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業強監管再度"預警"!光大興隴信託暫停貸款類集合業務

2020-12-20 券商中國

圖片來源:花瓣美素

信託業強監管再度"預警"!

由於集合信託貸款餘額佔公司所有集合信託實收餘額比例接近監管紅線,光大興隴信託日前接到甘肅銀監局暫停貸款類集合業務的通知。

2月23日,光大興隴信託給各區域中心及各團隊下發了一份通知文件,要求三月底前不再開展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類業務。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此前曾有信託公司相關業務突破30%監管紅線被罰款的案例,2018年的金融強監管實際在為相關公司提前預警。

另據記者了解,此前行業先後有新華信託、中泰信託被監管叫停所有集合資金信託業務。相對於前兩者較長的監管期,光大興隴信託暫停1個月的集合信託貸款類業務對其造成的實質影響有限,主旨意在「警示」。

逼近30%監管紅線

光大興隴信託下發的通知文件顯示,根據銀監會2009年2月4日頒布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向他人提供貸款不得超過其管理的所有信託計劃實收餘額的30%」,截至今年1月底,由於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餘額佔公司所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實收餘額比例已接近監管紅線,接甘肅銀監局通知,從即日起至三月底之前,暫停受理全部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類業務的審批,請各團隊注意。同時,各團隊在上報主動管理項目(含所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項目)時應該注意優化交易結構,嚴守監管底線,合規開展業務。

用益信託資深研究員帥國讓指出,《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旨在限制信託公司過度發放貸款,弱化其非類銀行信貸機構的市場形象。若超過30%紅線,將不利於通過市場貸款總額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也對信託公司開展主動管理型業務不利。

亦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銀監部門一直反對信託和銀行開展同質性的競爭。此類貸款類債權業務,無論項目來源、客戶質量、還是風控能力,信託均不及銀行。而如果貸款類業務超量,還有可能造成金融機構投往產能過剩行業的資金過多。

強監管提前「預警」

由於集合信託貸款餘額佔公司所有集合信託實收餘額比例接近30%的監管紅線,光大興隴信託被甘肅銀監局暫停1個月集合信託貸款類業務。這其實是強監管在提前「預警」。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2014年末,華澳信託集合信託資金用於發放貸款的餘額佔管理的集合信託計劃實收餘額的45.97%,突破了30%的監管指標上限。

上海銀監局於2016年末對華澳信託開出罰單,加上華澳信託此前兩項其他違規事項,累計罰款45萬元。

儘管開年不過兩個月,「強監管」的金融主基調已經深入人心。

北方一家信託公司研發部人士表示,「目前監管部門加大了處罰力度,在制定新政策中,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的博弈也較以往更加激烈。在充分評估市場影響的同時,監管部門會表現得更加強硬,逐步放棄『父愛式』監管。此外,雖然目前仍是分業監管,但監管的協調性較以往明顯提高,更令監管套利的情況無處遁形。」

暫停集合貸款類業務影響幾何

回顧近年信託史,行業有兩家信託公司曾經受到監管層嚴厲的監管措施——暫停所有集合信託業務。

2014年底,由於風險資產較高,新華信託收到「監管令」——監管部門暫停了該公司所有集合信託業務。

之後新華信託開始了內部整改,主動收縮業務條線,集中精力處置風險項目,籌劃增資等等。那兩年多時間,新華信託大部分業務無法繼續,勉強能正常運轉的業務只有利潤微薄的通道業務,成為公司經營數據接連下跌的主要原因。

直至2017年初,監管層終於重新放開新華信託從事集合信託業務。

由於股東陽光化問題始終懸而未決,中泰信託也於2017年底招致重量級監管措施——暫停該司所有集合信託業務。

2017年12月14日,中泰信託收到上海銀監局下發的《審慎監管強制措施決定書》( [2017]14號),相關措施即:暫停新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存續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不得再募集。

上海銀監局表示,中泰信託作出整改後,應向上海銀監局提交整改報告。上海銀監局將視驗收檢查情況決定是否解除審慎監管強制措施。在未收到《解除審慎監管強制措施決定書》之前,這份《審慎監管強制措施決定書》繼續有效。

