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帶出最多「學神」的杭州網紅校長,是如何真正做到「把學生當人」

2020-12-16 芥末堆看教育

【薦文】 面對總是被吐槽的中西方教育差異,我們似乎總能從各大校長、名師的口中聽到「把學生當人」或是「讓孩子成為孩子」的辦學宣言。可我們也不禁要問,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做到這一點呢?近日杭二中校長葉翠微離任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而這位掌舵二中17年之久的「教育玩家」向外灘君透露了這所神校真正的辦學秘訣:讓學生像人,成為大寫的人!

2017年,杭州城出了這樣一所神一般的「牛校」:

有三名學生分別入選國際奧賽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的國家隊,人數為全國各高中最多,也創下國家隊選拔史上的一大「神跡」,而且就在不久前的7月他們還斬獲了三塊國際奧賽金牌;

去年10月,這所學校的畢業班還誕生了「哈佛第一人」,一位兼具美貌與才華的女神級學霸;除此之外,像麻省、斯坦福、牛津、劍橋這樣的世界名校也紛紛向這所學校的學子們拋來橄欖枝;

就在幾個月前一篇名為《書生》的高考「滿分作文」傳遍朋友圈,原來是這所學校提前錄取的一位高三學生,看到作文題一時技癢,有感而發寫下的全文言文大作。他只是想拿高考作文題練練筆,沒想到因為太出彩,被網友誤認為是高考滿分作文。

能夠培養出那麼多「學神」的學校,到底是哪一所?我原本並不了解,直到前不久一條刷爆教育圈的校長告別演講展露了這所牛校的廬山真面目:

她就是傳說中的杭州二中。而此刻坐在小編面前的這位極具聲望的「明星」校長,就是在杭二中做了17年校長,也可以說是杭城高中任職最長的校長——葉翠微。

外灘君拜訪葉翠微校長

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葉大」,葉翠微經常跟同學開玩笑說,你們叫我「葉大」可以,因為你們是人小鬼大,但我卻決不能「葉」郎自大。

每年高考送考,葉翠微都會穿著紅T恤,給學生加油。他希望讓孩子們看到,校長也有尋常人的一面,有心中似火的一面,也有和他們笑到一塊、玩到一塊、拼到一塊的一面。「對90後、00後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是很期待這樣一種校園風採的。校園永遠都應該是青春的。」

葉翠微說,一個校長在校園裡可以扮演的角色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永遠是:校長的存在是要在緊緊拽住學生成長的GPS的同時,也能夠給學生帶來最大的身心和精神的安全感。「要讓孩子們知道,有校長在,天不會塌下來。有校長在,我可以隨時找他去討教,他會給我一個idea。」

葉翠微常喜歡說的一句話是: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學習不是第一位的,身體好才是第一位。學知識不是第一位,學做人是第一位的。他的教育理念是,做教育不要太功利,把時間還給學生,儘量讓學生自主。所以學校的周末節假日不補課,不上課,讓孩子們自由支配,自主行走,自主思考。

說起二中的氛圍,大家都說是寬鬆、自由的,在這樣的氛圍裡,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並投入精力,對於學生和老師都是如此。

一位在二中工作多年的老師如是說:葉校長是一位很有格局的校長,就像一個下圍棋的高手,對勢的把握,非常精準。換個說法,就是善於抓大放小,對於戰略問題,比戰術問題更重視。

於是在二中,有一個開宗明義的育人理念就是:把學生當人,讓學生成為大寫的人!基於此,儘量讓學有所長的孩子,能埋頭於自己的興趣中,並且發展到極致。而不是把所有孩子都塑造成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工藝品。

葉翠微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教育的玩家。他自己喜歡玩,也期待帶領著一群孩子去玩,玩到哪兒去?玩到世界名校裡面去,由此將「優秀的世界人」的育人目標推向極致。

近日,葉翠微宣布離任的消息也傳遍了網際網路,談及離任原因,他表示「想休息調整一下,順乎自然規律。」當然他也會在適當的時間節點選擇「共創、共享、共贏」這一時代命題,作出實踐性的回答。

接下來,小編想帶著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位「教育玩家」給我們留下的那些膾炙人口的教育理念,以及他成就的杭二中在教育界的傳奇口碑。

寬鬆學習和好成績真的不可兼得嗎?

