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植筋法標準施工流程是怎樣的?植筋沒做好,肯定是沒規範施工

2020-12-14 豆丁施工

化學植筋法施工工藝流程

案例工程構造柱鋼筋及砌體拉結筋均採用提前預埋施工,但由於在混凝土澆築振搗時會導致部分構造柱鋼筋及牆體拉結筋脫落,針對該部分脫落鋼筋採取化學植筋法進行施工。化學植筋工法適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填充牆拉結筋後錨固連接,端部無支撐圈過梁鋼筋在混凝土內的錨固。採用鋼筋植筋錨固膠,將拉結筋牢固地粘結錨固於混凝土內,保證了兩者的拉結質量,提高了混凝土結構與填充牆的整體性。

定位 →鑽孔 → 清孔 → 鋼材除鏽 → 錨固膠配製 → 植筋 → 固化、保護 → 檢驗

1、定位

按設計要求標示鑽孔位置、型號,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鋼筋,鑽孔位置可適當調整,注意要避開混凝土柱的受力鋼筋,但均宜植在箍筋內側(對梁、柱)或分布筋內側(對板、剪力牆)。

2、鑽孔

1)在確定的位置鑽孔。應採用衝擊電鑽鑽孔,不宜採用鑽孔機鑽孔,以便保證孔壁的粗糙度。鑽孔直徑應比鋼筋直徑大4~8mm左右,如鋼筋直徑為A6,鑽頭應選用A10的合金鑽頭。在正確位置始終保持鑽頭垂直於工作面,鑽頭進度控制時不宜過於用力,不能使設備晃動過大以及傾斜與工作面或偏離原定位置,保證植筋孔不偏斜。

2)鑽孔深度按照《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範》GB50367-2013中第15.3.1條植筋構造要求確定,受拉鋼筋最小錨固長度取Lmin=max{0.3Ls;10d;100mm}=100mm。受壓鋼筋最小錨固長度Lmin=max{0.6Ls;10d;100mm}=100mm。(Ls:植筋基本錨固長度)故直徑A6的拉結筋鑽孔深度取100mm,構造柱C12的縱筋鑽孔深度取120mm。鑽孔有效深度自構件表面堅實的混凝土算起。

3)施工中避開混凝土構件鋼筋,嚴禁切斷主筋。成孔遇到鋼筋表現為衝擊鑽打不進去。植筋鑽孔完後,要檢查孔深和孔徑,應能滿足植筋膠的要求。

3、清孔

1)清孔是植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成孔後內部會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響植筋的質量。孔成型後檢查孔深、孔徑合格後,應對殘積於孔內的灰塵進行清理。首先使用不掉毛的圓形長條毛刷伸至孔低進行反覆刷掃,掃除大部分粉灰和碎渣,餘下的用壓縮空氣或者專業的吹風機吹淨,應反覆進行3∽5次。吹掃後用棉紗擦拭孔壁兩次,不能用水擦洗,因為用水後空內不會很快乾燥。處理完畢後自檢,自檢合格報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用乾淨棉紗將孔口臨時封閉,若有廢孔,清淨後用植筋膠填實。

2)鑽孔孔內應保持乾燥。

3) 所用主要器具:空壓機或專業的吹風機、毛刷。

4、鋼材除鏽

1) 為了增強鋼筋粘接錨固性能,鋼筋加工完畢,需將鋼筋埋植部分表面鏽跡及汙物進行清潔處理。用鋼絲刷將埋植部分的浮鏽刷乾淨;有輕微鏽蝕的鋼筋採用角磨機配鋼絲刷除鏽,打磨至露出金屬光澤為止;嚴重鏽蝕的鋼筋不能用作植筋使用。若鋼筋粘有油汙,用丙酮進行清洗。

2) 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機、鋼絲輪片。

5、錨固膠配製

1) 植筋膠為A、B兩組份,配膠宜採用機械攪拌、在現場調製。

2)取潔淨容器(塑料或金屬盆,不得有油汙、水、雜質)和稱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並用攪拌器攪拌10分鐘左右至A、B組份混合均勻為止。攪拌時最好沿同一方向攪拌,儘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

3) 膠應現配現用,每次配膠量不宜大於5公斤,應儘量少配,隨用隨配。

4)注意攪拌工具的專用性,取A、B組份時應用不同工具。攪拌時也應有專用的工具。15~20分鐘以內要將配好的膠用完。

5)溫度越高,固化的時間越短;溫度越低,固化的時間越長,若溫度過低,需增加B料(固化劑)的用量,以加快固化速度。但A、B組份配製比例最大為100:2。

6)所用主要器具:攪拌器、容器、衡器、膩刀、手套等。

6、注膠

1)採用專用的注膠工具進行注膠,注膠要從孔底開始,這樣可以排出孔內空氣,注膠時將注膠器深入孔底,然後旋轉打膠工具,此時打膠工具會在孔內膠的壓力下自動退出。

2)為了使鋼筋植入後孔內膠液飽滿,不使大量膠液外流,孔內注膠達到孔深的2/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並扣除鋼筋體積,保證用膠量佔孔體積80%以上。孔內注完膠後應立即植筋。

