚險只多不少,臺鈴的承載能力與動力體現作為挑戰賽最堅實的基礎,經受住惡劣天氣和路況的考驗。隨著海拔攀升,挑戰賽的任務也更加艱巨,乾爽的路面被冰雹覆蓋。所以,挑戰賽會被終止嗎?迎難而上,不僅是秦海東的信念,也是臺鈴的宗旨,兩者一拍即合,挑戰賽繼續。因為參與挑戰的電動車讓所有人信心十足。
此次參與挑戰的電動車是一款集雲動力等核心技術於一身,被稱為「長跑王」的「金剛」。而臺鈴雲動力早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有效攻破了電動車長裡程和強動力無法同時存在的技術壁壘。這一專利,不僅有效地降低電動車能耗,而且提高電池使用壽命。
從簡單的同質化競爭變為對品牌建設與技術創新
國家電動車質檢中心副主任鄭培東曾表示:「如何推動電動車行業的創新升級,實現從簡單的同質化競爭變為對品牌建設與技術創新的不斷追求,成為中國700餘家電動車生產製造商共同面臨的課題。」也就是說,唯有對電動車技術不斷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搶到市場的制高點。
臺鈴深諳此道,潛心研究創新技術,力求打破技術瓶頸,不斷對電動車的電氣系統進行升級、突破、研究、革命性的創新。此次,臺鈴通過珠峰極限騎行挑戰賽以直觀的方式將臺鈴強勁的性能毫無保留的展現在受眾面前。相比較傳統的傳播方式,挑戰賽的傳播方式更具說服力,也更加有效。
回顧電動車企的宣傳策略,從騎行節到狂歡節,再到臺鈴的挑戰賽,無不彰顯了電動車企與時俱進的想法——「一切產品圍繞著用戶展開」。通過互動的方式與用戶產生共鳴,才能更有效的將品牌價值傳播給用戶。
中國電動車網版權聲明:
中國電動車網轉載作品均註明出處,本網未註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傷害,並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後將立即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