之前總聽人說,杭二中學習氛圍寬鬆,小編多少抱著一些懷疑的態度,畢竟如此傲人的升學成績擺在面前,很難讓我相信這不是重壓下的結果。但偏偏葉校長的一番話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

自從葉校長上任以後,就在學校提出了三寬(寬鬆、寬容、寬厚)、三性(人性、理性、靈性)、三開(開明、開放、開化)的原則。

所謂「三寬」,在葉翠微看來,指的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他們一個適度的自主空間和環境,讓他們能夠自由行走。

而「三開」則特別強調,90後作為人類後工業文明時代的生命產物,無時不在面對未來世界的召喚,而這又必須要基於這個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開放世界。「如果他沒有這幅學習的圖景,表面上他在學知識,但實際上僅僅只是在重複昨天的知識,他只是一個傳統學習的再現者」,而當面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時候,他們顯然是會錯位的,甚至被淘汰。

葉翠微校長在杭二中演講

基於這樣的前提,葉校長又提出了人之為人的本質,那就是:要講善良,要有悲憫之心;要講邏輯,有科學精神;要講靈性,追求美好的創造。講到這裡,葉校長向我驕傲地介紹了一條「二中法則」:A≥B≥C,A是健康,B是德行,C是成績。

「二中的一切教育活動,首先要保證的,是怎樣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當這個問題解決以後,緊接著在乎的是孩子的德行,而只有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以後,我們再看成績。」只有A和B的存在,C才有意義。如果沒有A和B的共同存在,C越大,實際上學生反而越危險。

那麼怎樣在寬鬆和成績之間取得平衡呢?葉校長的回答也只有短短的幾個字:從人出發,把人當人。不管是孩子還是老師,都要調動他們的內驅力。

之所以二中不搞補課,就是為了給學生創造自由、自主的學習環境,進而調動孩子自己面對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學生從原本模糊的、不確定的布朗運動,慢慢走向一種有序、定向的學習活動中。在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學習的樂趣,能量定向釋放,最終不斷地證明自己的成長。

因此,二中成長的秘密說到底就三點:

第一是邏輯,人是目的,因此要以人為本。

第二是規律,尊重和敬畏育人的規律,哪怕慢一點也沒關係。

第三是價值意義,教育中成長比成績重要。

「我不主張始終拿著一個鞭子在後面抽著孩子,你要去讀書了,要去做作業了,要去考試了。我覺得要讓孩子自己知道,我應該去做作業了,我能夠自主地去面對考試了,我不是機械地刷題,而是在知識內化中把自我認知有效地顯示出來。」

我們的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把學生當人了?

談及二中的寬鬆,小編不禁想到了曾多次引起舉國上下關注的衡水中學之例。誠然,每年從這所學校及其所代表的此類學校中走出了數量眾多的高考狀元,可是這種準軍事化管理模式還是難免令人唏噓。就於此,雖然有很多客觀因素,但它畢竟不是現代教育的時代方向。

在葉校長看來,這可能與我們的高考方式及水平還沒有順應孩子高水平學習和發展的要求有關。目前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還是知識的簡單再現和邏輯思維水平的線性表達。很多高考試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往往表現的是一種經驗型的、技能型的東西,而真正開放型的、挑戰性的,特別是考驗學生靈動的思維品質的活的題目、活的測試方式並沒有大規模地出現。

現在高考的測試基本面,依然是考察學生的記憶水平、錯誤率、答題速度和面對試題的基本思維品質,而真正高水平的選拔,其實更應該看重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卓越的學習能力和共享性的學習態度。

根據萬小時理論,既然知識要講究再現、重複、零失誤,那麼不斷地訓練顯然是行之有效的,而不斷地重複得分率也肯定會提高,「這就造成了一批漠視育人規律的人鑽了空子,他們對教育缺乏虔誠感,對學生的生命缺乏敬畏感。甚至把學生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視為自己的名利場,把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用這樣一種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來進行揉捏,最終把不同的學生都捏成一個模樣。」

