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來信:
還有三個月就要聯考了,
孩子畫面還是這樣子,
不知道還有沒有希望?
老實說,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幫主只有兩個念頭:
第一個,孩子被畫室騙了;
第二個,孩子沒好好聽講,沒認真學。
學了那麼久,真不能畫成這樣!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
那麼有條件的建議家長趁早給換一個畫室,和一個好的高考成績比,多花點錢是完全值得的。
沒條件的,就要學生自己努力的去找一些自救的方法,現在網絡上美術藝考集訓的教學視頻非常好找,一搜就一大把,有些名師也是經常在網絡上授課。
除此以外,還要積極向畫的好的同學請教,抓住一切機會學習。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
接下來就要好好聽課,重點打基礎,學方法,多下功夫努力了!
做到以下兩點,3個月時間挽回聯考是完全夠用的。
1、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
畫畫的時候,不要一味的只知道按照原畫去畫。
每一筆都需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畫,帶上腦子好好思考。
現在的畫室教學上基本就是拿一個iPad,然後調出來一張畫好的,就讓學生去臨摹,很多學生完全不懂為什麼這麼畫,就是純粹的抄線條,連抄都不知道該先抄哪後抄哪。
單純的抄調子抄質感是畫不好畫的,因為你看到的是原作者最終完成的作品。
臨摹的時候需要的是你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日常積累的經驗去倒推出作者的創作過程。
通過自己眼睛看到的,再結合腦子運用素描專業理論知識去分析,最後再去呈現。
一上來就臨摹完全是本末倒置。
就好比看籃球比賽,前面沒趕上,只看到最後進了一個絕殺球贏了,我們就因此說只要進一個球就能贏嗎,沒有前面那些進球的積累,怎麼可能熬到勝利。
畫畫是一門非常靈活和生動的學科,千萬別把她當成九九乘法表,死記硬背的是基礎理論知識,而不是畫面的表現。
2、黑白灰關係怎麼處理
很多同學都對畫人像極其痛苦,不知道該怎麼刻畫,經常畫的一團黑,要不一團灰。
關於畫頭像的次序問題,沒有太大的限制,關鍵是你先把頭像的黑白灰關係分好,只有關係好了,才能有下一步的深入。
畫素描有一個笨方法,如果你沒辦法自如的控制每一步怎麼畫,那就在畫之前先把整個畫面的黑白灰關係按照12345的順序排好。
哪個地方最黑?
為什麼?
哪個地方第二重?
又為什麼?
以此類推。
3、畫畫就是做關係處理
你們老師一定和你說過,模特離你越近的地方就是該深入的地方,就好像你看一部電影,首先他最基本也是要有開始,高潮,結尾這三個部分組成的。
如果節奏掌握不好的話,會讓人看著感覺特別不流暢或者說是表現平淡。
畫畫裡面的高潮,可以說是你整個畫面的視覺中心點,是最重要的東西,說白話,就是你要塑造給別人第一眼就能注意到東西。
近大遠小,近實遠虛,這就是你要塑造的空間感。
刻畫明暗交界線,亮灰暗鋪設,這是你要處理的立體感與光影感。
整個畫面上物體與物體之間黑白灰的強弱處理,誰強誰弱,誰多誰少,這就是整體的畫面質感。
其實很多時候,學習方法如果沒有問題,那就是學習態度有問題了。
你覺得自己特別焦慮,特別努力,每天畫到凌晨,但是捫心自問,你真的有好好畫嗎?老師說的你那些問題你是真的有認真思考並改正嗎?
確定不是自己感動自己?自己迷惑自己?
畫一千張一樣的,不如畫兩張不一樣的。
把每一天都有效利用,改掉之前的習慣和問題,三個月的時間其實是夠的。
很多孩子畫的慢,理解的慢,基礎弱,家長也不必失望或者沮喪,覺得孩子沒有藝術天賦,不適合學畫畫。
因為藝術之所以叫藝術,就是因為它沒有一個客觀的正確答案,你畫成什麼樣都會有欣賞它的人,都會是一種風格。
你見過幾個畫手因為畫的好上熱搜?
尚*教育、潭*教育一張醜畫,就能搞得全網皆知。
知名「我*美術」流up主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作為學生,
最重要的就是考試,通過考試考上大學。
個人風格,個人喜好這些都是後話,即使不喜歡聯考,也要重視考試,老老實實按照考試風格來。
過了這一關,想怎麼創作都是孩子的自由!
了解藝考,了解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