注膠

6、植筋

1)垂直孔植筋將膠直接流、搗進孔中即可

2)水平孔植筋可用A6細鋼筋配合託膠板(乾淨木板)往孔內搗膠,也可讓施工人員戴好皮手套,將配好的膠成團塞、搗進孔內。

3)倒垂孔植筋請選用高觸變型植筋膠,該膠不流淌,可成團塞、搗入孔。

4)鋼筋、螺栓可採用旋轉或手錘擊打方式入孔,手錘擊打時,一手應扶住鋼筋或螺栓,以保證對中並避免回彈。若先將一較短電錘鑽頭端部焊接6mm厚小鐵板,然後將電錘功能調為衝擊狀態,利用電錘的持續衝擊力,可克服植筋膠的阻力,快速無回彈地將鋼筋送至孔底。大量或大直徑植筋推薦採用此方式。在植入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鋼筋與混凝土構件面垂直。

5)錨固膠填充量應保證插入鋼筋後周邊有少許膠料溢出。待鋼筋全部植入後,將孔口溢出的植筋膠清理乾淨。鋼筋植入混凝土內外露部分長度均要符合要求。

6)錨固膠初凝時間很快,從攪拌到植筋完畢整個過程應在20分鐘內完成

7)如果對初凝時間有特殊要求,可根據使用時的環境溫度及所需的錨固構建使用要求,通過增減B料(固化劑)的用量來控制膠的初凝時間。B料用量的多少對錨固強度沒有明顯影響。

8)所用主要器具:手套、細鋼筋、託膠板、手錘。

7、固化、保護

1)鋼筋植入過程中位置會有所偏斜,故鋼筋插入孔內後要調整鋼筋使其與混凝土構件表面垂直,不偏斜,並保證其位於植筋孔的中間,不偏於一邊。植筋膠有一個固化過程,日平均氣溫25℃以上12小時內不得擾動鋼筋,日平均氣溫25℃以下24小時內不得擾動鋼筋,若有較大擾動宜重新植。

2)植筋膠在常溫、低溫下均可良好固化,若固化溫度25℃左右,2天即可承受設計荷載;若固化溫度5℃左右,4天即可承受設計荷載,且錨固力隨時間延長繼續增長。

植筋

8、檢驗

在大量植筋前及植筋後都要做拉拔試驗,檢驗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以及工藝質量。可採用拉力計(千斤頂)對所植鋼筋進行拉拔試驗。加載方式見圖。為減少千斤頂對錨筋附近的混凝土的約束,下用槽鋼或支架架空,支點距離≥max(3d,60mm)。

1)大量植筋前,對鋼筋及植筋膠進行破壞性拉拔試驗,以確定鋼筋及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製作與要植筋部位混凝土結構相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試件,按植筋步驟,植入3組鋼筋,待植筋膠完全固化後,進行拉拔試驗。勻速加載2~3分鐘(或採用分級加載),直至破壞。破壞模式分為鋼筋破壞(鋼筋拉斷)、膠筋截面破壞(鋼筋沿結構膠、鋼筋界面拔出)、混合破壞(上部混凝土錐體破壞,下部沿錨固膠、鋼筋界面拔出)3種,結構構件植筋,破壞模式宜控制為鋼筋拉斷。即當加力達到鋼筋屈服強度時,鋼筋出現頸縮現象,繼而拉斷,這表明鋼筋和植筋膠合格。

3)一般植筋72小時後,可採用拉力計(千斤頂)對所植鋼筋進行非破壞性拉拔試驗。用來檢測施工工藝的植筋質量,檢測的數量是植筋總數的1%,且不少於3根。

9、注意事項

1)錨固構造措施要滿足《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範GB50367-2006》的有關規定。