我們不禁要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把學生當人了?而這也正是葉校長帶給二中的一個重要的理念:讓學生像人。這裡面還包含了三層意義:

1、「把學生當人」

尊重學生的天性,讓他們享受童趣,享受好奇,享受遊戲。席勒有言:「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鼓勵特立獨行,讓他們敢想,敢闖,敢試,保持一股「牛犢勁」;允許學生犯錯誤,學生往往因錯誤而可愛,讓「錯誤」化作師生共同成長的資源。此舉之要義是讓學生有尊嚴。

2、「使學生做人」

杜威說過,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為學生創造豐富的學習場,讓學生的身體與心志、學習與進步、行為與習慣渾然一體。從學生的自然習得中,夯實人的自然成長。

3、「讓學生成人」

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教育的現代追求應該是「完整的人」和「人的完整」。由此,教育下的「人」應該是完整的、獨具丰采的、志在遠方的人。

「把學生當人,讓學生成為大寫的人!」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葉校長給我舉了一個十多年前的學生案例。

2002年,葉翠微剛到二中任職校長不到2年,外界都瞪著眼看,他能不能像老校長一樣,玩出幾塊奧賽金牌來。一個叫章斐然的生物好苗子,在高二參加高三學生的全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時,就拿到了全國一等獎。

不久,幾所名校紛紛向他拋出橄欖枝,清華大學希望他高二提前保送,而北大則承諾他進入國際集訓隊。當時的主教練表示,這樣的孩子若順其自然讀完高三,極有可能為二中再贏得一塊金牌。而葉校長考慮再三,認為章斐然前程遠大,建議他提前保送,放棄進國家隊。

可以說,葉翠微是讓煮熟的鴨子從自己的手上飛了。但對於一所學校而言,辦學的意義究竟是,用學生取得的金牌證明辦學業績的優秀,還是幫助孩子尋找他的成長之路,並以孩子認同的路逕往前走?顯然,葉翠微選擇了後者。「我想,學校要永遠站在學生的角度,儘量為他們尋找最好的發展。」

為什麼說好學生都是「玩」出來的?

在前不久的一次《造就》的演講中,葉翠微又一次提到了自己的終極教育理念:教育就是應該讓孩子「玩」起來,只有「玩」起來的教育,孩子才能飛起來。

為什麼?因為「玩」是孩子的天性。

葉校長說,我們現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強制性的東西太多,重複的、機械的、低水平的學習活動也太多,學生太苦,學得太無趣、太死板,因此他主張學校要圍繞孩子自然成長的特質,該玩的時候讓他玩,這是規律,也是一所學校的天德。

葉翠微校長參加《造就》演講

「我們有很多學校,用了準軍事化的方式來管理學生,學生考試成績是還不錯,但是到了大學以後,可能晚上就是泡網吧,或者整天在電腦前面,無視自己的正常學習,這很令人痛心。他們為什麼會這樣?究其原因,必然會有N種歸因和解釋,但可以肯定的是與他們中學時代沒有接受到「好玩」的教育有關。」

葉校長口中的這個「玩」,不是要學生不計成本地、不講前提地、不計後果地去玩,而是要玩得能體現自身正常的身心狀態,同時又能很好地定位於自身的身心發展和學業發展。

葉翠微曾經反覆提及二中幾位典型會「玩」的學生案例:

張維加,2007年從杭州二中保送到北大,現在在英國牛津大學。他已經在《Science》雜誌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近20篇高質量論文,並且在2012年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最年輕的會士。當年在二中學習的時候,他就是個學霸,也很有特質——他很會選玩伴。他選擇的條件是:跟自己同寢室朝夕相處的話,你要每年至少讀30本以上的經典書目,並且互相進行分享。你看,這是一種「玩」法。

第二個例子,劉雨中,2016年《Science》雜誌新年首刊封面文章的第一作者, 2009年杭州二中畢業。當年,她在二中只是普通班裡的一個普通的孩子。但她喜歡跳健美操,更喜歡玩中長跑,經常能跑5千米以上。在玩的過程當中她找到怎樣去認知自己的生理極限,從而又轉化到自己的智力活動和學習過程當中,能夠堅持堅持再堅持,不斷取得自己學業的新成就。你看,這又是一種「玩」法。

