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首次國家統一司法考試的報名工作以近尾聲,隨著考期的日益臨近,如何高效率地複習備考取得好成績,成為廣大考生所關注的首要問題。面對眾多司考培訓班鋪天蓋地的廣告,信誓旦旦的承諾,參差不齊、差額懸殊的價格,許多考生來信或致電省司法廳考務中心,表示對考前培訓班的選擇無所適從,不知到底相信誰好?為此,省司法廳特與北京市司法局取得聯繫,就首次國家司法考試考前培訓問題進行了專門調查。
據了解,由於首次司法考試是在去年全國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報名的14萬人的基礎上累加,從目前各地報名情況看,保守估計參考人員超過三十萬人。僅北京地區報名人數就超過一萬六千人。巨大的考前培訓市場使很多人擇機而動,調查摸底顯示北京地區的考前輔導培訓班就有近二十個。
通過採訪,我們發現目前考前培訓市場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需要引起注意:
關於命題老師。如果你了解了司法考試的命題過程,你就會發現一些培訓班打出的「命題組老師全真copy試卷」、「命題組核心抽題老師輔導」等謊言不攻自破。
據了解,首次司考的命題工作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向全國範圍的法學院校、科研單位和從事審判、檢察和律師工作的專家學者廣泛徵集試題;第二步組織專家審題、篩選、整合,將合格的試題錄入題庫中備用;第三步才是命題、拼卷工作。目前,離三月底還有兩個多月,目前命題組老師的人選尚未最後確定,怎麼去出卷子和輔導?這顯然是不真實的。
另外,參與命題的老師都必須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品學兼優者,一旦籤約,必須嚴格按照司法部的要求,不編寫、不出版考試輔導資料,不直接或間接參與考前輔導,違者將按照國法、政紀追究責任。如此這般,誰還敢大打廣告,招攬「顧客」?
學習當然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但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捷徑,考試也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我們端正了心態,就不會給一些心術不正者以可乘之機。
關於「名校名師」。不少考前輔導班的廣告都承諾「名校名師」授課,但其中也不乏魚目混珠者,最常見的情形是「名師」臨時換人,承諾無法兌現。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一些臨時拼湊起來的「草臺班子」裡。據一位業內人士說,以前在律考培訓中,曾發生過考生狀告輔導班承諾不兌現勝訴的事情,考生完全可以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位人士還提醒大家,目前最好選擇那些有資質、國家承認的教育機構舉辦的培訓班比較有保障。
關於收費問題。從我們調查的結果看,目前北京考前培訓班的收費差距相當懸殊。從八九百元到兩三千元甚至將近七千元的報價都有,那麼這些價格是根據什麼確定的呢?為了了解清楚,記者專門撥通了北京市物價局的電話,辦公室一位姓周的同志對此的答覆使記者大吃一驚,他說,物價部門只負責對義務教育那一部分的價格管理。那麼考生掏多少錢應當有什麼服務究竟誰說了算?考前培訓班收費是不是暴利?作為一名普通的考生恐怕沒有能力了解,培訓市場的規範應當儘快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關於「考試通不過退款」。調查中不少人認為這是一種廣告策略,真到退錢時恐怕沒有那麼簡單。據了解從前律考中出現過此類情況,發現有的在「退款」的承諾前增加了「條件」,有的玩文字遊戲,把收來的錢分成「報名費」、「培訓費」,讓你最後拿不到全額退款,總之培訓班不會沒的賺。希望大家在選擇培訓班時要睜大眼睛,不要做「陪了功夫又折兵」的事。(編輯:離地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