2)孔內塵屑是否清淨、鋼筋、螺栓是否除鏽、膠配比是否準確、是否攪拌均勻、孔內膠是否密實決定了錨固效果的優劣。

3)結構膠添加了納米防沉材料,但每次使用前檢查包裝桶內膠有無沉澱是良好的習慣,若有沉澱,用細棍重新攪拌均勻即可。

4)冬季氣溫低時,A組分偶有結晶變稠現象,只需對A膠水浴加熱至50℃左右,待結晶消除攪勻即可,對膠性能無影響。

5)推薦的攪拌時間應予以保證,冬季施工並應再延長3分鐘左右。A、B膠配膠工具不得混用。

6)施工場所平均溫度低於0℃,可採用碘鎢燈、電爐或水浴等增溫方式對膠使用前預熱至30∽50℃左右使用,應注意不得讓水混入桶內。

7)結構膠完全固化後為無毒級材料,但未固化前個別組分對皮膚、眼睛有刺激 性,而且膠固化後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員應注意適當的勞動保護,如配備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體直接接觸後應用清水衝洗乾淨。

8).周圍環境溫度越高,每次配膠量越大,可操作時間越短。預估適用期內的每次配膠量,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9)結構膠宜在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保質期18個月。

10)結構膠的性能在不斷改進中,使用說明也可能隨之變更,請以隨貨配備的為準。植筋工程的施工應由具過硬施工工藝技術的專業施工隊伍完成,並應精心組織精心施工。

相關焦點

  • 建築施工:植筋技術規範
    該植筋工程施工方案中部分文字內容如下:  1、植筋工程的方案編制、施工作業、檢測驗收均以《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範》CECS25︰90為標準。  二、植筋技術相關規範及規定  該工程方案編制、植筋施工、檢測驗收均以《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範》CECS25︰90為標準,其實該標準對於「植筋技術」並無非常具體的規定,這個古老的規範已經被《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範》GB50367-2006(以下簡稱GB50367-2006)所替代,GB50367-2006第12章「植筋技術」對植筋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
  • 淺談填充牆砌體拉結筋「植筋法」施工法
    一、工藝原理   鋼筋混凝土結構柱(牆)施工時不進行拉結筋或其埋件的預埋,在填充牆砌體砌筑前採用「植筋法」進行拉結筋的後植入(錨固)施工,在牆體拉結筋位置鑽孔、注膠並植入拉結筋,利用化學錨固膠作為拉結筋與柱(牆)混凝土的粘合劑,保證拉結筋與柱(牆)混凝土的可靠粘接,從而減輕對原結構構件的損傷
  • 植筋技術相關規範及規定
    該工程方案編制、植筋施工、檢測驗收均以《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範》CECS25︰90為標準,其實該標準對於「植筋技術」並無非常具體的規定,這個古老的規範已經被《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範》GB50367-2006(以下簡稱GB50367-2006)所替代,GB50367-2006第12章「植筋技術」對植筋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
  • 植筋施工質量的分析與技術控制
    摘要:在日常所設計的加固工程中,通過檢測發現植筋普遍存在質量通病,本文通過實例分析影響植筋質量的因素,總結施工操作要點,供植筋施工人員參考。總之近年來植筋的應用越來越多。但這一技術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使得植筋的施工工藝無章可循,本文通過質量檢測試驗(拉拔試驗)的典型工程實例,介紹植筋在施工中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並分析成因,就其操作工藝提出質量控制的關鍵工序,供施工人員參考。
  • 超詳細的植筋施工工藝流程,及8大注意事項,值得收藏!
    注射式普克植筋膠和桶裝普克植筋膠 植筋加固標準施工流程: 先劃線定位 鑽孔 清除孔塵 灌注結構膠 鋼筋處理 植入鋼筋 養護固化植筋加固施工流程圖 1. 定位:鑽孔定位應結合施工要求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 GB50010-2010的相關要求,按設計圖紙進行。
  • 植筋技術規範
    植筋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當引起工程人員的重視,特別是某些植筋工程與生命線工程發生直接聯繫,如果植筋過程處理不當,可能為工程留下影響結構安全的隱患。本文意在通過整理植筋技術相關規範規定,來糾正植筋工程管理中的不規範行為!
  • 植筋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要求有哪些?
    今天又要說到我們的」老朋友」植筋加固,眾所周知植筋加固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加固項目中,其因植筋加固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簡單易操作。可往往這些優勢也會導致部分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疏忽大意。植筋工程作為加固改造的重要環節,其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結構後期是否安全。為了避免植筋中出現安全隱患,就必須檢驗植筋工程質量。