第三個例子,可能大家更熟悉,就是前文中提到過的郭文景,她不僅顏值高,她還是哈佛大學2016年面向中國區招收的第一個本科生。這個女孩靠什麼打動了哈佛大學?當然她的託福考得不錯,SAT也考得不錯,但更重要的是,她的計算機可以玩到極致。郭文景在小的時候,就有一種定力——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半天不動。後來,郭文景就真的鑽進去了,作為中國信息學比賽的女生第一名進入到國家集訓隊。你看,這也是一種「玩」法。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剛剛講到的所有這些「學神」的案例,他們的「玩」都是打引號的,因為這個「玩」指的是,孩子都有各自的興趣領域,並且真的鑽研進去。「我特別在乎,要尋找學習本身的樂趣。一個思維的高階訓練、提升、成長,恰恰是一個非常酣暢淋漓的過程,一種高品質的思維給人帶來的愉悅感,這是無以言表的東西。」

談及這個問題,葉校長也想對那些所謂的「虎媽狼爸」們說兩句:如果孩子對某一個學習領域有興趣,或者說對某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有感覺的時候,父母要理解,要支持,並且在支持的過程中慢慢提升其興趣的層次,從愛好走向專注。在專注的過程當中,邁入更高層次的學習,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只要我們的孩子有興趣,我們的父母給他一個良好的支點,那麼這個孩子就會有很大作為。」

結 語

教育是屬於未來的,而未來是屬於孩子的。在面對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尤其是人工智慧話題不斷被炒熱的當下,我們的教育該何去何從呢?對此,葉校長的態度相當淡然。在他看來,人工智慧的出現,這恰恰是聰明的人類的創造結果。既然我們能夠創造AI,我們也一定能夠比較好地駕馭它。

「我相信人還是體現了更高的智慧,因為到目前為止AI體現的依然是「智能」,而不是「人類智慧」。人類智慧包含著情感態度和價值意義的選擇,他會有敏銳、豐富而又深邃的情感判斷和情感對話。」

葉校長說,在面對未來世界時,我們要有一份從容,但也要有一份警覺,加快自己成長的步伐,讓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有專項,且更會學習。「因為未來你究竟是什麼樣的專業,取決於你的學習能力。誰的學習能力強,就能夠更好地面對這個變化的世界,這恰恰是自己事業的樂趣所在。」

見到葉翠微之前,外灘君好奇一點,明明教育應該是一件項令人敬畏的事業,為何葉校長還要自稱「教育玩家」呢?不過我現在懂了。

當一個校長拿捏住了教育的規律以後,他會用自己的行動來帶動老師,因為只有會玩的校長才有會玩的老師,只有會玩的老師,才有會玩的學生;另外一方面,校長對學校的管理,對學生的教導,這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一個境界就是要玩得轉。

「當你對教育拿捏有度的時候,那就是你覺得最好玩的時候。從去年開始到現在,二中總是捷報頻傳,喜事連連,因為我們玩轉了,水到渠成,所以學生隨時隨地都會給你意外驚喜,這對我來說似乎這不是刻意的,但也許是刻意的,長此以往怎麼辦?『玩』唄。」

(本文轉自外灘教育,作者吳妍嬌)