彼時,中泰信託相關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回應,「截至目前,中泰信託經營情況正常。我司可開展的業務種類包括資金信託、動產信託、不動產信託、有價證券信託、其他財產或財產權信託等法律法規規定或中國銀監會批准的多項業務。集合資金信託為其中之一。我司其他各類業務均未因此受到影響。已成立的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有序運營,相關投資者利益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多位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相對於上述兩者較長的監管期,光大興隴信託暫停1個月的集合信託貸款類業務對其造成的實質影響有限,主旨意在「警示」,「即便在這1個月的時間中,光大興隴信託仍然可以從事證券類、股權類集合信託業務。」

百萬用戶都在看

終究沒留住陳光明,7個月前就提交辭呈投身公募(附最新講話)

獨家!中信建投換帥大動作確認!老兵齊亮卸任,匯金李格平將出任新總裁,首日亮相拋出6個字搶眼

周末重磅!證監會200字「問答」震驚投行,敢不敢賭三年?IPO又一最嚴尺度來了

變局終究來了!公司被接管,董事長被公訴,六大焦點捋清安邦脈絡,監管看點都在這裡

開門紅包哪家強?最豪券商屬中信,最大方銀行屬農行,信託愛悶聲發財,猜馬明哲發多大紅包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讚

相關焦點

  • 集合類貸款近紅線 光大興隴信託踩剎車
    時代周報記者 羅仙仙 發自廣州前不久,光大興隴信託給各區域中心及各團隊下發通知,要求3月底前不再開展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類業務。該公司稱,截至1月底,由於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餘額佔所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實收餘額比例已接近監管紅線,從即日起至3月底,暫停受理全部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類業務審批。
  • 接近30%監管紅線 光大興隴信託貸款類集合業務被叫停1個月
    30%,被甘肅銀監局通知暫停開展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類業務,即從通知之日起至3月底之前,光大興隴信託將暫停受理全部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類業務的審批。暫停貸款類集合業務繼此前中泰信託因法人治理存在嚴重缺陷,實際控制人不明被暫停新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且存續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不得再募集後,又有一家信託公司被暫停業務。
  • 逼近30%監管紅線 光大興隴信託貸款類集合業務遭暫停一個月
    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2月23日,光大興隴信託給各區域中心及各團隊下發了一份通知文件,文件內容顯示,根據銀監會2009年2月4日頒布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向他人提供貸款不得超過其管理的所有信託計劃實收餘額的30%」,截至今年1月底,由於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餘額佔公司所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實收餘額比例已接近監管紅線,接甘肅銀監局通知,從即日起至三月底之前,暫停受理全部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貸款類業務的審批,請各團隊注意。
  • 信託強監管:光大信託集合類信託貸款暫停一個月
    (原標題:2018信託強監管:光大信託集合類信託貸款暫停一個月)
  • 2018信託強監管:光大信託集合類信託貸款暫停一個月
    近日,光大信託收到監管提前「警示」,階段性暫停集合類信託貸款業務。  該公司稱,據2009年頒布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向他人提供貸款不得超過其管理的所有信託計劃實收餘額的30%」。
  • 遭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光大信託被暫停融資類業務!
    7月23日,援引財新網消息,近日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光大信託,並暫停其融資類信託業務。作為一家央企信託公司,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光大信託」)近幾年規模擴張明顯,2019年光大信託管理規模已經達到7372.86億,增幅較大。
  • 光大興隴信託計劃增資至134億 6月底管理資產規模2447億
    在行業整體發展放緩的背景下,光大興隴信託的發展速度值得關注。計劃增資至134億元光大興隴信託的兩次增資備受業內關注。今年3月份,光大興隴信託以原股東等比例注資的方式將註冊資本金從10.18億元增至34.18億元。
  • 光大信託被暫停融資類業務,先後踩雷福晟、泰禾等房企
    點擊報名|上海 8.8—8.9 不良資產處置方法與金融機構應用實踐研修班(第13期)監管部門持續出手壓降融資類信託業務。來源 | 地產資管界7月23日,據媒體報導,近日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光大信託,並暫停其融資類信託業務。「這周開始正式執行,不僅不能新增,還需要壓降。」光大信託多名內部員工透露。