  • 植筋的正確施工方法分享,快收藏
    主頁右上角搜索你想要的規範圖集,如沒有請留言或添加小編。 本公眾號所收集的圖集、規範等整理於網絡。 請支持正版,支持原創,僅用於交流學習,侵刪,請勿商用機傳閱,感謝理解!
  • 表格細解 植筋技術
    在建築工程中,植筋是最常見的施工技術之一。常見的放棄預埋設計,直接採用植筋;二次結構中,填充牆與結構柱的拉結;加固改造中,加大基礎、新增梁體都會出現化學植筋。卡本今天不再贅述施工流程,而是同大家探討一下,在植筋過程中我們該注意的哪些數據。
  • 植筋膠植筋施工標準優秀做法,任誰看一遍都能懂的
    植筋示意圖二、材料性能與用途2.1 RG-Z植筋錨固膠為 無機材料,不含苯乙烯,安全無毒害、無臭味;對溼度的敏感度低,在潮溼環境中長期負荷穩定;耐高溫、具有可焊性;早期強度高,抗拔能力強固化時間短,縮短施工工期12小時後可進行下一步施工;建築鋼筋可達較高的承載力,效果相當於預留鋼筋;施工方便,操作速度快; 微膨脹係數與混凝土相同
  • 植筋錨固深度你會算嗎?
    全文共1222字,共7圖,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隨著建築施工技術的飛速發展,混凝土後錨固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混凝土後錨固技術包括膨脹型錨栓、擴孔型錨栓和化學植筋,其中化學植筋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工程施工中,主要用於混凝土結構改擴建工程的鋼筋錨固。
  • 植筋牆體拉結錨筋施工工藝
    2、加固施工前按設計要求孔距彈線標出穿牆筋、錨筋位置線,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調整錨筋、水平筋及豎向鋼筋。3、鑽孔施工過程應保持鑽機水平,使鑽機主軸軸線與結構面垂直。4、鑽孔時如遇結構主筋應通知設計方及有關各方協商解決。
  • 什麼是建築植筋?建築中要植筋有什麼用
    「植筋」技術是一項針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現已廣泛應用於已有建築物zd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築增設剪力牆的植筋等。
  • 植筋加固的注意事項,你知道幾點?
    植筋膠在建築加固中是常用的一種材料,且發展時間長,技術成熟。但即使人們有著大量的使用經驗,卻也總是在施工時出現紕漏,直到檢驗階段才發現錯誤,從而導致該階段重新進行,進而浪費了不少施工時間。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植筋膠施工流程的注意事項。
  • 【卡本加固課堂】植筋錨固深度你會算嗎?
    原標題:【卡本加固課堂】植筋錨固深度你會算嗎?隨著建築施工技術的飛速發展,混凝土後錨固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混凝土後錨固技術包括膨脹型錨栓、擴孔型錨栓和化學植筋,其中化學植筋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工程施工中,主要用於混凝土結構改擴建工程的鋼筋錨固。
  • 植筋技術原理及質量控制要點
    1、定位植筋施工前應首先按照設計要求,在原混凝土構件上將植筋位置進行定位,確定預增加構件尺寸,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和規範要求。定位施工時,還應考慮預鑽孔部位內部是否存在鋼筋等,避免鑽孔施工時對鋼筋造成破壞,且降低施工效率。
  • 建議收藏:超詳細的植筋加固工藝流程,及8大注意事項
    注射式普克植筋膠和桶裝普克植筋膠植筋加固標準施工流程:先劃線定位 →鑽孔 →清除孔塵 →灌注結構膠 →鋼筋處理 →植入鋼筋 →養護固化 →質量檢驗植筋加固施工流程圖1. 定位:鑽孔定位應結合施工要求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 GB50010-2010的相關要求,按設計圖紙進行。
  • 植筋錨固深度不足,該如何處理?
    化學植筋技術是近年來發展的一項新型鋼筋錨固技術,它是在已有混凝土結構上,根據工程擬用鋼筋,採用專用的工具對原有構件進行鑽孔,用植筋膠把鋼筋植入原有構件中,使新增鋼筋與原構件形成一個整體,也是我們加固補強行業經常用到的一種建築工程技術。
  • 如何區分植筋技術、化學錨栓、膨脹和機械螺栓
    後錨固技術是現在加固行業用的比較多的加固方法,後錨固技術整體來說主要分為:化學植筋、粘結型錨栓、機械錨栓,膨脹錨栓。化學植筋,簡稱植筋,是我國工程界廣泛應用的一種後錨固連接技術,系以化學膠粘劑——錨固膠,將帶肋鋼筋及螺杆膠結固定於混凝土基材鑽孔中,通過粘結與鎖健作用,實現對被連接件錨固的一種組件。
  • 荊門加固公司之荊門植筋加固拉拔試驗
    植筋加固是一種傳統加固方法,植筋加固具有較多的優勢,而且作為傳統加固方法中的典型施工工藝,因為在施工結束之後可以取得優勝的、理想的、且讓客戶所滿意的整體施工質量,所以當下在建築行業也會頻繁使用植筋來對建築物進行加固。在施工結束之後,此時也需要對植入的鋼筋進行拉拔試驗,拉拔試驗為什麼如此重要呢?下面荊門加固公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荊門植筋加固拉拔試驗的重要性。