相關焦點

  • 如果網紅校長張鵬飛不帶學生跳鬼步舞,學生現在會怎麼樣?
    對於網紅校長張鵬飛來說,一直是熱議不斷,對於他當校長的風格和做法,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2、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鬼步舞、見到了主持人小尼哥哥、鞠萍姐姐、紅果果、綠泡泡,難忘的北京之行,會讓學生記憶一生。3、張校長帶領學生們上首屆全國校園春晚。4、張校長帶領學生們參加星光大道節目。
  • 校長成「暖男」 學生成「網紅」
    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發表獲獎感言。   其實,去為校長頒獎前,「低調」的張璐並沒有告知太多人。午飯時,張璐才把活動現場照片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很快,朋友圈被刷屏了,一下就獲得了70多個點讚。   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丁冉回到杭州後,收到了院長許江送來的幾本書。她突然想起,在回來的路上與校長同行,院長專門給她們買了熱飲。她開著玩笑說,這是藝術領域裡的惺惺相惜。
  • 「網紅」最多的一條街,到處是帥哥美女,就在杭州
    中國有很多「網紅」城市,比如說成都、重慶等等。這些城市在最近幾年特別火,很多人都爭先恐後地去這些城市打卡。其實,除了成都重慶之外,還有一個新晉的「網紅」城市,就是杭州。說杭州是網紅城市,不是說杭州是在網上火起來的,而是杭州是真的有很多「網紅」。
  • 從四川輕化工大學錄取通知書看「網紅校長」如何誕生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這幾天,四川輕化工大學校長庹先國又火了。今年四川輕化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印有一個穿西裝的卡通人物形象,旁邊寫到:「我是庹先國,你被錄取了,祝賀。」這一張別出心裁的錄取通知書在網上引起熱議,很多網友對此評論:「這位校長很有親和力。」「學生進入大學之前第一個認識的人就是校長,愛上校長,自然會愛上這所學校。」
  • 江蘇「網紅校長」再出金句:大學不是避風港和遊樂場
    原標題:江蘇「網紅校長」開學典禮再出金句:大學不是避風港和遊樂場按照過往這幾年的慣例,江蘇海洋大學校長寧曉明又精心準備了一份開學典禮演講稿,還是金句頻出。講話一開始,他就說,看到同學們一張張對未來充滿期待的笑臉,「我的內心就像喝了今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一樣溫暖。」澎湃新聞注意到,這份演講稿共5000多字。這一次,寧曉明用了100個「海」字貫穿全文,並談到了人生這場「航行」中,同學們需要做到哪幾點。
  • 名校長訪談|復旦附中:不要每天當學霸學神,人生價值最重要
    校長吳堅這樣描述他的教育初心:藉助跑「馬拉松」這樣的活動可以打造校園「名人」,不要一天到晚除了「學霸」就是「學神」。努力學習、認真考試永遠沒錯;但是在抓緊讀書的同時,不要忘了最不可犧牲的是健康和信念,最重要的是生活的體驗和人生的價值。
  • 山西兩個網紅校長,一個爭議不斷雷厲風行,一個家長推崇網友點讚
    不過最近,山西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卻不是因為這些所謂的特產,而是因為在網絡上走紅的兩個「網紅校長」。 教育改革大膽引起眾人爭議 太原理工大學因為網紅校長鄭強的加入而引發了人們的討論,與此同時,這位校長在校內進行的各項改革也因為過於大膽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 來杭州參賽的全國「學神」這樣說
    )在杭州學軍中學紫金港校區開幕,為期三天。開幕式結束後,近400位「學神」首先面對的不是考題,而是各所高校招生老師的橄欖枝。  其實,這些名校著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些萬中挑一的數學高手實在太搶手,他們中有不少人已經被北大、清華等提前預訂了——只要高考成績達到當地一本線,即會被錄取。  為什麼數學成績好的高中生,特別受高校歡迎呢?
  • 網紅校長跳樓自殺:你永遠看不到,老師偷偷抹過淚
    6月5日,所有人眼裡的模範「網紅」校長劉愛平不堪重壓,只留下一封遺書,就從七樓跳下,離開了人世。老師不是神仙,也不是超人,他們只是群背負難以割捨的使命感的平凡人。
  • ...200元……杭州一些網紅咖啡館甜品店對這些拍照行為單獨收費了!
    其實,如果大家在大眾點評、小紅書、抖音等生活分享類App上搜索「商拍」,就會看到,現在杭州有不少咖啡館、甜品店、茶餐廳等,對到店商拍的顧客制定了付費規則。這些商家如何界定顧客是否商拍?針對商拍制定的價格標準又是怎樣的?本周五,快報記者去了解了一下。