  • 光大興隴5.5億信託貸款「踩雷」,上市公司ST新光子被要求變賣房...
    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今年以來信託公司「踩雷」不斷,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近日就因5.5億元信託貸款逾期,由投資方華融證券將ST新光(002147)告上法庭,要求償還貸款本息及罰息。據了解,2016年12月,華融證券投資了光大興隴信託的一款信託計劃,具體為向向建德新越、新光圓成發放5.5億元的信託貸款,由萬廈房產、新光建材城提供抵押擔保。截至目前,上述款項逾期未支付,構成違約。
  • 光大信託回應:各類業務正常開展、報備
    中國網財經7月27日訊(記者 鹿凱)日前,就市場傳言,光大信託被銀保監會點名批評,並被要求暫停融資類信託業務引起風波,官大信託回應稱:「目前公司各類業務均正常開展與報備。」而風波背後,主管部門延續嚴監管決心可窺一斑。
  • 細說上市公司信託貸款違約三宗案 平安、西藏、光大信託都中招了
    業內人士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上市公司也逐漸分出優劣,「金身」逐漸被打破,信託公司在發放貸款時也需要仔細甄別,尤其對待產能過剩行業的上市公司,需要及時跟蹤採取預警措施,方能防範信託計劃違約風險。
  • 光大信託連續踩雷被暫停融資信託業務,投資款損失誰來承擔
    7月23日,據媒體報導,近日銀保監會點名批評光大信託,並暫停其融資類信託業務。據了解,光大信託近年來發展較為迅猛,2019年管理規模增幅較大,不符合監管導向;今年以來在監管部門窗口指導要求壓降之下,融資類信託仍逆勢增加。先後踩雷福晟、泰禾等房企光大信託一直是地產信託大戶,此前與泰禾、福晟等房企關係密切。
  • 禾盛新材向光大信託申請貸款3.5億元
    (原標題:禾盛新材向光大信託申請貸款3.5億元)
  • 光大信託閆桂軍:嚴監管使傳統信託業務增長受限 加快轉型發展
    本期嘉賓:閆桂軍 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不同的影響。信託業一方面萬眾一心,共同抗疫,另一方面,針對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積極應付,信託公司加大項目風險管控要求,努力服務實體經濟。
  • 光大信託「金蟬屢脫殼」通道「免責」引發爭議
    年內,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光大信託」)通道業務相繼違約。值得注意的是,與光大信託合作的管理人為期貨公司或資管子公司,其中兩家已受到暫停辦理新增資產管理業務的行政監管措施。而在違約事件中,作為通道,光大信託均在解除受託人職責後全身而退。但專家指出,信託公司雖不是管理人,也應履行受託人義務。
  • 信託公司全面剖析-光大信託
    光大信託簡介光大信託,全稱「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是在原甘肅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甘肅信託」)的基礎上於2014年經銀監會(現「銀保監會」)批准重組後成立的。2017年光大信託新增集合資金信託規模1573.15億元,佔當年新增信託規模3400.72億元的比重為46.26%,首次突破了單一資金信託業務(佔比45.50%),成為了主要業務。但同年新增主動管理信託規模僅為757.22億元,遠低於集合資金規模,由此可見,光大信託此時仍以通道業務為主。
  • 北辰實業武漢兩子公司與光大信託籤署20億元信託貸款
    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擬於近日與光大興隴「光大信託」)籤署《保證合同》,為兩家下屬公司武漢北辰辰慧房地產北辰實業間接持有武漢辰慧以及武漢辰智100%的股權,本次擬為兩下屬公司的信託貸款提供不可撤銷連帶責任
  • *ST德奧6000萬元信託貸款違約 光大信託全身而退
    具體而言,此次訴訟涉及6000萬元的信託貸款,而借款方光大信託在債權轉讓後得以「全身而退」。《證券日報》記者致電光大信託內部人士,該人士確認了該項目為純通道業務,公司僅承擔事務管理類責任。  6000萬元信託貸款違約 惹來監管問詢  事實上,這筆信託貸款發生於一年半之前。
  • 光大信託緊急暫停房地產類項目募集 已募集此類項目全部退款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7月1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相關渠道處獲悉,光大信託發布緊急通知稱,截至當日12點,暫停所有房地產類項目募集(包括直銷和代銷),12點後已募集的此類項目全部退款。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光大信託官網的熱銷產品中,房地產類信託產品仍可進行產品預約。
  • *ST皇臺收民事判決書 被光大興隴信託追債逾三千萬
    中國網財經8月11日訊 *ST皇臺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光大信託起訴借款合同糾紛的民事起訴狀。  公告稱,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原「甘肅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訴*ST皇臺償還《信託資金借款合同》項下全部債務,加上利息等費用,涉及總金額共計3546.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