  • 把「學校」帶回家?這位小學生真的做到了!
    把「學校」帶回家?這位小學生真的做到了!小夥伴們 這可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模型哦它是由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和家長共同製作完成的這沙盤背後還有一個與愛有關的故事呢
  • 大山裡的網紅校長,靠直播改善學生夥食
    他被學生、家長、村民以及網友們看作是一個真正的好人。一這條隧道全長340米,堆滿了塌方掉下來的石塊,只剩下中間一條小路可以穿行。政府修繕之前,嶺後村的人依然經常用到它,它大大縮短了村莊與縣城之間的距離。鑿開它曾經花了嶺後村人十年時間。
  • 帶領學生跳鬼步舞的「網紅校長」何以獲贊無數?
    150萬,很多人為他們點讚。視頻中的這名「網紅校長」名叫阿說木加,今年45歲的他從教已經26年,從2018年開始擔任涼山州喜德縣則約鄉中心小學校長。(10月25日中國新聞網)  2019年,山西臨猗縣臨晉鎮西關小學校長張鵬飛帶領學生跳鬼步舞課間操的一段視頻走紅網絡,該視頻一直火到國外,喜獲45萬次點讚,112萬次分享,英美網友紛紛表示羨慕,稱所有的學校都應該這樣做,引進到我們學校就太好了!
  • 校長微訪--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初中部校長周虹:做真實的教育,實現...
    校長名片 本期校長:周虹 周虹,女,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現任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初中部校長。曾任杭州啟正中學副校長,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初中部校長,杭州市春蕾中學校長。
  • 清華大學15科滿分「學神」:愛玩爐石傳說
    比如我自己想搞學術,剛進來的兩年把基礎打好,後來就開始嘗試一下,進行一些真正的科研,搞一些學術研究。這是一個標準的走科研的路子和步伐。另外就是科學地管理自己和管理時間。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成長之道。比如有人在學校裡參加一些學生社團組織,從事一些社會工作,也有人在創業,這是不同人選擇的不同的道路,但都會殊途同歸。
  • 杭州超百所學校換校長 前八所重高三所換帥
    而像杭州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教育集團,由於內部分出兩個獨立法人的學校:一所是杭師附小吳山校區,由學校原副校長孫麗女擔任新校長;另一所由杭師附小秋濤校區與錢江校區組成,校名叫鳳凰小學,由繆華良擔任校長。  總體來看,杭州6個主城區(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幹、濱江)和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校長變動都不算大。
  • 《我不是學神-》--三源書吧讓你成為真正的學習大神
    二、課堂有效使用《我不是學神》,把節省出的記筆記的時間充分利用,將課堂上發現的問題和老師補充的內容記錄在預留的空間上。   三、考前及時複習《我不是學神》,考前要注意複習學霸們整理的典題,錯題,吃透解題的要點和關鍵、用活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我不是學神!
  • 義烏網紅電商直播培訓退燒:交了幾萬塊錢學費,最後沒帶出多少貨
    作者丨尹天 編輯丨王畢強 在義烏,沒有人不想當網紅。 「你有什麼特別優秀的點?或者有什麼獨特的資源?還是你要給我發工資?」一名中年男子找上鍾佳琦,希望幫他打造打造,最好三個月的時間,能把視頻帳號做到200多萬粉絲。
  • 杭州這位小學生是怎麼做到的?
    這位同學的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九級,和小提琴A級,水平都很不錯,肯定達到了我們通常講的十級水平。」  這位學生叫邵潤澤,是杭州市聞濤小學六年級學生,今年13歲。  一般情況,學一種樂器就夠辛苦了,這位同學同時學得這麼好,是怎樣做到的?  媽媽的想法很單純:  花那麼多錢買鋼琴,總不能浪費吧?
  • 教小學生跳鬼步舞,跳上央視躥紅國外,網紅校長張鵬飛做對了什麼
    因為個性十足的鬼步舞,張鵬飛成為網紅校長後,帶著學生去北京,到天安門廣場跳,學生都很感興趣,部分老師扭扭捏捏不好意思,但是最後校長決定大膽一試。,帶領大家跳鬼步舞,校長減重幾十斤,人更精神了,教職工一看,這減肥效果很好,於是一起欣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